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為什麼要隱居田園

2021-10-17 09:31:46 字數 1102 閱讀 5139

1樓:奧特七弟

陶淵明少年時受傳統儒經的影響,懷有兼濟天下大濟蒼生的壯志。但是,由於門閥制度的存在,庶族寒門出生的人不可能突破門閥士族對**權位的壟斷,在這樣的情況下,陶淵明的理想是難以化為現實的,他理想的夢幻註定會破滅。陶淵明直到二十九歲的“高齡”才出仕為官,但終其一生,他所做的也不過是祭酒、參軍、縣丞一類的芝麻小官,不僅壯志無法施展,而且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場人物虛與委蛇。

到他三十九歲時,多年來的經歷使他的思想發生了質的變化,他開始轉向躬耕自給自足,追求心靈的寧靜與澹泊。此後,他又為彭澤縣令,因不願為五斗米折腰,上任八十餘日就解印掛職而歸。從此,他結束了他仕途的努力和曾經的彷徨,義無反顧地走上了歸隱田園之路。

自四十一歲歸隱田園之後,陶淵明確確實實享受了一段“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的田園樂趣。然而書香門第出來的陶淵明畢竟不是稼穡的好手,“開荒南野際”的辛勤也未必能使他過上衣食無憂的小康生活。

義熙四年在陶淵明四十四歲時,一場災禍更使得他全家一貧如洗。這年夏天,詩人筆下洋溢著生活氣息的“方宅十餘畝,草屋**間”被一場無情的大火燒光了,全家只好寄居在船上,靠親朋好友的接濟過活。永初三年(422年)陶淵明五十八歲時生活已近絕境,其情狀反映在《有會而作》一詩中,“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長飢。

菽麥實所羨,孰敢慕甘肥!”元嘉四年(427年),詩人貧病交加,在其《輓歌詩》中第二首自輓詩中,詩人對死後可以“鼓腹無所思”的幻想讀來讓人心酸:“在昔無酒飲,今但湛空觚。

春醪生蜉蟻,何時更能嘗。餚案盈我前,親舊哭我傍”。元嘉四年(427年)十一月,六十三歲的陶淵明淡然離世。

2樓:匿名使用者

陶在最後決定終身隱居的時候,他的心情實際上是複雜和矛盾的。“一方面,他擺脫了封建統治羅網,感到極大慶幸與愉快”,“另一方面,歸隱就要終身放棄政治理想,就要遭受飢寒痛苦”

如此看來,歸隱並不是陶的“心甘情願”,而是“不得已”,“陶之所以成為一個隱士,決定於他的思想見解和道德品質,更是決定於他生活的歷史時代和社會風氣”(7)。也正是由於如此,魯迅先生說,“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見南山’的十一個人”,又說:“陶潛正因為並非‘渾身是‘靜穆’,所以他偉大’”

不為五斗米折腰

晉朝的政治太黑暗了

陶淵明看不下去了,就卷著鋪蓋捲回家了

陶淵明為何愛菊,陶淵明為什麼愛菊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他都入土很久很久了,所以,這無人知道最準確的答案。所以,我不知道。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陶淵明為什麼愛菊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是一種多麼恬美淡雅的意境,多麼高潔傲岸的情操!菊,是陶淵明精神上的寄託,他身懷不世之才,...

陶潛為什麼又叫陶淵明,陶淵明為什麼叫陶潛

因為陶淵明的又一個名字就是陶潛,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號 五柳先生 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 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 建威參軍 鎮軍參軍 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自號五柳先生只是自號,因為他的住...

小明為什麼要三根不同顏色的羽毛,小明為什麼要三根不同顏色的羽毛 ????????

小明是一個很混的小孩 他爸爸擔心他的成績,就跟他說,如果考上一間好的國中,就給他一個願望。於是小明就很認真,結果果然考上了一間很有名的國中。他爸就說 我可以給你一個願望 小明就說 什麼願望都可以嗎 他爸就說 沒錯,什麼願望都可以!小明就說 那我要三根不同顏色的羽毛。他爸覺得很奇怪 小明為什麼不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