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屍,以報殺父兄之仇

2022-02-11 18:30:18 字數 4457 閱讀 7343

1樓:左oio右

關於伍子胥鞭屍這一說法目前都已經推翻,穀梁春秋一書之中,有關吳楚戰爭的記錄,只有寥寥數條,而追根溯源至《春秋》原本,更是隻有一句話:定公四年,庚辰,吳入郢。

公羊春秋有錄,伍子胥對夫差曰:諸侯不為匹夫興師。且臣聞之,事君猶事父也,虧君之義,復父之仇,臣不為也……又曰:

父不受誅,子復仇可也。父受誅,子復仇,推刃之道也……裡面也沒有關於伍子胥鞭屍的描寫

《國語》《孟子》《商君書》《韓非子》《戰國策》及諸史冊等當時或伍子胥之後的書也沒有描寫

「國語,左丘明之作,凡二十一卷,起自周穆王十二年西征犬戎,終自智伯被滅,凡五百年曆史,分二十一卷,述周、魯、齊、晉、鄭、楚、吳、越之史,其中,無一字吳軍入郢,伍子胥鞭屍楚平王之記載

伍子胥敢鞭屍楚平王?

不說楚國上下必定團結一致,從封君貴族到庶民奴隸紛紛起來反抗。

列國更是隻要聽說,馬上就放下一切紛爭,聯軍立刻就組成了。

吳王夫差更別幻想什麼北上爭霸了,將面臨天下的敵視。

唯一找到的有關先秦記載,只在《呂氏春秋》之中……

其《首時篇》中有:伍子胥入郢,親射入宮,鞭荊平墳三百而已……

然而……屈原,作為楚之大夫,天下敬仰的忠臣,也曾作詩讚美、自比伍子胥,《涉江》曰: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其《惜往日》曰:

吳信讒而弗昧兮,子胥死而後憂。《悲回風》雲:浮江淮而入海兮,從子胥而自適……

如果伍子胥真的鞭屍平王,甚至哪怕只是射鞭平墳……

屈原會這樣寫?

如果伍子胥真的鞭屍楚平王,屈原絕對不會寫詩讚美,而是唾罵吧!

就像後世我們現在,絕對不會自比什麼東條英機、伊藤博文吧

那是國仇,是死敵,是要被唾棄和詛咒的

還有楚國被吳國攻破國都後,申包胥哭秦,借兵復楚,也沒有說伍子胥鞭屍的事,可見,這純粹是捏造。

那為什麼後來大部分人認為有這個事呢?其實是因為司馬遷留下來的《史記·伍子胥列傳》中描寫了伍子胥鞭屍的事,並且加以讚揚,所以後來的大部分人就都認為伍子胥真的幹過這事了,不過也有很多人也表示對伍子胥鞭屍其事的懷疑並多有指證。

綜合先秦歷史著作,以及當時諸子百家的書籍,還有屈原詩篇的描寫,足以證明伍子胥在掘墳鞭屍這件事情上是被冤枉的。

2樓:永遠的周鋒

伍子胥鞭打楚平王很有名的歷史事件。

伍子胥個人資料

3樓:遊子逸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員,字子胥,本楚國椒邑(一說湖北省監利縣黃歇口鎮,一說安徽省全椒縣)人,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

伍子胥之父伍奢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費無極讒害,和其長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從楚國逃到吳國,成為吳王闔閭重臣,是姑蘇城(蘇州城)的營造者,至今蘇州有胥門。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協同孫武帶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以報父兄之仇。

吳國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謀,西破強楚、北敗徐、魯、齊,成為諸侯一霸。

伍子胥曾多次勸諫吳王夫差殺勾踐,夫差不聽。夫差急於進圖中原,率大軍攻齊,伍子胥再度勸諫夫差暫不攻齊而先滅越,遭拒。夫差聽信太宰伯嚭讒言,稱伍子胥陰謀倚托齊國反吳,派人送一把寶劍給伍子胥,令其自殺。

伍子胥自殺前對門客說:「請將我的眼睛挖出置於東門之上,我要看著吳國滅亡。」在伍子胥死後九年,吳國為越國偷襲所滅。

4樓:匿名使用者

伍子胥,春秋末期吳國大夫,是中國史書著墨比較多的人物之一,本來就是一歷史名人。從中國的盜墓文化史來說,他也是重量級的。掘開了人家的陵墓不說,還要拿著皮鞭,朝楚平王的屍體發洩,抽了三百鞭子,可謂最狠毒的一位掘墓者。

伍子胥受封於申地,故又稱申胥。本為楚國人(今湖北省監利縣伍場人)。入吳後,輔佐吳王闔閭,修法制以任賢能,獎農商以實倉廩,治城郭以設守備。

伍子胥與中國歷史上多位名人有聯絡,如越王勾踐、孫武、范蠡、西施等。孫武精通兵法,是伍子胥舉薦為吳國將領,從而名聞天下的;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西施,與伍子胥的恩怨也很出名,當時伍子胥建議殺了越王勾踐,結果好色的吳王不聽,范蠡遂使出「美人計」,獻西施給吳王,離間吳王與伍子胥關係,導致伍子胥被殺。他死後人們很可憐他,在當年伍子胥丟入的江旁,立了一座廟,江邊的小山也被命名為胥山。

他死後,吳國很快滅亡了。   伍子胥成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盜掘者,源於其出走吳國之前,與楚平王結下的仇恨。《左傳》記載,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費無忌陷害,父、兄均為楚平王所殺,伍子胥被迫出逃吳國,發誓要搞垮楚國,以報仇雪恨。

在幫助公子光殺死吳王僚(專諸刺僚)後,實行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政策。公元前506年,在孫武攻破楚國城池,成全吳王「春秋五霸」地位後,伍子胥也尋得了報殺父兄之仇的機會。據說入楚後的伍子胥最想幹的第一事,就是找到死去不久的楚平王陵墓。

開始找了一天也未找到,原因是當年楚平王為防止陵址被人知曉,下令把參與修陵的工匠全殺掉了。經一個僥倖逃脫的老工匠指點,伍子胥順利掘得楚平王陵,把他的屍體挖了出來,用鞭子抽打解恨,一直抽了三百下才止住,此即「鞭屍三百」典故。另有一說,伍子胥抓到了楚平王的兒子楚昭王,對其進行嚴刑拷打,逼他說出了父陵的下落,伍子胥方得手。

  此事《史記》上亦有記載,但司馬遷覺得伍子胥的行為過分了,稱「怨毒之於人甚哉」。現代學術界還引發了「鞭屍」、「鞭墳」之爭,認為伍子胥當年根本未鞭屍,僅是鞭了楚平王的陵墓。楚平王墓現在已無存,史書上對此事記載又不周全,事情的真相已是一道永遠無法解開的歷史之謎。

5樓:依然淺笑

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謀略家

伍子胥與楚王的典故 5

6樓:舊城南憶往

典故:伍子胥周代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名員,字子胥,楚國人之子胥父伍奢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費無忌讒害,和其長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逃到吳國,成為吳王闔閭重臣。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帶兵攻入楚都,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以報父兄之仇。

吳國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謀,遂成為諸侯一霸。公元前483年,夫差派伍子胥出使齊國。太宰喜乘機進讒,說伍子胥陰謀倚托齊國反吳。夫差聽信讒言,派人送一把寶劍給伍子胥,令其自殺。

伍子胥自殺前對門客說:請將我的眼睛挖出置於東門之上,我要看著吳國滅亡。在伍子胥死後9年,吳國果然為越所滅。

出處:出自東漢子貢的《越絕記》

《越絕書》是記載古代吳越地方史的雜史,又名《越絕記》,全書一共十五卷。該書以春秋末年至戰國初期吳越爭霸的歷史事實為主幹,上溯夏禹,下迄兩漢,旁及諸侯列國,對這一歷史時期吳越地區的民族政治、經濟、軍事、天文、地理、曆法、語言等多有所涉及,被譽為「地方誌鼻祖」。

其中有些記述,不見於現存其他典籍文獻,而為此書所獨詳;有些記述,則可與其他典籍文獻互為發明,彼此印證。

在現代社會科學的研究過程中,曾有不少人,從不同角度、在不同程度上利用《越絕書》,來考察中國古代史、中國文學史、漢語語言學史、中國民族史、中國歷史地理中的一些具體問題,並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

伍子胥鞭屍楚平王是真的嗎?

7樓:

伍子胥春秋時期楚國人,著名的軍事家、謀略家。父親伍奢是楚國太子的老師,也是官宦之家,然而就這樣的家庭也有悲劇。

楚平王因聽信讒言,殺了父親和哥哥。伍子胥本就是耿直的人,聽聞訊息後,就立馬逃往吳國,並暗暗立誓此仇必報。而伍子胥一夜白頭的故事就發生在他逃往的路上。

到了吳國,他利用各種機會,成了吳國大夫,併成功勸說吳王闔閭攻打楚國,經過多次戰爭,伍子胥所部一直打到了楚國的都城郢都。因楚平王已死,伍子胥一怒之下,掘開楚平王墳墓,並鞭屍300,報了父兄之仇。

然而伍子胥鞭屍楚平王是真的嗎?我想它的真實性是有待商榷的。

一、史書記載《呂氏春秋》和《史記》中都有關於此事的記載。

在《呂氏春秋》中是這樣說的:「伍子胥「親射入宮,鞭荊平之墳三百。」這裡明確說明了伍子胥是鞭打楚平王墳墓300下,並非是鞭屍。

《史記》中記載「及吳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然後已。」司馬遷在書中明確說明了伍子胥是鞭屍。

《呂氏春秋》成書早於《史記》一百多年,離伍子胥所處的時代更近,因而《呂氏春秋》更有可能反映真實的情況。

伍子胥所處的春秋時期,仍以周天子為尊。周禮在當時是社會道德的準則,其提倡的仁愛正是當時的主流思想。而掘墓挖屍再鞭屍,明顯是冒天下之大無韙的。

在周禮的制約下,平頭小民方能遵守禮制,何況堂堂一吳國大夫?

三、諸子百家也從未提起此事我們都知道,春秋時期出現了當時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家族流派之間爭芳鬥豔的局面。在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

各個學派又以孔孟的儒家最為典型。

伍子胥生於孔子之後,咱們不說。到了戰國時期,出現了又一位大儒孟子。孟子不僅繼承了儒家的衣缽,而且兼具批判精神,他的筆下,凡是不好的,都會被批的體無完膚。

在孟子七篇中,有一文《孟子·離婁下》,文章中提到「子產在治理鄭國的時候,用自己乘坐的車幫助百姓渡河。」本來應該稱讚的事情,結果讓孟子批判的什麼也不是。孟子認為:

「有這樣的功夫還不如在河上修一座橋呢?這樣一個個的度人,不就是顯擺嗎?」

這樣言辭犀利的批判一個已經死去的人,也就只有孟子了。回過頭來想一下,伍子胥若是真的鞭屍,孟子這個「大噴子」豈能放過他?

況且諸子百家沒有一個提起伍子胥鞭屍的事情。

伍子胥的典故故事有哪些,有關伍子胥的故事

伍子胥過昭關 在諸侯大國爭奪霸權的鬥爭中,大國兼併小國,擴張了土地。可是大國的諸侯不得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封給立了功的大夫。大夫的勢力大了起來。他們之間也經常發生鬥爭。大國國內的矛盾尖銳起來,都想把爭奪霸權的戰爭暫時停止下來。為了這個緣故,宋國大夫向戍在晉 楚兩國之間奔走,做調停人。公元前546年,晉...

伍子胥向河裡拋撒千兩黃金,伍子胥為什麼這麼做

因為伍子胥的救命恩人跳河自殺了,他沒能感謝到她,很慚愧只能向河裡拋撒 用來回報她。因為以前在這河旁邊有一名女子曾經救了他的命,但是那個女子是一個十分注重名聲的人,選擇了投河自殺,所以伍子胥為了報答這位女子,選擇向河裡拋灑千兩 伍子胥在當逃犯的時候,曾碰到一個特別傳統的的女子,贈他吃食並且對他動了心,...

伍子胥死後成為什麼神,伍子胥和越王勾踐的故事

濤神民間傳說中,他死後成為了濤神。在吳越故地,人們將端午節作為祭奠他的日子。伍子胥具有雄才大略,深得吳王闔閭信任。他忠心耿耿幫助吳王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吳國國力達到了鼎盛之勢。吳王閹閭去世後,他繼續輔佐夫差即位,幫助吳國打敗越國。伍子胥分析吳越兩國由於自然條件的因素,二者只能存其一,所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