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美學家有誰,義大利美學家?認為維科才是真正的美學之父

2021-07-14 12:14:31 字數 3323 閱讀 8563

1樓:

義大利美學家有誰從義大利的名人中就可以找出

2樓:匿名使用者

有人說義大利至藝術之都

義大利確實有很多

藝術造詣很高的人

我們知道

很多義大利的文學家

或者畫家**家

但是美學家就不知道了

義大利美學家?認為維科才是真正的美學之父

3樓:匿名使用者

是智慧樹上面的美學與人生得題目吧,答案是克羅齊

所有藝術家都是美學家嗎

4樓:繁華吥落幕

不一定,觀點都不相同!

美學家及其觀點:

柏拉圖用“靈感說”來講述他對文藝創作的看法

1.他認為文藝創作只憑靈感不憑技藝。

2.創作過程是一種“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的狀態。詩神憑附於詩人心靈,賦予它以創作的靈感,詩人的心靈受到感發,便失去自主,陷入迷狂。

世界史上第一部文藝學美學專著——亞里士多德的《詩學》

亞里士多德認為,能使城邦和公民獲得幸福,無疑是藝術的最大的效用。他認為藝術有三個作用: 教育、淨化、精神享受

賀拉斯的《詩藝》

朗吉弩斯的《論崇高))

布瓦洛的《詩的藝術》

維柯法國啟蒙運動時期狄德羅的啟蒙美學

狄德羅依據唯物主義觀點,提出了“美在關係”說。認為“美”是一個存在物的名詞,它標記著存在物一種共有的性質,這個共有的性質就是“關係”。這就是“美在關係”的含義。

“美在關係”就意味著美在事物的客觀性質,事物的性質是美的根源。狄德羅還認為“關係是悟性的一種作用”。根據這一點,他把“關係”基本上分為實在的關係 、察知的關係和虛構的關係。

與這3類相應,美也分為3種:“實在的美”,又稱為“ 在我身外的美”:“見出的美”,又稱為“與我有關的美”;虛構的美,實際是藝術家創造的藝術作品的美。

按照“美在關係”的觀點,狄德羅解釋了現實美和藝術美。他把藝術美看作“模仿的美”。他主張藝術效法自然,反對仿古,反對墨守成規。

認為大自然高於藝術,自然美高於藝術美。但是,狄德羅作為啟蒙運動思想家,並不甘願作自然的追隨者,所以他又認為藝術真實既不應違背自然真實,又不等於自然真實,藝術真實必須符合藝術家的理想,符合他所虛構的關係。而在藝術美的現實和理想兩個方面,他又更重視理想。

狄德羅認為,審美鑑賞不單是審美感受力,也是審美創造力,美感是和一個人的想象、敏感和知識成正比例增長的。從審美創造來說,審美鑑賞是指“趣味”和“天才”。趣味創造作品是依據法則的知識,只能產生一些“慣性的美”。

狄德羅把趣味、天才同審美感受區分開,又把趣味同天才區分開,沒有充分注意到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絡和彼此滲透的複雜關係。依“美在關係”的觀點,狄德羅還考察和研究了審美判斷的標準以及審美判斷產生分歧的原因。他的美學思想,上承亞里士多德,下啟n.

g.車爾尼雪夫斯基,在西方美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但在他的美學思想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混亂。

他把美看作是在心靈中由“悟性”喚醒“關係觀念”的東西的標記。有把美和美感混為一談,甚至以美感作為美的基礎的看法。沒有劃清美與美感的界限。

康德美學思想的出發點:“人是目的”

美是不帶利害觀念,不憑藉概念,無目的的,由事物的形式引起的自由的愉快,但仍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它是一種不涉及任何概念內容的主觀的合目的性,或形式的合目的性。

世界美學史上的一座豐碑——黑格爾《美學》

黑格爾美學思想的核心內容就是“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理念就是絕對精神,就是概念,他又稱作“神”、“普遍力量”、“意蘊”,實際上就是指藝術的思想內容。理念是無限的,藝術形象是有限的,藝術就是在有限事物的感性形象中顯現出無限的普遍真理,達到普遍與特殊、一般與個別、客觀與主觀、理性與感性等的和諧統一。

他指出藝術創作就是使思想內容灌注生氣,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外化為作品,成為自己的對立面(作品),又從對立面中認識自己。他指出藝術美高於自然美,藝術美是自然與理想的結合。“自然”是指社會現實,“理想”是指形象體現的思想。

由此他提出,如果先有理想,再找自然體現理想,謂之理想主義;如果從自然中看出某種理想,從自然中產生理想,謂之現實主義。他要求將平凡的題材變成不平凡的題材。要求塑造典型性格,在“這一個”中表現普遍意義,達到個別與一般的辯證統一。

他認為決定性格的有三個因素:一是“一般的世界情況”,即社會背景;二是“情境”,即具體環境;三是“激情”,即人物的理想、態度和感情。性格是在情境與激情的矛盾衝突中產生和表現的,要求塑造出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使性格具有豐富性、鮮明性、一貫性這三個特徵。

對藝術家,他要求具備想象、天才和靈感,要有獨特風格和獨創性。

他的最大功績就是將辯證法全面地運用到美學中去,但他的辯證法僅限於精神辯證法,而不是自然辯證法。他說自己研究美學的目的“不是為了刺激藝術創作,而是為了科學地認識藝術是什麼”。他認為,絕對精神(即理念)在藝術中以直觀形式認識自己,在宗教中以表象形式認識自己,在哲學中以概念形式認識自己。

他的《美學》分為三部分:一是美學原理,二是藝術發展史,三是藝術種類。他使美學成為一門完整的系統的歷史科學。

藝術家及其作品: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

佛羅倫薩畫家喬託(giotto di bondone1266—1337);其代表作有:《逃亡埃及》、《猶大之吻》等;

馬薩喬masaccio(1401—1428), 其代表作《出樂園》和《納稅錢》等;

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其代表作有《蒙娜·麗薩》和《最後的晚餐》等;

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naroti 1475-2023年)。 其雕刻方面的代表作有《大衛》、《摩西》等等,繪畫的代表作有《創世紀》、《末日的審判》。

後印象主義代表人物:

保羅·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戴帽的自畫像》《聖維克多山》;

凡高 (vincent van gogh,1853—1890)《自畫像》;《向日葵》;

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帶光環的自畫像》;《黃色**》;

立體主義代表人物:

畢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亞維農的少女》;《格爾尼卡》;

喬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1963)《埃斯塔克的房子》;

萊熱(fernand leger,1885-1955)《三個女子》;

格里斯(juan gris,1887--1927)《吉他與樂譜》;

義大利著名美學家維科在《新科學》一書中認為,人類的兒童是天生的什麼

5樓:不想幫倒忙

答案: 詩人

維科 (1668-1744)18世紀義大利著名的語言學家、法學家、歷史學家和美學家。

義大利著名美學家維科在《新科學》一書中認為,人類的兒童是天生的詩人。

最早區分優美與崇高的美學家是

第一次嚴格區分是由英國美學家博克進行的,他認為優美和人的快感有關,崇高和人的自我儲存原則相關。後來,德國古典主義哲學家康德在 判斷力批判 中提出優美是建立於物件的形式,崇高能在物件的無形式中發現 高貴,是一種境界,天高雲淡,高山仰止,沒有名利,也不是君子,但臉部被誘導的態度是一個清廉。西南大學美學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