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則無物以相之的以而與此得疾而死的

2021-03-20 02:21:07 字數 4015 閱讀 9350

1樓:鬆長征鍾春

同學,你的問題似乎有點問題。第三題中,你少了個「者」字,原句應為「縛者曷為者也」,且後面的「者」也是虛詞。第四題中的乎也是虛詞。

1、楚王聞之:楚王聽到晏子將出使楚國的訊息。「之」作代詞,代「晏子將使楚」這件事:代詞是代替詞、片語和句子的詞。

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詞語重複,使文章簡潔。

2、何以也:用什麼辦法呢?「以」作介詞,表示憑藉。譯為:憑,靠。

3、縛者曷(hé)為者也:綁著的人是幹什麼的?「曷」同「何」,用作疑問代詞,

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什麼」。「者」作語氣詞,放在疑問句的句末,表示疑問語氣。

4、齊人固善盜乎: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東西的嗎?「固」作副詞,在疑問句中起強調,加重語氣的作用,這裡譯作「本來」的意思。「乎」在這作語氣助詞,表疑問語氣,譯為「嗎」。

5、入楚則盜:一到了楚國就偷起來。「則」作連詞,連線詞與詞、短語與短語、句與句,表示順承或轉折關係。在這篇文章中間作轉折關係。

常見的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樓:august八月份

個常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以、因、於、與、也、者、之。

其中部分虛詞的用法如下:

1、何:

(1)副詞,用在動詞前,表疑問,怎麼。

(2)疑問代詞,表原因,後面常帶語氣助詞「哉」「也」;相當於「為什麼」、「什麼」、「什麼原因」。

(3)代詞,做賓語,什麼。

(4)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相當於「多麼」。

2、而(1)連詞,表並列。

(2)複音詞,即「何況」,用反問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3)連詞,表假設。

(4)代詞,通「爾」。你,你的。

3、乎(1)句末語氣助詞,表揣測,相當於「吧」。

(2)介詞,相當於「於」,「在」。

(3)句末語氣助詞,表感嘆,相當於「啊」「呀」。

4、乃(1)副詞,表承接,於是。

(2)代詞,用作第二人稱,「你」、「你的」。

(3)副詞,表判斷,相當於「為」、「是」、「就是」。

文言虛詞意義和用法(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於,與,則,者,之)

如何區別虛詞「以」的意義和用法

3樓:呼市新東方烹飪學校

虛詞「以」的意義和用法有以下四個大的方面:

(一)用作連詞。

1.表示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勸學》)②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③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竊符救趙》)2.表示遞進關係。可譯為"並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②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屈原列傳》)③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皜駁色,而皆若僂(《登泰山記》)④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遊褒禪山記》)3.表示承接關係。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陳情表》)②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4.表示轉折關係。可譯為"但是""卻"。

①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②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陳情表》)5.表示假設關係。可譯為"如果""假如"。

①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②死而有知,其幾何離(《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飾關係,即連線狀語。可不譯。

①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於國也》)③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鴻門宴》)7.表示因果關係,

①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遊褒禪山記》)②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

8.表示目的關係,

①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

②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二)通「爾」,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①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②嫗每謂餘曰:「某所,而母立於茲(《項脊軒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四)與其它詞連用。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

①未幾而搖頭頓足者,得數十人而已(《虎丘記》)②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③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逍遙遊》)【而後】才,方才。

①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②三月而後成。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①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②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諫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會兒。

①既而以吳民之亂請於朝,按誅五人(《五人墓碑記》)②既而得其屍於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促織》)③既而將訴於舅姑,舅姑愛其子,不能御(《柳毅傳》);

4樓:匿名使用者

以 有以下幾種用法:

1.用作介詞。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藉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視情況譯為「用」「拿」「憑藉」「依據」「按照」「用(憑)什麼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察今》)

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乃入見。問:「何以戰?」(《曹劌論戰》)

餘船以次俱進。(《赤壁之戰》)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記》)

(二)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三)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由於」。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廉頗藺相如列傳》)

時操軍兼以飢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戰》)

(四)引進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和處所,用法同「於」,可譯為「在」「從」。例如:

餘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至於泰安。(《登泰山記》)

今以長沙豫章往,水道多絕,難行。(《漢書·西南夷傳》)

(五)表示動作、行為的物件,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例如:

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楚和。(《戰國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信陵君竊符救趙》)

2.用作連詞。用法和「而」有較多的相同點,只是不能用於轉折關係。

(一)表示並列或遞進關係,常用來連線動詞、形容詞(包括以動詞、形容詞為中心的短語),可譯為「而」「又」「而且」「並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遊褒禪山記》)

(二)表示承接關係,「以」前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或方式。可譯為「而」或省去。例如:

餘與四人擁火以入……(《遊褒禪山記》)

(三)表示目的關係,「以」後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或結果。可譯為「而」「來」「用來」「以致」等。例如:

作《師說》以貽之。(《師說》)

斂貲財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記》)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

(四)表示因果關係,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例如:

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信陵君竊符救趙》)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遊褒禪山記》)

(五)表示修飾關係,連線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陶淵明《歸去來辭》)

3.複音虛詞「以是」「是以」,相當「因此」,引出事理髮展或推斷的結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送東陽馬生序》)

餘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鐘山記》)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庖丁解牛》)

虛詞"以,之,而,與,為,且,其,因,於"用法

虛詞之,以的用法

文言虛詞而的意義和用法有哪些

而 一 用作連詞.1.表示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 又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 勸學 2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蜀道難 3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 信陵君竊符救趙 2.表示遞進關係.可譯為 並且 或 而且 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2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 屈...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乃」與例句中的「乃」用法 意義相同的一項是例 然後,乃求謀臣,無乃後乎A

a 副詞,才 b副詞,於是,就 c副詞,竟然 d表判斷,是。下列各句中加點的 之 與例句中的 之 用法 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例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親數存 a 代詞,我 b主謂間,無實義 c助詞,的 d代詞,它。下列各句中加點的 以 與例句中的 以 用法 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例 固以怪之矣 a 及以...

下列各種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請詳解每個詞的意思,謝謝啦)

選 c 以 都表示 用來 或 用它 相當於英語中 with it buy it a 中 1 意思 的 2 意思 是 他 b 中 1 意思 地 2 意思 但是 d 中 1意思 就 2 意思 然後才 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按理是d 希望對你有用。a1是以什麼來計算 a2是因為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