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滄海是什麼題材,《觀滄海》是什麼體裁?

2022-04-28 20:41:31 字數 4458 閱讀 5872

1樓:鹿丫丫

《觀滄海》是東漢末年詩人曹操創作的一首四言(樂府)詩。

作者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擴充套件資料:

作品原文: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白話譯文: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那蒼茫的海。

海水多麼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樹木和百草叢生,十分繁茂。

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湧著巨大的海浪。

太陽和月亮的執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我很高興,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

2樓:匿名使用者

1、《觀滄海》是四言詩。

2、四言詩是古代產生最早的一種漢族詩歌體裁。

「四言」指四字組成的詩句。

「四言詩」指通首都是或基本是四字句寫成的詩歌。

《詩經》中的《國風》、《小雅》、大雅》等都是以四言詩為基本體裁。

3、《觀滄海》是漢末曹操用樂府舊題創作的組詩《步出夏門行》的一部分。

4、這組詩共分五部分,開頭是序曲「豔」,下面是《觀滄海》《冬十月》《土不同》《龜雖

壽》 四章。

內容: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3樓:暗夜之笛聲

古體詩屬於樂府歌辭

4樓:王者也嫣然

古體詩,準確而言屬於歌行體

5樓:匿名使用者

古體詩曹操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樂府詩

觀滄海的詩歌體裁是什麼

觀 滄 海 東漢 從題材上是什麼詩

6樓:綰罷青絲剜情絲

五言律詩,漢末文學家曹操用樂府舊題創作的組詩,作於建安十二年(207)作者北征烏桓勝利時。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兩句話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

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 前四行詩句描寫滄海景象,有動有靜,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與「水何澹澹」寫的是動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與「山島竦峙」寫的是靜景。 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這是樂府詩《步出夏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點像繪畫的粗線條。在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聳立的山島,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這兩句寫出了大海遠景的一般輪廓,下面再層層深入描寫。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前二句具體寫竦峙的山島:

雖然已到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但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詩意盎然之感。後二句則是對「水何澹澹」一句的進一層描寫:定神細看,在秋風蕭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湧起伏。

這兒,雖是秋天的典型環境,卻無半點蕭瑟淒涼的悲秋意緒。作者面對蕭瑟秋風,極寫大海的遼闊壯美:在秋風蕭瑟中,大海洶湧澎湃,浩淼接天;山島高聳挺拔,草木繁茂,沒有絲毫凋衰感傷的情調。

這種新的境界,新的格調,正反映了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前面的描寫,是從海的平面去觀察的,這四句則聯絡廓落無垠的宇宙,縱意宕開大筆,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託現在讀者面前:

茫茫大海與天相接,空濛渾融;在這雄奇壯麗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漢(銀河)都顯得渺小了,它們的執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納。詩人在這裡描寫的大海,既是眼前實景,又融進了自己的想象和誇張,展現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巨集偉氣象,大有「五嶽起方寸」的勢態。這種「籠蓋吞吐氣象」是詩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藝術境界。

言為心聲,如果詩人沒有巨集偉的政治抱負,沒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沒有對前途充滿信心的樂觀氣度,那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出這樣壯麗的詩境來的。過去有人說曹操詩歌「時露霸氣」(沈德潛語),指的就是《觀滄海》這類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這是合樂時的套語,與詩的內容無關。也指出這是樂府唱過的。

望採納~~~~~~(>_<)~~~~

7樓:拳皇之王

樂府詩,寫景抒情詩。

請問曹操《觀滄海》是一首以什麼為題材的詩?

8樓:稀稀里嘩啦啦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兩句話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

前四行詩句描寫滄海景象,有動有靜,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與「水何澹澹」寫的是動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與「山島竦峙」寫的是靜景。 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這是樂府詩《步出夏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點像繪畫的粗線條。

在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聳立的山島,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這兩句寫出了大海遠景的一般輪廓,下面再層層深入描寫。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前二句具體寫竦峙的山島:雖然已到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但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詩意盎然之感。

後二句則是對「水何澹澹」一句的進一層描寫:定神細看,在秋風蕭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湧起伏。這兒,雖是秋天的典型環境,卻無半點蕭瑟淒涼的悲秋意緒。

作者面對蕭瑟秋風,極寫大海的遼闊壯美:在秋風蕭瑟中,大海洶湧澎湃,浩淼接天;山島高聳挺拔,草木繁茂,沒有絲毫凋衰感傷的情調。這種新的境界,新的格調,正反映了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前面的描寫,是從海的平面去觀察的,這四句則聯絡廓落無垠的宇宙,縱意宕開大筆,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託現在讀者面前:茫茫大海與天相接,空濛渾融;在這雄奇壯麗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漢(銀河)都顯得渺小了,它們的執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納。

詩人在這裡描寫的大海,既是眼前實景,又融進了自己的想象和誇張,展現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巨集偉氣象,大有「五嶽起方寸」的勢態。這種「籠蓋吞吐氣象」是詩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藝術境界。言為心聲,如果詩人沒有巨集偉的政治抱負,沒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沒有對前途充滿信心的樂觀氣度,那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出這樣壯麗的詩境來的。

過去有人說曹操詩歌「時露霸氣」(沈德潛語),指的就是《觀滄海》這類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這是合樂時的套語,與詩的內容無關。

也指出這是樂府唱過的。

9樓:

《觀滄海》原是《步出夏門行》第一章,選自《樂府詩集》,屬古樂府。

10樓:匿名使用者

曹操耍酒瘋時胡說八道,下人阿諛奉承所為,沒啥題材,全是酒話!

11樓:鐹袪的囬憶

以「風景」和「感嘆」為體裁的

觀滄海的體裁,題材,作者,時代,內容,主題,感情和語言

12樓:匿名使用者

觀滄海是古樂府詩 觀滄海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觀滄海」從詩的體裁看,它是一首什麼詩?

13樓:雞扣小哥哥

《觀滄海》這首詩從詩的體裁看,這是

一首古體詩;從表達方式看,這是一首四言寫景詩。

原文:《步出夏門行·觀滄海》

兩漢·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那蒼茫的海。海水多麼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樹木和百草叢生,十分繁茂,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湧著巨大的海浪。太陽和月亮的執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我很高興,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

如題觀滄海的體裁,題材,作者,時代,內容,主題,感情和語言

14樓:登深位璇璣

觀滄海是古樂府詩 觀滄海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觀滄海》的主旨句是什麼,觀滄海的主旨句是什麼

1 觀滄海 的主旨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2 這句話寫出了大海氣吞日月星辰的氣概,好像銀河和日月都出自其中,表達了大海包容萬物的胸懷,暗含了作者想要平定中原 統一天下 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1 觀滄海 選自 樂府詩集 曹操集 觀滄海 是後人根據第一句話加的,原文是 步出夏門行 中...

觀滄海是什麼意思,曹操的《觀滄海》的意思是什麼?

釋義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那蒼茫的海。海水多麼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樹木和百草叢生,十分繁茂,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湧著巨大的海浪。太陽和月亮的執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我很高興,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觀滄海...

《觀滄海》賞析是什麼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點像繪畫的輪廓。在這水波 澹澹 的海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聳立的山島,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這兩句寫出了大海遠景的一般輪廓,下面再層層深入描寫。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前二句具體寫竦峙的山島 雖然已到秋風蕭瑟,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