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德意志意識形態讀後感,兩千字左右

2022-04-13 16:05:20 字數 3622 閱讀 9812

1樓:高分子系小閆學姐

《德意志意識形態》是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之一。在這部鉅著中,馬克思、恩格斯在對費爾巴哈、鮑威爾和施蒂納為代表的各種唯心史觀思想進行深刻分析和批判的基礎上,第一次系統闡述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內容。

如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生產方式在社會生活中起決定作用、生產關係必須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等。帶著培養哲學思維,提升哲學素養的目的,我通讀了這部經典著作,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我認為,準確理解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起點首先是要準確理解「現實的人」、需要、意識。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現實的人」是前提,需要是動力,意識是產物,三者交織在一起。

首先,「現實的人」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前提。歷史的主體是人,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在這裡,唯物史觀所說的人不是處在某種幻想的與世隔絕和離群索居狀態的抽象的人,而是處於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發展過程中的現實的活生生的人。

正如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的那樣,「這裡所說的個人不是他們自己或別人想象中的那種個人,而是現實中的個人,也就是說,這些個人是從事活動的,進行物質生產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質的、不受他們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條件下活動著的」。

這種「現實的個人」是唯物史觀乃至馬克思主義整個學說的出發點和前提。「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任何歷史記載都應當從這些自然基礎以及它們在歷史程序中由於人們的活動而發生的變更出發。」

可見,歷史是人的歷史,考察歷史必須先考察人,而作為歷史活動主體與歷史考察物件的人是「現實的個人」,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在一定的關係中從事物質生產活動的人」,而非舊哲學下抽象的、虛幻的「人」。

現實的人的活動構成了社會,構成了歷史,所以對社會歷史的認識和研究不能繞過「現實的人」。因此,準確理解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必須以正確理解「現實的人」為起點,確立這樣的基礎與前提至關重要。

其次,需要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需要是「現實的人」的需要,是人為了滿足自身的生存和發展而對外部存在的索求,它貫穿於主體活動的每一個環節。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它是「歷史的第一個前提」(即能夠生活)的基礎和「第一個歷史活動」(即物質資料的生產)的出發點。

他們指出,「我們談的是一些沒有任何前提的德國人,因此我們首先應當確定一切人類生存的第一個前提,也就是一切歷史的第一個前提,這個前提是: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

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它一些東西。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而且這是這樣的歷史活動,一切歷史的一種基本條件,人們單是為了能夠生活就必須每日每時去完成它,現在和幾千年前都是這樣。

因此,任何歷史觀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須注意上述基本事實的全部意義和全部範圍,並給予應有的重視」。「第二個事實是,已經得到滿足的第一個需要本身、滿足需要的活動和已經獲得的為滿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這種新的需要的產生是第一個歷史活動。」

因此,人的需要是有層次的。在最基本的物質需要基礎上,還有更高層次的其他需要,即「新的需要」,包括物質需要本身量的增加和提高,以及與原來的物質需要不同的、處於更高層次上的其他需要。人類需要層次的不斷提高,標誌著社會的運動和發展。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人的需要是由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物質需要)、在此基礎上的交往需要、以及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所組成的多層次結構。

物質需要和交往需要與生命的生產交織在一起。人類為了生存,「能夠生活」,進行著物質資料的生產,這一「第一個歷史活動」一方面滿足了人們吃喝住穿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基本需要得到滿足的基礎上,在實踐中人們產生交往的需要,從而形成一定的社會關係。

起初,家庭是「唯一的社會關係,後來,當需要的增長產生了新的社會關係,而人口的增多又產生了新的需要的時候,這種家庭便成為從屬的關係了」。

生命的生產可以說內涵了物質需要和交往需要,「生命的生產,無論是通過勞動而達到的自己生命的生產,或是通過生育而達到的他人生命的生產,就立即表現為雙重關係:一方面是自然關係,另一方面是社會關係。

社會關係的含義在這裡是指許多個人的共同活動,至於這種活動在什麼條件下、用什麼方式和為了什麼目的而進行,則是無關緊要的。

由此可見,一定的生產方式或一定的工業階段始終是與一定的共同活動方式或一定的社會階段聯絡著的,而這種共同活動方式本身就是生產力。

人們所達到的生產力的總和決定著社會狀況,因而,始終必須把『人類的歷史』同工業和交換的歷史聯絡起來研究和**」。

在此,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唯物史觀的核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第一次科學地闡述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辯證關係原理,即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有什麼樣的生產力最終就會有什麼樣的生產關係。

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從而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最基本的規律。所以,研究需要可以說是更準確地理解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一把鑰匙。

再次,意識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意識是「現實的人」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基於需要產生的。這也是唯物史觀揭示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真理: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社會意識。

人具有精神屬性,人是有思想的動物。但人們的任何思想意識現象不可能是憑空從人腦中就能夠創造出來的「純粹的」思想意識,它不過是社會物質生活的反映罷了。

「意識在任何時候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現實的生活過程。」在簡單的勞動實踐中,人對自己需要的意識和動物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對環境的直觀、狹隘、可感知的反映,馬克思和恩格斯把這種意識稱之為「純粹的畜群意識」或者「綿羊意識」。

後來,「由於生產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長以及作為二者基礎的人口的增多,這種綿羊意識或部落意識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提高」。正因為精神和意識是人類特有的現象,所以當「現實的人」開始他們的歷史活動時,就必然同時伴隨著精神意識現象。

總之,「現實的人」是唯物史觀的哲學前提,需要是「現實的人」的本性,也是人類「第一個歷史活動」的前提,意識是社會的產物,在「現實的人」的活動中產生、發展,並伴隨著人類歷史活動的始終。

因此,準確理解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必須把準確理解「現實的人」、需要、意識作為前提或起點。

讀後感的寫作技巧:

1、第一步"引"。

開頭圍繞感點,引出所讀材料。引述原文要精簡,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籍、文章的具體內容。

2、第二步"議"。

引出材料後,圍繞材料闡發讀後感受的道理,即提出論點(即感點)。論點要正確鮮明,不要含糊其辭。闡發道理時,既可就事論事對所"引"的內容作一番分析評價。

也可以由現象到本質,由個別到一般的作一番議論;對寓意深的材料更要深入剖析,然後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點,也就是中心論點。"引"與"議"的部分相當於一般議**"引論"的部分。

3、第三步"聯"。

由此及彼地聯絡生活中、歷史上類似的現象、思想實際或相關的問題進行論述。這部分要注意比較分析說理,不要流於現象的羅列。

聯絡實際,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聯絡現實生活中相類似的現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聯絡現實生活中的相反的種種問題,有時候還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

4、第四步"結"。

歸納自己的看法,總結全文。既可以照應前文,強調感點;也可以提出希望,發出號召。

但不管怎樣結尾,都要與前面的幾個部分構成一個有機整體,不能是橫空出世;也要結得自然,順理成章收束全篇。

求幫助!《共產黨宣言》或者《德意志意識形態》讀後感 2500字 15

德意志意識形態的讀後感

2樓:夢

德意志意識形態對黑格爾派進行了批判——提出理念卻又不能駕馭理念

誰有《德意志意識形態》的讀後感。詳細一點的

哈姆雷特讀後感急求,哈姆雷特讀後感100字,急求!

完這本書抄後,內心感觸很深.整本書可以說是徹頭徹尾的悲劇.顛倒混亂的社會現實,理性 秩序 道德理想 社會理想的喪失,充分彰顯了人性的醜惡.當然其中也不乏人性中光輝的一面,比如奧菲莉婭和哈姆雷特純潔的愛情 雖然哈姆雷特最終為了復仇拋棄了她,但是哈姆雷特仍是深深的愛著她的 比如哈姆雷特和霍拉旭之間的友情...

魯迅的《傷逝》讀後感,求魯迅《傷逝》讀後感

魯迅唯一一部以青年戀愛為題材的 好事者認為有一部分取材自魯迅的自身經歷。 是對娜拉出走後的怎樣的回答 反映女性的反封建意識 以第一人稱手記形式寫的 肖像描寫傳神 心理描寫逼真 多種修辭手法運用 求魯迅 傷逝 讀後感 選擇了就不該放棄,放棄選了就不該後悔 看完 傷逝 相信每個人都會為著涓生和子君的愛情...

求駱駝祥子讀後感,求600字駱駝祥子讀後感

讀 駱駝祥子 有感 這個寒假我閱讀了老師惟薦的從未書日 駱駝樣子 駱駝祥子 是老舍的代表作。故事的主人公祥子是名人力車伕,經過三年的奮鬥,祥子終於買了一輛屬於自己的車,可是他的美好願望總是一次次的落空。最終他的精神世界徹底崩潰,變成了一具麻木不仁的行屍走肉。總結全文,祥子總共經歷了這麼個三起三落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