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城的感覺 講解下,賞析顧城的《感覺》

2021-03-24 06:18:31 字數 5096 閱讀 3112

1樓:匿名使用者

感覺是如此重要,對於詩的受者(即讀者),如別林斯基所說的:「詩歌是這樣一種東西,要理解它,必須從感覺開始,而不是從反省開始;在正常發展的情況下,後者必須是前者的結果。」對於詩的與者(即詩人),則如艾青所說的:

「詩是由詩人對外界所引起的感覺,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結為形象,終於被表現出來的一種'完成'的藝術。」由此可見,沒有詩的與者和受者的感覺的交流,就不能使詩最終實現「完成」階段。 顧城的《感覺》,捕捉感覺入詩。

要讀懂這首詩,一定要破除一個習慣的成見,即每首詩都必須要有主題。事實上,詩可以有主題,也可無主題。一種意念,一種感受(包括感覺),一種情愫,一種趣味,都可以單.

獨.織就詩。正如朱自清所說的:

「一些顏色,一些聲音,一些香氣,一些味覺,一些觸覺,也都可以有詩。」為此他強調指出:「發現這些未發現的詩,第一步得靠敏銳的感覺,詩人的觸角得穿透熟悉的表面向未經人到的的底子裡去。

」顧城童年時代被十年動亂的風雨趕出文化的伊甸園,放逐到農村,與白雲、沙答案補充

灘、野花為伴。大自然的雲光水聲,洗淨了他的感覺能力,一旦發而為詩,往往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顧城的這首小詩,是將感覺語詞化的結晶。

詩裁為兩節,每節四行,格式齊整。首節驅灰色天地撲入讀者眼簾:天、路、樓、雨是灰色的——這是鋪墊,在色彩上是欲揚先抑;第二節別見洞天,豁然開朗,在一片灰色的世界裡,走過兩個孩子:

一個鮮紅 一個淡綠詩人從調色盤裡,僅擷取灰、紅、綠三種顏色,卻為我們繪製了一幅多麼精彩的印象派畫景!平淡質樸、樸曝無華的語言組織成的詩的畫面,之所以能散發出誘人的芬芳,其奧祕誠如丹納在《藝術哲學》中所說的,詩人把客觀事物的「主要特徵」變成詩人的「第一印象」,使之在計中淹沒一切,使其它特徵處於被忽略的地位;並且把「事物的特徵給他一個刺激,使他得到一個強烈的印象」,這正是詩人必須持有的「獨特的感覺」。顧城成功地將這獨特的感覺銘刻在了詩內。

答案補充

世界是由顏色構成的。顧城卻獨獨拈出三種(其間「雨是灰色的」更是詩人的主觀印象),而棄其它於不顧;這些感覺是未經理性過濾的感覺,僅徘徊於感性認識的門口就被詩人敏銳地逮住,帶有強烈的直觀感。《感覺》有意迴避對具象的栩栩如生的描摹,僅僅凍結感官攝取的直覺,如印象派**大師德彪西所說:

「我的願望是再現我聽到的東西,這是一個寧要感覺而放棄情節的課題」,(4)但作品卻獲得了成功。當讀者步入詩人所描繪的灰色天地,又陡然領略鮮紅和淡綠的明麗色調,突兀感、新鮮感、舒暢感不是象通電一樣搖撼心湖嗎? 讀者從《感覺》一詩中獲得的決非僅僅是純感官刺激。

換言之,詩人僅捕捉瞬間感覺入詩,讀者從中卻可收穫知性的認識。那從灰色天地的樊籠裡掙脫出來的鮮紅和嫩綠,不也是對亮色,抑或是對青春和力的讚美嗎?即便是「走過兩個孩子」這一細節,細細揣摸,亦有深意可究。

它表現的不正是詩人對童心的酷愛嗎!顧城是以童心為詩的生命的呵!詩的畫面彷彿告訴人們,在一片灰濛濛的天地間,「鮮紅」的孩子和「淡綠」的孩子給世界帶來了希望。

2樓:匿名使用者

詩的前四行,寫的是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事物。

天空是夢想的樂園,太陽和月亮深居於此,太陽散發光芒,光芒代表希望。心靈的天空卻被附上灰色,那高潔的藍被灰色所替代,童話被現實所替代。天空高遠,上面承載了多少人的希冀與夢想,就這樣輕易地被現實所扼殺。

當一片希望被染上了灰色,希望變成絕望。

路是坎坷的,道路是前進的力量,是方向。人們走在道路上,本應走向光明,走向美好的未來,但道路是灰色的,另一端是一片灰暗的世界。

樓是用來居住的,人們住在樓裡,在樓房裡工作、學習。樓房本該是最親近人們生活的,但樓房變成灰色的,被人們的心染成灰色。

雨水帶來生機。雨水是天空的眼淚,天空用她的眼淚洗淨大地上的汙穢,帶來生命,帶來色彩。但雨也是灰色的,灰色的雨染溼了大地,大地一片灰暗。

在這四行詩中,詩人用了「灰色」這個詞。灰色誕生在黑與白的交界處。灰色是陰沉的、抑鬱的,一如當時社會的現狀——混沌、雜亂。

那是一個**的世界。**世界裡沒有光芒,沒有希望,沒有孩子,沒有童話,有的是一堆平凡的大人和一顆顆灰色的麻痺的心。**世界裡的人們每天麻木地穿梭著,那顆心早已被現實中的金錢和物質所腐蝕。

顧城小時候曾親眼看見過一個人因為把大字報貼反了而被一大群人暴打,他曾親身體會過被下放至農村時那艱苦的生活,他也曾親耳聽到那些對他的作品嘲笑、諷刺甚至辱罵的聲音,詩人的內心世界幾乎崩潰了。**世界中人們的麻木、心的空洞令他感到深深地恐懼,他在生活中體會到了**世界的殘酷。那種恐懼的陰影一直纏繞在詩人心頭,那時的他早已不相信這個**的世界。

詩的第五行「在一片死灰之中」,「一片」指的不僅僅是前面提到的四個意象,也是指**的世界。詩人選取了**世界中的四個普通的意象寫出了**世界的灰暗。**的世界是「死」的,天空、道路、樓房、雨水不僅僅是灰色的,更是「死」的,它們沒有呼吸,沒有心。

即使**擁有心,但心早已迷失在現實的燈紅酒綠和繁弦急管中。紅色的血液褪去之後,取之而來的是一片灰色。或許是童年親歷過的黑暗,顧城曾去過一片紅衛兵的墓地,他認為「死亡的冥夜/使單純永恆。

」或許詩人心中早已認為:在**的世界中,只有死亡才能讓單純的心變得永恆,這為他的離去埋下了伏筆。

沉重堆上心頭。顧城也想去改變,也試著去改變,但他最終無力改變什麼,正如他在詩中所說的那樣「我將被世界決定/卻從不曾決定世界。」強烈的渴望使他嚮往著另一個世界。

詩的最後三行,詩人向我們描述了他心中所向往的世界——孩子的世界。那兩個孩子就這樣出現了——紅的鮮紅,綠的淡綠。孩子有一顆晶瑩的心,孩子的世界是童話的世界。

孩子可以用整顆純真的心去相信、去接受一個童話的世界。童話世界裡的孩子不用受現實的束縛,他們的眼睛是晴空的眼睛,眼睛裡沒有折磨,沒有麻木,沒有背叛。

顧城瘋狂地幻想著,幻想著自己是一個孩子,那個淡綠的孩子,他可以為世界增添一份生機。他不會是孤獨的,他有那個鮮紅的孩子陪他。那時候的顧城剛剛結識謝燁併為他所傾倒,他滿心歡喜地憧憬著他們以後會永遠在一起。

不論是在**,他們可以一起去創造色彩、創造生機。顧城幻想著以一個孩子最美好、純真的心靈待在孩子的世界,生命永遠是多彩的。

但孩子僅僅是走過,他們不會停留,就像幻想始終還是幻想。水晶球破碎了,留下一地的晶瑩刺痛著人們的心。那不是一幅現實的畫,那僅僅是一個童話。

童話裡即使有陰天,也不過是用來襯托幸福的悲傷而已。童話的世界可以只有色彩,只有孩子,但最終都會是美麗的,不會像現實的黑暗,永遠只有一閃而過的鮮豔。

世界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一切事物都是世界的載體和表現形式,都是現實的、具體的、活生生的世界。

佛曰:「一沙一世界」。顧城一生的夢中有兩個世界,但他最終無法選擇,他空虛的心靈早已被印上大人世界的烙印,再也洗不乾淨。

3樓:徐思佳

淡綠的是他,鮮紅的是雷米。

賞析顧城的《感覺》

4樓:匿名使用者

詩人詩歌的開頭部分是「灰色的」,情調低落,情緒失意,充滿了失望和頹廢的色彩。最後一段,筆鋒一轉,出現生命正處於上升階段的人——兩個孩子,他們卻充滿了鮮紅的熱情和淡綠的未來。

5樓:匿名使用者

前面一灰色為主色調

代表了 頹廢和絕望

表現了 作者的孤寂 和失落

但最後 卻走出了兩個孩子

鮮紅:活力、熱情

淡綠:希望、未來

怎麼理解賞析顧城的詩《感覺》?

6樓:music星辰

原文:感 覺

顧城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樓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之中

走過兩個孩子

一個鮮紅

一個淡綠

賞析:詩可以是一個完整的意境,也可以是意象的碎片;可以是具體通俗的生活流,也可以是沒有任何背景,沒有任何細節的抽象線條。這首《感覺》就是幾個大色塊的拼合,象一幅印象派畫,簡單、鮮明、強烈。

讀者欣賞時,可以追究「灰」、「紅」、「綠」三種顏色象徵什麼,主題又是什麼,歸納出主題思想。或者讀者讀此詩只留下一種印象。從詩名得知,詩中所攝取的畫面,可能是詩人瞬間的感覺:

對單調的厭惡,對新美的歡悅。

喜歡新鮮色彩、喜歡美,這是人類共有的審美情感。喜歡鮮活的生命的律動,厭惡壓抑的死板僵化的東西。這是符合詩人敏感真摯又變幻莫測的情感,還有總在形而上求索的不甘寂寞的心!

顧城,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詩人,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2023年生於詩人之家,父親是著名詩人顧工。

顧城17歲開始寫作生涯,給各個報社雜誌投稿。2023年開始遊歷歐洲做文化交流,2023年便隱居紐西蘭激流島,過自給自足的生活,2023年10月8日在其紐西蘭寓所因婚變,用斧頭砍傷妻子謝燁後自縊於一棵大樹之下,謝燁隨後不治身亡。顧城留下大量詩、文、書法、繪畫等作品。

逝世後由父親顧工編輯出版《顧城詩全編》。

顧城(1956—1993),男,原籍上海,2023年9月24日生於北京一個詩人之家,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

(理解賞析)顧城的一首詩《感覺》

7樓:匿名使用者

顧城的詩常常讓我們感到一個問題:詩和現實的問題。

首先這首作品有比較標準的答案:http://zhidao.

我就說說我對這首作品的理解:

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樓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說實話,我對這首詩最震撼的地方就是在第一段,要怎樣才能感覺到這個世界全是灰色啊。一般都說天空是藍色,路是金色的。可是這裡除了灰色就沒有了,可以看做是對世界控訴。

有說這個畫面是欲揚先抑,其實這個畫面本身非常讓人害怕。

有人說:顧城的詩常常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隻有心沒有身,只有抱怨沒有感謝。其實在這首作品裡面還好。為什麼說到兩個孩子。兩個孩子是象徵,是一群人或者一代人。

………………………………………………………………………………………………………………

最後擴充套件一下。因為這首作品和樓主提問內容反映的是一樣的。「聲音的舌頭樹上一伸一縮」是指人們公社的喇叭,表現極權統治的宣傳。因為網上的賞析基本沒有觸及最原本的東西:

顧城的《感覺》賞析,賞析顧城的《感覺》

讀顧城的朦 朧詩,讀的就是感覺,它穿透歷史所有的朦朧,模糊,點激在我們的心靈,燃起我們對生活的厚重而無奈卻又熱情向前的感觸,這是詩人獨特的感覺的偉力,它們可以穿透時空的阻隔。感覺總是朦朧,總是飄忽不定,這不接受思考的描繪,更不受理性的統轄。而感覺一旦與由思維導致的理性發生聯絡,便會形成色彩形相的表象...

顧城獨子小木耳會回國嗎顧城的兒子木耳近況

應該不會。在國外呆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回來呢?回來探親倒是有可能的。看他本人的意願,他已經是成年人了,想回國也可以,不想回國也可以。顧城,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詩人,被稱為當代的 唯靈浪漫主義 詩人。顧城在新詩 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 一代人 中的一句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

求顧城的詩的朦朧詩歌作品的分析,求顧城的詩歌的不同風格的賞析

1.墓床 我知道永逝降臨,並不悲傷 松林中安放著我的願望 下邊有海,遠看像水池 一點點跟我的是下午的陽光 人時已盡,人世很長 我在中間應當休息 走過的人說樹枝低了 走過的人說樹枝在長 墓床 是我讀到的顧城最令人動容的作品,我總覺得這首詩冥冥中折射出了顧城的生活以及他內心所面臨的困境。這是一首值得細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