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行行重行行》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

2021-03-08 16:16:23 字數 5672 閱讀 5262

1樓:安安分分笑著過

行行重行bai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里du,各在天一涯;道路阻zhi且長,會面安dao可期?胡馬依北風回,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答遠,衣帶日已緩;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複道,努力加餐飯!

——《行行重行行》古詩是與今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一般唐代以後的律詩稱今體詩或近體詩,非律詩則稱古詩或古體詩。《古詩十九首》大約是東漢後期作品,大多是文人模仿樂府之作,也許有五六十首,樑昭明太子蕭統編《文選》,從其中選取了十九首,後人稱之為《古詩十九首》。

這些詩的寫作時間和地點不一致,而且作者已佚,但它的藝術成就卻是非常突出的,它長於抒情,善於運用比興手法,使詩意含蓄蘊藉,大體代表了當時古詩的藝術成就。詩的內容主要是反應士子宦途失意、遊子思鄉以及思婦的怨情。詩的藝術價值很高,一方面繼承了詩三百篇,另一方面又開創了建安魏晉五言詩的風氣,後來的詩人多受其影響。

鍾嶸《詩品》評為「一字千金」,誠非過譽。《行行重行行》是《古詩十九首》中的第一首。這首詩是一首思夫詩,抒發了一個女子對遠行在外的丈夫的深切思念。

2樓:小陶兒

這是一首在東漢末年

bai動盪歲月du中的相思亂離之歌。zhi儘管在流傳過程中失dao去了作者的名字專,但「情

屬真、景真、事真、意真」(陳繹《詩譜》),讀之使人悲感無端,反覆低徊,為女主人公真摯痛苦的愛情呼喚所感動。詩中淳樸清新的民歌風格,內在節奏上重疊反覆的形式,同一相思別離用或顯、或寓、或直、或曲、或託物比興的方法層層深入,「若秀才對朋友說家常話」式單純優美的語言,正是這首詩具有永恆藝術魅力的所在。而首敘初別之情——次敘路遠會難——再敘相思之苦——末以寬慰期待作結。

離合奇正,現轉換變化之妙。不迫不露、句意平遠的藝術風格,表現出東方女性熱戀相思的心理特點。

急求!從《行行重行行》來看古詩十九首的藝術特點或成就!謝謝啦! 5

3樓:離落蒾薍

本篇可分作兩部分:前六句為第一部分,後十句為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追敘初別,著重描寫路遠相見之難.

開頭兩句「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是全詩的綱,總領下文.   第二部分,著重刻畫思婦相思之苦.胡馬、越鳥二句是說鳥獸還懂得依戀故鄉,何況人呢?

以鳥獸和人作比,是從好的方面揣度遊子的心理.隨著時間的飛馳,遊子越走越遠,思婦的相思之情也愈來愈深切.「衣帶日已緩」形象地揭示了思婦的這種心情.

她日益消瘦、衰老和「遊子不顧反」形成對比.「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是從壞的方面懷疑遊子薄倖,不過不願直說,而是委婉地通過比喻表達心裡的想法.最後兩句是強作寬慰,實際上這種心情是很難「棄捐」勿「道」的,心緒不佳,「餐飯」也是很難「加」的.

相思之苦本來是一種抽象的心理狀態,可是作者通過胡馬、越鳥、浮雲、白日等恰切的比喻,帶緩、人老等細緻的描寫,把悲苦的心情刻畫得生動具體,淋漓盡致.

4樓:匿名使用者

本篇選自《文選》.   古詩

,通常是指古代詩歌.漢人稱《詩經》為古詩,南北朝人稱漢魏詩為古詩.漢詩中有一部分無名氏作品,也許有五六十首,樑昭明太子蕭統編《文選》,從其中選取了十九首,後人稱之為《古詩十九首》.

  這些詩的寫作時間和地點不一致,大約產生於東漢晚期.作者大概是一些失意的中下層知識分子,姓名已不可考.   詩的內容主要是反應士子宦途失意,遊子思鄉以及思婦的怨情.

詩的藝術價值很高,一方面繼承了詩三百篇,另一方面又開創了建安魏晉五言詩的風氣.後來的詩人多受其影響.鍾嶸《詩品》評為「一字千金」,誠非過譽.

  《行行重行行》是《古詩十九首》的第一首,寫的是思婦的離愁別恨.東漢末年,遊宦之風極盛,讀書人為了尋求出路,求取功名富貴,不得不背井離鄉,四處奔走.當時政治異常黑暗,社會極為混亂,出身低下的知識分子,即使滿腹經綸,也難於施展.

在這種情況下,親人遠離的痛苦,就顯得更為突出.所以,《古詩十九首》中以夫妻別離、互相思念為題材的作品佔了很大比例,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狀況,特別是下層知識分子的思想苦悶.   編輯本段詩詞原文  行行重行行 (xíng xíng chóng xíng xíng )   (無名氏) -----------《古詩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倚北風,越鳥巢南枝.

古詩十九首的主要思想內容及藝術成就

5樓:匿名使用者

古詩十九首》的思想內容

《古詩十九首》深刻地再現了文人在漢末社會思想大轉變時期,追求的幻滅與沉淪,心靈的覺醒與痛苦,學者所謂「逐臣棄友、思婦勞人、託境抒情、比物連類、親疏厚薄、死生新故之感,質言之、寓言之、一唱而三嘆之」(王康《古詩十九首繹後序》),良非虛言。例如《青青陵上柏》寫作者遊戲宛洛,意在仕途。然而他發現這個宮殿巍峨、甲第連雲,權貴們朋比為奸,苟且度日的都城,井非屬於他的世界。

在詩人貌似冷峻的態度中,蘊含有失去人生歸宿感的迷惘。有從政理想被褻瀆的憂憤。

《明月皎夜光》則抒寫了詩人的另一種失落,那就是一些文人在為共同利益的鬥爭中,標榜氣節和忠義,而一當他們在功名利祿的道路上層開競爭,原先的交誼就發生了變化。僥倖者和失意者的沉浮異勢,使原來的友情徒具虛名,詩人一度篤信的倫理道德,也就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頓時現出虛妄;這就使詩人所說的「昔我同門友,棄我如遺蹟。良無磐石固,虛名復何益」。

《古詩十九首》在揭露現實社會黑暗,抨擊末世風俗的同時,也隱含了詩人對失去的道德原則的追戀。這種無可奈何的處境和心態,加深了詩人的信仰危機。事功不朽的希望破滅,詩人乃轉而從一個新的層面上去開掘生命的價值。

《驅車上東門》說:「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萬歲更相送,賢聖莫能度。

」個體生命面對滔滔的時間長河,既彌足珍貴,又卑微渺小。詩人力求超越舊有的價值觀念,作出新的人生選擇。無論是露骨宣稱為擺脫貧賤而獵取功名,還是公開聲言要把握短暫人生而及時行樂,總之是喪失了屈原式的執著。

在舊的理性規範解除之後表現出來的生命衝動,由於受到歷史傳統、客觀環境和自身文化積澱的束縛,很難獲得健康、樂觀的內容和形式。但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在感嘆短暫的人生時,雖出言憤激,卻也並非真是甘心頹廢,有人仍在潔身自好,尋覓精神上的永恆。《回車駕言邁》就說:

「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奄忽隨物化,榮名以為寶。

」這裡所說的「榮名」,已超越了以爵祿為標誌的事功,而是追求精神的不朽。儘管這種不朽在當時尚乏具體內涵,卻預示了詩人企望功業不朽、文章不朽的建安時代即將到來。

《古詩十九首》還有一類作品更深刻地反映了遊子思婦的現實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巨大痛苦。漢代的養士、選士制度,驅使文人不得不背鄉離井,長期漂泊在外。這些文人或在仕途作無望的追求,或在異鄉逃避政治的**,更渴求有愛情、家庭的溫馨,以慰藉孤獨而屈辱的心靈。

極寫羈旅行役、相思懷人之苦,遂成為《古詩十九首》的一大主題。《涉江採美蓉》寫了一位漂泊異地的失意者懷念妻子的愁苦之情:

涉江採英蓉,蘭澤多芳草。採之慾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古詩十九首》的相思懷人之作,不少是從女性角度著筆的。首先,這是由於在宗法社會中,女性因其特定的處境,只能把全部的生命寄託於愛情和婚姻關係。其次,古代女性生活環境與心靈世界的狹小封閉,使她們只能在孤獨中無止境地去咀嚼體味相思的痛苦,其盛情的深婉細膩,又是男性所不及的。

女性豐富的情感和敏銳的觸角,與其生活環境中的種種事物相交流,又使這些事物成為女性心理最為動人的物化形式,併為詩人的創作提供了意蘊豐厚的意象和意境。

漢末文人則已在相當的程度上,具有了與女性世界作心靈溝通的現實基礎,他們抒寫女性的不幸,不僅有真誠的理解與同情,也融入了自己飽經憂患與痛苦的人生體驗。《古詩十九首》之多從女性角度寫相思之苦,並能由此獲得普遍而久遠的藝術蛙力,原因便在於此。例如《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抒。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以牛郎、織女的傳說,形象地表現相愛的人可望不可即的情狀良有新意。機聲札札,不成紋理,寫盡思婦藉助單調往覆的勞作排遣愁苦的用心及其百無聊賴的精神狀態。又如《行行重行行》,寫思婦對丈夫的深切懷念,雖然蒙上了唯恐被棄的陰影,她最終還是擱下這剪不斷、理還亂的愁緒,轉而向對方致以一往情探的祝願。

沒有對女性內心世界的深刻洞悉,是無法開掘出如此幽微的情感層次的。

《古詩十九首》以藝術的方式,表現士子的社會境遇、精神生活與人格氣質,並由此透視出漢末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有相當重要的認識意義。

6樓:匿名使用者

漢詩《行行重行行》的基本內容

7樓:匿名使用者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

與君生別離①。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②,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雲蔽白日③,遊子不顧反。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複道④,努力加飧飯!

① 生別離:活生生的分開 ②阻:險阻。長:遙遠。

③浮雲「比喻遊子在外地的新歡。蔽:遮蔽。白日:明亮的太陽,比喻愛人,即遊子。 ④棄捐:丟下。勿複道:不再說。

這是《古詩十九首》的第一首。《古詩十九首》為漢代五言詩,收入樑代昭明太子蕭統編的《文選》,這些詩的作者,創作的時間、地點都難以確定,但後世卻視之為帶有整體性的組詩,「古詩十九首」也就成了這些詩的專名。這些詩在內容上都有某些共同性,藝術上代表了漢代五言詩的最高成就。

背景材料:這是一首思婦懷念遠方遊子的詩。漢代末年,士人遊宦風氣很盛,大批中下層文人為了尋求出路,不得不遠離鄉里,或遊京師,或謁郡縣,以求得一官半職。

這些人就是所謂「遊子」。他們長期外出,家眷不能同住,彼此之間難免有傷離怨別的情緒。這些人的家屬就是《行行重行行》中的主人公一類的思婦。

大意:本詩的主人公和她丈夫感情很深,但因為種種原因又不得不遠遠分開,難以會面。她既擔心丈夫在外地發生變化,又憂慮自己年華會很快消逝。

但是當種種憂愁感傷都無法排遣時,她卻努力把這一切拋開,深情祝願遊子在外多加保重。因而主人公的多情溫柔和善良形象,是很能感人的。這首詩反映的思想感情和漢末的生活現實對我們瞭解古代社會也有一定的認識意義。

重點賞析:這首詩在藝術上的突出特點是委婉含蓄的抒情。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比興手法的運用。如:「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以鳥獸尚且留戀故鄉作為比喻和反襯,暗示遊子應早日還鄉;「浮雲蔽白日」則在比喻手法中隱含對遊子(實也對自己命運)的擔心,但表露得更為含蓄。

二是迂迴訴說,耐人尋味。比如本來要說自己因思念遠方親人而腰身瘦了,卻偏說衣帶一天天寬鬆了,本要說青春無多,卻偏說成「歲月忽已晚」;本來要訴說自己的「剪不斷,理還亂」的思緒,卻偏在結尾表示一切撇開,只希望對方多多保重……這種含蓄深沉的寫法,和主人公善良的柔情互為表裡,正是中國詩歌傳統的溫柔敦厚詩風的生動體現。

這首詩在藝術上的另一個特點是用典,就是引用以前詩文的內容或詞句,來說明眼前的內容。「讀者苦能知道所引用典故的全句乃至全篇,便可從聯想中領會本文的言外之意。這樣詩句就增厚了力量。

這所謂詩短意長,以技巧而論,是很經濟的。使用典故的效用便在此。」(朱自清語)本詩開頭的「與君生別離」是化用《楚辭·九歌》中「悲莫悲兮生別離」的句意;「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是借用《詩經·蕭葭》中「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內容;而「道路阻且長」則是直接襲用了《蕭葭》中「溯洄從之,道阻且長」的詞句;「胡馬」「越鳥」二句是引用《韓詩外傳》等書中所列的不忘本的典故;「歲月忽已晚」則是暗用《采薇》中「歲亦莫止」的內涵……當然用典不是機械地拼湊堆砌典故,只有同作品特定的內容環境融為一體,才是恰到好處的用典。

本詩在這方面是很成功的,因而不僅使詩句言簡意豐,同時也是形成詩中含蓄委婉手法的原因之一。

此外,這首詩雖然用了不少典故,但並不影響其語言淺近自然,風格平易淡遠的藝術特色,而這正是《古詩十九首》在藝術上的共同之處。

漂泊西南時期,杜甫詩歌在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方面有哪些特點

杜甫自幼即深受佛教薰陶,漂泊西南時期更篤定了這種思想。晚年的大量山水詩創作,受到 了禪宗的深刻影響,具有閒適 平靜 熱愛萬物的特點。杜甫在晚年西南漂泊時期詩歌中流露出的苦痛和憂思情懷,在思想情感上沉鬱頓挫的詩歌風格。杜甫詩歌的藝術特色。杜甫是一個被帖了標籤的詩人。他的詩記錄了大唐王朝由盛轉衰的歷史劇...

朦朧詩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朦朧詩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是什麼?

朦朧詩的思想內容 1.朦朧詩一反傳統的思想模式,追求友愛和諧的人際關係和真誠善良的人性迴歸。2.朦朧詩注重自我表現。它之所以給人 新 的感覺,是因為出現了具有現代青年特點的 自我 在藝術上,朦朧詩開始注意到漢語的詩意特質,講究精練 暗示 含蓄,講究意象的經營。即使是理性的思考,觀念的傳達,也能借意象...

論述曹植詩歌的思想內容與藝術特徵

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曹植詩歌今存八十餘首,辭賦 散文四十餘篇,就其創作經歷來看,大致以建安二十五年曹丕即位為界,分為兩個時期。前期的曹植由於受到曹操的寵愛,顯得志滿意得,昂揚樂觀,充滿自信,富於浪漫情調。後期創作,由於在曹丕父子的猜忌 下忍辱求生,心情極為苦悶,所以其內容和風格發生了很大變化。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