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唐詩和宋詞,完成下列各題。(4分)從軍行王昌齡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

2021-04-01 03:27:03 字數 5321 閱讀 8421

1樓:丶沉默

小題1:d

小題1:c

小題1:d說明對少數民族入侵的戰爭還沒有結束,所以沒有歸家的打算。

小題1:c中《漁家傲》有一種思鄉的憂傷之情。

「青海長雲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這首詩是什麼意思?

2樓:匿名使用者

青海上空的陰雲遮暗了雪山,遙望著遠方的玉門關。

(1)出處:此句出自唐朝詩人王

昌齡的古詩作品《從軍行》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2)翻譯:青海上空的陰雲遮暗了雪山,遙望著遠方的玉門關。塞外的將士身經百戰磨穿了盔和甲,攻不下西部的樓蘭城誓不回來。

(3)賞析:

前兩句提到三個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橫亙廷伸的祁連山脈。青海與玉關東西相距數千裡,卻同在一幅畫面上出現,於是對這兩句就有種種不同的解 說。

有的說,上句是向前極目,下句是回望故鄉。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關在後,則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鄉該是玉門關西的西域,那不是漢兵,倒成胡兵 了。

另一說,次句即「孤城玉門關遙望」之倒文,而遙望的物件則是「青海長雲暗雪山」,這裡存在兩種誤解:一是把「遙望」解為「遙看」,二是把對西北邊陲地 區的概括描寫誤解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見,而前一種誤解即因後一種誤解而生。

三、四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轉為直接抒情。「黃沙百戰穿金甲」,是概括力極強的詩句。戍邊時間之漫長,戰事之頻繁,戰鬥之艱苦,敵軍之強 悍,邊地之荒涼,都於此七字中概括無遺。

「百戰」是比較抽象的,冠以「黃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戰場的特徵,令人宛見「日暮雲沙古戰場」的景象:「百戰」 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鬥之艱苦激烈,也可想見這漫長的時間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壯烈犧牲。

3樓:匿名使用者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這兩句詩中,詩人運用典型的環境,將自己的情感與環境高度的統一,勾畫出一幅極為遼闊的邊陲風光圖,也讓讀者能夠想象到邊塞的場景以及邊塞的環境,還有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的戍邊的將士們,這是一種由淺及深的對比和深入的刻畫。是情感的昇華,也是為後兩句情感的高潮做好鋪墊。那麼這兩句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呢?

我們帶著原文一起來賞析。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出自王昌齡的《從軍行》,這兩句描寫了兩種景色——陰慘寒冷的邊塞和玉門關內遙遠的故鄉,兩相對比,在詩人心中激起了兩種強烈的感情——殺敵建功的豪情壯志和久戍不歸的思鄉之情。

東漢班超久在西域,年老了想回歸故里,就上疏說:「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所以,玉門關就是故鄉的象徵。玉門關外是愁雲慘淡、漫山飛雪的邊塞戰場,是將士們此時此刻的所處之地;而玉門關內是花紅柳綠、鶯歌燕舞的旖旎故鄉,是將士們心中日思夜想、魂牽夢繞的地方。

這兩句詩其實是作為全詩的鋪墊,用兩種截然不同的環境來寫心中想建功和想歸鄉的兩種矛盾的感情,而在這兩者的對比之下,將士們最終做出選擇——不破樓蘭終不還,表達了戍邊將士誓要殺敵報國的豪情壯志。

全詩如下:

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大意:天上佈滿無邊無際的烏雲,遮蔽著那遼闊蒼茫的青海湖和雪山,天地之間是一片陰冷慘淡的蒼涼景色。遠遠望去,極目之處只有那一座孤零零的玉門關城樓,玉門關內就是我們日日夜夜想要回去的故鄉。

邊塞之上,黃沙漫天,我多少次浴血奮戰,身上的鎧甲都不知道磨破了多少處。儘管戰場上九死一生,但我仍然壯志不改,不打敗進犯的敵人我誓不歸鄉。

賞析:前兩句描繪了一副蒼茫寥闊的邊塞景色,長雲慘淡、蕭殺肅穆的塞外是將士們浴血奮戰的地方,而遙遠的玉門關內是久戍士卒的思歸之地,詩人將戍邊報國的豪情壯志與寂寞悲涼的思鄉之情都融入了這一片淒冷蒼茫的景色中。

後兩句在前面報國和思歸的兩種感情之上做出選擇,儘管戍守邊疆是那麼艱苦,戰場廝殺更是九死一生,對故鄉親人的思念是那麼強烈,但將士們依然毫不猶豫的發出怒吼:不破敵誓不歸。

寫景開闊壯大,寫情渾厚昂揚,這就是盛唐詩歌之「氣象」,這種氣象是在國力強盛、經濟繁榮的盛唐環境基礎之上形成的,以後到了中晚唐,戰爭頻仍,社會蕭條,國力衰微,這種氣象也就不復存在了。

4樓:問題答人

青海上空的陰雲遮暗了雪山,遙望著遠方的玉門關。

5樓:匿名使用者

青海的長雲蓋住了雪山,孤城看著玉門關。

6樓:匿名使用者

我不知道啊?你的名字我的姓氏他們都睡了沒有人嗎?

從軍行(其四)這首古詩什麼意思?

7樓:野渡無人

從軍行(其四)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1316630

——王昌齡

譯文:青海湖上的綿延雲彩使雪山暗淡,一座城池遙望著玉門關。

身經百戰,黃沙穿破了鐵甲,不攻破樓蘭城堅決不回家。

王昌齡作的《從軍行》共七首,這裡所選為第四首。吐蕃和突厥一直是唐代西、北邊疆上的兩大勁敵,戰事不斷,這首詩就是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描述的。

前兩句描繪了整個西北邊陲的景象。青海湖的上空,雲霧繚繞,湖的北面,綿延著起伏不斷白雪皚皚的祁連山,越過雪山,是荒漠上的一座孤城,再向西,就是著名的軍事要塞玉門關。東西數千裡的邊疆圖卷,都在這短短兩句中被形象而簡潔地展現出來。

邊地孤寂困苦,風沙漫漫,戰士們常年艱苦作戰,就連鐵製的鎧甲都磨損破蔽了,但心中的自豪感和責任感卻與日俱增,他們誓死爾清邊塞的強敵,誓死保衛自己的家園。

典型環境與人物感情高度統一,是王昌齡絕句的一個突出優點,這在本篇中也有明顯的體現。"青海長雲暗雪山"一句所展示的景象極為遼闊。青海是徵人的戍守之地,浩渺無涯的青海湖,唐時哥舒翰曾築城於此,置神威軍以固邊防,抗禦入侵強敵。

於戍樓之上極目遠眺,天邊長雲,水、天、山融為一體,雲海、雪山一片迷漫。置身於這樣一個特定的環境,最易惹人鄉思。"孤城遙望玉門關"一句,轉入鄉愁。

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縣西,漢代在此設關,是中原和西域分界的關隘。《漢書.西域傳》:

"(西域)東則接漢,扼以玉門、陽關。"古時一出玉門關,即遠離家鄉,王維"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即是此意。

徵人於望斷雪山、雲海之時,自然思念家鄉,故這句寫遙望玉門,實是寄託鄉愁情思。從戍地青海的孤城是不可能望到玉門關的,"遙望",謂玉門在望,即是說已遠離家鄉,表現思鄉之切。 接下來的兩句另闢新境,使全詩的基調由低迴而轉向高昂。

"黃沙百戰穿金甲",意氣豪邁。金甲指鐵甲,由於在沙漠地帶久經征戰,鐵甲也為之磨穿,暗示戍邊時間之長和戰鬥的頻繁。這句寫實,也反映出戰士保國的壯志。

結句"不破樓蘭終不還"是前句的深化,直陳己志。樓蘭,漢時西域國名。

根據《漢書》載:漢武帝時,曾遣使通大宛國,樓蘭王阻路,攻截漢朝使臣。漢昭帝元鳳四年(公元前77)霍光派傅介子去樓蘭,用計斬殺樓蘭王。

唐時與吐蕃在此交戰頗多,王昌齡詩中借用傅介子斬樓蘭王典故,表明征戰將士誓平邊患的決心。一首絕句僅短短四句,內涵極其豐富。一般說,詩總以描寫具體形象為要,忌直白的議論。

此句卻純是議論,但用得恰到好處,使詩躍入了一個新的高度,思鄉與豪情壯志如此融洽無間。

8樓:落魄的水手

原文: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版[今譯權]

青海湖連綿不斷的大片烏雲,

遮暗了終年積雪的祁連山;

遠遠眺望只看見孤獨的城池,

那正是春風都吹不到的玉門雄關。

在黃沙莽莽的疆場上,

將士們身經百戰磨穿了鐵甲衣裳衫,

但是不徹底消滅入侵的邊賊,

他們將誓死不把家園回還!

王昌齡 從軍行其一翻譯

9樓:匿名使用者

從軍行楊炯 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註釋 1.從軍行:為樂府《相和歌·平調曲》舊題,多寫軍旅生活。

2.西京:長安。

3.牙璋:古代發兵所用之兵符,分為兩塊,相合處呈牙狀,朝廷和主帥各執其半。

4.鳳闕:皇宮。漢建章宮的圓闕上有金鳳,故以鳳闕指皇宮。

5.龍城:漢代匈奴聚會祭天之處,此處指匈奴匯聚處。

6.凋:暗淡,模糊。

7.百夫長:一百個士兵的頭目,泛指下級軍官。

譯文 報警的烽火照亮了西京,

壯士的心懷哪能夠平靜。

調兵的符令剛出了宮門,

將軍的騎士就直搗龍城。

雪攪昏天軍旗褪了彩色,

風狂動地風聲裹著鼓聲。

我羨慕百夫長衝鋒陷陣,

誰還耐守筆硯做個書生。

10樓:郭惠偉

其一:荒寂的原野,四顧蒼茫,只有這座百尺高樓,這種環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時令正值秋季,涼氣侵人,正是遊子思親、思婦念遠的季節。

時間又逢黃昏,這樣的時間常常觸發人們思念於役在外的親人。而此時此刻,久戍不歸的徵人恰恰「獨坐」在孤零零的戍樓上。天地悠悠,牢落無偶,思親之情正隨著青海湖方向吹來的陣陣秋風任意翻騰。

其二:琵琶奏起了新的樂曲,

守邊將士在琵琶聲中起舞,彈來彈去, 總是離不開《關山月》這類軍人出征的樂曲。

琵琶聲聲,聽不完守邊的愁苦,

仰望夜空,只見那引人思鄉的秋月照耀著萬里長城。

其三:深秋邊城榆樹上的葉子早已疏黃開始飄落,傍晚紅日欲墜,大風突起,

一轉眼城外的古戰場就被如雲的風沙彌漫.風沙過後,無數枯骨暴露在戰場上.

這些年來,多少將士為保衛家園,戰死在這荒涼的邊城.應該上書朝廷將他們的屍骨好好安葬,

別讓這些為保衛國家而死的將士們像孤魂野鬼一樣到死還在遊蕩.

其四:青海湖上的綿延雲彩使雪山暗淡,一座孤單的城鎮遙望著玉門關。歷經百戰黃沙磨穿了鐵鎧甲,不攻破樓蘭始終堅決不回鄉。

其五:大漠之中,狂風呼嘯,塵土飛揚,天色昏暗。一隊將士半卷著紅旗出了軍營,向敵軍挺進。

這時前方部隊傳來捷報:他們已在洮河的夜戰中生擒敵軍,大獲全勝。點評:

這首詩描寫戰爭場面,不從正面入手,而由側面著筆,用自然環境的惡劣和將士出征的緊張來襯托前軍夜戰的神勇,筆觸輕靈,結構脫跳,富有戲劇性。名句: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其六:

11樓:天似鏡風如紗

王昌齡詩《從軍行》

作品資訊

【名稱】從軍行

【年代】盛唐

12樓:醜亮操鳥

譯文報警的烽火照亮了西京,

壯士的心懷哪能夠平靜。

調兵的符令剛出了宮門,

將軍的騎士就直搗龍城。

雪攪昏天軍旗褪了彩色,

風狂動地風聲裹著鼓聲。

我羨慕百夫長衝鋒陷陣,

誰還耐守筆硯做個書生。

閱讀下面宋詞,完成12題南鄉子

1 梅,梅花報春 2 以味覺替代視覺,暗寫 梅子 已初掛枝頭,頗有新意。照應了上片起首描寫的梅花盛開的情景。意對即可 閱讀下面宋詞,回答下列問題。南鄉子 梅花詞和楊元素 蘇軾寒譽滿疏籬,爭抱寒柯看玉蕤。忽見客 1 梅 梅花 2 以味覺替代視覺,暗寫 梅子 已初掛枝頭,頗有新意。專照應了上片起首描寫的...

閱讀下面詩歌,回答下列小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1 緊扣象徵春色的 花 字,以 雨前 所見和 雨後 情景相對比 映襯,吐露出一片惜春怨雨之情。2 同意。望著殘紅及紛紛過牆去的蜂蝶,詩人懊喪 悵惘,這時突發奇想,卻疑春色在鄰家 詩人的想像似乎小 真實有據又天真爛漫。疑 字極有分寸,增加了真實感。這兩句詩不僅把蜜蜂 蝴蝶追逐春色的神態寫得活靈活現,更...

閱讀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15分)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遭漢末擾亂,

11.低微而鄙陋 奔走效勞 苗 把 12.能告訴我哪劃線了麼 是後值傾覆那句?在兵敗的時候接受重任,在危難的關頭奉命出使 東吳 13.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14.自緣身在最高層 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下面是我做的答案,希望可以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