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十記記一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021-08-04 18:17:54 字數 1583 閱讀 1461

1樓:愛國愛家

西山十記,抒發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和嚮往,和內心的恬適之情。

2樓:疾風動竹

西山十記記一抒發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快樂的喜愛之情。

作者簡介

袁中道(1570一1627)明代文學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北公安(今屬湖北省)人。

“公安派”領袖之一,袁宗道、袁巨集道胞弟。16歲中秀才,以豪傑自命,性格豪爽,喜交遊,好讀老莊及佛家之書。成年後科場考試,幾經落第,萬曆四十四年(1616)中進士,授徽州府教授、國子監博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

少即能文,長愈豪邁。與其兄宗道、巨集道並有文名,時稱“三袁”,同為公安派。其績稍遜於巨集道。

反對復古擬古,認為文學是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天下無百年不變之文章”;提倡真率,抒寫性靈。晚年針對多俚語纖巧的流弊,提出以性靈為中心兼重格調的主張。創作以散文為佳,遊記、日記、尺牘各有特色。

遊記文描摹入微、情景交融,日記寫得精粹,對後世日記體散文有一定影響。其詩偶有關心民生疾苦之作,也寫得較清新。但詩文思想較平泛,酬作應答、感時傷懷,藝術上創新不夠。

有《珂雪齋集》20卷,《遊居柿錄》(《袁小修日記》)20卷。

《西山十記》

《西山十記》,明朝文言文,作者袁中道,主要內容是記錄了作者在西山遊玩的所見所聞。西山是指北京西郊的群山,是北京名勝景點之一。

北京西郊群山包括百花山、靈山、妙峰山、香山、翠微山、盧師山、玉泉山等。

《遊西山十記》之記一

明 袁中道

出西直門,過高梁橋,楊柳夾道,帶以清溪,流水澄澈,洞見沙石,蘊藻縈蔓,鬣1走帶牽,小魚尾遊,翕忽跳達,亙流背林,禪剎2相接,綠葉濃郁,下覆朱戶,寂靜無人,鳥鳴花落。

過響水閘,聽水聲汩汩。至龍潭堤,樹益茂,水益闊,是為西湖3也。每至盛夏之月,芙蓉十里如錦,香風芬馥,士女駢闐,臨流泛觴,最為勝處矣。

憩青龍橋,橋側數武,有寺,依山傍崖,古柏陰森,石路千級。山腰有閣,翼以千峰,縈抱屏立,積嵐沉霧。前開一鏡,堤柳溪流,雜以畦畛,叢翠之中,隱見村落。

降臨水行,至功德寺,寬博有野致,前繞清流,有危橋可坐。寺僧多習農事,日已西,見道人執畚者、插者、帶笠者野歌而歸。有老僧持杖散步塍間,水田浩白,群蛙偕鳴。

噫,此田家之樂也,予不見此者三年矣,夜遂宿焉。

除夜宿石頭驛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樓:重慶博舍文化傳播****

除夜宿石頭驛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首先從標題和文章內容,不難得出,這是作者戴叔倫除夕之夜,遠離家鄉,身處驛站所做之詩。我想更多的是抒發了作者獨在異鄉為異客的那種悲涼以及濃烈的思鄉之情。

岳陽樓記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樓:匿名使用者

表達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抱負,同事表達了對滕子京的勉勵和規勸之意。

5樓:劉雲熹

本文表現作者雖身居江湖,心憂國事,雖遭**,仍不放棄理想的頑強意志,同時,也是對被貶戰友的鼓勵和安慰。

《三峽》《入蜀記》都抒發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 都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山川壯麗景色的讚美與熱愛。酈道元 三峽 寫群山具有連綿不斷 雄奇險俊 遮天蔽日的特點。陸游 入蜀記 描繪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 奇 秀等特點。通過對三峽景物的描寫,來讚美祖國的大好河山。選段如下 1 入蜀記 南宋 陸游 七月十四日,晚,晴。開南窗觀溪山。溪中絕多魚,時裂水...

秋波媚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秋波媚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悲歌擊築,憑高酹酒,此興悠哉!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雲開。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這首詞寫於宋孝宗乾道八年 1172 秋天,陸游四十八歲。當時他在南鄭 今陝西漢中市 任四川宣撫使司幹辦公事兼檢法官。在這一時期當中,陸游積極向宣...

菩薩蠻黃庭堅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結合

表明他不學杜甫的 bai感慨而是步du陶淵明的後zhi塵.作者決心歸隱,但到底去何dao方回,卻無可告,不過如隨之而去答,一定會明白他的蹤跡.據此詞原序所說,這首 菩薩蠻 當是戲擬王安石集句詩之作.這首詞全靠直接剝錄他人詩句而成,雖非作詞之正道,卻也頗有移花接木之妙.菩薩蠻半煙半雨溪橋畔,漁翁醉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