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的鄉愁這首詩用了哪些形象表現詩人的鄉愁

2021-04-09 07:43:24 字數 5730 閱讀 2076

1樓:匿名使用者

席慕蓉在有關「鄉情,鄉思,鄉愁」的詩歌也不少,而且這類詩歌她寫得更是情難自抑,猶如懸崖瀑布,奔騰飛躍,很能與讀者產生共鳴。無論身在何處,每每走進這類詩歌,心中珍藏的那分對故土的惦念之情可謂一瀉千里,大有不可收拾之勢。 一首《鄉愁》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心頭繞: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第一節) 僅此兩句,已經使我想起「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千古佳句,可以想像這是多麼心動的感覺。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彷彿霧裡的揮手別離(第二節) 最初對這兩句詩歌的理解比較幼稚和片面,也沒有過多地思索作者為何說「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後來全面瞭解席慕蓉之後方有更清晰的認識,也進一步認識到「模糊」是因為別離時間太久,又因為種種原因這種「模糊」變成了「悵惘」,瞭解詩人的境況,對解讀這樣的詩句很有幫助。

離別後/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第三節) 詩歌最後小節將「鄉愁」凝結在一棵沒有年輪的樹上,充分表達「思鄉之情」不會因為人的老去而漸失,而是永遠鮮活。

席慕容的鄉愁這首詩詩人用了哪些巧妙的比喻,有什麼表達效果

2樓:du知道君

席慕容的《鄉愁》: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彷彿霧裡的揮手別離   離別後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分別用了笛聲,月亮,霧中別離,沒有年輪的樹來形容鄉愁的悠遠、惆悵與永不斷絕.   下面是賞析:

  席慕蓉將這份鄉愁用簡短的七行三節詩進行概括:第一節寫鄉音的清新繚繞,笛聲「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試想一年四季又有幾個晚上沒有月光啊,這就隱隱喻出遊子無時無刻不在懷戀故鄉.第二節寫鄉情的悵惘,對故鄉的懷念漸漸遙遠,時間的推移搖落了故鄉的輪廓,僅剩一種模糊不清的悵惘,如霧裡別離,濃似血卻又隔著一層迷濛的雲霧.

用霧裡的揮手別離來比喻對故鄉的模糊而悵惘的印記,是用一種可觀可感的具象來描述抽象的主觀感受,可謂生動形象、貼切自然.第三層寫鄉愁的永恆.是從上兩層的鄉音繚繞和鄉情纏綿過渡而來,這在形式上極具新穎意味.

層次的漸遞使主題由模糊逐漸鮮明.詩人用沒有車輪的樹永駐遊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發了深似海洋的愁緒和懷戀、悵惘的情感.   情感抒發與意象選擇的融合,使整首詩的意境深邃悠遠.

比喻的貼切自然、語言的樸素優美更使整首詩具有牧歌式的情調.

席慕容的鄉愁用了哪些形象表現鄉愁

3樓:霸氣磊確

精華答案 【席慕容的《鄉愁》】

【詩歌全文】

鄉愁席慕蓉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彷彿霧裡的揮手別離離別後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詩歌賞析】對故土的眷戀可以說是人類共同而永恆的情感。遠離故鄉的遊子、漂泊者、流浪漢,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葉落歸根。

席慕蓉將這份鄉愁用簡短的七行三節詩進行概括:第一節寫鄉音的清新繚繞,笛聲「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試想一年四季又有幾個晚上沒有月光啊,這就隱隱喻出遊子無時無刻不在懷戀故鄉。第二節寫鄉情的悵惘,對故鄉的懷念漸漸遙遠,時間的推移搖落了故鄉的輪廓,僅剩一種模糊不清的悵惘,如霧裡別離,濃似血卻又隔著一層迷濛的雲霧。

用霧裡的揮手別離來比喻對故鄉的模糊而悵惘的印記,是用一種可觀可感的具象來描述抽象的主觀感受,可謂生動形象、貼切自然。第三層寫鄉愁的永恆。是從上兩層的鄉音繚繞和鄉情纏綿過渡而來,這在形式上極具新穎意味。

層次的漸遞使主題由模糊逐漸鮮明。詩人用沒有車輪的樹永駐遊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發了深似海洋的愁緒和懷戀、悵惘的情感。

席慕容的《鄉愁》這首詩的匯入語、講授語、提問語和小結語是什麼?

席慕容的鄉愁整首詩用什麼的修辭手法,用具體的什麼,什麼,什麼來描述抽象的感

4樓:匿名使用者

席慕容的鄉愁整首詩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用具體的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來描述抽象的感情,表達了作者強烈的葉落歸根情結。

背景:席慕蓉的故鄉在蒙古草原,後來赴臺灣。她既不在那裡出生,也不在那裡長大,直到80年代才有機會踏上故鄉的土地。她只有在夢裡,在詩中,寄託無限鄉愁。

她的《鄉愁》纏綿悱惻,分別寫故鄉月夜的笛聲、離別故鄉時心中模糊的悵惘、別後對故鄉的綿綿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異,也具有比較強的時代意義。

原文:鄉愁

席慕容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彷彿霧裡的揮手別離

離別後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5樓:薛123學

比喻。詩人把鄉愁這種抽象的情緒轉化為「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四個意向,表達了作者強烈的葉落歸根情結。

席慕容的鄉愁,詩人運用了哪些意象來表現抽象的鄉愁

6樓:阿沾

詩人運用四個象徵性的意象來表現抽象的鄉愁:

一是「小小的郵票」,它象徵著作者少年時代鄉愁的骨肉之情。

二是「一張窄窄的船票」,它象徵著作者青年時代鄉愁的戀人之情。

三是「一方矮矮的墳墓」,它象徵著作者中年時代鄉愁的生死之情。

四是「一灣淺淺的海峽」,它象徵著作者晚年時代鄉愁的故國之情。

寫鄉愁的詩很多,而席慕蓉的這首《鄉愁》寫得清爽纏綿,清爽纏綿中又透著淳厚。

遠離家鄉的人時常思念家鄉,思念親人正像思念中的親人的音容最容易出現在眼前一樣,故鄉的聲音、故鄉的容貌時時縈繞在遊子的腦際。詩人將詩意賦予這種最普通也是最深切的思念。詩中寫故鄉的聲音是清遠的笛音,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月是故鄉明。在古詩月夜思鄉的意象中增添了牽魂攝魄的清麗悠遠的笛音。與清遠的鄉音形成鮮明的對比,故鄉的容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惆悵」。

這正是詩人對人們情感的準確把握,其實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愈是熟悉的、瞭解的、親近的,往往愈不容易一下子說出其容貌來。那種彷彿在雲裡霧裡的模糊感覺更牽動人們的情思。

最精彩的是最後一節。看到月亮,就彷彿聽到故鄉的聲音;想在記憶的螢幕上看清楚故鄉的容貌,故鄉卻隱隱約約、朦朦朧朧。這就是鄉愁,這就是被聲音和容貌牽動起來的、夢縈魂繞的鄉愁,不離不散的鄉愁。

把這種飄忽無定的鄉愁,準確形象地表達出來多少人找不到方法,但多少人表達不出來的,被詩人表達出來了,一句「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這一比喻抒發了情深似海的愁緒和懷念悵惘的情感。

充分表現「思鄉之情」不會因為人的老去而漸失,而是永具活力。語言的貼切自然、樸素優美,更使整首詩具有牧歌式的情調。

7樓:愛笑的檸檬草吶

席慕容的《鄉愁》: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彷彿霧裡的揮手別離

離別後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分別用了笛聲,月亮,霧中別離,沒有年輪的樹來形容鄉愁的悠遠、惆悵與永不斷絕.

下面是賞析:

席慕蓉將這份鄉愁用簡短的七行三節詩進行概括:第一節寫鄉音的清新繚繞,笛聲「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試想一年四季又有幾個晚上沒有月光啊,這就隱隱喻出遊子無時無刻不在懷戀故鄉.第二節寫鄉情的悵惘,對故鄉的懷念漸漸遙遠,時間的推移搖落了故鄉的輪廓,僅剩一種模糊不清的悵惘,如霧裡別離,濃似血卻又隔著一層迷濛的雲霧.

用霧裡的揮手別離來比喻對故鄉的模糊而悵惘的印記,是用一種可觀可感的具象來描述抽象的主觀感受,可謂生動形象、貼切自然.第三層寫鄉愁的永恆.是從上兩層的鄉音繚繞和鄉情纏綿過渡而來,這在形式上極具新穎意味.

層次的漸遞使主題由模糊逐漸鮮明.詩人用沒有車輪的樹永駐遊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發了深似海洋的愁緒和懷戀、悵惘的情感.

情感抒發與意象選擇的融合,使整首詩的意境深邃悠遠.比喻的貼切自然、語言的樸素優美更使整首詩具有牧歌式的情調.

8樓:小白家裡小白

席慕蓉將這份鄉愁用三種意象進行表現:

1、寫鄉音的清新繚繞,笛聲「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試想一年四季又有幾個晚上沒有月光啊,這就隱隱喻出遊子無時無刻不在懷戀故鄉。

2、寫鄉情的悵惘,對故鄉的懷念漸漸遙遠,時間的推移搖落了故鄉的輪廓,僅剩一種模糊不清的悵惘,如霧裡別離,濃似血卻又隔著一層迷濛的雲霧。用霧裡的揮手別離來比喻對故鄉的模糊而悵惘的印記,是用一種可觀可感的具象來描述抽象的主觀感受,可謂生動形象、貼切自然。

3、寫鄉愁的永恆。是從上兩層的鄉音繚繞和鄉情纏綿過渡而來,這在形式上極具新穎意味。層次的漸遞使主題由模糊逐漸鮮明。

詩人用沒有車輪的樹永駐遊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發了深似海洋的愁緒和懷戀、悵惘的情感。

情感抒發與意象選擇的融合,使整首詩的意境深邃悠遠。比喻的貼切自然、語言的樸素優美更使整首詩具有牧歌式的情調。

余光中和席慕容的鄉愁都表現了什麼思想感情

9樓:繁華有一夢

余光中的《鄉愁》與席慕容的《鄉愁》都是抒寫鄉愁,但在在表達上各特點.

【這兩首詩的相同點】:

1.作者的時代背景相同

2.抒發的思想感情相同

3都是按時間順序寫的

4.都運用了比喻的修詞方法

【這兩首詩的不同點】:

1.余光中的《鄉愁》感情樸實 讀起來朗朗上口,而席慕容的《鄉愁》比較含蓄.

2.余光中的《鄉愁》是抒情詩,而席慕容的《鄉愁》是散文詩.

【解析】:

從表達上看餘詩用多節來表達主題,而席詩則短小,一節包含了所要表達的主題;餘詩的節奏分明,每一節結構勻稱,而席詩則沒有這樣的限制;餘詩在表達上用時間來作為線索,而席詩則以意象為主來體現主題.

余光中的《鄉愁》詩用襯托的方式,從遠到近,從小到大,由淺入深,一層又一層鋪敘出鄉愁之濃.如果說余光中的《鄉愁》為大家講述了一個個的小故事,那麼席慕容的《鄉愁》則為大家描述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女詩人用超凡的想象力,新奇的比喻,纏綿的情思,細膩的表現了鄉愁的主題.

而兩首《鄉愁》都把無形的魂牽夢繞的鄉愁,描寫得淋漓盡致,由此可見愁思之重。

這兩首詩的作者有著相似的背景。

我們知道,

余光中是在抗日戰爭中隨父母逃難到江蘇、

上海等地,而後隨家到香港,

1949

年赴臺灣的,是一個遠離家鄉的遊子。席慕容是個生

活在臺灣的大陸人,她的故鄉在大草原上,後來赴臺生活。故鄉時時在她的夢裡。倆人

對故鄉的思念,以及現實對故鄉的渴望都存在於空間阻隔的紛繁中,還存在於曠遠的時

空中,只有在詩中寄託無限鄉愁,

在詩中,

都體現了一個主題,

家始終是每個人的歸屬,

身處異地、他鄉,家是心中唯一的掛牽,思鄉、念鄉之情決不會隨時間而變淡,只會日

益增添,永難相忘,只會眷戀著故鄉的一切一切,至純至真的鄉情喲。

這兩位詩人都運用了比喻的手法。余光中在詩中把鄉愁比喻化為四種具體的事物,

小時候作者將鄉愁寫進書信寄給家人,故把鄉愁喻為郵票;長大後,與家人分居兩地,

船是與家人團聚的媒介,是鄉愁的寄託,所以把鄉愁喻為船票;後來,母親的離世,與

至親的陰陽兩隔,讓作者失去了支撐的力量,於是作者就把愁緒比作為墳墓;而現在,

由於政治原因,兩岸人民不能團聚,作者將自己的鄉愁比喻為臺灣海峽,表達了他對祖

國的統一的那種強烈的渴望。全是隨著時間的變遷,感情也一步步加深、昇華。

席慕容的《鄉愁》中,笛聲「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四季中有多少個晚上沒有

月光,這就隱隱喻出遊子無時不刻懷鄉之情;離別家鄉時心中模糊的悵惘,隨時間的推

移,搖落了故鄉的輪廓,用霧裡揮手別離來比喻對故鄉的模糊而悵惘的印記;別後對故

鄉綿綿思念,用沒有年輪的樹永駐心間「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發深似海洋的愁緒和

懷戀情感。表達了作者的鄉愁無法消解、永無盡時。比喻生動形象,又別出心裁。

席慕容的鄉愁這首詩詩人用了哪些巧妙的比喻,有什麼表達效果

席慕容的 鄉愁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彷彿霧裡的揮手別離 離別後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分別用了笛聲,月亮,霧中別離,沒有年輪的樹來形容鄉愁的悠遠 惆悵與永不斷絕.下面是賞析 席慕蓉將這份鄉愁用簡短的七行三節詩進行概括 第一節寫鄉音的...

求席慕容的詩一首,席慕容的詩有哪些?最好的一首是?

一棵開花的樹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 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

冰心奶奶的鄉愁的寫作背景是什麼,席慕容鄉愁的寫作背景

冰心的鄉愁bai是說腳下du的一艘動盪不止zhi的海船,船上是一群求學dao的遊子內 這實際上是五容四運動之後整個中國知識分子的形象,求索真理,離鄉背井,祖國和母親以一種巨大的期待在盼望著。表面寫一種遊子情思,內心無疑是充滿著豪壯的,當然,詩人不肯 不忍 亦不能作壯語,但實際上我們卻從詩的字裡行間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