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是誰,張之洞的家族成員

2021-05-03 22:47:23 字數 3428 閱讀 5000

1樓:

張之洞是晚清歷史人物。

張之洞(2023年9月2日—2023年10月4日),字孝達,號香濤,時為總督,稱「帥」,故時人皆呼之為「張香帥」,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出生於貴州興義府,祖籍直隸南皮。

咸豐二年(2023年)十六歲中順天府解元,同治二年(2023年)二十七歲中進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歷任教習、侍讀、侍講、內閣學士、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多次署理,從未實授)、軍機大臣等職,官至體仁閣大學士。

張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領,後成為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方面,他創辦了自強學堂(今武漢大學前身)、三江師範學堂(今南京大學前身)、湖北農務學堂、湖北武昌蒙養院、湖北工藝學堂、慈恩學堂(南皮縣第一中學)、廣雅書院等。

政治上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工業上創辦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湖北槍炮廠等。

八國聯軍入侵時,大沽炮臺失守,張之洞會同兩江總督劉坤一與駐上海各國領事議訂「東南互保」,並鎮壓維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軍起義,光緒三十四年(2023年)11月,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諡文襄。

擴充套件資料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道光十七年(2023年)9月,張之洞出生於興義府官舍,是張鍈的第四個兒子,張之洞幼年稟賦聰慧,五歲入家塾,張之洞從小讀書用功,才思敏捷,受過嚴格的儒家思想的教育薰陶,他先後從好幾位老師就學,其中丁誦先、韓超兩位老師給他的影響較大。

丁誦先是道光十八年(2023年)進士,翰林院侍讀,韓超累官至貴州巡撫。

13歲以前,已學完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兼習史學、小學(文字學)、文學及經濟之學,又自學了《孫子兵法》、《六韜》等多篇兵學名著,打下日後從政和治學的初步基礎,並在12歲那年刊刻了名為《天香閣十二齡草》的詩文集。

少年張之洞有夜讀靜思的習慣,「嘗篝燈思索,每至夜分,必得其解乃已」,他回憶說:「後服官治文書往往達旦,乃幼時好夜坐讀書故。」

這種夜間工作的習慣,曾被人指為「興居無節」,影響了會見僚屬,道光三十年(2023年),不滿14歲的張之洞回原籍南皮應縣試,得中第一名秀才,進入縣學,兩年後,又以順天府鄉試第一名中舉,取得參加會試得中進士的資格。

以當時張之洞的學養實力,他應當能夠一氣呵成,早日金榜題名,進士及第,但他直到27歲那年才得中進士。

這十一年中,他前幾年的時間耗在幫父親辦理軍務,應付貴州苗民起義,以及結婚生子,為父親治喪守制,自然無暇無心於應試。

到23歲那年將應會試,因族兄張之萬為同考官,循例迴避,第二年應恩科會試,因為同樣的原因,又沒有考成,同治二年(2023年),他如願以償,得中第三名進士及第,進入翰林院,被授予七品銜編修,正式步入仕途,成為官僚階層中的一員。

同治三年(2023年)參加會試、殿試,中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編修,同治五年(2023年),大考二等,以後,他曾擔任浙江鄉試副考官、湖北學政、四川鄉試副考官、四川學政職務,張之洞任湖北學政時,整頓學風,建立經心書院,提拔獎勵有真才實學的人,頗得眾望。

他任四川學政時,與四川總督吳棠一起在成都建立尊經書院,延請名儒,分科講授,仿照阮元杭州詁經精舍、廣州學海堂的例規,手訂條教,並撰寫《輶軒語》、《書目答問》兩本書,以教導士子應讀什麼書,應怎樣做學問以及修養品德等。

洋務派歷史沿革

2023年代,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清朝內外交困,統治集團內部一些較為開明的**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統治。

林則徐: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編了《海國圖志》一書,並且明確在書中闡明瞭「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這些**被稱為「洋務派」,洋務派在**以恭親王奕欣、文祥為代表;在地方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為代表。

從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他們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前期(19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口號為「自強」,後期(19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口號為「求富」。

儘管奕欣貴為當時的恭親王,並且是總理衙門的主持人,而且**以滿族**為主,但是洋務派的主要活動勢力並不是他們,而是掌握地方實權的總督和巡撫。

主要是因為當時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勢力太強大,洋務派並不敢在**明目張膽的進行洋務活動,總理衙門儘管是洋務運動在**的推動機構,但真正實施洋務運動的卻主要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洋務派在得到慈禧太后的默許後,掀起了一場以「師夷長技以自強」為目的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是洋務派在「自強」、「求富」的口號下進行的一系列活動。

2樓:眼中的孤島

張之洞,晚清歷史人物,「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張之洞(2023年9月2日—2023年10月4日),字孝達,號香濤,時為總督,稱「帥」,故時人皆呼之為「張香帥」。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出生於貴州興義府,祖籍直隸南皮。咸豐二年十六歲中順天府解元,同治二年二十七歲中進士第三名探花。

授翰林院編修,歷任教習、侍讀、侍講、內閣學士、山西巡撫、兩廣總督、兩江總督(多次署理,從未實授)、湖廣總督、軍機大臣等職,官至體仁閣大學士。

張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領,後成為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方面,他創辦了自強學堂(今武漢大學前身)、三江師範學堂(今南京大學前身)、湖北農務學堂、湖北武昌蒙養院、湖北工藝學堂、慈恩學堂(南皮縣第一中學)、廣雅書院等。

政治上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工業上創辦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湖北槍炮廠等。八國聯軍入侵時,大沽炮臺失守,張之洞會同兩江總督劉坤一與駐上海各國領事議訂「東南互保」,並鎮壓維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軍起義。

光緒三十四年(2023年)11月,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諡文襄。有《張文襄公全集》。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3樓:文子

張之洞,晚清歷史人物,字孝達,號香濤,時為總督,稱「帥」,故時人皆呼之為「張香帥」。 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出生於貴州興義府,祖籍直隸南皮。

十六歲中順天府解元,二十七歲中進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歷任教習、侍讀、侍講、內閣學士、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

甲午戰爭後,張之洞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較系統的近代教育思想,並認識到建立新學制的重要性。張之洞在湖北大規模興辦新式教育,這些新式教育活動使其教育強國的構想在推動中國教育近代化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4樓:秒懂**

《中國名人大傳:張之洞傳》:張之洞的生平事蹟史

5樓:蘭博故事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香巖,又號壹公、無競居士,晚自號抱冰,人稱張香帥,河北南皮人,清朝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 張之洞先為清流以敢諫聞名,號稱「牛角」,其戰鬥力非常生猛。

6樓:匿名使用者

清朝末年洋務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7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2019·黃石)他任湖廣總督期間,曾開辦了大冶鐵礦、王三石煤礦等工礦企業,促進了黃石地區的經濟發展。這位總督是張之洞。

建立中國第一個近代化鋼鐵企業的洋務派代表人物是張之洞。

張之洞的家族成員

張之洞生平簡介,張之洞是生於何年,一生簡介!

看一本書 雷頤寫的 叫 歷史 何至如此 寫張之洞寫的不錯 實際上 挺欣賞張之洞的 囧 這麼說恐怕會被馬克思主義的一些人噴吧 張之洞是生於何年,一生簡介!之洞 1837年9月2日 1909年10月4日 字孝達,號香濤,時為總督,稱 帥 故時人皆呼之為 張香帥 1 晚清名臣 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出生於貴...

張之洞《誡子書》翻譯,張之洞的《誡子書》全文以及翻譯 全文賞析

解答如下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韜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譯文 品德高尚 德才兼備的人,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儉樸的...

梁啟超拜見張之洞被張考的對聯,誰能看出妙處

四水江第一,四時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誰是第一,誰是第二。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後,小子本儒人,不敢在先,不敢在後。梁啟超拜見張之洞,張對其不屑一顧,對門房說,出一聯,能對上可見。上聯張之洞出曰 四水江第一,四時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誰是第一誰是第二。解釋一下 四水為江河湖海,所以說江第一,四時為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