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發性震顫的發病原因,特發性震顫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2022-02-25 20:10:52 字數 5881 閱讀 4103

1樓:可靠的蠶寶寶

1、家族遺傳性是主要的特發性震顫的誘發因素。醫學家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特發性震顫病似乎有家族聚集的傾向,有特發性震顫病患者的家族其親屬的發病率較正常人群高一些。2、年齡老化也是特發性震顫的誘發因素,特發性震顫主要發生於中老年人,40歲以前發病少見,提示老齡與發病有關,研究發現,自30歲以後,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酪氨酸氧化酶和多巴脫羧酶活力,紋狀體多巴胺遞質水平隨年齡增長逐漸減少,然而,僅少數老年人患此病,說明生理性多巴胺能神經元蛻變不足以致病,年齡老化只是本病發病的促發因素。

3、環境因素也是引起特發性震顫的誘發因素。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發現,特發性震顫病的患病率存在地區差異,所以人們懷疑環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質,損傷了大腦的神經元。

2樓:匿名使用者

特發性震顫按照中醫來講屬於肝風內動,腎精虧損,肝血不足等問題導致的

3樓:

特發性震顫這種症狀會隨著年紀的增長增加發病機率,所以在老年人群中發生概率比較大。主要是患者的頭部和手部以及聲音都會發生震顫現象。一般會認為特發性震顫是一種良性的運動障礙疾病,並且與遺傳因素有關,需要根據是否有家族史來判斷。

少數可能也會因為飲食中含有重金屬鉛的原因而引發特發性震顫。一些環境因素也會引發特發性震顫的症狀。

4樓:馬麗娜

**不明,部分病人可能是基因突變導致發病,有震顫的家族史,有家族史的特發性震顫病人發病年齡更早,多在 20 歲之前發病。

特發性震顫有哪些危險因素?

基因突變:基因突變引起的特發性震顫有遺傳性。如果父母一方有特發性震顫的突變基因的話,子女有 50% 的機率患上特發性震顫。

年齡:年齡 40 歲及以上的人群更易發生特發性震顫。

特發性震顫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5樓:

特發性震顫又稱為原發性震顫,這個是一種原因不明確的慢性疾病。一般患者會出現一些併發症,與年齡無關,與嚴重程度也沒有任何關係。一般患者在發病10~20年之後,會併發影響個人的活動、功能。

隨著年齡的增長,嚴重程度會逐年的增加,而且會併發完成精細活動的能力受到損害,會影響到患者的社會活動和生活的能力,包括吃飯、喝水、輸血、穿衣服和言語,以及操作等各項正常的活動。

一般特發性震顫在漫長的病程過程中,患者處於慢性的併發症的出現過程,處於相對穩定的階段。所以要定期複診,長期的**和護理。

6樓:陽光趙大地

特發性震顫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是椎體外系的一種疾病,臨床發病率較高。

很多人在日常活動當中持筆或者拿筷子,或用手拿某一東西的時候會出現手指震顫,可能就是發生了特發性震顫。它是一種姿勢性震顫,是指肢體維持一定姿勢引發的震顫。本病容易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緊張、疲勞或情緒激動的時候發生。

特發性震顫的**可以用β受體阻滯劑,比如普萘洛爾、倍他樂克等。如果病情嚴重的患者,可以選用肉毒毒素注射。如果懷疑是特發性震顫,可以到神經內科門診檢查**。

7樓:愛美的美妞媽媽

特發性震顫病是一種大腦能力衰退的疾病,多發於50歲以上的老人中。2.家族遺傳性:

醫學家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特發性震顫病似乎有家族聚集的傾向,有特發性震顫病患者的家族其親屬的發病率較正常人群高一些。3.環境因素:

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發現,特發性震顫病的患病率存在地區差異,所以人們懷疑環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質,損傷了大腦的神經元。環境因素中目前認為主要是除草劑、殺蟲劑、一氧化碳、汞、錳中毒等化學物質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可能是引起特發性震顫病的主要原因。4.

藥物因素:服用大劑量鎮靜劑和抗精神病藥,這些藥阻滯多巴胺受體和多巴胺結合,使多巴胺無法發揮抑制作用。

8樓:一有愛就走吧

你好,特發性震顫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為最常見的錐體外系疾病。屬於遺傳性疾病,注意休息,不要疲勞,按時吃藥,保持好心情,慢慢調理一下就好了

9樓:發燒的小旋風

特發性震顫的發病原因主要是根據自身行為不受控先天性原因導致的。

10樓:功亮

目前只能認為特發性震顫起病隱匿,在神經科的長期發展探索還沒有發現明確的**,有60%左右的病人有家族遺傳史。

11樓:

發病原因:1、年齡老化(15%):這是特發性震顫偏好於老年人發病的主要原因。

2、環境因素(25%):一種疾病的發生多多少少與環境因素有關,對於特發性震顫病也是如此。3、家族遺傳(35%):

約60%病人有家族史,呈現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特徵,目前已確認2個致病基因位點,定位於3q13(fet1)和2p22-25(etm或et2)。

12樓:來自徐家河輕飄飄的櫻桃

引起特發性震顫的常見原因有遺傳因素、自身環境影響兩種。大多數病發是由於遺傳引起。常見病症有手抖。

也有頭抖、腿抖、軀幹抖動、聲音抖動和麵部肌肉抖動。顫抖的頻率會逐漸增加,嚴重時會影響日常工作和生活。是神經系統方面的疾病,可到醫院神經科針對檢查**。

13樓:匿名使用者

特發性震顫又稱為家族性震顫,約60%患者有家族史,呈現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特徵。在65~70歲前出現外顯。gulcher等發現本病致病基因位於3q13,稱為fet1,higgins等將致病基因定位於2p22~25,稱為etm或et2,發現etm可能是三聯體重複序列,此基因定位在另兩個家族性特發性震顫家系得到證實。

也有報道本病患者的性染色體有異常,少數男患者出現xxy和xyy。家族性et臨床表現多樣性提示可能存在遺傳異質性,預示可能會發現新的基因位點。

然而特發性震顫也有許多散發病例,散發病例的臨床表現和發病規律基本上與家族性震顫相同,但家族性震顫的發病年齡比散發病例為早。所以在特發性震顫遺傳基因尚未清楚之前,無法將家族性震顫從特發性震顫中分出去。

14樓:

這個原因有很多,現在的情況怎麼樣了

特發性震顫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15樓:危水冬

特發性震顫的**1、年齡老化:特發性震顫是一種大腦能力衰退的疾病,多發於50歲以上的老人中,一些著名人物如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拳王阿里等都是特發性震顫患者。

16樓:上海冬雷腦科

特發性震顫(essential tremor,et)是最常見的運動障礙性疾病,主要為手、頭部及身體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運動性震顫。特發性震顫具有相互矛盾的臨床本質,一方面這是一種輕微的單症狀疾病,另一方面,又是常見的進展性疾病,有顯著的臨床變異。本病的震顫,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緊張、疲勞、飢餓時加重,多數病例在飲酒後暫時消失,次日加重,這也是特發性震顫的臨床特徵。

特發性震顫**並不清楚,易與其他疾病產生的震顫混淆。

特發性震顫又稱為家族性震顫,約60%病人有家族史。在多個特發性震顫家族未發現跨代現象,性別分佈平衡,一般認為這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在65~70歲前完全外顯,也有報道不完全外顯和散發病例,散發者和有遺傳者臨床特徵完全一致,通常認為是同一疾病,但目前尚未確定相關基因異常。特發性震顫發病年齡的雙峰特徵提示可能存在兩個不同的異常基因。

家族性震顫發病年齡比散發病例早,提示早發的特發性震顫更強烈地受遺傳易感性的影響,遺傳易感效能明顯影響臨床亞型特徵。

本病的確切**仍不清楚。其產生可能是外周肌梭傳入和中樞自律性振盪器共同作用的結果。丘腦腹中間核(ventro-intermediate nucleus,vim)是接受本體感覺傳入的核,其神經元節律性爆發性放電活動可能起了關鍵作用,無論神經電生理記錄還是立體定向手術均證實了這一點。

用氧(15【o】)標記的co2進行pet研究發現,選擇性地雙側小腦、下橄欖核代謝功能亢進。用功能性核磁(fmri)顯示患肢對側皮質運動和感覺區、蒼白球、丘腦活動增強,雙側齒狀核、小腦半球和紅核活動亢進。這些提示震顫的產生是丘腦和運動皮質至脊髓通路中小腦-橄欖核環路**的結果。

因為病理解剖沒有特異性改變,異常振動的中樞神經系統「起搏器」的位置尚不清楚,因此推測中樞性振盪器被外周反射增強或抑制,調節震顫的產生和震顫幅度。

17樓:聊桃

本病的確切**仍不清楚。其產生可能是外周肌梭傳入和中樞自律性振盪器共同作用的結果。

18樓:交易額我籽

發病原因:1、年齡老化(15%):這是特發性震顫偏好於老年人發病的主要原因。

2、環境因素(25%):一種疾病的發生多多少少與環境因素有關,對於特發性震顫病也是如此。3、家族遺傳(35%):

約60%病人有家族史,呈現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特徵,目前已確認2個致病基因位點,定位於3q13(fet1)和2p22-25(etm或et2)。

特發性震顫發病原因?

19樓:丹的葵奎

近年來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特發性震顫病患者,使其發生此病通常患病的物件以老年人居多,患者一旦患病會表現為肌張力障礙,同時伴發特發性震顫痙攣性斜頸,影響正常的肢體活動等。那麼,造成特發性震顫疾病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來具體的看看吧。

(一)發病原因

特發性震顫又稱為家族性震顫,約60%患者有家族史,呈現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特徵。在65~70歲前出現外顯。gulcher等發現本病致病基因位於3q13,稱為fet1,higgins等將致病基因定位於2p22~25,稱為etm或et2,發現etm可能是三聯體重複序列,此基因定位在另兩個家族性特發性震顫家系得到證實。

也有報道本病患者的性染色體有異常,少數男患者出現xxy和xyy。家族性et臨床表現多樣性提示可能存在遺傳異質性,預示可能會發現新的基因位點。

然而特發性震顫也有許多散發病例,散發病例的臨床表現和發病規律基本上與家族性震顫相同,但家族性震顫的發病年齡比散發病例為早。所以在特發性震顫遺傳基因尚未清楚之前,無法將家族性震顫從特發性震顫中分出去。

(二)發病機制

目前的研究認為,特發性震顫(et)由中樞神經系統內散在的網狀結構或核團異常振盪所致,起搏點定位迄今不清。駱駝蓬鹼(harmaline)誘導的靈長類動物震顫模型與人類特發性震顫相似,是常用的et動物模型;哈爾明鹼(harmine)是駱駝蓬鹼β-咔啉類似物,可使人類產生震顫。

動物模型研究發現,駱駝蓬鹼誘導下橄欖核神經元產生同步節律性放電,傳導至小腦浦肯野細胞和小腦核團,後經deiter』s核和網狀核啟用脊髓運動神經元。目前特發性震顫**最普遍假說是橄欖體-小腦節律性改變,下橄欖核-小腦神經通路振盪通過丘腦和皮質向脊髓傳播,最終引起震顫。pet檢測發現,et患者無震顫時丘腦和延髓(主要是下橄欖核)糖代謝率增加,h215o血流測定雙側小腦血流量增加;震顫時下橄欖核和小腦代謝率和血流量進一步增加,丘腦、紋狀體和運動皮質血流量也增加。

乙醇(酒精)可能作用於小腦,因而改善震顫,使小腦血流、代謝速度增加;小腦梗死能消除同側特發性震顫;用哈梅靈(harmaline,駱駝蓬鹼)處理的動物模型可以發現小腦通路的異常振盪;這些都提示小腦對特發性震顫的產生也有重要作用。

假設振動起源於腦幹(橄欖核),經過小腦至丘腦,小腦的損害可使同側的震顫消失。用核素標記的co2進行pet掃描研究,發現選擇性地雙側小腦、下橄欖核代謝功能亢進。用功能性磁共振顯像(fmri)顯示患肢對側皮質運動和感覺區、蒼白球、丘腦的活動增強,雙側齒狀核、小腦半球和紅核的活動亢進。

這些提示震顫的產生,是丘腦和運動皮質至脊髓通路中小腦-橄欖核環路振盪的結果。因為病理解剖沒有特異性改變,異常振動的中樞神經系統「起搏器」的確切位置尚不清楚,因此推測中樞性振盪器被外周反射增強或抑制,調節震顫的產生和震顫幅度。

肌電圖(emg)可記錄到4~8 hz的促動肌-拮抗肌同步化連續發放活動,另有約10%患者表現為促動肌-拮抗肌交替收縮。單運動單元分析顯示電衝動是集合性或同步化的。震顫發作期間募集相中,新募集的運動單元有異常高的瞬間20~50hz放電頻率。

震顫常靠衝動來維持,外周傳入干擾衝動變化可影響震顫,這依賴於干擾的大小和震顫週期的時程。其次,外周傳入的干擾性衝動也能影響中樞自律性起搏器節律性放電所造成的震顫。

通過上面的詳細介紹,相信現在大家一定有了更深刻的瞭解。由於這種疾病的出現, 成了生活中最無形的障礙,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積極的重視此病的發病原因,以此通過上述的**介紹能夠真正的起到預防的功效,一旦出現就立刻進行**。

引起特發性震顫的原因是什麼,特發性震顫引起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特發性震顫 主要有以下幾點 神經元老化而引起的神經功能異常。有家族史,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大 小腦神經元病變,使人體神經機理髮生異常病變這是臨床常見的運動障礙性疾病,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健康搜尋,姿勢性或動作性震顫是唯一表現健康搜尋緩慢進展或長期健康搜尋不進展。特發性震顫的原因。特發性震顫是指特...

特發性震顫的症狀?特發性震顫有什麼症狀?

震顫的發生通常是兩側對稱性一起開始,並以手為起始部位,影響到頭頸部 聲音 腿部或是軀幹。部分患者是從頭頸部 舌頭或聲音為顫抖的開始,但是極少有患者是從腿部開始的。如果顫抖是從手部開始,多從第。二 三 四指開始,因此較難早期察覺。震顫的同時會影響到肢體的屈肌和伸肌,並以節律性的上下震動性運動為主。震顫...

特發性震顫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特發性震顫是什麼原因引起?

特發性震顫原因 一 遺傳易感性 儘管特發性震顫病的發生與老化和環境毒素有關,但是並非所有老年人或暴露與於同一環境的人,甚至同樣吸食大量mptp的人都會出現特發性震顫病。雖然特發性震顫病患者也有家族集聚現象,但至今也沒有在散發的特發性震顫病患者中找到明確的致病基因,說明特發性震顫病的 是多因素的。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