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地區的「普度」起源是什麼呢,閩南地區 普渡

2021-12-28 06:44:03 字數 5287 閱讀 9151

1樓:匿名使用者

在閩南一帶,農曆七月被稱為鬼節,七月初一要"開門",七月30要"關門",而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大家都要輪流做"普渡",敬祭亡魂,互相宴請,據說是請的人越多越好.在原始社會,人們認為外氏族成員及本氏族成員非正常死亡者的亡魂,會成為祟禍,危及人間,故崇拜鬼魂。到了奴隸社會,鬼魂迷信相當流行,在《左傳》、《國語》等古代文獻資料中,記載有鬼魂感恩報答和懷怨復仇的故事,鬼魂崇拜至今在民間仍有很大的影響。

泉州民間鬼魂崇拜的習俗中,比較典型的當為敬祭亡魂的「普渡」。

「普渡」是閩南地區的一種民俗文化現象,它是揉合農曆七月十五曰道教中元節和佛教盂蘭盆會而形成的民俗節曰。宋代泉州於中元節舉行齋醮活動時,已把佛教的詞語「普渡」轉化為地方民俗的名詞,在南宋泉州知州真德秀的《真西山文集》中,即有稱為《普渡青詞》的祝文。宋代以來,普渡是在七月十五曰這天舉行的,其祈求的內容甚多:

或祈死者無厄幽沉滯之悲;或求生者獲五福康寧之祉;或蘄雨澤以抗旱;或冀赦過以除愆,等等。到清道光(1821--2023年)間,普渡祭祀儀式有所變化。道光《金門志》卷15曰:

「七月朔(初一曰)起,各社延僧道設醮,作盂蘭會,俗名普渡,以祭無主鬼。里社公祭,各家另有私祭。」至新中國成立前,閩南地區的普渡仍十分盛行,人們把七月的普渡稱「正普」,從七月初一起,各鋪境鄉村輪流普渡,在晉江,「初一起,青陽內頭李,初二杏厝王……」逐曰按序,至七月三十曰。

而泉州城內有38個鋪,因此各鋪輪流舉行普渡的時間只好有所伸延,自農曆六月二十九曰至八尺初二曰,如適逢閏月,又得復始重普。閩南規模最大的普渡,首推石獅的「龜湖大普」,即把龜湖的13個村落分屬12個生肖(其中後安和侖後合屬猴),12年各輪流普渡一次,互相宴請,民間有「聞名龜湖大普渡」之俗諺。

2樓:洪瀨英雄

給那些孤魂野鬼吃的。。。

或許當初覺得它們可憐,死後不能認祖歸宗,不能受後人的祭祀。

或許說閩南人不但拜神保平安,也同樣供奉鬼而少受搔擾。

閩南地區"普渡"

3樓:海海子

七月是鬼月,鬼門關開啟,先祖和底下的妖魔鬼怪會回人間普度同歡,家家戶戶就要盛情款待它們上來吃喝,祈求一年的平安,這在閩南地區很風行,我是這裡的人(廈門),其他的地方我不知道有沒有,是很重要的節日,每一個低端一點距離就時間不同,緣來已久,一輩一輩地傳下來

是普渡眾生。兩個詞其實表達的同一個意思,但普度是白字,就像歡渡春節一樣,應該是歡度春節。

普渡眾生:指普遍引渡所有的人,使他們脫離苦海,登上彼岸。

這是佛教中大乘的核心思想,就是自己成道只是小道,要成大道就必須幫助眾生得道,在佛教中稱為「渡」(其實中國的道家也有此思想),渡到哪?在佛教中有一個詞叫作「彼岸」,我們人所處的是此岸,菩薩和佛的境界一個大的範圍稱作彼岸。凡是成菩薩成佛的任務是幫助眾生「渡」到彼岸。

出 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丈六金身,能變能化,無大無不大,無通無不通,普渡眾生,號作無人師。」

在閩南一帶,農曆七月被稱為鬼節,七月初一要"開門",七月30要"關門",而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大家都要輪流做"普渡",敬祭亡魂,互相宴請,據說是請的人越多越好.在原始社會,人們認為外氏族成員及本氏族成員非正常死亡者的亡魂,會成為祟禍,危及人間,故崇拜鬼魂。到了奴隸社會,鬼魂迷信相當流行,在《左傳》、《國語》等古代文獻資料中,記載有鬼魂感恩報答和懷怨復仇的故事,鬼魂崇拜至今在民間仍有很大的影響。

泉州民間鬼魂崇拜的習俗中,比較典型的當為敬祭亡魂的「普渡」。

「普渡」是閩南地區的一種民俗文化現象,它是揉合農曆七月十五曰道教中元節和佛教盂蘭盆會而形成的民俗節曰。宋代泉州於中元節舉行齋醮活動時,已把佛教的詞語「普渡」轉化為地方民俗的名詞,在南宋泉州知州真德秀的《真西山文集》中,即有稱為《普渡青詞》的祝文。宋代以來,普渡是在七月十五曰這天舉行的,其祈求的內容甚多:

或祈死者無厄幽沉滯之悲;或求生者獲五福康寧之祉;或蘄雨澤以抗旱;或冀赦過以除愆,等等。到清道光(1821--2023年)間,普渡祭祀儀式有所變化。道光《金門志》卷15曰:

「七月朔(初一曰)起,各社延僧道設醮,作盂蘭會,俗名普渡,以祭無主鬼。里社公祭,各家另有私祭。」至新中國成立前,閩南地區的普渡仍十分盛行,人們把七月的普渡稱「正普」,從七月初一起,各鋪境鄉村輪流普渡,在晉江,「初一起,青陽內頭李,初二杏厝王……」逐曰按序,至七月三十曰。

而泉州城內有38個鋪,因此各鋪輪流舉行普渡的時間只好有所伸延,自農曆六月二十九曰至八尺初二曰,如適逢閏月,又得復始重普。閩南規模最大的普渡,首推石獅的「龜湖大普」,即把龜湖的13個村落分屬12個生肖(其中後安和侖後合屬猴),12年各輪流普渡一次,互相宴請,民間有「聞名龜湖大普渡」之俗諺。

閩南普度怎麼來的

泉州過「普渡」是什麼意思?

4樓:好樣

普渡」是來閩南地區的一種民俗文化源現象,它是揉bai合農曆七月du十五曰道教中元節和佛zhi教盂蘭盆會而形

dao成的民俗節日。閩南規模最大的普渡,首推石獅的「龜湖大普」,即把龜湖的13個村落分屬12個生肖(其中後安和侖後合屬猴),12年各輪流普渡一次,互相宴請,民間有「聞名龜湖大普渡」之俗諺。更確切來——「普渡」一般是從農曆七月一號開始至農曆七月三十期間,每個村落都有特定屬於自己的「普渡」日子,並非幾年輪一次,而是每個村子每年固定的時間進行「普渡」宴請。

5樓:傲嬌沛女郎咿呀

是普渡眾生。兩個詞其實表達的同一個意思,但普度是白字,就像歡渡春節內一樣,應該容是歡度春節。

在閩南一帶,農曆七月被稱為鬼節,七月初一要"開門",七月30要"關門",而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大家都要輪流做"普渡",敬祭亡魂,互相宴請,據說是請的人越多越好.在原始社會,人們認為外氏族成員及本氏族成員非正常死亡者的亡魂,會成為祟禍,危及人間,故崇拜鬼魂。到了奴隸社會,鬼魂迷信相當流行,在《左傳》、《國語》等古代文獻資料中,記載有鬼魂感恩報答和懷怨復仇的故事,鬼魂崇拜至今在民間仍有很大的影響。

泉州民間鬼魂崇拜的習俗中,比較典型的當為敬祭亡魂的「普渡」。

6樓:紫雪冰蝶

佛教用語,指廣施法力,超度眾生,也指廣行剃度

普渡的種類

7樓:哀靖茹

閩南地區的普渡分為「公普」和「私普」二種,「公普」即中元祭,各村落以所在寺廟為中心舉行祭典,日期各地有所不同,多半在七月中旬進行。舊時公普日,寺院要豎燈篙、放水燈、設祭壇孤棚、誦經拜懺,普渡孤魂遊鬼。

「私普」是以家庭為單位的祭祀,各村日期不同,一般從七月初一開始至七月三十日結束,延續一個月,有的縣連續搞幾個月。七月初一俗稱「開鬼門」,冥府開啟鬼門,孤魂湧向人間,故是日下午,各家各戶須在門口供奉祭品,燒紙錢,從而揭開普渡的序幕。七月三十日俗稱「關鬼門」,把從初一起放出在陽間的孤魂遊鬼,在它們酒足飯飽之後於是日收歸冥府,各家各戶又要祭拜一番,一年一度的普渡宣告結束。

早期,閩南地區的普渡是在同一天舉行,由於遊神等原因,常常發生糾紛甚至引發宗族械鬥。為此,經協商議定,各街衢巷裡和村落輪流普渡,泉州城內按36鋪境,分日輪流,各個村落也是輪日普渡,形成慣例。分日輪流普渡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宗族間和村落間的糾紛,但又產生了競尚奢侈、酗酒滋事、聚眾賭博等陋習。

不同鋪境和村落之間競相攀比,看誰的客人多,誰辦得酒席豐盛,誰演戲的臺數多,誰祭神典禮隆重。因此,每家要擺下數十桌甚至上百桌宴席,鋪張浪費極為驚人。晉江有些鄉村在普渡時,不管來客是否受邀請,平時是否認識,來者不拒,多多益善,以此炫耀人多勢眾,向仇家示威,或藉此機會聯宗會盟。

而一些人忙於趕宴,今天這一鄉,明日那一村,你吃我家的,我吃你家的,吃來吃去,宴飲經旬,既傷害腸胃,又耽誤生產,弊端顯而易見。

普度為什麼在閩南搞的很隆重

8樓:寶雞超晟鈦業

信仰的問題,有些地區比較看重,所以搞的就比較大!

普渡是什麼意思

9樓:匿名使用者

普渡是鬼魂崇拜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一種民風民俗。

「普渡」原是佛教的術語,意為廣施法力,使眾生遍得解脫。早在漢代之前,中國就有「上元」、「中元」、「下元」三個節日,中元在七月十五,是祭祀祖先的節日。西漢末東漢初,佛教傳入中國,魏晉南北朝時迅速發展,佛教中的「目連救母」的故事傳播開來。

擴充套件資料清乾隆年間,由地方鄉紳出面呈請由抽籤決定城廂三十六鋪的輪流普渡日期,而七月半節依舊家家祭祀祖先。從那時起,鯉城區以及相關聯的部分鄉村都以鋪境為單位輪流做普渡。而泉州,在整個舊七月裡,幾乎每一天都會有幾個角落輪到做普渡,但任何角落的住戶在七月十五這天都不做普渡而要祭祖先。

無論哪個鋪境、角落,普渡的基本結構主要有三部曲——豎旗、豎燈、普渡、重普,此外還有「結尾緣」。第一儀式從舊曆六月開始。最終儀式則在舊曆八月至十月之間。

近水的鋪境和住在水邊的人們還要做「水普」。

10樓:匿名使用者

【詞條】:普渡

【讀音】:pǔ dù

【釋義】:佛教用語,指廣施法力,超度眾生,也指廣行剃度。

【相關詞條】:普度眾生。 出自清·范陽詢《重修袁家山(袁可立別業)碑記》:「神仙者以金丹永保性命,以寶筏普渡眾生,獨善兼善,亦出世之聖賢也。」

11樓:伸展能量

普渡是鬼魂崇拜的主要表現形式,應該說是一種民風民俗。

「普渡」原是佛教的術語,意為廣施法力,使眾生遍得解脫。早在漢代之前,中國就有「上元」、「中元」、「下元」三個節日,中元在七月十五,是祭祀祖先的節日。西漢末東漢初,佛教傳入中國,魏晉南北朝時迅速發展,佛教中的「目連救母」的故事傳播開來。

由於目連救母的傳說與中國傳統的孝道精神和祖先崇拜不謀而合,故很快被人們所接受。經南朝梁武帝的提倡,以目連救母故事為中心的佛教盂蘭盆會與中元節合而為一,並逐漸取而代之。乾隆版《泉州府志》載:

「中元祀先,寺觀作盂蘭會,俗名普渡。南國風俗,中元夜,家戶各具齋供,羅於門外或垌衢,祝祀**野鬼」。

福建普渡活動閩南最甚,何時形成史志上沒有明確記載,但可以肯定明清時期已成為普遍的習俗,至於普渡的來歷,閩南地區有許多不同的傳說。一種說目連救母時,開啟地獄的枉死城門,許多孤魂野鬼趁機溜出,遊蕩在人間作祟。

為了不讓這些孤魂野鬼加害於人,目連與閻王商定,讓陽間百姓在每年7月份祭祀鬼魂,讓它們大吃大喝一個月,待它們酒足飯飽醉熏熏之後,再騙回枉死城關押。另一種說清初強制漢人剃髮,許多不願剃者被殺,泉州城裡也死了不少人。有一天,8個仍留頭髮的年老明代遺民從深山下來,連袂進入泉州城,因不願剃髮而被守城清兵殺害。

死後,這8人化為厲鬼,每逢悽風苦雨之夜,哀哭不止,聲聞遠近。泉州百姓遂在城西北進賢宮裡為他們設下8個神位供奉,每年中元節,有許多人前來祭祀。

後來,傳說這8個鬼神十分顯應,故在中元節前來祭拜者雲集,常因爭搶神前香案而生爭執。乾隆年間(1736~2023年),一些縉紳倡導各家分別在自己門口設宴遙祭,並經公議商定,每年從七月初一起,各個鋪境按日輪流舉行普渡,祭祀這8位亡魂及一切無主孤魂。這些說法雖無史實根據,但許多群眾卻深信不疑。

如果閩南語成為福建的通行語,閩南地區以外的福建人會接受嗎

還有 閩東語 客家話 莆仙話 啊,憑什麼閩南話代表福建話!獨佔福建話,我們其他的就不是福建話!不能接受!福建方言太多了,你如果隨便用任何一個方言,或者任何一個族群使用的語言,你都會覺得是在打壓其他的族群,歧視別的語言,說 普通話 最中立,說普通話最能團結全球華人!福建是方言最多種的省份啊,還有那麼多...

在閩南一帶稱為 薌劇 的是什麼劇種

薌劇原名歌仔戲,是流行於福建漳州薌江一帶的漢族戲曲劇種。薌江是福建九龍江流經漳州時的簡稱。其足跡遍及於龍溪 晉江 廈門 臺灣省及東南亞華僑居住地區。薌劇,原名歌仔戲,亦名子弟戲,起源於漳州。明末清初,鄭成功率部收復臺灣,把流傳於漳州的 歌仔 錦歌 車鼓弄 等民間藝術帶到臺灣,並與當地民歌小調結合,在...

溫州蒼南人說的是什麼話?閩南話嗎

有比較多種溫州話 溫州話,蠻話,金鄉話,閩南話,泰順話 和閩南話有點差別的 溫州市區 瑞安 樂清 永嘉 文成都講溫州話但調有點差異。平陽 鰲江絕大部分是溫州話,水頭絕大部分是閩南話,蕭江是靠近蒼南靈溪鎮的閩南話靠近平陽縣城和龍港方向的溫州話。泰順 閩南話,泰順話還有溫州話。蒼南 錢庫是蠻話為主,金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