「狀元」的稱號從哪朝開始的?為何第一名稱狀元而不稱別的名稱?

2025-05-06 03:35:11 字數 3639 閱讀 1053

1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 {雖然是隋朝發明的科舉制,但並未完善} 科舉時代稱殿試第一名為狀元。 唐 制,舉人赴京應禮部試者皆須投狀,因稱居首者為狀頭,故有狀元之稱。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謝恩》:

狀元已下,到主司宅門下馬,綴行橡薯而立,斂名紙通呈。」 元 關漢卿 《陳母教子》第一折:「學儒業,守燈窗,望一舉,把名揚。

袍袖惹,桂花香,瓊林宴,飲霞觴,親奪的狀元郎!」 洪深 《五奎橋》第一幕:「自從在上輩狀元公手裡造好了,直到現在, 周 家老是興興旺旺。

2. 唐 時新進士, 宋梁手者 時廷試列一甲者,有時也稱狀元。 清 袁枚 《詩話》卷二:

古稱狀元,不必殿試第一名。 唐 鄭谷 登第後,《宿平康里》詩曰:『好是五更殘酒醒,耳邊聞喚狀元聲。

按, 谷 登 趙昌翰 榜,名次第八,非第一也。 周必大 有《回姚狀元穎啟》,《回第二人葉狀元適啟》。當時新進士,皆得稱狀元。

按, 葉適 登 淳熙 進士,為第二名。參閱 宋 朱弁 《薯亂曲洧舊聞》卷三、 清 趙翼 《陔餘叢考·狀元榜眼探花》。 3.

喻在本行業成績最突出者。 李準 《參觀》:「辛明修 是全國有名的大勞模,歷年來小麥豐產的『狀元』。

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殿試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其中「狀元」的別稱主要有什麼?

2樓:沒結婚呢

殿元、鼎元,殿魁,廷魁,龍頭,這些都是不同時代對於狀元的別稱,也從這些程式設計中可以看到,這些人都是在科舉考試中佔據榜首的人。

3樓:撲苒悠水身

別稱有榜首,殿魁,龍頭,龍首,殿魁,鼎元等,狀元的別稱還是特別多的,不同的時期都有不同的叫法。

4樓:網友

大魁天下,殿試第一甲、第一名,又別稱「殿元」,狀元在古代的時候是非常厲害的。

5樓:不爽的爽朗菌

「廷魁」,「大魁」,龍頭,龍首,元。這些都是狀元的主要別稱,我們一定要了解。

6樓:停停停我去額

狀元的別名還有鼎元,殿元,殿魁 ,龍頭, 廷魁 ,大魁。

殿試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其中「狀元」的別稱有哪些?

7樓:吖丫柳柳

冠軍的號碼是 "大魁天下",因為它是殿試的第一名,又稱 "典元"。又因為它排在鼎的第一位,所以也叫鼎元。但由於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稱謂,如。

滇魁(鼎魁、大魁):宋代第一號的俗稱 "滇魁"、"鼎魁 "或 "大魁"。龍頭。

這也是宋代頭號學者的另乙個名字。柳永參加進士考試被黜,填詞抱怨。"上了金榜題名,我失去了領軍的希望。

敕頭:據洪皓《宋墨跡文續編》記載,金代比降,"集諸路居士於焉,謂之試,凡六人取一,頭頂曰敕,亦謂之第一。. 注:

科舉考試排名第一的人叫 "元",鄉試第一的人叫 "捷元",科舉第一的人叫 "會元"。考試中的第一人就是冠軍。在 "學而優則仕 "的封建時代,學子們把狀元視為仕途的必經之路。

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書中自有**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激勵著無數學子臥薪嚐膽,懸樑刺股,勇跳龍門。冠軍之號為 "大魁天下",因為它是殿試第一,又稱 "典元"。又因其位居鼎足之先,故又稱鼎元。

<>說起科舉,很多人都知道 "狀元、榜眼、探花 "的稱號。在影視劇中,前三名都被稱為 "狀元、榜眼、探花"。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至少在宋代,一號、二號和探花不一定是考試中的前三名,直到南宋時期,經歷了乙個變化過程。榜首。在北宋時期,考試第一人被稱為 "狀元"。

宋會要輯稿 "記載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三月,禮部奏。"新和居士,自今作號用節哈道,多檢雙控馬頭,遇常參官收馬方。

這裡說的是頭號狀元和遊方的好處。"頭號狀元 "是指考試的第一名。在宋代,第一名以殿試和 "榜眼"、"狀元 "等為多。

宋會要集 "記載了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上御定英典名,趙嘉王愷有司考中第一,不欲使魁鬥士,以第二人王昂為榜眼"。"士林燕語》記載,宋太宗太興國二年(977年)"遂以呂文穆公(呂蒙正)為狀元,李(李治)以次人。因此,"榜眼 "和 "狀元 "都是 "第一狀元 "的代名詞,指的是當年的第一人和第一狀元,因為 "元"、"頭"、"壽 "在古代都是第。

一、最大的意思。

8樓:養生丫丫

殿試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其中「狀元」的別稱有這些:狀頭、榜元、榜首、狀首、殿魁、廷魁、大魁、龍頭、龍首、敕頭等。

9樓:沒結婚呢

榜首,殿元,鼎元,狀頭,典元,這些都是對狀元的別稱,每個時代的稱呼是不一樣的,但這都是對於第1名的稱讚。

10樓:星了

殿元,解元,殿魁,狀頭,龍頭,榜首,這些都是對於狀元的別稱,歷來都是對第1名的詮釋。

殿試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其中「狀元」的別稱是什麼?

11樓:蛋蛋獸影視娛樂

狀元這個詞語在中國已經存在了上千年,而榜眼跟探花這兩個詞一直到宋朝的末期,才把它確定是兩個人在確定成兩個人之前,榜眼是一直都是指殿試的第二名和第三名,而探花則是考試考得比較好的乙個少年郎。<>

科舉考試在以前的朝代裡面都是乙個非常重要的考試,就跟如今我們考大學一樣,但是我們考大學會有很多種選項,各個大學,各個專業的第一名,但是狀元就是全國只有那麼乙個,可想而知這個狀元有多麼的難考,如果考上了狀元,官職會多麼的恆通。

狀元其實還有別的名字,在最開始的時候,狀元又被稱作為狀頭。因為古代的考生在考試之前,都需要向官府寫乙份名狀,也就是類似於現在的准考證一樣。然後再去根據乙個級別依次去參加鄉試,會試,殿試。

考試的第一名則被稱為解元,會元,狀元。如果能夠在三門考試當中全部得到第一的話,那就會被稱之為連中三元,也叫做三元及第。能夠考中三元及第的,那可真的是天之驕子中的驕子,目前在歷史上面也就一共只有21個人獲得過這個名頭。

其實科舉是最開始起於隋唐,興起於宋朝,在宋太祖的時候建立了殿試製度,當時所有極地的學生都會被統一稱作為天子門生,這乙個稱呼一直沿用到清朝末期。後來在宋太祖的時期,才開始正式的建立了殿試製度,電視的第一名稱作為榜首二三名稱,作為榜眼。但是123名都可以稱作為狀元。

現如今我們的高考已經取代了以前的乙個科舉制度,所以也不會出現全國的乙個狀元頭銜,但是每個省裡面都有不同的文科狀元和理科狀元,也會吸引很多人的眼球。

12樓:go我的世界誰懂

「狀元」的別稱是「殿元」,而且也稱之為鼎元,但是每乙個朝代的稱謂和叫法也是不同的。

13樓:路邊的風兒

狀元的別稱有非常多,比如大魁,龍首,鼎元,會元,殿元等等,都是非常常用的。

14樓:撒的謊

也會被稱為殿元以及鼎元,但是大家平常最常稱呼的還是狀元的這個稱號,狀元大家也更瞭解意思。

進士中的第一名是否稱之為狀元

15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是古巧激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進士中又分為三甲,三甲中第一名者稱之為狀元,狀元就是每次中國古代殿試的第一名,相當於現如今高考的榜首。

進士一科在隋煬帝大業年間開始設定,唐亦設此科,凡如基應試者謂之舉進士,中試者皆稱進士;

在元、明、清時,貢士經殿試後,及第者皆賜出身,稱進孝橡襪士,且分為三甲:一甲3人,賜進士及第;二、三甲,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並且進士第一為狀元,第二榜眼,第三探花。

你從哪首歌開始聽粵語的?你學的第一首粵語歌是什麼?

從前現在過去了再不來 紅紅落葉長埋塵土內。開始終結總是沒變改。天邊的你飄泊在白雲外。苦海翻起愛恨。作於周星馳經典電影 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 片尾曲,歌曲描述一個男孩成長為一個男人的過程,表達既無奈而又哀傷的一段刻骨相思之情。1,粵語歌一般具有更密集的旋律,無論是主歌還是副歌,粵語歌更偏向於用更密集的音...

曾經疆域世界第一的金朝,為何不算中國歷史的朝代

金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不過在那個時期正好屬於宋朝時期。金朝 1115年 1234年 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傳十帝,享國一百二十年。金朝鼎盛時期統治疆域包括今天的中國大陸淮河北部 秦嶺東北大部分地區和俄羅斯聯邦的遠東地區,疆域遼闊。金朝建國後,與北宋定 海上之盟 向遼朝宣戰,於1...

生活中,人的婚姻不好,是從哪字開始的

吵。吵鬧或者吵架的吵字開始,沒完沒了的吵,互相挖苦肯定不會好。躲。雙方無法解決問題只能用冷暴力處理或者互相躲著處理,那肯定也是過不好的。逃。最後只能用逃避來做婚姻的最後的妥協,那怎麼可能幸福呢?我恨你這三個字就開始了,婚姻的不好,婚姻不幸福,自從心裡有這三個字之後,兩個人的婚姻就會越來越惡化,最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