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的《八聲甘州》具體的寫作背景,也就是寫於哪年?是柳永什麼

2021-03-24 22:04:04 字數 3686 閱讀 2802

1樓:可愛的康康哥

柳永初入仕,竟因譜寫俗曲歌詞,遭致當權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他於是浪跡天涯,用詞抒寫羈旅之志和懷才不遇的痛苦憤懣。《八聲甘州》即此類詞的代表作。其具體創作時間未得確證。

出自《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是宋代詞人柳永的作品。此詞抒寫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

原文如下: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杆處,正恁凝愁!(闌 一作:欄)

譯文如下:

面對著瀟瀟暮雨從天空灑落在江面上,經過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涼清朗。淒涼的霜風一陣緊似一陣,關山江河一片冷清蕭條,落日的餘光照耀在高樓上。到處紅花凋零翠葉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漸漸地衰殘。

只有那滔滔的長江水,不聲不響地向東流淌。

不忍心登高遙看遠方,眺望渺茫遙遠的故鄉,渴求回家的心思難以收攏。嘆息這些年來的行蹤,為什麼苦苦地長期停留在異鄉?想起美人,正在華麗的樓上抬頭凝望,多少次錯把遠處駛來的船當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她哪會知道我,倚著欄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2樓:黛妮

一、創作背景:

柳永出身士族家庭,從小接受儒家思想,有求仕用世之志。因天性浪漫和有**才能,適逢北宋安定統一,城市繁華,首都歌樓妓館林林總總被流行歌曲吸引,樂與伶工、歌妓為伍,初入世竟因譜寫俗曲歌詞,遭致當權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他於是浪跡天涯,用詞抒寫羈旅之志和懷才不遇的痛苦憤懣。

這首詞大約作於柳永遊宦江浙之時。

二、《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是宋代詞人柳永的作品。此詞抒寫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上片描繪了雨後清秋的傍晚,關河冷落夕陽斜照的淒涼之景;下片抒寫詞人久客他鄉急切思念歸家之情。

全詞語淺而情深,融寫景、抒情為一體,通過描寫羈旅行役之苦,表達了強烈的思歸情緒,寫出了封建社會知識分子懷才不遇的典型感受,從而成為傳誦千古的名篇。

三、附原文如下: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宋.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杆處,正恁凝愁!(闌 一作:欄)

【譯文】

面對著瀟瀟暮雨從天空灑落在江面上,經過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涼清朗。淒涼的霜風一陣緊似一陣,關山江河一片冷清蕭條,落日的餘光照耀在高樓上。到處紅花凋零翠葉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漸漸地衰殘。

只有那滔滔的長江水,不聲不響地向東流淌。

不忍心登高遙看遠方,眺望渺茫遙遠的故鄉,渴求回家的心思難以收攏。嘆息這些年來的行蹤,為什麼苦苦地長期停留在異鄉?想起美人,正在華麗的樓上抬頭凝望,多少次錯把遠處駛來的船當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她哪會知道我,倚著欄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四、作者簡介:

柳永,(約987年—約202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創始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

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3樓:匿名使用者

大約作於柳永遊宦江浙時

柳永的《八聲甘州》寫了什麼內容

4樓:簫灑舞劍

八聲甘州 ·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閒愁。

這首傳頌千古的名作,融寫景、抒情為一體,通過描寫羈旅行役之苦,表達了強烈的思歸情緒,語淺而情深。是柳永同類作品中藝術成就最高的一首,其中佳句「不減唐人高處」(蘇東坡語)。

開頭兩句寫雨後江天,澄澈如洗。一個「對」字,已寫出登臨縱目、望極天涯的境界。當時,天色已晚,暮雨瀟瀟,灑遍江天,千里無垠。

其中「雨」字,「灑」字,和「洗」字,三個上聲,循聲高誦,定覺素秋清爽,無與倫比。自「漸霜風」句起,以一個「漸」字,領起四言三句十二字。「漸」字承上句而言,當此清秋復經雨滌,於是時光景物,遂又生一番變化。

這樣詞人用一「漸字」,神態畢備。秋已更深,雨洗暮空,乃覺涼風忽至,其氣悽然而遒勁,直令衣單之遊子,有不可禁當之勢。一「緊」字,又用上聲,氣氛聲韻寫盡悲秋之氣。

再下一「冷」字,上聲,層層逼緊。而「悽緊」、「冷落」,又皆雙聲疊響,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量,緊接一句「殘照當樓」,境界全出。這一句精彩處在「當樓」二字,似全宇宙悲秋之氣一起襲來。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畢休。」詞意由蒼莽悲壯,而轉入細緻沉思,由仰觀而轉至俯察,又見處處皆是一片凋落之景象。「紅衰翠減」,乃用玉溪詩人之語,倍覺風流蘊藉。

「苒苒」,正與「漸」字相為呼應。一「休」字寓有無窮的感慨愁恨,接下「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寫的是短暫與永恆、改變與不變之間的這種直令千古詞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無語」二字乃「無情」之意,此句蘊含百感交集的複雜心理。

「不忍」句點明背景是登高臨遠,雲「不忍」,又多一番曲折、多一番情致。至此,詞以寫景為主,情寓景中。但下片妙處在於詞人善於推已及人,本是自己登遠眺,卻偏想故園之閨中人,應也是登樓望遠,佇盼遊子歸來。

「誤幾回」三字更覺靈動。結句篇末點題。「倚闌干」,與「對」,與「當樓」,與「登高臨遠」,與「望」,與「嘆」,與「想」,都相關聯、相輝映。

詞中登高遠眺之景,皆為「倚閨」時所見;思歸之情又是從「凝愁」中生髮;而「爭知我」三字化實為虛,使思歸之苦,懷人之情表達更為曲折動人。

這首詞章法結構細密,寫景抒情融為一體,以鋪敘見長。詞中思鄉懷人之意緒,展衍盡致。而白描手法,再加通俗的語言,將這複雜的意緒表達得明白如話。

這樣,柳永的《八聲甘州》終成為詞史上的豐碑,得以傳頌千古。

柳永《八聲甘州》抒寫的主要情感內容是

5樓:

八聲甘州 ·柳永抄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閒愁。

這首傳頌千古的名作,融寫景、抒情為一體,通過描寫羈旅行役之苦,表達了強烈的思歸情緒,語淺而情深。是柳永同類作品中藝術成就最高的一首,其中佳句「不減唐人高處」(蘇東坡語)。

分析柳永《八聲甘州》一詞的思想內容及藝術特色

6樓:

這是柳永的雅詞。宋代趙令畤《侯鯖錄》卷七引蘇軾語:"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聲甘州》雲:'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此語於詩句不減唐人高處。"

柳永是較早把遊子羈旅情懷納入詞中的人。這首詞的主題是遊子思歸。陳廷焯稱此詞為"古今傑構",是"耆卿集中僅見之作"(《詞則·大雅集》),王國維更以此與蘇軾《水調歌頭》媲美,認為此二作皆"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調論也"。

由此可見它在詞史上的地位。

求柳永,或柳永《八聲甘州》的相關選擇題及答案

分析柳永《八聲甘州》一詞的思想內容及藝術特色

這是柳永的雅詞。宋代趙令畤 侯鯖錄 卷七引蘇軾語 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 八聲甘州 雲 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此語於詩句不減唐人高處。柳永是較早把遊子羈旅情懷納入詞中的人。這首詞的主題是遊子思歸。陳廷焯稱此詞為 古今傑構 是 耆卿集中僅見之作 詞則 大雅集 王國維更以此與蘇軾 水調歌頭 媲...

八聲甘州中“愁”字的具體內涵是什麼

原句是 爭知我,倚闌杆處,正恁凝愁!意思是 她哪會知道我,倚著欄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一個愁字起到了收尾呼應。對瀟瀟 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 妝樓顒 y...

柳永的《歸朝歡》的寫作背景,柳永的《歸朝歡》的寫作背景!

此詞以白描和鋪敘的手法,情景相生地抒寫作者冬日早行而懷念故鄉的思緒和浪跡江湖的苦悶情懷。作者工緻地以白描手法描繪旅途景色,創造一個特定的抒情環境。前四句以密集的意象,表現江鄉冬日晨景,所寫的景物都是主體真切地感受到的。別岸 是稍遠的江岸,蕭蕭 為蘆葦之聲,淅淅 乃風的聲響。遠處江岸停著三兩隻小船,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