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行,鑑真東渡與鄭和下西洋說明中外友好往來的啟示是什麼

2021-05-13 03:14:21 字數 3016 閱讀 9438

1樓:匿名使用者

要有穩定的政治局面,要堅持對外開放的政策努力發展自身經濟,和文化。只有自身文化比別人優秀,才能去教別人。只有經濟強大了,才能為對外交流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要有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在傳播自己文化的同時,要吸收其他文化好的地方為自己所用。在傳播文化的過程中要不畏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玄奘西行發生在唐朝唐太宗時期,那個時候是貞觀之治,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盛世。

唐朝國力強盛,政治穩定,有許多先進的技術,那個時候唐朝開放包容,外國人可以在中國做官,體現出唐朝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多元性。鑑真東渡發生在唐朝唐玄宗時期,也是開元盛世時期,與玄奘西行方向不同,意義相同在他們西行與東渡的過程中,都是歷經艱難險阻,最終都達到了自己的偉大的目標。他們的事蹟無一不體現著大乘佛法菩薩,渡化眾生的精神,他們的思想和精神是中國、亞洲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

鑑真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地傳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他帶去了大量書籍文物。同去的人,有懂藝術的,有懂醫學的。

他們也把自己的所學用於日本。鑑真根據中國唐代寺院建築的樣式,為日本精心設計了唐招提寺的方案。經過兩年,唐招提寺建成了。

這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建築。鄭和下西洋發生在明朝永樂年間,那時候中國國力強盛,經濟繁榮。鄭和下西洋的偉大創舉,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深遠的影響,既是中國人的光榮,也是全人類的自豪。

——鄭和下西洋,推動我國古代航海事業達到頂峰,成為十

五、十六世紀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先驅。鄭和下西洋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時間早、規模大、技術先進、活動範圍廣的洲際航海活動,比哥倫布到達美洲大陸的航行早了87年,比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的航行早了92年,比麥哲倫的環球航行早了114年。鄭和下西洋時的船舶建造、天文航海、地文航海、季風運用和航海氣象**等方面的技術和航海知識,在當時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鄭和下西洋不僅是中國古代航海事業的頂峰,也是世界航海業發展的里程碑。——鄭和下西洋,促進海外**擴大,帶動了中外經濟交流與發展。鄭和下西洋期間,通過多種形式與當地開展雙邊**,平等互利,互通有無,把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漆器、麝香、金屬製品和書籍等運往國外,換回當地的香料、藥材、動植物、珠寶及生產瓷器所需原料等多種貨物。

這種**活動,推動了中國和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鄭和下西洋,傳播中華文明,促進了中外文化的雙向交流和共同進步。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

鄭和下西洋,向海外傳播科學文化、典章制度、文教禮儀、宗教藝術等中華文明,將中國在建築、繪畫、雕刻、服飾、醫學等領域的精湛技術帶入亞非國家,向當地人民傳授鑿井、築路、捕魚技術,推廣農業技術和農作物栽培方法,推行貨幣、曆法、度量衡等。同時,亞非國家的文明成果也傳入中國。鄭和七下西洋,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寫下了輝煌的篇章。

——鄭和下西洋,推行親仁善鄰,鞏固和發展了中國與亞非國家的友好關係。明朝中期的中國,是一個綜合實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強國。但中國人沒有恃強凌弱,鄭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認的和平之旅;28年間,鄭和船隊始終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對外政策,發展與各國的友好關係,在中國與亞非國家之間架起了友誼的橋樑,進一步樹立了中國的和平友好形象。

——鄭和下西洋,展示了中華民族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和開放進取、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600年前,面對人類還知之不多的廣闊無垠的海洋,面對險象環生的長途遠航和種種難以想像的困難,鄭和與他的船隊沒有退縮,以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一往無前,百折不撓,繼漢、唐、宋、元各代與世界各國人民陸上交往的不斷擴大,又開闢了中華民族從海上走向世界的新紀元,將中外交流提高到新的水平。

2樓:海夏侯青

物質,文化,**往來,交流,…

下列反映中外友好往來的大事中,發生在元朝的是 a.玄奘西行 b.鑑真東渡 c.鄭和下西洋 d.馬可·

3樓:手機使用者

d試題分析:本題考察學生對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認識,根據所學知識,a選項是唐朝和印度的友好往來,b選項是中國和日本的友好往來,c選項是明朝時期和歐洲,非洲的友好往來,這三個選項都不符合題意,排除a,b,c三個選項,d選項,在13世紀,義大利商人馬可波羅來到元朝,在朝廷中任職,後來回到義大利,把在東方的見聞寫成了一部書就叫《馬可波羅行記》,引起了西方人對東方國家尤其是中國的嚮往,激發了西歐人對新航路的探索,本題選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察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古代中國的對外交往呈現相容幷蓄的特點,中華文明不斷流入國外,外國的先進文化也被中國吸收利用,馬可波羅到中國來和《馬可波羅行記》是教材的基礎知識,學生根據課本知識就能回答,屬於送分題。

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

4樓:匿名使用者

舊人教版

隋朝:隋朝建立和南北重歸統一;

開皇之治;

隋朝大運河。

唐朝:治世局面:「貞觀之治」、「政啟開元,治巨集貞觀」、「開元盛世」;

科舉制度;

唐朝的民族關係:唐太宗開明的民族政策、唐朝時加強對新疆的管理、唐和吐蕃的關係;

唐朝的對外交往:中日關係(遣唐使、鑑真東渡),中印關係(玄奘西行)。

宋朝:民族政權並立:北宋(遼、西夏)、南宋(金);

經濟重心的南移。

元朝:蒙古統一和元朝建立;

元朝大運河;

元朝的行省制度,元朝加強對**和臺灣的管轄(宣政院、澎湖巡檢司);

元朝民族關係的發展(回族的形成)。

明朝:明朝的建立及君主集權的加強(政治上和思想上);

明朝的中外交往與衝突(鄭和七下西洋、戚繼光搞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

清朝:清朝的建立;

清朝加強君主集權的措施(政治上增設軍機處,思想上大興***);

清朝的疆域及清朝前期加強邊疆管理的措施(東北、西北《新疆》、西《**》、東南《臺灣》 四個方向);

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

其它科技思想文化方面的內容只要把課本看過一遍找得到書就行!

5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期中考試的時候, 考的大部分是 「開元盛世」那類的, 唐太宗、唐玄宗、唐高宗。 武則天, 關鍵人名。 然後 李白那個年代的名人,以及代表作。

6樓:手機使用者

雲南、新疆、臺灣為什麼被稱為遺產,用書上的話回答

知道遣唐使 玄奘西行 鑑真東渡的史實,說明了什麼問題

歷史作業吧。說明了唐朝強大,經濟實力雄厚。倉稟實而知禮節,在宗教方面也不單單只是獨門一戶,尋求更多真理。在唐朝 國力強盛 於外界交流甚多 這三個都是國際文化交流 問答題回答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有關問題。1 簡述遣唐使 玄奘西行 鑑真東渡的主要史實。遣唐使玄奘西行鑑真東渡,等客觀,史實反映啊對,反映出唐...

玄奘 鑑真相同點,鑑真和玄奘的共同之處是什麼

都是和尚 都是高僧 鑑真和玄奘的共同之處是什麼 相同bai 點是 玄奘西遊和鑑真du東渡都是友好交往,歷盡千zhi辛萬苦.不同dao點是 玄奘是去學習回佛法,學成之後還答回到了大唐,翻譯了許多佛經,寫了本書 書名忘了 為大唐做了許多貢獻.而鑑真是去日本傳播唐朝文化,到死也沒有回來.都是僧人,都是進行...

鑑真東渡的時間和主持修建的什麼

鑑真原姓淳于,14歲時在揚州出家。由於他刻苦好學,中年以後便成為有學問的和尚。公元742年 唐天寶元年 他應日本僧人邀請,先後6次東渡,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在754年到達日本他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地傳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他帶去了大量書籍文物。同去的人,有懂藝術的,有懂醫學的。他們也把自己的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