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能否感知到次聲波
1樓:紫韻小莉學姐
人體也有振動頻率,你知道嗎?
人體各器官的固有頻率為3~17hz,頭部的固有頻率為8~12hz,腹部內臟的固有頻率為4~6hz。
次聲波是一種每秒鐘振動數很少,人耳聽不到的聲波.次聲的聲波頻率很低,一般均在20兆赫以下,波長卻很長,傳播距離也很遠.它比一般的聲波、光波和無線電波都要傳得遠.例如,頻率低於1赫的次聲波,可以傳到幾千以至上萬公里以外的地方.1960年,南美洲的智利發生大**,**時產生的次聲波傳遍了全世界的每乙個角落!1961年,蘇聯在北極圈內進行了一次核爆 炸,產生的次聲波悶畝竟繞地球轉了5圈之後才消失!
次聲波具有極強的穿透力,不僅可以穿透大氣、海水、土壤,而且還能穿透堅固的鋼筋水泥構成的建築螞戚森物,甚至連坦克、**、潛艇和飛機都不在話下.次聲穿透人體時,不僅能使人產生頭暈、煩燥、耳鳴、噁心、心悸、視物模糊,吞嚥困難、胃痛、肝功能失調、四肢麻木,而且還可能破壞大腦神經系統,造成大腦組織的重大損傷.次聲波對心臟影響最為嚴重,最終可導致死亡.
對於超聲波的應用,我仔陪們比較熟悉的就是醫 院中常用的b超,它是把超聲波射入人體,根據人體組織對超聲波的傳導和反射能力的變化來判斷有無異常,如對人體臟器做病變檢查、結石檢查等,它具有對人體無損傷、簡便迅速的優點.
頻率小於20hz(赫茲)的聲波叫做次聲波。次聲波不容易衰減,不易被水和空氣吸收。而次聲波的波長往往很長,因此能繞開某些大型障礙物發生衍射。
某些次聲波能繞地球2至3周。某些頻率的次聲波由於和人體器官的振動頻率相近,容易和人體器官產生共振,對人體有很強的傷害性,危險時可致人死亡。
人對聲音的感覺有一定頻率範圍,大約每秒鐘振動20次到20000次範圍內,即頻率範圍是20hz--20000hz,如果物體振動頻率低於20hz或高於20000hz人耳就聽不到了,高於20000hz的頻率就叫做超聲波,而低於20hz的頻率就叫做次聲波。所以說不是所有物體的振動所發出的聲音我們都能聽到的。另外要能聽到聲音也必須有傳播聲音的介質。
我們無法聽見超聲波是因為聲音是一種什麼 只有一定範圍內才能為我們聽覺器官?
2樓:不想長大
解答:我們無法聽見超聲波,是因為聲音是一種波,只有(頻率在)一定範圍內,才能為我們的聽覺器官接收
聲音是由於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以聲波的形式通過介質傳播,通過人的耳道、聽小骨引起耳鼓膜振動,再由聽覺神經傳入大腦的聽覺中樞,使人聽到聲音。
人的聽覺頻率範圍在20hz~20000hz之間,頻率低於20hz的次聲波和頻率高於20000hz的超聲波,人耳都聽不見。
不同的動物的聽覺都有一定的頻率範圍,而且差異很大。蝙蝠能夠發出和接收高達120000hz的超聲波,並依靠這種能力在夜間自由飛行和捕食。
人類的聽覺範圍是頻率在多少赫茲的聲波?
3樓:捲毛
【為什麼有的聲音聽起來很難受?】哪種聲音更讓人聽起來覺得刺耳呢?
答案因人而異,比如說手指甲劃過黑板的聲音、刀子劃過玻璃的聲音等等。還有一些聲音令人放鬆,比如雨聲、海浪聲等等。
這其中的原因你瞭解嗎?
這是因為聲音有頻率,而有些頻率的聲音是人耳覺得難以接受的。所謂「頻率」,即聲音每秒振動次數來決定,其單位是赫茲。人耳正常的聽力頻率在20至20000赫茲之間,分為低頻、中頻和高頻三種。
不同年齡的人,其聽覺範圍也不盡相同。比如:兒童能聽到30000至40000赫茲的聲波,而50歲以上的人卻只能聽到13000赫茲的聲波。
研究表明,聲音訊率介於2000赫茲至5000赫茲之間時,人耳對其最為敏感,也感覺最難聽。以新生兒的哭聲為例,這種哭聲往往讓父母無所適從,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古老生存本能,以確保新生兒不被忽視。
人類對聲音的頻率非常敏感,是通過「杏仁體」來感受的。杏仁體是大腦顳葉內側左右對稱分佈的兩個形似杏仁的神經元聚集組織,在人的各種情緒反應,如憤怒、焦躁、驚恐等中充當了指揮者的角色。
研究發現,當對大腦進行掃瞄時,聲音越難聽,大腦特別是杏仁體的部位就越亮。因此,當人類對尖銳的高音特別厭惡時,大腦中的杏仁體就會傳達出痛苦資訊給聽覺皮層,進而讓人感到頭皮發麻,甚至全身起雞皮疙瘩,引發負面情緒。
4樓:靜狼飛鷹
耳的聽覺系統對聲波「可感知」的頻率範圍,因各人的身體情況、環境影響、甚至是族群關係等不同而並不是完全一樣或相同的,但是人類的聽覺範圍,從聲波的20hz---20khz(20000hz)為可感知的頻率段,低於這個頻率段的叫次聲波、高於這個頻率範圍的就是叫超聲波了。
對聽力損失程度的分級主要是根據赫茲、1000赫茲、2000赫茲三種頻率聲源的平均聽閾值來界定的。
一般這三種頻率聲音的平均聽閾值在25分貝以下,屬於正常聽力的標準。平均聽閾值在25分貝以上,可以相應地分為輕度聽力損失、中度聽力損失、中重度聽力損失、重度聽力損失以及極度的聽力損失。
通過聽力學檢查,可以進行相應的分級工作。
希望能幫到你。
5樓:斜陽紫煙
人類的聽覺範圍是頻率是。20—20000赫芝。或寫為20h-20kh
6樓:du抱抱熊
正常人耳能聽到的頻率為20到20000hz
人耳能聽到的聲波的頻率為
7樓:來自凌雲山得體的曹仁
對於聲音,人類的耳朵能聽到的聲音訊率範圍為20hz~20000hz,如果低於這個範圍的話就叫做次聲波,而若是高於這個範圍的則是叫做超聲波。
頻率的單位是hz,中文為赫茲,是電,磁,聲波和機械振動每秒的週期次數(週期/秒)。
擴充套件資料:赫茲也是國際單位制中頻率的標準單位,它是每秒中的週期性變動重複次數的計量,而赫茲這乙個名字的命名是出自發現者——德國物理學家海因裡希·魯道夫·赫茲,其國際符號是hz。
1hz 的含義是1/s,即表示在單位時間(1s)內物體完成振動的次數,單位為赫茲(1赫茲=1次/秒)。
8樓:網友
20-20000赫茲,只要幅度合適,聽著都舒服,幅度大了,即音量大了都受不了。
監聽耳機怎麼使用 能聽見自己的唱歌的聲音嗎
可以聽見自己的聲音。監聽耳機常用在舞臺表演 樂隊等環境中。使用 監聽耳機一般的介面都是3.5mm的,跟普通的耳機介面是一樣的,插入耳機輸出口就可以直接使用了,也不用做什麼特別的除錯,其實用起來很簡單了。目的 讓每位歌手 演奏者聽清節奏和 協調錄音。所以對於這一類耳機的要求是不高的,但是前提條件是耳機...
什麼樣的聲波海豚可以聽見而人聽不見
嘗試瞭解海豚的語言。由於海豚大腦的記憶容量和資訊處理能力與靈長類動物不相上下,如果人類能與海豚相互溝通,就應該獲得許多有關海洋動物的寶貴資料,並學習到不同的表達和思維模式。與海豚一起潛水就會發現,海豚是相當 聒噪 的動物。根據錄音調查記錄顯示,海豚使用頻率在200 350千赫以上的超聲波的喊叫聲進行...
人耳朵的鼓膜破了,還能不能聽見聲音
正常情況下耳膜稍微破裂了,是可以聽到聲音的,就算完全破裂也是可以聽到聲音的,只是隨時時間的推移,聽力會下降的!聽覺的形成 聲波來 通過外源耳道,引起鼓膜的振動,這種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內耳中的耳蝸上的聽覺感受器產生興奮,並由聽神經傳到腦部,形成聽覺,我們就聽到聲音了.但這只是屬於 氣傳導 另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