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遠行前,專門為30歲女兒做好15天飯菜,如何看待這一做法?

2025-04-29 23:15:04 字數 1613 閱讀 5579

1樓:老街舊人與海

俗話說的好,兒行千里母擔憂,湖北武漢一對父母準備出門遠行旅遊,但是在臨走的時候卻依舊為自己30歲的女兒做好了15天的飯菜,凍在了急凍箱裡,並且在每一盒菜上都貼好了標籤備註。

女兒劉女士表示,自己平時放週末時都會去父母家用飯,此次父母出門旅遊,擔心自己不好好吃飯,所以才做出了這樣的舉動。我認為這種做法是很正常的,畢竟每乙個孩子在父母的眼中不論年齡多大都是自己最疼愛的寶貝。

而這種做法,則更加體現出了父母對女兒的愛,雖然女兒已經30歲了,早已經有了獨立自主的能桐桐力,但也正是因為孩子的年齡越來越大,父母才想為孩子做一點更多能做的事情,雖然孩子可能早已經不需要了枯輪嫌,但是父母還是想為孩子多做一點。

父母終有老去的一天,孩子也會越來越大,有了獨當一面的能力,可是父母不論在什麼沒手時候都放不下對孩子的關心,想要多為孩子做一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孩子在這種的環境下長大,也會變得更加的獨立和細心,因為孩子心中知道,自己不論在什麼時候都是有避風港的,父母對孩子而言就是他們的避風港。

就像雖然劉女士已經30歲了,在外面劉女士可能是雷厲風行的女強人,是乙個能力出色的成功人士,但是在父母的眼中,劉女士只是他們可愛的女兒,是他們需要照顧的女兒,所以哪怕自己要出遠門,依舊還是想要為女兒做好飯菜。你的家庭氛圍也是這樣嗎?你覺得這樣的家庭氛圍你喜歡嗎,你羨慕這樣和諧美好的父母關係嗎?

2樓:小魚擺擺愛生活

父母遠行前專門為30歲女兒做好15天飯菜,讓人看到了父母對於孩子的過分關心和愛,正是這樣的方式才會讓孩子一直都長不大,其實對孩子沒有太大的幫助。

父母愛孩子的心可以理解,每一位父母對於孩子的愛都十分的深沉,但是父母遠行前給30歲女兒做好15天飯菜,這樣的舉動讓人覺得不可思議。30歲的賀肆人可以好好拆派地生活,自己應該實現生活自理,這個年紀早就應該自己照顧自己,而不是依舊離不開自己的父母,這樣的畫面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父母愛孩子需要講究方式,而不是一味地選擇溺愛孩子 ,否則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囂張,而且根本無法讓孩子真正的長大。父母把孩子養大之後就應該去過自己的生活,不需要把精力繼續放在孩子身上,這樣會導致父母有操不完的心,在我看來沒有必要做到包攬孩子的所有事情。真正愛自己的孩子需要學會放手,專門為30歲女兒做好15天飯菜真的太過於誇張,世界上沒有誰離不開誰,因此不要把事情想象的那麼惡劣,否則會耽誤孩子的成長。

30歲的人應該可以照顧自己,即便沒有父母的陪伴和照顧,生活依舊可以過得有聲有色。大多數30歲的人已經成家立業,即便沒有結婚也有照顧自己的能力,更何況有錢就可以讓自己順利活下來,父母不要為孩子考慮太多 ,否則父母總會有操不完的心。

父母愛孩子也應該選擇正確的方式 ,不要阻礙孩子獨立和成長,否則永遠都不會讓孩子學會解決自己的事情,還會讓孩子無法適應社會。父母總禪御轎有離開孩子的那一天,因此讓孩子自己承擔自己的事情,不要過多去幹擾孩子的生活,否則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脆弱。

3樓:愛的牛牛

我覺得父母的愛是最無私的,得到父母的愛確實是很幸福的,但是畢竟30歲了緩早念,還讓父母這樣操心,擾困我覺得有點過了,應該要學會照顧父母了,睜或不讓他們操心了。

4樓:夏風o耶耶

個人覺得這是一位媽媽愛自己女兒的表現蘆含基,作為一位母親,即使自陪謹己的女兒已經成年,但無論她年齡多大,在母親眼裡仍舊老雹還是小孩子,所以當自己遠行前,身為母親她會十分擔憂自己女兒的飲食。

父母在不遠行,若遠行必有方,孔子曰父母在,不遠行對不

子曰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論語 里仁 孔子說 父母在世,不出遠門。如果要出遠門,必須要有一定的去處。方,在這裡是指方向,地方,處所。這句話要辯證地理解 表明孔子既強調子女應奉養並孝順父母 遠遊就做不到了 但又不反對一個人在有了正當明確的目標時外出奮鬥。懶得打字,上面的是轉的。個人理解比較中庸 ...

不捨兒女遠離父母的詩句,父母遠行表達不捨的詩句

思念父母 思緒如流永隨舟,念親千里把生求。父身漸老凌風雨,母慈白髮初上頭。父母遠行表達不捨的詩句 1 蠟燭有心還惜別,bai替人垂淚到du天明。zhi 杜牧 贈別 2 嘉陵江dao曲曲江池,明月雖同人版別離。白居權易 江樓月 3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 別時只說...

愛是什麼 有人說,愛是遠行時父母久立的背影,傳遞著永遠的牽掛

父母的愛是天地間最偉大的愛,自從我們呱呱墜地,來到這個世界,父母就開始愛著我們,直到永遠。父母的愛,是一種對兒女天生的愛,自然的愛。猶如天降甘霖,沛然而莫之能御。這能夠維護生命之最大 最古老 最原始 最偉大 最美妙的力量莫過於父母對我們的愛。古人云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