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方晶系結構替換原子後變成三方晶系怎麼辦

2021-04-21 12:27:09 字數 1217 閱讀 8898

1樓:匿名使用者

均質體應該是包括非晶質物質(如火山玻璃)和等軸晶系物質(如石榴子石)。這些礦物岩石在偏光顯微鏡的正交偏光下全消光。

三方、六方、四方、斜方、單斜等都是非晶質。

為什麼物質在凝固時會結晶

2樓:似流影

一、基本概念

固體從形態上來分有晶形和無定形兩種。例如:食鹽、蔗糖等都是晶體,而木碳、橡膠都為無定形物質。其區別主要在於內部結構中的質點元素(原子、分子)的排列方式互不相同。

晶體簡單地分為:立方晶系、四方晶系、六方晶系、正交晶系、單斜晶系、三斜晶系、三方晶系等七種晶系。

通常只有同類的分子或離子才能進行有規律的排列,故結晶過程有高度的選擇性。通過結晶溶液中的大部分雜質會留在母液中,再通過過濾、洗滌即可得到純度高的晶體。但是結晶過程是複雜的,晶體的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形成晶族等現象,因此有時需要重結晶。

此外,結晶時有水合作用,晶體中有一定數量的溶劑分子稱為結晶水。

二、晶體的生成包括晶核的形成和晶體的成長兩個階段。

1.晶核的形成

晶核是過飽和溶液中初始生成的微小晶粒,是晶體成長過程中必不可

少的核心。加料溶液中其它物質的質點或者過飽和溶液本身析出的新固相質點,這就是「成核」。此後,原子或分子在這個初形成的微小晶核上一層又一層地履蓋上去,直於要求的晶粒大小,為「成長」。

晶核形成的過程:在溶液中,質點元素不斷地作不規則的運動,隨著溫度的降低或溶劑量的減少,不同質點元素間的引力相對地越來越大,以至達到不能再分離的程度,結合成線晶,線晶結合成面晶,面晶結核成按一定規律排列的細小晶體,形成所謂的「晶胚」。晶胚不穩定,進一步長大則成為穩定的晶核。

2.晶體的成長

在過飽和溶液中已有晶核形成或加晶種後,以過飽和度為推動力,溶液中的溶質向晶核或加入的晶體運動並在其表面上進行有序排列,使晶體格子擴大的過程。

影響結晶生長速率的因素很多:過飽和度、粒度、物質移動的擴散過程等。

解釋結晶成長的機理有:表面能理論、擴散理論、吸附層理論。目前常用的為擴散理論,按照擴散理論:晶體的成長過程由三個步驟組成的:

(1)溶質由溶液擴散到晶體表面附近的靜止液層;

(2)溶質穿過靜止液層後達到晶體表面,生長在晶體表面上,晶體增大,放出結晶熱;

(3)釋放出的結晶熱再靠擴散傳遞到溶液的主體去。

3樓:匿名使用者

不同溫度飽和度是不一樣的,達到飽和度,隨著溫度下降就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