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鎮守漢中十年,為何滅蜀之戰姜維月就失去了漢中呢

2022-01-31 02:04:58 字數 6568 閱讀 5947

1樓:小林是吧

姜維採用了誘敵深入的戰略思想,撤回了險要關隘的防守,但是鍾會沒有終極,於是姜維卻被困在聯合與諸葛緒和鄧艾周旋,這樣整個漢中很快就被鍾會佔領。

2樓:老陳聊文化

因為姜維鎮守漢中的時候,蜀漢人才匱乏實力衰弱,姜維又領兵在外,魏軍進犯漢中蜀國沒有能人去支援。

3樓:

姜維能調動的軍隊也只不過五萬,而司馬昭伐蜀動用了將近二十萬軍隊,曹魏毅然有幾十萬軍隊在後方。姜維此時採取誘敵深入的策略,無異於自殺,是自取滅亡。

4樓:嘟嘟的

因為姜維採用了誘敵深入的戰略思想,撤回了險要關隘的防守,而且蜀國當時的國力已經沒有多好了。

5樓:匿名使用者

這其中其實包含了多種因素,首先是蜀國能力本來就不強盛,內部存在很多矛盾,其實跟姜維的能力也有關係。

6樓:泡泡小果奶

魏延雖然非常的厲害,但是當時蜀國能力不強,而且姜維當時做出了錯誤的判斷。

7樓:太陽向暖暖

因為魏延防守漢中之時,正是蜀國的強勝時期,兵精糧足,士氣正盛。而劉備在夷陵之敗,損失了幾十萬兵力,精兵猛將和文臣謀士基本犧牲殆盡。

魏延鎮守漢中十年,為何滅蜀之戰姜維一個月就丟失了漢中?

8樓:

國力不同。當初劉備奪取漢中,進位漢中王,進而稱帝后,讓魏延鎮守漢中,而沒讓五虎將守,主要是魏延有這個能力。但魏延能保漢中十年不失,更重要的是身後有強大的靠山。

此時劉備剛剛奪得西川和漢中,實力雄厚,兵強馬壯,雖然劉備伐吳讓蜀漢大傷元氣,但諸葛亮還在,五虎將中趙雲和馬超也還在,一旦漢中有事,便可以快速的支援。

姜維就不一樣了,蜀漢後期人才匱乏,實力衰弱,只有姜維一人苦苦支撐著蜀國,但姜維又領兵在外,魏軍進犯漢中,蜀國也沒有可用之能人去支援,所以才導致漢中丟失。

兩人對漢中的防禦方法不一樣。魏延守漢中的時候,自己親自設定了幾道防線。進出漢中有幾條道,子午道、斜谷道、駱黨道、褒斜道,這幾條道都是秦嶺間的山谷小道,易守難攻,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的優勢。

魏延就是在這幾條道上設定了關隘,佈置了營寨,這樣就算魏軍進犯漢中,也難以過得了隘口,直接將魏軍拒之漢中之外。

姜維呢,屢次北伐無果,為了殲滅魏軍,就把魏延先前佈置的關隘全部撤掉,以便吸引魏軍,誘敵深入進漢中,好在漢中將魏軍殲滅。

其實姜維這個計策是好的,雖然有些冒險,但一旦成功,便可以消滅進犯之敵。只可惜,蜀主劉禪不理朝政,使得姜維的此計劃落空,導致敵軍已經進入漢中,而蜀軍圍殲部隊還沒有到來,致使漢中失守。

9樓:彩筆蕪城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自稱漢中王,定治所於成都。在選擇鎮守漢中的大將時,劉備力排眾議選擇魏延,並將魏延從牙門將軍升為鎮遠將軍。劉備稱帝后,魏延進封為鎮北將軍。

當時的蜀漢將星雲集,除了關羽駐守荊州外,張飛、趙雲、馬超等人的名頭比魏延都要響亮。按理,漢中太守這一關鍵位置是輪不到魏延的,可善於識人的劉備偏偏選擇了魏延。

歷史告訴我們,劉備的選擇是非常明智的選擇。其實,魏延鎮守漢中時,蜀漢政權並不穩定,用內憂外患來說也不為過。就在劉備在關中與曹軍殊死作戰時,遠在荊州的項羽竟然以不足3萬兵力發動了襄樊戰役。

結果大家都知道,荊州丟了,關羽也死了。劉備為奪回荊州,傾國之兵伐吳,結果被打的大敗,自己還病死白帝城。如此重大危機時刻,魏延竟然真的鎮守漢中,多次擊敗曹軍來襲,長達是10多年之久。

可我們發現這一個問題,魏延被殺後,姜維鎮守漢中不到一個月就把漢中丟了,這是為何?有人說,姜維所在的時代正是蜀漢人才凋敝的艱難時刻,正所謂「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能堅持一個月已經不錯了。

不然!這是兩人統兵謀略的重大差別。魏延鎮守漢中的策略是這樣的,「皆實兵諸圍以御外敵,敵若來攻,使不得入。

及興勢一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也就是說,魏延把兵力部署在外圍,曹軍來襲,外圍就能牽制敵人兵力,使得漢中固若金湯。

反觀姜維,作為諸葛亮繼承人,他的理想和魏延有著本質區別,魏延是保住漢中,姜維則是完成諸葛亮的遺願,北伐成功。姜維認為,只有「斂兵聚谷之法」,才能有效地消滅來犯之敵。

可問題是,外圍失去兵力牽制,曹魏大軍不費吹灰之力就兵臨城下,當陽平關守將蔣舒投降,曹魏大軍輕易突破了關口,導致漢中失守。因此,我們不能說魏延鎮守漢中十多年,而姜維不到一個月就丟了漢中,就認為姜維的軍事能力遠遜魏延。

10樓:浪子一個寶寶

秦嶺間的山谷小道,易守難攻,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的優勢。

11樓:

魏延鎮守漢中沒有10年。劉備奪取漢中是在公元219年,當年秋天,劉備任命魏延為漢中太守,鎮守漢中。公元227年,諸葛亮為了北伐需要,親自坐鎮漢中,此時諸葛亮已經接管了漢中的軍務,此後北伐時魏延也是多次擔任先鋒,因此實際上魏延已經不再鎮守漢中。

所以魏延鎮守漢中大約是8年時間,而在這8年裡漢中並沒有遭遇過魏軍的攻擊。

12樓:否羑澤丶亦良

主要是由於國力的不同,魏延鎮守,國力長壽把姜維去了國立就衰弱了。

13樓:大蝦米影視

君臣離心,連連征戰,大勢已去,蜀國後期鄧艾3000軍就滅了成都,沒人敢戰!

14樓:來自涉故臺生氣勃勃的雪梅

魏延能保漢中十年不失,是身後有強大的靠山在支撐。

15樓:幽晝子

因為當時的地理環境很差,而且時時動盪。天時地利人和都沒有了。

16樓:

分析魏延鎮守漢中十年。劉備數次與曹操在中原鏖戰,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漢中拿下。接下來就是誰鎮守漢中的事了,關羽在荊州已無可能,趙雲為劉備的貼身保鏢,要防禦成都,更不可能。

張飛性情暴躁,愛打罵士卒,最主要是有勇無謀,於是劉備果斷任用魏延防守漢中,劉備也曾問過魏延如何防禦漢中。魏延答道: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劉備很是滿意。

17樓:匿名使用者

魏延防守時期,主力是八萬,輔兵四萬,姜維防守時期,主力兩萬五,輔兵兩萬,還要有幾千人押送糧草,司馬昭號稱三十萬大軍前來,實際兵力二十七萬,其中主力十八萬以上,其它則是輔兵後勤。

你就把諸葛亮拉起來,看看能不能用這點兵力防守住漢中。

魏延鎮守漢中十多年,為何到姜維手中僅一個月就江山易主了?

18樓:小菜哦

國家的情況不一樣了,加上姜維能力不足。

19樓:來自大明寺害羞的跳跳虎

因為到了姜維時候國家的實力以大幅下降,加之姜維與魏延用兵不同。

20樓:善良的

因為那時候蜀漢的兵力不行了,抵不過曹魏的攻勢了。

21樓:職場摸魚的貓

並不是姜維的能力不行,而是當時的情況太糟糕了。

魏延鎮守漢中40年無事,為什麼姜維卻連30天都守不了?

22樓:媛你三冬暖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點,漢中這個位置極其重要,它是起到了一個門戶的作用。劉備當時深知漢中的重要性,所以在攻打下漢中之後就讓魏延親自鎮守。一直以來都風平浪靜,魏延把漢中守的也是死死的。

但是這一切的風平浪靜,在諸葛亮死後都改變了。諸葛亮病死之後魏延因為造反被殺了。這個時候蜀漢的大將早就所剩無幾,姜維這個時候在蜀漢的軍隊裡變成了數一數二的人物。

因為姜維是諸葛亮一手提拔起來的,所以他很多的戰略思想還是延續著諸葛亮那時候。比如說他也像諸葛亮一樣堅持北伐,在多次北伐戰爭中贏過也輸過。但是屢次這麼攻打,其實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反而消耗了大量的軍費物資。

魏延多年來鎮守漢中用的策略其實都是一個,那就是防禦。所以才把漢中守的是固若金湯,任何人都攻克不下來。但是姜維是一個很奮進的人,他覺得魏延一味的鎮守,雖然能夠守得住漢中,但是卻沒有什麼作用。

所以姜維開始了一個新的戰略,卻失去了漢中。其實那會兒因為姜偉手中兵力其實很少了,漢中守軍的調動權並不在姜維手中。並且在陽安關失守之後,劉嬋也並沒有派援軍到陽安關攻守,這才給了魏軍一個機會,入了蜀。

 漢中之所以失守,就是因為陽安關失守。也是因為姜維上來就大膽改變了之前魏延的戰略思維,太過於激進,才落得一個滿盤皆輸的局面。

23樓:1四年級

為什麼中國五千年日本沒打過來,國民黨剛執政幾天就淪陷的一大半

24樓:索索圖老師

因為當時姜維的士兵並不想死戰,他們覺得,堅持一段時間就行,並不需要那種拼上性命的死戰

25樓:啊洋

主要是當時姜維他的戰略確實出了一些問題,再加上魏延鎮守漢中這麼久,那些士兵也不一定會聽姜維的話

26樓:赤誠丶丶

並非姜維能力不足,而是蜀漢政權內外矛盾太多,而且姜維雖掌握北伐兵權,但兵力只有5萬左右,並且屯兵於蜀地之外的沓中,益州各地守軍的調動,並不在姜維的轄制之內。

27樓:匿名使用者

漢中四十年和姜維的三十年畢竟所屬時代不一樣,人心一個比較統一,一個已經喪亂,所以不能比較

28樓:咫尺天涯

此一時彼一時,魏延鎮守漢中時諸葛亮當政,軍需糧草無需擔心,人心也較為統一。姜維鎮守時,蜀國已經人心喪亂,無心無力再戰!

29樓:小巴兔

因為那個時候諸葛亮還在,而且魏延的才能要比姜維好一些,姜維還是經驗不夠豐富,所以只能守個30天。

30樓:哈哈哈喲喲

因為姜維其實他當時的戰略是失誤了的。其實蜀國的人心比較渙散,士兵也不願意真正的去拼死抵抗,所以投降的很快。

31樓:請叫我

因為姜維放棄了魏延守漢中的策略,故意將魏軍引進來,想來個關門打狗全殲魏軍。在姜維那個時候取得對魏國的小部分勝利已經無用了,不能改變蜀國滅亡的結局,所以姜維兵行險招。可惜玩脫了。

32樓:禾山

姜維事母至孝,他被諸葛亮利用反間計策劃了他和曹操的關係後,薑母認為曹操不是明主,勸姜維反水了。

33樓:匿名使用者

40年???

這個數字怎麼來的?

誰穿越了???

魏延公元219年被認命為漢中太守,公元234年被殺!

這怎麼算也算不出來40年啊~~

34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上正真的全能謀士是劉伯溫,文能安邦,武能定國。

35樓:今生只為今生

後蜀人才凋零,交通不便,人口和農業發展有侷限性,一句話: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

36樓:雨師螢星魂

首先,要知道蜀國建國到亡國不過四十三年,其中有將近三十年是姜維在漢中經營,那麼魏延怎麼鎮守四十年???就算加上公元218年漢中之戰打完之後開始鎮守,到公元234年魏延被殺,也不過十六年,一堆人在下面議論紛紛,也不看他標題就是個笑話,而且漢中失手是因為內賊背叛開啟關門讓陽安關失手好吧,當時姜維被排擠到了沓中,並沒有前線指揮權,這你也能怪他???

37樓:竹仙

有本事的如馬超魏延等皆不用,諸葛把這兩個人用活的話,何愁天下不得。

38樓:遠方巧之鶴

因為位置問題,漢中並非一城,乃是一郡之地,西有陽安關,此為入蜀門戶;東有樂城、漢城等小城,作為據點;南有巴山,不可通行;北有秦嶺各道,直達關中地區,中間是南鄭城,為漢中郡郡治所在。

39樓:微微g涼風

如果姜維當時能佔不北伐中原,儲存和恢復和發展諸葛亮出祁山後的軍事力量,並蜀國多多發掘人才,恢復和發展國力,會不會結局會不一樣呢

魏延鎮守漢中40年無事,為何姜維卻連30天都守不了?

40樓:angel姐姐呀

其實魏延和姜維駐守漢中的結局不同,不足以說明姜維的能力不如魏延,只能說國力和所處的環境不同,後期姜維駐守漢中所面對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非常糟糕,戰事不斷,內外交困,就算是魏延也無可奈何。而魏延駐守漢中時期,戰事寥寥無幾,主要任務是穩定內部,所以結局也不一樣。

魏延駐守漢中的時候,蜀國正處於鼎盛時期,而且軍隊的士兵們正處於非常好的狀態,士氣高漲,即使上陣殺敵都是非常拼的,而當時的曹操陣營由於出現的內亂,並沒有心思向發動戰爭,所以說魏延駐守時期戰事寥寥無幾,主要職責就是防守,加強漢中的防線,只要守住漢中就行,並不用主動出擊,以防為主的話,敵人是很難攻破漢中的,所以只能說魏延將漢中防守的非常好。

到後來姜維駐守漢中的時候,魏國也常常向漢中發動進攻,頻頻的被進攻,也讓姜維很無奈,再加上姜維謹記諸葛亮的遺願北伐曹魏,所以後來駐守漢中的姜維由開始的防守變成了主動進攻,但是姜維卻低估了曹魏將士的實力,姜維的進攻變得有些吃力,再加上當時蜀國的實力已經大大降低,朝堂上下也都是一些奸臣手握重權,使得姜維難以得到幫助,所以最後在曹魏的攻勢下,失守漢中。

其實諸葛亮是非常器重姜維的,姜維在任何方面的才能並不比魏延差,漢中的失守只能說兩者面臨的內外因素的壓制和戰事的情形截然不同,再加上當時蜀國的內部分化極為嚴重,就算是諸葛亮在也保不住漢中。

南宋為何能抵抗蒙古幾十年,南宋真的抵抗了蒙古大軍數十年嗎

摘要 南宋後期,蒙古興起。強大的蒙古騎兵不斷東討西征,在滅掉中國北方的西夏 金國後,便把征服的目標對準了南宋。為了應對日益嚴峻的邊疆形勢,南宋 積極整頓軍備,精心策劃防務,立足現實 放眼未來,構築了 立體式 的多重防禦體系。該體系延緩了南宋的滅亡,並給予蒙古 元 以沉重的打擊。南宋真的抵抗了蒙古大軍...

荀 追隨曹操幾十年,謀略過人功勞顯著,晚年為何跟曹操對著幹

荀彧跟隨曹操幾十年,非常瞭解他的心思,他希望曹操要做個忠君愛國的君子,不應該天天想加封九錫,就因為這句話得罪了曹操。因為荀彧心繫百姓,他希望曹操做個忠君愛國的君子,不要天天想加封九錫,和曹操的志向越來越不同。因為晚年他認為曹操很多的舉動都是不可取的,天天只想著加封九錫,而不想著怎麼為國為民。兩人思想...

為何家裡幾十年的光緒元寶雙龍壽字幣別人說是假的

兩種可能,1 真是假的,古時候也有造假的。2 別人瞎說呢,或者為了砍價。要是自信就留著吧。怎麼區分光緒元寶雙龍壽字幣的真假 沒有什麼五元銀元,廣東壹兩也是假貨無疑!以後再說買這類的銀元 一定要請懂行的人幫你掌眼 廣東省造雙龍壽字帀是當年為了慶祝慈禧太后的大壽,共鑄造了三萬枚,但是最終並沒有送出而且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