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2022-12-04 05:25:12 字數 4995 閱讀 8609

1樓:匿名使用者

三月三三月三是漢族傳統節日,舊稱「上巳日」,時在夏曆三月初三日。

【起源及變遷】

要說「三月三」的來歷,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媧摶土造人,繁衍後代,豫東一帶尊稱伏羲為「人祖爺」,在淮陽(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廟,由農曆二月二到三月三為太昊陵廟會,善男信女,南船北馬,都雲集陵區,朝拜人祖。

農曆三月三,還是傳說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有一首北京竹枝詞是這樣描述蟠桃宮廟會盛況的:「三月初三春正長,蟠桃宮裡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紅塵匝地 。

」傳說西王母原是我國西部一個原始部落的保護神。她有兩個法寶:一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壽的仙桃——蟠桃。

神話傳說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來的西王母仙丹後飛上月宮的。此後,在一些志怪**中,又把西王母說成是福壽之神。

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漢代定為節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為大絜」(《後漢書·禮儀志上》)。後又增加了臨水宴賓、踏青的內容。

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

【民俗】

該日民間有流杯、流卵、流棗、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飯以及歌會等活動。

臺灣、福建地區三月三為「三月節」,「採鼠麴(曲)草,合米粉為粿以祀其先」(清乾隆帝《臺灣府志》)。

四川忠縣等地有「三月會」,舉行紀念抗敵將領巴蔓子的盛大活動,是日,群眾抬巴蔓子的偶像繞城遊行,後跟社火隊,玩龍燈、舞獅子,家家張燈結綵,燃放爆竹,熱鬧非凡。我國南方許多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壯族,多於三月三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談情說愛。相傳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

侗族,多於節日舉行搶花炮、鬥牛、鬥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

布依族,於節日殺豬祭社神、山神,吃黃糯米飯,各寨三四天內不相往來。瑤族以三月三為「乾巴節」,是集體漁獵的節日,並將捕獲的野物魚類按戶分配,共享收穫的歡樂,後雲集於廣場,唱歌跳舞,歡度佳節。

畲族以三月三為穀米的生日,家家吃烏米飯。

黎族稱三月三為「孚念孚」,為預祝「山蘭」(山地旱谷)和打獵豐收的節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們稱它為談愛日。關於它的來歷,有個美麗的傳說故事。

據說很久以前,七指嶺地區遇到罕見的大旱,人們度日如年。一天清早,一個名叫亞銀的年青人告訴大家,說他夢見一隻百靈鳥,要想擺脫這場災難,必須爬上五指山的頂峰,吹起鼻簫誘捕它。亞銀自告奮勇地登上五指山山頂峰,他在山頂上吹起他心愛的鼻簫。

一直吹了三天三夜,一隻百靈鳥才從幽谷中飛來,亞銀趕忙追捕,他追過一座山崗,最後亞銀定神一看,百靈鳥變成了一位非常漂亮的黎族姑娘。姑娘答應跟亞銀到人間解救災難。旱災解除後,未想到卻觸怒了峒主。

他派家丁把百靈姑娘捉去,這時亞銀趕來,他倆躲進一個山峒裡,峒主命令家丁用火燒到山洞時忽然烏雲滾滾、雷聲大作、石裂山崩,把萬惡的峒主和他的家丁全壓死了。亞銀和百靈姑娘變成一對鳥兒,飛上天空,鄉親們聞訊趕來,目送他們,激動地跳起舞唱起歌,祝他們美滿幸福。這一天正是農曆三月初三,從此這一天便成了黎家的一個傳統節日。

為了慶祝三月三,準備工作要提前半個月進行。男子上山狩獵,把所獲獵物醃好封存;婦女在家舂米和做粽粑;青年男女準備漂亮的服飾和定情的禮物。獵物和粽粑作為祭品,用以祭禮堂裡的祖先,若出獵無所獲,則殺雞代替,祭祀由氏族老人主祭。

節日那天,黎族人民集合在一起,預祝"山蘭"(山地旱稻)、狩獵雙豐收。老人們攜帶醃好的山味和釀好的糯米酒,來到村中最享眾望的老人家裡,席地圍坐,在芭蕉葉和木瓜葉上痛飲

其他如水族、苗族、仫佬、毛南族等族都有各自傳統的三月三節日習俗。

三月三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2樓:baby鞋子特大號

「三月三」是壯族、侗族、布依族、苗族等兄弟民族的傳統節日,每年專門舉辦規模很大「三月三」歌節。其中以壯族為典型。

1、節日期間,有傳統龍獅表演、蘆笙踩堂、侗族大歌、六甲山歌、彩調、桂劇、侗鄉電影、侗戲、傳統扮故事、篝火多耶晚會等表演活動。此外,還有千人品茶、鬥雞、鬥鳥等表演活動和奇石展、民族服飾展示、商品交易會、侗族香油茶等美食展。

2、三月三與越南一河之隔的邊陲廣西防城區瑤寨高林村瑤族同胞每年「三月三」都舉辦隆重活動。熱情的瑤胞們吹起喃嘟嗬,打起陀螺唱起歌,用香濃的米酒,特色的瑤家菜喜迎八方來客。因此,三月三也是廣西各民族歡慶的歌節。

3樓:匿名使用者

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一、農曆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壯族為典型,在古代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匯聚江邊飲宴。在壯族傳說中,三月三是壯族始祖布洛陀誕辰日。漢族為上巳節,有三月三拜祖先 、三月三拜軒轅說法。

二、農曆三月三,不僅僅是單純的壯族傳統踏青歌節,也是壯族祭祖、祭拜盤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

三、農曆三月三也是廣西壯族、漢族、瑤族、侗族、苗族等民族傳統節日。歌節不僅是弘揚民族文化的盛會,亦是民族經濟交流的盛會。據記載,歌節已有上千年曆史。

壯族山歌的發展尤為突出,歌會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頭或江邊飲宴歡歌。到了清代,形成了數百人以致數千人聚唱的大規模「歌圩。

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部分三月三民族節日介紹如下:

一、壯族

202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正式將農曆三月初三這一天定為壯族的全民性節日——「三月三」歌節。

2023年的三月三,廣西壯族自治區定於4月18、19、20、21、22(三月初

三、初四、初五)全區放假三天,與週末湊成5天小長假。

「三月三」是壯族的重大節日之一,是傳統駱越文化的主要表現,統稱為「三月三」歌圩。目前在廣西壯鄉南寧市武鳴縣舉辦了六屆「三月三」歌圩暨武鳴駱越文化旅遊節。在歌圩旁邊,攤販雲集,民貿活躍,附近的群眾為來趕歌圩的人提供住食,無論相識與否,都熱情接待。

一個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裡的男女青年都前來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煞是熱鬧。 田陽縣的喬業都是歷來較大的歌圩。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男女青年通過對歌,如果雙方情投意合,就互贈信物,以為定情。

此外,還有拋繡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動。

二、侗族

節日舉行搶花炮、鬥牛、鬥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製作黃糯米飯等等。

侗家傳說,古時侗家的原始屬地總是以桐樹開花時為插秧節。但有一年桐樹沒有開花,結果誤了農時,只好逃荒到報京一帶,為了吸取過去的教訓,每到三月初三人們便吹蘆笙唱歌,走訪親友,並相互提醒該忙農事侗族,多於節日舉行搶花炮、鬥牛、鬥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

侗族三月三,節期為五天。每逢農曆三月初一,家家戶戶便開始準備。

初二,姑娘們相邀到河邊撈魚抓蝦,並與小夥子們在坡上備辦野餐。

初三清晨,姑娘們精心打扮後,提上精巧的竹籃,到菜園採來滿籃蔥蒜,在泉邊用水洗淨。她們排成一字長龍,站在水邊小路上,羞澀地揮動籃子,悄悄地向山坡上張望,等待情郎討取。此時山坡上早已站滿了人,裡邊有姑娘的家人,要看看到底是哪家後生討走了籃子。

一群穿著整潔青布對襟上衣的小夥子,在人們善意的鬨笑中,一個跟一個地走上水邊小路。這時,小夥子們當眾向意中人討籃,得到者會迎來一陣"噢噢"的讚歎聲,小夥子可與姑娘悄聲約定還籃時間。

討不到籃子的小夥子會招來圍觀者"噓噓"的嘲諷聲,而後在寨旁山坡上對歌,以歌聲繼續尋覓知音,一直唱到天亮。

這天中午,人們集中在寨中心的場地上歡歌狂舞。

三月初四還要舉行盛大的化裝舞會。初五下午要為前來**的鄰近村寨的客人舉行歡送儀式。

三、瑤族

於節日殺豬祭社神、山神,吃黃糯米飯,各寨三四天內不相往來。瑤族以三月三為「乾巴節」,是集體漁獵的節日,並將捕獲的野物魚類按戶分配,共享收穫的歡樂,後雲集於廣場,唱歌跳舞,歡度佳節。

相傳在很久以前,野獸經常出入瑤族村寨傷人、損壞莊稼,為了保衛家園,寨子的民族英雄盤古率勇士上山守獵、捕殺猛獸,盤古不幸被羚羊用角頂破腹部而當場死亡,那天正是農曆的三月初三。

為了記念民族英雄盤古,瑤族人民把每年的三月初三日定位記念盤古的日子,取名為「三月三」又名「乾巴節」即每年的「三月三」之前,瑤族男人都提前一個星期到老林守獵、捕殺野獸、下河撈魚摸蝦,並且烤成乾巴帶回家裡。

婦女們上山採摘小靛葉等天然染料,煮水後染成紅、黃、藍、紫四種顏色的糯米飯用於敬獻盤古,年復一年,一直傳到今天。

過去「三月三」,瑤族人民放下手中的農活集體休息一天,以祭奠盤古,即婦女們休息做針線活、男人們讀經書、喝酒、娛樂、姑娘和小夥子們卻相約到寨子邊的荒山上、縱林裡對歌、談情說愛、玩耍。

4樓:匿名使用者

三月三是一個多民族節日,除了漢族外,同時也是壯族、侗族、布依族、瑤族、黎族、畲族、土族等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5樓:奶子的你

每年農曆的三月初三是中國的上巳節、女兒節。也是中國壯族、漢族、土家族等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6樓:永夜

三月三,漢族及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時在農曆三月初三。 古稱上巳節。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

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

漢族三月三有吃地(薺)菜煮雞蛋的習俗。該日民間有流杯、流卵、流棗、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飯以及歌會等活動。 漢族過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後期陸續發展為河畔嬉戲、男女相會、插柳賞花等民俗活動。

壯族多於三月三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談情說愛。相傳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壯族多於三月三來掃墓,通常在三月三時蒸五色糯米飯。

侗族多於節日舉行搶花炮、鬥牛、鬥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

布依族於節日殺豬祭社神、山神,吃黃糯米飯,各寨三四天內不相往來。瑤族以三月三為「乾巴節」,是集體漁獵的節日,並將捕獲的野物魚類按戶分配,共享收穫的歡樂,後雲集於廣場,唱歌跳舞,歡度佳節。

畲族以三月三為穀米的生日,家家吃烏米飯。

黎族稱三月三為「孚念孚」,為預祝「山蘭」(山地旱谷)和打獵豐收的節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們稱它為談愛日。關於它的來歷,有個美麗的傳說故事。

土家族三月三,則是土家族的情人節了。三月三的那天,土家族的阿哥阿妹聚在一起,以山歌為媒,以踩腳定親。 其他如水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族都有各自傳統的三月三節日習俗。

三月是什麼節日,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三月份有以下節日 3月1日 國際海豹日 1983 3月3日 全國愛耳日 2000 3月5日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 3月8日 國際勞動婦女節 1910 3月12日 中國植樹節 1979 3月14日 國際警察日 節 3月15日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1983 3月16日 手拉手情繫貧困小夥伴全國統一行動日 ...

農曆三月三是什麼節日,主要有哪些少數民族過節

主要是壯族 畲族 布依族過三月三節日。在壯族傳說中,三月三是壯族始祖布洛陀誕辰日。漢族為上巳節,有三月三拜祖先 三月三拜軒轅說法。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畲民們雲集宗祠,自晨至暮,對歌盤歌,懷念始祖,並炊制烏飯,故又稱 烏飯節 這是畲鄉人民的傳統節日,在中國畲鄉景寧節日期間,畲民們雲集鄉村,自晨至暮,對歌...

三月是什麼節日??三月有什麼節日

陽春三月指的是陰曆的三月。漢代劉安在其所著的 淮南子 稱 春分後 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 清明節 也有 三月節 之稱。陽春三月表示天氣新,湖中麗人花照春。滿船羅綺載花酒,燕歌趙舞留行雲。五月湖中採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形容天氣溫暖的意思。淮南子 又名 淮南鴻烈 劉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