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頤與蓮花的故事,名人和蓮花的故事

2022-12-20 22:05:22 字數 4658 閱讀 9808

1樓:高樓居士

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號濂溪,道州營道縣(今湖南道縣)人。以母舅龍圖閣學士鄭向任分寧(修水)主簿,調南安軍司理參軍,移桂陽令,徙知南昌,歷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熙寧初知郴州,擢廣東轉運判官,提點刑獄。

所到之處,都很有實績。「在合州郡四年,人心悅服,事不經先生之手,吏不敢決」。晚年知南康軍,治所在今星子縣城。

曾遊覽廬山,為廬山的山水所吸引,在其自為詩中道:「廬山我愛久,買田山中陰。」因築室廬山蓮花峰下,前有溪,合於湓江,取營道故居濂溪以名之,遂定居於此,並將原在故里的母親鄭木君墓遷葬於廬山清泉社三起山。

敦頤卒,亦附葬於母親墓旁。以後子孫世居江州,後裔綿衍。

周敦頤是我國理學的開山祖,他的理學思想在中國哲學史上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清代學者黃宗羲在他的《宋儒學案》中說道:「孔子而後,漢儒止有傳經之學,性道微言之絕久矣。

元公崛起,二程嗣之……若論闡發心性義理之精微,端數元公之破暗也」。他繼承《易傳》和部分道家以及道教思想,提出一個簡單而有系統的宇宙構成論,說「無極而太極」,「太極」一動一靜,產生陰陽萬物。「萬物生而變化無窮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太極圖說》)。

」聖人又模仿「太極」建立「人極」。「人極」即「誠」,「誠」是「純粹至善」的「五常之木,百行之源也,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只有通過主靜、無慾,才能達到這一境界。

在以後的七百多年的學術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他所提出的哲學範疇,如無極、太極、陰陽、五行、動靜、性命、善惡等,成為後世理學研究的課題。

周敦頤生前並不為人們所推崇,學術地位也不高。人們只知道他「政事精絕」,宦業「過人」,尤有「山林之志」,胸懷灑脫,有仙風道氣。但沒有人知道他的理學思想,只有南安通判程太中知道他的理學造詣很深,並將兩個兒子——程顥、程賾送到他的門下,後二程均為著名理學家。

南宋學者,胡巨集對敦頤的理論學加以尊信,理學集大成者朱熹對他評價很高,為他作事狀,又為《太極圖.易說》、《易通》作了註解。張(木加武字)稱他為「道學宗主」,其名聲逐漸大起,九江、道州等、南安等地紛紛建濂溪祠紀念他,寧宗賜敦頤諡號為「元」,因此敦頤又被稱為「元公」,到理宗時,從祀孔子廟庭,確定了周敦頤的理學開山地位。

周敦頤性情樸實,自述道:「芋蔬可卒歲,絹布是衣食,飽暖大富貴,康寧無價金,吾樂蓋易足,廉名朝暮箴」。他從小信古好義,「以名節自砥礪」。

平生不慕錢財,愛談名理,他認為「君子以道充為貴,身安為富」。他雖在各地作官,但俸祿甚微,即使這樣,來到九江時,他還把自的積蓄給了故里宗族。

周敦頤酷愛雅麗端莊、清幽玉潔的蓮花,曾於知南康軍時,在府署東側挖池種蓮,名為愛蓮池,池寬十餘丈,中間有一石臺,臺上有六角亭,兩側有「之」字橋。他盛夏常漫步池畔,欣賞著縷縷清香、隨風飄逸的蓮花,口誦《愛蓮說》。自此蓮池名震遐邇。

九江的煙水亭最初是由周敦頤修建的,因為亭在湖心,一墩如月,故名「浸月亭」。後不斷興廢,取「山頭水色薄籠煙」之意境,改名「煙水亭」。清順治十七年,巡道崔掄奇復修煙水亭建立五賢閣,奉周敦頤為五賢之一。

九江市區現在還有濂溪路、濂溪居委會等。

周敦頤著有《周子全書》行世。濂溪書院是他講學的講壇,他的學說對以後理學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2樓:匿名使用者

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原名敦實,避英宗舊諱而改名。作為我國宋明理學的開山祖師,其哲學思想、倫理思想得到我國學術界的重視和挖掘,而其心理學思想至今仍無人問津。事實上,如同我國歷史上的許多思想家一樣,周敦頤也對我國古代心理學思想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如他論述「心性義理」的觀點、關於「得刑以治,肅之以刑」的司法心理思想和實踐,以及他關於形神關係的揭示、為聖的方法與道德修養的論述,都閃耀著心理學思想的光輝。

周敦頤作為打破理學家所謂孔孟而後道統中絕千年幽暗的理學開山祖師,深入研究他的心理學思想,對於開掘我國宋明理學時期的心理學思想遺產,繼承我國的優秀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周敦頤(公元1017―2023年),原名淳實,因建濂溪書堂於廬山之麓,學者稱之為「濂溪先生」。北宋湖南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周敦頤的著作收在《周敦頤集》(中華書局2023年版),其主要著作《太極圖說》和《通書》等篇,比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心理學思想。

一、「性命合一」的心理髮生觀

心理髮生論是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它在於揭示心理的屬性和**。在周敦頤的心理學思想中,也注意到心理學中的這個重要問題。周敦頤提出「理性命」三範疇,從本體論上把性和命聯絡起來,從而來解決「人是什麼」這個理學的中心問題,也就是解決人的本質、本性與自我、心理等問題。

所謂理,周敦頤雖然沒有作全面論述,但他提出了在中國古代心理學思想上值得重視的問題:在他的宇宙生成論中,他提出無極太極和二氣五行範疇,實際上講了精神同物質的關係,具有本體論的特徵。所謂性,是指人之所以為人的內在本性,雖然在理學家那裡主要被歸結為人的道德本性或道德性,但他們也承認,人具有生物、生理等自然本性,是人所受於天者。

心性是不可分的。心,一是指主體自身內在的道德本能或情感意識,即所謂「義理之心」、「本心」或「良心」,但也有直接指人的認識器官及其知覺、思慮等認識、心理功能及作用的涵義,即人之所以為人而異於萬物,在於人稟五行之「秀」而為萬物之「靈」,這個「靈」處就在於「心」。而「命」則是指天所賦於人者,代表客觀必然性。

周敦頤在心理髮生論上有「性命合一」的思想,即認為心之體即性之理,心的本體存在由其知覺作用而表現,體用性情是完全合一的,「命」之客觀必然性與「性」之內在性在人身上得到了統一。

周敦頤認為,人性的構成本質上是陰氣和陽氣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合。他說:「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人性又有善惡之分,有剛、善、柔、惡、中五品之分,他指出:「性者,剛柔善惡,中而已矣。剛善為義、為直、為斷、為嚴毅、為幹固;惡,為猛、為隘、為強梁;柔善為慈、為順、為巽;惡,為懦弱、為無斷,為邪妄。

惟中也者,和也,中節也,天下之達道也,聖人之事也。故聖人立教,俾人自易其惡,自至其中而止矣」〔1〕,「剛善剛惡,柔亦如之, 中焉止矣」〔2〕。這是對我國古代心理學思想中性三品說的發展。

所謂剛、柔、善、惡、中,並不是並列的,而是剛、柔與善、惡相結合,形成為剛善、剛惡、柔善、柔惡,再加上中,形成五品。剛與善相結合為剛善,剛善之性「為義、為直、為斷、為嚴毅、為幹固」;剛與惡相結合為剛惡;剛惡之性「為猛、為隘、為強梁」;柔與善相結合為柔善,柔善之性「為慈、為順、為巽」;柔與惡相結合為柔惡,柔惡之性「為懦弱、為無斷、為邪妄」。這樣,周敦頤從人性的剛、柔、善、惡幾個重要規定出發,論述了剛善、柔善、剛惡與柔惡幾種主要的人性心理品質型別。

但剛、柔、善、惡都不是最高的,最高的是中,「惟中者也,和也,中節也,天下之達道也,聖人之事也。」宋明思想家喋喋不休地談論「中」這個問題,未發之中,已發之中,如此等等,都是從周敦頤的性論而來的。

周敦頤認為,易是性命之源,也是人的心理之源。易者,據朱熹解釋,為交錯代換之名。天地之間,陰謀交錯,為性命所出之源。

但同時,他又認為:「二氣五行,化生萬物,五殊二實,二本則一。是萬為一,一實萬分。

萬一各正,小大有定。」〔3〕,就是說宇宙萬物生生不窮,但本質上都是一氣所演化,即「是萬為一」。五行各有特殊的質(五殊),二氣也各有內實(二實),但二氣的根本是「一」(二本則一)。

「一」指「太極」,太極元氣演化出二氣五行,一氣表現為各自差別的萬物,這就是「一實萬分」、「人性五品」即由此而來,人們不同的心理特質與心理狀態也由此而來,萬物與一道各有自己的標準,「萬一各正」,「各一其性」〔4〕,天地間的一切不論小的還是大的, 各有自己的命定(小大有定)。性命由二氣(陰陽二氣)交錯產生,而陰陰交錯則是由抽象的「一」產生的。萬物出於一,一分而為萬物,萬物各有自己的命定

3樓:落雁無痕

周敦頤生前並不為人們所推崇,學術地位也不高。人們只知道他「政事精絕」,宦業「過人」,尤有「山林之志」,胸懷灑脫,有仙風道氣。但沒有人知道他的理學思想,只有南安通判程太中知道他的理學造詣很深,並將兩個兒子——程顥、程賾送到他的門下,後二程均為著名理學家。

南宋學者,胡巨集對敦頤的理論學加以尊信,理學集大成者朱熹對他評價很高,為他作事狀,又為《太極圖.易說》、《易通》作了註解。張(木加武字)稱他為「道學宗主」,其名聲逐漸大起,九江、道州等、南安等地紛紛建濂溪祠紀念他,寧宗賜敦頤諡號為「元」,因此敦頤又被稱為「元公」,到理宗時,從祀孔子廟庭,確定了周敦頤的理學開山地位。

周敦頤性情樸實,自述道:「芋蔬可卒歲,絹布是衣食,飽暖大富貴,康寧無價金,吾樂蓋易足,廉名朝暮箴」。他從小信古好義,「以名節自砥礪」。

平生不慕錢財,愛談名理,他認為「君子以道充為貴,身安為富」。他雖在各地作官,但俸祿甚微,即使這樣,來到九江時,他還把自的積蓄給了故里宗族。

周敦頤酷愛雅麗端莊、清幽玉潔的蓮花,曾於知南康軍時,在府署東側挖池種蓮,名為愛蓮池,池寬十餘丈,中間有一石臺,臺上有六角亭,兩側有「之」字橋。他盛夏常漫步池畔,欣賞著縷縷清香、隨風飄逸的蓮花,口誦《愛蓮說》。自此蓮池名震遐邇。

九江的煙水亭最初是由周敦頤修建的,因為亭在湖心,一墩如月,故名「浸月亭」。後不斷興廢,取「山頭水色薄籠煙」之意境,改名「煙水亭」。清順治十七年,巡道崔掄奇復修煙水亭建立五賢閣,奉周敦頤為五賢之一。

九江市區現在還有濂溪路、濂溪居委會等。

周敦頤著有《周子全書》行世。濂溪書院是他講學的講壇,他的學說對以後理學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如果您還有什麼不滿意的,請發訊息給我,並附上問題的連線,謝謝

陶淵明喜歡菊花周敦頤喜歡荷花請列舉一位名人與花的故事並發表自己的見解

4樓:巨蟹天才小寶寶

在《愛蓮說》裡,作者周敦頤為了說明自己愛蓮的高潔用了兩個例子

晉陶淵版明獨愛菊,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

因為陶淵明非常的喜歡菊花,菊花代表了一種退隱閉世的思想牡丹象徵了榮華富貴,指的是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惡毒世風。

作者想借此說明自己的出淤泥而不染,潔身自好所以陶淵明與菊花、李唐跟牡丹、周敦頤與蓮花都是一種象徵

與蓮花有關的成語有哪些,與蓮花有關成語

步步蓮花 原形容女子步態輕盈。後常比喻漸入佳境。步步生蓮華 語本 雜寶藏經 鹿女夫人緣 故事,謂 鹿女 每步跡有蓮花,舌燦蓮花 形容copy人口才好,能言善道bai,有如蓮花般地美妙。du藕斷絲連 喻表面上斷了關係,實zhi際上仍有dao牽連。多指男女之間情意未斷。又可寫作 藕斷絲牽 步步蓮花 形容...

周敦頤的愛蓮說中作者對蓮花的態度是什麼為什麼會有

一 愛蓮說 中作者分別用菊花 牡丹 蓮指代 菊花 消極悲觀的隱士。牡丹 庸俗,追求富貴的盲目之人。蓮 不與世俗同流合汙,莊重,質樸,不炫耀,豁達,大度正直,特立獨行的君子。作者通過對蓮花的愛慕與禮讚,表明自己對美好理想的憧憬,對高尚情操的崇奉,對庸劣世態的憎惡。二 作品簡介 愛蓮說 是北宋理學家周敦...

降魔座與蓮花座的區別,半蓮花座和全蓮花座有什麼區別?

不一樣。蓮花座菩提和蓮花菩提雖然都有蓮花二字,但是介上卻有天壤之別。蓮花菩提是一種稀有品種,原產印度,因其難以採摘,數量稀少,所以介應該是菩提籽當中最貴的一種了。半蓮花座和全蓮花座有什麼區別?這個是全蓮花坐 這個是半蓮花坐 你注意觀察兩腿的交叉,半蓮花是一隻腳頂在大腿根本,另外一隻壓上去就好了,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