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兩個都得,為何最後卻敗了

2022-01-31 02:26:53 字數 6985 閱讀 3477

1樓:帝利亞的筆記

雖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但兩個都得,卻未必會成功。蜀漢的成敗,也不是一兩人就能決定的。

1.一山容不了二虎

劉備三顧茅廬,求得臥龍。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一出山,火燒博望坡,大獲全勝,軍師的威望和聲名打響。後來立了很多戰功,劉備對他可以說是言聽計從。

龐統獻「連環計」,心狠手辣,赤壁大戰曹軍**慘重,這麼多人命真是冤孽深重。龐統去投靠劉備時,劉備也是個外貌協會,就只是讓他當個小縣令,龐統內心必定不服氣。劉備實行仁政,寬厚仁慈,對龐統的一些計策必定不會採納,比如初入益州殺劉璋奪益州的計策。

雖然諸葛亮心胸寬廣,書信告知龐統小心,但龐統急著奪西川立功,不幸死於「落鳳坡」。

2.劉備錯失良機,迴天無力

在匡扶漢室的路上,劉備多次失去良機,已經回天乏術。劉表要把荊州讓給劉備時,他多次推讓,這也就錯過得荊州的大好時機。剛進西川時,本來是最好的奪取機會,他不聽龐統、楊松的勸諫,也失去了機會。

後來再奪西川,就困難很多,耗費了大量的兵力。關羽被殺後,劉備又不顧大局,只想著為關羽報仇,把蜀漢放置在被動的地位。

3.逆勢而為,功敗垂成

三國時期,漢室早已走向末路,匡扶漢室是逆流而上。一個朝代滅亡時,本身就已經腐朽不堪,再怎麼努力修復也無濟於事。劉備想恢復漢朝,是逆時代的洪波,阻力很大,不是單靠臥龍鳳雛就能力挽狂瀾。

2樓:

但是到劉禪繼位時候,只有諸葛亮一人。所以,天下傳言的「得臥龍鳳雛天下可安,子初孝直一人亡則漢室難興。「實際上已經不存在了。所以,蜀漢最後還是亡國了。

3樓:愛喝檸檬茶的葉

有的時候就是一個猛將就聽他的就行了而不是啥都要

4樓:小貓不吃醋

劉備雖然說都得到了,但是他沒有好好運用龐統,結果在落風坡死掉了,

5樓:clx詩意

因為那個朝代想要取的圓滿的勝利是很難的,雖然自己有貴人相助,但是不確定性因素太多了。

6樓:娛樂百事曉

劉備雖然有,但是卻沒能完全發揮這二者的本領,而且劉備太過於信任自己的兩位弟弟,無形中也就成為了阻礙。

7樓:sillyfox敲可愛

想要贏得最後的勝利也不能光靠這兩人的力量呀,也要大家的配合呀,不然太難了。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兩個都有的劉備最終還是失敗是為何?

8樓:美丫檸檬布丁

人的生命是有限制的,如果劉禪有劉備一半的能力,天下也不會讓別人得到。

9樓:雨點兔兔

因為在劉備的最後,他的臥龍和鳳雛都已經身亡,所以劉備最終還是失敗。

10樓:

因為鳳雛死得早,還有輔佐劉備的另外兩個關鍵人物孝直和子初也很早就死了。所以劉備最終失敗。

11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當時的能力不足,離成功失之交臂。

12樓:小小的

能力是很重要的,有的人就算你把成果擺在他面前,他也不知道怎麼用。

13樓:暮光夢緣

主要是後來他兩個也死了,所以最終還是失敗了。

14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還是自己到最後失策了,並且早早地失去了鳳雛。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兩個都得到了,為何還是失敗?

15樓:手機使用者

三國裡有個奇人司馬徽,經過他點評推薦的人物基本上都成了各國的重要謀士,比如他從說過「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結果劉備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建立了蜀國,諸葛亮也成了蜀國的中流砥柱,雖然龐統早死,但是臥龍鳳雛的才學卻早已得到世人的肯定。

劉備三顧茅廬,「臥龍」諸葛亮始出山,出山第一戰「博望坡之戰」便大獲全勝,此後聯吳抗曹,火燒赤壁,再後來劉備託孤白帝城,六出祁山,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諸葛亮一生為了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的傳奇一生為後人傳頌。

「鳳雛」龐統也是才華橫溢,不僅計謀出眾,他的政務處理能力也是極強,比如他曾經花了一個月時間就把一年堆積的公務盡數完成,赤壁之戰中,他向曹操獻連環計也是吳蜀聯盟勝利的重要因素。

按理說劉備得到了臥龍鳳雛的輔佐,肯定能「安天下」,但是最後卻失敗了,蜀國被魏國所滅,是司馬徽說錯了嗎?

不,司馬徽沒有說錯,因為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子初孝直說的是法正和劉巴。

當初鳳雛龐統性格偏激,嫉妒諸葛亮的才能,劉備入川之時,在落鳳坡被殺,劉備的兩條臂膀被斷一條,臥龍鳳雛也就只剩下臥龍一人。入川之後,劉備便按照司馬徽所言尋找子初和孝直,所幸的是子初孝直聽說皇叔仁德,便前來投靠,共興漢室。

法正擅於奇謀,卻不幸早逝,後來劉巴頂上。劉備稱帝之後,劉巴就去世了,按照司馬徽所言「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現在子初和孝直都已逝世,四人只剩臥龍一人而已,蜀國人才匱乏,獨木難支。

如若法正和劉巴還活著,諸葛亮就不會擔心蜀國後方之事了,像劉禪身邊的那些黃皓奸臣,估計就不會有空子可鑽的,可嘆,「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世人卻忽視了後面一句話:「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16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因為大小王拆開了,就可以被炸彈打掉!

既然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那劉備兩個都得了為什麼會失敗

17樓:匿名使用者

1、臥龍鳳雛的說法歷史上有,但並沒有說「得一可安天下」。所以這是**家言,不必太當真。

2、劉備在荊州時,寄寓劉表,沒有立身之地。在得到臥龍鳳雛之後,尤其是在諸葛亮的隆中對的指引之下,取荊州,定巴蜀,奪漢中,形成了鼎足三分的格局。雖沒完全興復漢室,但也絕對算不上失敗。

3、至於後來蜀國的衰敗和滅亡,不能說人才不重要,但也不是一兩個人才能夠改變的。國力使然。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劉禪追諡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與劉備一同入川,於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中計。

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僅三十六歲,追賜統為關內侯,諡曰靖侯。後來龐統所葬之處遂名為落鳳坡。

18樓:匿名使用者

得到賢者`

不知善用``

` 如同得到寶劍`卻拔爛刀```

英明的君主得到臥龍鳳雛`自然可安天下```不夠英明`但只要肯聽他們進言`也可以安天下```可惜劉備算不上英明(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建樹)```關鍵時候又沒有聽取臥龍鳳雛的進言```

龐統的悲慘結局```

幾乎可以算由劉備一手造成```

起初`龐統勸劉備在宴席上殺掉劉璋```

劉備未肯接受```

其次`劉備將的盧馬給龐統乘坐```

雖然是一番好意```

卻在落鳳坡`張任等人誤以為是劉備```

被萬箭射殺`成為劉備代罪羔羊...

曹操南下時`諸葛亮建議奪取受蔡瑁控制的荊州```劉備顧忌同宗之誼`未採納```

否則此長彼消```

劉備可得到屬於自己的領土```

曹操也不至於因此勢力得到擴大```

劉備替關羽親征報仇`同樣也未聽勸```

大敗後於白帝城氣絕```

損失的兵馬達數十萬`幾乎毀了西蜀根基...

劉禪又無用```

西蜀逐漸開始衰退```

19樓:十八忌師

得一得天下,得倆就不得唄!一山不容二虎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都有為何還失敗?

20樓:kyoya諾

我們知道,在三國時期,有兩個人是絕對不能被忽視的,一個是諸葛亮,一個就是龐統,諸葛亮被稱為臥龍,龐統被稱為鳳雛。而這一龍一鳳剛好都被劉備收歸己有,再加上一句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按理來說劉備此時應該能夠興復他心中的漢室才對,可是事實卻是劉備在得到巴蜀之後,就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為了。

臥龍鳳雛

在劉備的早年,得到諸葛亮的時候,可以說從一開始諸葛亮就一直在幫劉備統領大局,包括攻城略地,百姓民生,軍隊的統領等等,那年才27歲的諸葛亮就首先幫劉備把奪取天下的總策略給定了下來,劉備至此才開始慢慢地有所發展。即使是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了劉禪的兒子也是鞠躬盡瘁,直到累死。

再說鳳雛龐統,龐統早年就和諸葛亮齊名,在能力上絲毫不弱於諸葛亮,並且在軍事才能方面比諸葛亮更勝一籌,還有一點是諸葛亮不能企及的是,龐統比較會處理和軍中將士的關係。在諸葛亮下山之後,開始關羽和張飛是不服諸葛亮的,但是在對待龐統上,關羽和張飛卻沒有表現出排斥。

只是龐統在36歲的時候就被射死在了落鳳坡,劉備失去了這麼一個有力的助手,可不是還有一個諸葛亮在嗎?其實,後面的事情證明這句話是不充分的,在劉備駕崩之後,諸葛亮一手操持著蜀漢的國家大計,可以說是強撐著蜀漢往前走,他定下的北伐大計,可以說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劉備幾乎在和劉邦走一樣的路。

可是除了蜀漢當時面臨的環境比劉邦的大漢當時面臨的環境要複雜地多以外,諸葛亮當時真的是已經筋疲力盡了。到了諸葛亮北伐的後期,軍內的大小事幾乎都要讓諸葛亮來做決斷,這樣龐大的工作量,讓諸葛亮即使向天借壽命也根本耗不過來。司馬懿憑藉判斷諸葛亮的工作量,就決定耗死他,結果諸葛亮真的就被耗死了。

回到了蜀漢之後,諸葛亮同樣要操持著國家的政務之事,這時候如果這兩個人沒死的話,那麼諸葛亮能夠幫劉家統一天下的夢想還有可能。這兩個人,一個是法正,一個是劉巴。法正在劉備進取西川的時候,就為他拉攏士族獻出奇策,後來夏侯淵也是被法正的計謀給殺的。

法正可是法正最後死得比劉備還早,這讓劉備都傷心不已,如果法正還在,諸葛亮就不會不得不一手去操持軍中事務,對外的話,諸葛亮就會有一個強有力的幫手。而劉巴的才能在於他能夠快速解決財政問題,都說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劉備進入西川之後,一度財政上出現了大問題,可是劉巴卻非常輕鬆地解決了。

劉巴當劉巴和張飛關係鬧僵到劉備準備放棄他的時候,諸葛亮說了一句:「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遠矣」,這一下就讓劉備知道了劉巴的厲害。可是,這樣一個安國大才,也是死得早。

到了後期,就只有馬謖算不得大才的人能用了。

如果這兩個人沒早死,劉備死後,也許蜀漢還是有可能在諸葛亮的帶領下做出一番作為的。

(如果您覺得筆者的文章寫得還行的話,就請為筆者的文章點個贊吧,您的舉手之勞,對筆者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榮幸。)

「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兩人都得到了,為什麼沒有安天下?

21樓:皇族世紀

鳳雛死的早,是因為他對臥龍有猜忌。

按照「三國演義」後來的描述,如果劉備完全聽從諸葛亮的建議,肯定可以得天下的。但關羽死後,劉備失去理智,一意孤行,要給兄弟報仇,而後又犯了嚴重的戰略性錯誤:部隊多,戰線長。

而且他剛愎自用,自認為「自小熟讀兵書」,將大軍停於草木繁盛的彝陵,並且連營來壯聲勢,才慘遭陸遜火燒連營八百里,使蜀國元氣大傷。

如果劉備一直肯用諸葛亮的建議,那麼平天下肯定沒問題,沒能那樣的原因都出在劉備身上。

後主無能,諸葛亮能堅持這麼長時間已經是不易了。

反駁樓下觀點:

娑婆訶的說法我不同意,怎麼說失荊州遍失去了的天下的機會,諸葛亮的出師表中寫道:「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而事實證明,諸葛亮在北伐時是有取勝的可能的,只是天意弄人,沒有達成罷了。

而吳國在臥龍死後不久,便降了魏,那麼如果臥龍戰勝了魏,那麼他必然是要降蜀了,那是不就是「得」天下了嗎?

而且有一個重要的環節不知你有沒有注意,有一次,諸葛亮帥大軍直逼魏都許昌,魏國儼然無力反抗,魏人怕了諸葛亮,便放出流言,說諸葛有不臣之心,後主愚蠢,召回諸葛亮,才釀成這次戰役的失敗。或問如果劉備在世,憑他對臥龍的瞭解,他會信這種流言嗎?恐怕那時天下早已姓劉了。

還有留關羽一人守荊州為何為不妥,事實證明,關羽守荊州是非常到位的,他將曹軍打得聞風喪膽難道書中沒有寫道?照你的意思是鳳雛的死是蜀不能「得」天下的原因,那我們只能理解你的意思是隻有臥龍鳳雛都在時,才能得天下了?畢竟《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既然是**,他就可以從某種角度上進行誇張,而我認為《三國演義》這部**在我們所討論的這個問題上所作的誇張,是極其成功的,也是該**的一大亮點,如果你單純用歷史的眼光來評價**的內容,我想你未免對文學的理解太淺薄了吧。

我非常同意絳雪軒的觀點,不得天下,如何安天下,那還不如蜀國舉家遷徙,移到大漠戈壁,乾脆與世隔絕,那還用「安」嗎?乾脆亡了算了,更不如蜀國人乾脆回到樹上當猴子,那就不用考慮怎麼和人打仗了,到那時如果我是魏王,我才不會和猴子一般見識。

wuzengxi的說法我也不甚同意,鳳芻恃才傲物不假,但他絕非心胸狹隘之輩,光憑他沒有聽從諸葛亮的建議,或是他開始的一點點行為,我覺得有些武斷,他是隻是沒有武侯那樣的眼光罷了,而就謀略而論,他絕對不遜於諸葛亮,要知道赤壁之戰中他的作用一點都不比諸葛亮小,光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說他不是心胸狹隘。熟讀三國的人一定知道,要沒有龐統給曹操「獻策」,就算諸葛亮借來東風又如何?這樣大的功勞,而龐統從未要功,甘當配角,以致後來劉備可能都不知道這件事,難道還能說他心胸狹隘,不能與諸葛亮同名嗎?

再說諸葛亮窮兵黷武怎麼了?漢武帝不也是這樣,非常時期應用非常之計。當時正是天下大亂之際,不趁這時奪天下,難道等魏國坐穩江山在去打嗎?

漢武帝時,要不是靠窮兵黷武,統一諸侯國,打潰匈奴,現在中國還不知道是幾個國家呢。而武侯趁這時要一鼓作氣統一全國的戰略可以說是及其正確的,他與漢武帝的區別是前者勝了而後者敗了,這就是為何有些不夠客觀的人說他不對的原因吧?!

諸葛亮不是逆天下而動,而是因地制宜的採取戰略。正因為這樣,才表現出他的理智,這又有什麼不對。

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得兩個蜀國亡的卻更快

觀諸葛亮與龐統的一生,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此句一點也不錯,雖然龐統因為死的較早,未能盡展自己的才能。但他們兩人是那個時代最傑出的兩個人,正是得到了這兩個人,才成就了劉備的霸業,最終未能一統天下,主要也是因為得此二人時曹操已經勢大,時勢如此,也不是人力能夠改之了。劉備得到二人的時候已經挺晚了,劉備...

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 劉備雙得終未統一,這句話是真是假

鳳雛臥龍,得一人則安天下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這兩個人有治世之才,而不是說得到他們中的一個人就能得到天下。所以劉備這句話重點在於稱讚兩人的才能而不是得到天下的必然。至於劉備未能統一天下,這是歷史的必然,在大的歷史環境下,沒有哪個個人可以改變歷史。1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這是諸葛亮周圍熟識他們二人的...

臥龍鳳雛得一者而得天下,劉備兩者兼而有之,為什麼沒有得到天

大隱士司馬徽曾誇讚說 伏龍 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那麼他倆的才志究竟有何差別呢?劉備一度龍鳳兼得,為何還是沒安天下呢?一 謀士才志存在時間 空間和陰陽差 有四位關係非同一般的謀士 程昱 徐庶 諸葛亮 龐統。他們不但與水鏡先生司馬徽都有過交往,還依次以才識相差 十倍 自謙。他們所謂的 十倍 差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