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設計應著重處理好哪些關係

2021-04-28 11:36:49 字數 4423 閱讀 9197

1樓:最愛秋天的傳說

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不再僅僅是傳授知識,教學的一切活動都是著眼於學生的發展。在教學過程 中如何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能力,是現代教學思路的一個基本著眼點。以往教師關注的主要是「如何教」問題,那麼現今教師應關注的首先是「教什麼」問題。

也就是需要明確教學的任務,進而提出教學目標 ,選擇教學內容和制定教學策略。

l。教學背景。教學背景分析是教學的起點。教學關注教師、學生、內容和環境等,那麼,教學背景分析也要從這幾方面去呈現在教學前的實際狀況

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應注意的哪幾個問題

2樓:匿名使用者

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是以教師、課堂、書本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是一種固定不變的模式,即複習新課-講授新課-練習鞏固。即使在學習環節中注重了「預習」,也是為了更好地「講授新課」,為了更好、更快地讓學生接受「新知」。久而久之,客觀上導致了學生思維的依賴性和惰性,因而也就根本談不上讓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以致於喪失了創造力。

因此,新的數學課程強調,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

1、教學設計的特徵

傳統意義上的教學設計過分強調預設、封閉,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師生的創造性得不到充分發揮。而現在新頒佈的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維目標,以實現結論與過程,認知與情感、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的統一。因此,符合新課程標準理念的教學設計應該具有以下主要特徵:

1.1整合性

在設計課堂教學目標時,應體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的有機整合;在設計的各個教學環節中,應緊緊圍繞目標,讓學生通過主動探索,獲得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思想和方法,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1.2互動性

課堂師生互動實現了教學過程的完整化。教學本是師生雙方在同一時空中共同參與的傳授活動,雙方互動,相互依存,相互制約,貫穿著教學的全過程。一份好的教學設計不僅應體現教師如何教,同時也應體現學生如何學,以促使師生之間的知識互動,情感互動和思維的碰撞,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1.3開放性

教學設計在教學內容上,應從傳統的書本知識向學生的生活數學開放,把學生的個體知識,直接經驗看成重要的課程資源;在教學過程上,應從單向的教師教,學生學向師生交往,互動開放,讓預設的教學目標在實施過程中開放地納入學生的直接經驗以及始料未及的體驗;在教學方法上,應從灌輸式、填壓式的教學向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習、合作學習開放;在練習的設計上,應從答案唯

一、解法唯

一、向條件、問題演算法和結果的不唯一開放,以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1.4實效性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重在實效。教學設計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課堂教學目標,所有的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策略的選擇,教學**的選定,教學情境的創設,課堂教學結構的安排等,都必須注重實效,並摒棄與實現目標無關的內容,方法和形式,紮實地提高學生的素質。

2、課堂教學設計的主要策略

課堂教學設計反映著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策略,反映著教師教學的軌跡。在新的課改實驗中,小學數學教材的內容,課堂教學結構,學生學習方式和師生角色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無疑教學設計應與時俱進。其主要策略是:

2.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參與興趣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最實際的內部驅動力,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成份。學生一旦對學習發生了興趣,就會在大腦中形成優勢興奮中心,促使各種感官包括大腦處於最活躍狀態,引起學生的高度注意,從而為參與學習提供最佳的心理準備。可見濃厚的學習興趣是促使學生參與學習的前提。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各種途徑創設與教學有關的、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教學情境,形成學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態,產生躍躍欲試的探索意識,以激發學生參與興趣。教學中,教師可採取講故事、猜謎語、念兒歌、開展遊戲等形式,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動實際內容聯絡起來,激起學生心理上的需求。例如,有的教師在教「分數的基本性質」時,別具匠心地創設了情境,使學生在愉快而又緊張的氛圍中學會這一抽象的知識。

剛上課,教師給學生講一個「猴子分餅」的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喜歡吃猴王做的餅。一天,做了3個大小同樣的餅,先把第一個餅平均分成4塊,給猴甲1塊。

猴乙看到說;「太少了,我要2塊」,猴王把第二塊餅平均分成8塊,給他2塊。猴丙更貪心,說:「我要3塊」,猴王又拿出第三個餅平均分成12塊,給他3塊。

「小朋友,你們知道哪隻猴子吃得多?」不一會兒,學生都說:「同樣多」。

於是,教師追問:「聰明的猴王是用什麼辦法來滿足小猴的要求,而且又分得公平呢,你們想知道嗎?」正當學生聚精會神地聽完故事,而又百思不得其要領時,老師說: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就知道了!」在學生最佳的心理狀態之下進行了新課。在教師引導下,大家通過比較、綜合、抽象、概括,逐步得出分數基本性質的內涵後,教師風趣地啟用學生的思路:

「現在你們知道猴王是用什麼規律來分餅了吧!」「如果猴丁要4塊,你們想猴王該怎麼辦?要5塊呢……」學生們信心十足地回答出來,此時老師充分表揚大家:

「你們真比猴王還聰明!」既鞏固了新知識,又滿足了學生求知慾望,整個40分鐘學生始終在愉悅、歡樂但又緊張的氣氛中學習,體現在「在愉快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愉快。」

2.2精心設計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合作**

新課標主要的是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合作—**」的互動式教學,教師通過相互矛盾的事件引起學生認識的不平衡,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活動經驗。

2.3注重過程,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這一理念揭示數學教學不僅僅是為了掌握現成的知識結論,更重要的目的是將可得的知識遷移到新情境中,讓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體育教學設計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一) 教學設計要充分體現體育新課標的要求《課程標準》是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訂和頒佈的,是實施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指導性檔案。它體現了國家對不同學段學生在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具體規定了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性質、目標及內容標準等,並提出了教學與評價的建議,是國家管理與評價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質量、編寫教材、進行體育教學、評定學生的體育學習成績的重要依據。體育新課程技術課教學設計建立在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基礎上,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要體現新課程的基本理念,體現「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教學設計要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 教學設計要符合各地區與學校實際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人們的生活和文化習慣各不相同。新的《課程標準》充分考慮了我國的國情、教育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充分考慮了各地區在經濟、文化、生活習慣、民族習俗等方面的差異,力求使《課程標準》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因此,在進行體育課教學設計的時候,可以在體現新課程的目標體系的基礎上,根據地方的具體條件和學校的實際情況,制訂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

(三)教學設計要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將目標確立為:一是增強體能,掌握和應用基本的體育與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二是培養運動興趣和愛好,形成堅持鍛鍊的習慣;三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表現出人際交往的能力與合作精神;四是提高對個人健康和群體健康的責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五是發揚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教師在安排教學時應給每位學生留有**的空間,並進行適當的引導和點撥,讓學生在**學習中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發展體能。

教學設計要注重學生身心發展,既要讓學生掌握必備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又要使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獲得相應能力的培養。 (四) 教學設計要注意隱性課程與顯性課程的關係變化 體育隱性課程的影響無處不在,且內容及其豐富,而且隱性課程的接收機制是無意識的,具有永續性。隱性課程與顯性課程之間存在內在的聯絡,一方面,顯性課程的實施總是伴隨著隱性課程;另一方面,隱性課程也在不斷轉化為顯性課程。

而這種轉化有時候是積極的,有時候是消極的。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要注意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的關係,教學設計要使隱性課程向顯性課程轉化過程中發揮其積極的效應,避免消極效應。同時在教學設計中還要注意新的隱性課程的產生所導致的各種效應對學生的影響。

(五) 教學設計要注重校本課程建設,突出學校和民族特色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建設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學校課程自主權,實現學校特色及學生個性發展的重要舉措。新課程突出了「基礎性、時代性和選擇性」的新特點,並且打破了以往僵化統一的課程內容,賦予學校更多課程自主權,力求讓每一個學校辦出個性和特色,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有個性的全面發展。 (六) 教學設計要重視體育課的教育功能。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面對國際激烈競爭的年代。所以,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這是關係到培養什麼樣人的問題,是關係國家存亡的問題。教育是各類各級學校的本職工作,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學校各門課程教學的根本的任務。

教師應將樹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等貫穿於體育教學設計和一切教學活動中。

在新課程理念下,應如何處理好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關係?

4樓:匿名使用者

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提倡學生「自主、合作、**「式教學方式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教學行為應由哪些轉變

一 教師角色的轉變。1 從教師和學生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2 從教學與研究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3 從教學與課程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4 從學校與社群的關係來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是社群型的開放性教師。二 教師教學行為上的轉變。1 在...

如何實施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的

普通高中英 語課程標準 指出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 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根據高中學生認知能力發展的特點和學業發展的需求,高中英語課程更強調在進一步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

在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下,數學教學設計應該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是以教師 課堂 書本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是一種固定不變的模式,即複習新課 講授新課 練習鞏固。即使在學習環節中注重了 預習 也是為了更好地 講授新課 為了更好 更快地讓學生接受 新知 久而久之,客觀上導致了學生思維的依賴性和惰性,因而也就根本談不上讓學生主動學習 主動探索,以致於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