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求書為垛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

2022-03-22 01:15:25 字數 3074 閱讀 4596

1樓:覺悟的豬

古時有個人在朝中做官,為人比較公正清廉。

他的家人在故里修院牆,結果與鄰居有了糾紛。鄰居家就賄賂了當地的縣尹,結果他家就判讓給鄰居三尺地。

家人心裡不平衡,就寫信給這個人,因為這個人官位做得比較高,如果要管,一定是可以辦到的。

此人收到信後,馬上派親信,加急給家人送來一封信。

全信的意思如上面文字,

意即:大老遠的就為了一堵牆,讓他三尺又能怎麼樣呢?你們看現在的萬里長城還屹立在那,修長城的秦始皇呢,早就作古了。

與人和氣是種美德,就是這個人向家人要表達的意思。

2樓:匿名使用者

你們不遠千里求我給縣官修書,竟然只為了一道牆!讓他三尺砌這道牆又有什麼關係?想當年,秦始皇為擴張和鞏固自己的疆界而修築的萬里長城現在仍在眼前,可是秦始皇本人卻早已淹沒在歷史長河中。

引用:清代有個宰相,在他的老家一戶鄰居為了建房強佔了宰相家的幾尺地,宰相家的人不讓,官司打到衙門。宰相的家人怕打不贏官司,編寫了一封信,派人騎馬日夜兼程送到京城,讓宰相寫信給地方縣令,宰相一看,立即修書一封,信上寫的是一首詩:

「千里求書為垛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尤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宰相家人一看,隨即收回狀紙,願意讓地。鄰居一看宰相如此寬巨集大量,立即把強佔的地讓了回來。

由此可見,寬容能夠「化干戈為玉帛」。

3樓:清宮夜雨

《六尺巷》裡的吧?第一句好像應該是『千里修書只為牆』吧?

千里修書只為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出自**

4樓:淵風羽

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出自張英的《觀家書一封只緣牆事聊有所寄》。

《觀家書一封只緣牆事聊有所寄》清 張英

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翻譯:千里寄信而來只是因為牆,讓他三尺又有什麼關係呢?

萬里長城如今仍在,可是再也看不到當年的秦始皇了。

5樓:琴音似水年華

讓牆詩的全文為「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是一位**在家人和鄰居因建牆起爭端時候寫給家人的家書。

「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這句化用秦始皇修長城的典故,說秦始皇修下流傳至今的長城而他自己早已不在,寓意為,無論是多大的功績或是財富,隨著時間的流逝都已經歸為塵土,所以不要太在意功名利祿等身外之物。

6樓:竟是社會荒唐言

表達了雖然秦始皇建造的長城很偉大,但是在當時的百姓們看來,這是一項勞民傷財的措施。

7樓:朝夕de盼兮

表現的寓意是不要太執著於物質的追求,你在的時候太執著於物質的追求,等你走了以後什麼也帶不走。長城在那裡見證了人類的歷史,長城現在還在那裡站著,但是不見當年建它的秦始皇。

8樓:向幸福圓圓

千里求書為道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擾在,誰見當年秦始皇。

9樓:

千里發書信就為了一面牆,退讓一步又能怎麼樣,人生在世爭來爭去有什麼意思,秦始皇統一七國打下那麼大的基業,最後還不是死了嗎。

「千里捎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是誰說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1、作者出處

是清朝的張英說的,出自《觀家書一封只緣牆事聊有所寄》。

2、這句話的由來

張英當了官後,為官清正剛正不阿。他對自己家裡人要求很嚴,不許家人利用自己的牌子為非作歹,因此清名遠播官聲極佳。

有一次,他家的鄰居蓋房子,把牆腳下到屬於他家的地基上。而他家也正準備將原來的房屋擴修一下,這樣兩家自然要發生爭執。於是家人立即給舒芬寫了一封信,要他出面干預。

張英接到家書後立即給家人寄去一首詩,即是本詩。

11樓:小心_不在犯錯

【**典故】

清代宰相張英,這首詩出自一段歷史典故。史料記載:

張文瑞公居宅旁有隙地,與吳氏鄰,吳氏越用之。家人馳書於都,公批書於後寄歸。家人得書,遂撤讓三尺,故六尺巷遂以為名焉。

【現代翻譯】

清代有兩戶人家,一家姓李,仗著叔叔是地方知府做起生意,生意不錯,家產萬貫。另一家姓王,祖祖輩輩是富貴人家,舅舅便是當朝宰相張英,享受人間天倫之樂。

兩家便是鄰牆鄰居。有一次李、王兩家因為一堵牆爭執不休,都想往別人院子裡多壘三尺牆,誰也不讓步,就這樣兩家近幾年不得安寧。王家的家人飛書京城,讓舅舅——當朝宰相張英打招呼「擺平」李家。

宰相張英接到外甥的家信過目後,在房間裡來回走了幾圈,便回信一封派人速交家中外甥。信的內容是一首詩:「千里捎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見書,突然明白信中之意,悟出其中奧祕,主動在爭執線上退讓了三尺,下壘建牆。

而鄰居李氏也深受感動,退地三尺,建宅置院,「六尺巷」因此而成,李王兩家的故事流傳至今。

12樓:匿名使用者

是清朝文人張英說的,他之所以說這番話是為了勸說家人莫與鄰居因一些不關緊要的事而針鋒相對。

清康熙年間,張英擔任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他老家桐城的官邸與吳家為鄰,兩家院落之間有條巷子,供雙方出入使用。後來吳家要建新房,想佔這條路,張家人不同意。雙方爭執不下,將官司打到當地縣衙。

縣官考慮到兩家人都是名門望族,不敢輕易了斷。

這時,張家人一氣之下寫封加急信送給張英,要求他出面解決。張英看了信後,認為應該謙讓鄰里,他在給家裡的回信中寫了四句話:千里來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閱罷,明白其中含義,主動讓出三尺空地。吳家見狀,深受感動,也主動讓出三尺房基地。

六尺巷位於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全長100米、寬2米,建成於清朝康熙年間,巷道兩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著「禮讓」二字。

六尺巷東起西后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為張英宰相府,巷北為吳氏宅,全長100米、寬2米,均由鵝卵石鋪就。

13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清朝康熙年間有個大學士名叫張英說的,目的是規勸老家的人不要跟鄰居爭地的事情。最後兩家各讓三尺,讓出一道小巷。

常聽人說千里不捎書,千里不捎書什麼意思呢

意思是 一封信雖輕,但要攜帶千里之遠,對於千里跋涉的人來說在精神 體力上都是負擔。是說東西雖然很輕,但走的路程遠,也會覺得沉重。千里不捎書 是一句古代民間俗語,全句是 千里不捎書,萬里沒輕擔 一封信雖輕,但要攜帶千里之遠,對於千里跋涉的人來說在精神 體力上都是負擔,輕擔遠路也是重負擔。千里不捎書,就...

明月千里寄相思歌詞,求,蔡琴《明月千里寄相思》歌詞。

歌手 群星 發燒女生 夜色茫茫 罩四周天邊新月如鉤 回憶往事恍如夢 重尋夢境何處求 人隔千里路悠悠 未曾遙問星已稀 請明月帶問候 思念的人兒淚常流 夜色朦朦 夜未盡周遭寂寞寧靜 桌上寒燈光不明 伴我寂寞苦孤零 人隔千里無音訊 卻待遙問終無憑 請明月代傳信 寄我片紙兒慰離情 夜色朦朦 夜未盡周遭寂寞寧...

三更有夢書為枕,千里懷人月在峰 出處

1 三更有夢書當枕 千里懷人月在峰 都是琦君文集名。琦君曾提到她老師說要達到 三更有夢書當枕,千里懷人月在峰 意境,至少說明 已有該句。2 琦君,1918年生,臺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歲就讀於教會中學,後畢業於杭州之江大學中文系,師從詞學家夏承燾。1949年赴臺灣,在司法部門工作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