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取火的方法有什麼古人取火的方式全部

2021-03-06 05:31:26 字數 5072 閱讀 5597

1樓:青山一尾魚

火,從遠古時代開始,一直被人類所使用。那麼,火是怎樣被發現,又如何取得的呢?從中國的歷史來看,古代取火法主要有三:1、用木燧;2、用金燧;3、用石敲火。

木燧:即鑽木取火。相傳,遠古人民'茹毛飲血',還不知道取火進行熟食。

有一個叫燧人氏的人,見大鳥啄木出火(也有說看到森林自行**),認為木中藏火,於是'幾經攻治,幾番試驗',才創造出人工鑽木取火的法子,人類才有了自己取的第一把火。此法後世一直沿襲,曾經歷了數千年之久。這一古老傳說,反映了中國原始時代從利用自然火,進步到人工取火的情況。

周代,鑽木取火之法已經大行。古代所鑽之木,一年之中,根據不同季節,還要隨時改變。《周禮·月令》規定:

春天用柳,夏天用棗杏和桑柘,秋天用柞樹,冬天用槐檀,這叫'改火'或'更火'。因為,古人認為:只有根據木的顏色,與四時相配,才能得火,反之則不能得火。

也就是說,每逢換季之時,就要改新火。到了南朝,當時仍行鑽木取火,但取消過了'更火'這一風俗,不實行改木。

到了唐代,鑽木取火之法,更加廣泛流行。唐杜甫《清明詩》:'旅雁上雲歸此塞,家人鑽火用青楓。

'青楓是楓木,用於春日取火。崔元翰詩:'操舟眾工立禁岸,溼櫓鑽火磨星紅。

'溼的木櫓也可出火,說明凡木皆可出火。有趣的是每逢寒食節,為了紀念介子推,有禁火而寒食的習俗。因此,每年冬天儲存下來的火焰熄滅了。

到了清明,又重新鑽木取火。唐代皇帝在每年清明日要舉行隆重的賜火儀式,把新的火種賜給群臣,以表示對大臣的寵愛。

金燧:金燧,即向太陽取火。在周代,除木燧外,兼用金燧取火。

《周禮》載:秋官避開炬,負責用'夫燧'向太陽取明火。夫燧,是古人在日下取火的一種用具。

它是用金屬製成的尖底杯,放在日光下,使光線聚在杯底尖處。杯底先放置艾、絨之類,一遇光即能燃火。因此,夫燧即金燧。

另外,《考工記》記載了用金錫為鏡,其凹面向日取火的方法。可見,我國在四千年前已有使用光學原理取火的技術了。

取了漢代,仍用金燧取火。當時也叫陽燧。即用銅鏡向日取火,也用艾引火燃燒。

到了宋代,仍然流行金燧取火之法。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一段詳細的記載:用凹面銅鏡放在太陽下,其光都聚向內。

在離鏡一二寸處,光聚為一點,大如麻菽,觸物即著火。實際上這就是今天的凸面玻璃鏡。如果我們拿這玻璃鏡,向著太陽,鏡也會聚如豆,再用易燃物放在底下,頃刻間即可得火。

古代沒有玻璃,故用金鏡。現代的太陽灶就是從這一道理髮展而來的。過去古人出門,身邊都帶著燧。

因為那時的燧為尖頂杯,體積很小,都佩帶腰間以備用。但以陽燧取火,有個不足之處,就是天陰或夜晚就不能取到火。故古人往往是'左佩金燧,內佩木燧'。

這樣,有太陽就以金燧取火,沒有太陽則以木燧取火。

以石敲火:到了魏晉六朝,已經有以石敲火了。敲石所發的火,叫'石火'。

潘岳詩:'煩如敲石火'。劉勰在《新論·惜時》中,曾形容人的短促一生,猶如'石火'。

到唐時,敲石取火者更多。柳宗元詩:'夜發敲石火,山林如晝明'。

白居易詩:'深爐敲火煮新茶,石火光中寄此身'。

古代以石敲火之法,是用鐵片與石相撞,下面在放著'火絨',當火星落在絨上,燃燒時,再用'取燈'接引,即取得火。火絨,是艾或紙,加以硝水製成,揉之使軟,極易**。'取燈',北方叫'發燭',以褪皮麻秸做成小片狀,長五六寸,塗硫磺於首,遇火即燃,用以發火。

在南方,發燭則用松木或杉木製成。高士奇《天祿識餘》中記載:'杭人刻松木為小片,其薄似紙,溶硫磺塗木片頭,作為接火之用。

'宋時,民間劈小杉條,並染上硫磺,置之待用,一與火遇,迅即得火,人呼之為'引光奴'。後來一些以此為業者,則呼之為'火寸'。以石敲火之法盛生後,必須有引燃物配合,所以'發燭'、'火寸'等助燃物的行業就逐步發展起來。

光緒初年,火柴還未盛行。當時取火技術又進了一步,用一種叫'火鐮'的工具。這種火鐮,縫皮為包,安鐵為刃內裝火石一片,火絨一團,如果要用火,取火絨豆許,放在石上,再用鐵刃撞擊,能發出火星,頃刻間就得火,是當時吸旱菸者不可離身之物。

後來有了火柴,火鏡、火石、火絨等物就逐漸衰落了,最後消失。

2樓:詩雨曦好貨鋪

鑽木取火,用打火石取火。

古人取火的方式(全部)

3樓:愛做作業的學生

一、鑽木取火

折一根山麻木,弄成扁平狀,在上面刻一個淺淺的凹穴,在凹穴邊刻一個缺槽,再折一根山麻木細枝作為鑽桿。取火時坐在地上,用兩腳把刻有穴、槽的山麻木板壓著,然後將鑽桿一端接在凹穴上,雙手用力搓轉鑽桿,使其急速旋轉,發生劇烈摩擦。

這時凹穴裡生出一些木屑粉末落在缺槽裡,繼續搓轉鑽桿,便產生火花,引燃木槽中的木屑。然後把燃著的木屑放在事先準備好的一把幹茅草裡,用口一吹,茅草就燃**焰。

二、擊石取火

這種方法的使用可能是受到製作石器時迸發出火花的現象的啟發。我們可以找一塊堅硬的石頭做為「火石」,用小刀的背或小片鋼鐵向下敲擊「火石」,使火花落到引火物上。當引火物開始冒煙時,緩緩地吹或扇,使其燃起明火。

如果「火石」打不出火來,可另外尋找一塊石頭再試。當然並不是任何一塊石頭都能點燃引火物,石頭擊出的火花必須有一定的熱量和持續時間才能點燃引火物。根據考古資料發現,用黃鐵礦打擊火燧石而產生的火花可以取火。

三、弓鑽取火

用強韌的樹枝或竹片綁上鞋帶、繩子或皮帶,做成一個弓子。在弓上纏一根乾燥的木棍,用它在一小塊硬木上迅速地旋轉。這樣會鑽出黑粉末,最後這些黑粉末冒煙而生出火花,點燃引火物。

在平坦的木板上摩擦玻璃片,也能生熱發火。待劇烈摩擦時,將引火物吹燃。

四、藤條取火

找一根乾的樹幹,一頭劈開,並用東西將裂縫撐開,塞上引火物,用一根長約兩尺的藤條穿在引火物後面,雙腳踩緊樹幹,迅速地左右抽動藤條,使之摩擦發熱而將引火物點燃。

還可用兩塊軟質的木頭或竹片用力相互摩擦取火,下面墊以棕櫚樹皮或椰子葉底部的乾燥物作引火物。

擴充套件資料

人工取火是原始人類不知經過多少萬年的摸索,在長期勞動實踐中,不斷總結用火和儲存火種的經驗逐步發明的,原來,人類的祖先在「整修」洞穴、或在製造石器的過程中,看到岩石碰撞有火星飛濺,又發現用黃鐵礦石或赤鐵礦石作錘子,敲擊石英石或燧石時能產生較大的火花,這些火星、火花有時落到乾枯的枝葉、亂草上會燃燒起來。

原始人為了製造一種工具,用石錐在木棒上旋鑽,鑽的時間長了,便會冒煙生出火來。先民從這些重複無數次的勞動實踐中得到啟發,明白了其中的因果關係,從而發明了撞擊和摩擦取火的方法。這兩種方法,儘管用材不同,方法也有區別,但都屬於摩擦取火的範圍。

這種原始的取火方法,在許多民族中曾經廣為流行。

4樓:匿名使用者

火,從遠古時代開始,一直被人類所使用。那麼,火是怎樣被發現,又如何取得的呢?從中國的歷史來看,古代取火法主要有三:1、用木燧;2、用金燧;3、用石敲火。

木燧:即鑽木取火。相傳,遠古人民'茹毛飲血',還不知道取火進行熟食。

有一個叫燧人氏的人,見大鳥啄木出火(也有說看到森林自行**),認為木中藏火,於是'幾經攻治,幾番試驗',才創造出人工鑽木取火的法子,人類才有了自己取的第一把火。此法後世一直沿襲,曾經歷了數千年之久。這一古老傳說,反映了中國原始時代從利用自然火,進步到人工取火的情況。

周代,鑽木取火之法已經大行。古代所鑽之木,一年之中,根據不同季節,還要隨時改變。《周禮·月令》規定:

春天用柳,夏天用棗杏和桑柘,秋天用柞樹,冬天用槐檀,這叫'改火'或'更火'。因為,古人認為:只有根據木的顏色,與四時相配,才能得火,反之則不能得火。

也就是說,每逢換季之時,就要改新火。到了南朝,當時仍行鑽木取火,但取消過了'更火'這一風俗,不實行改木。

到了唐代,鑽木取火之法,更加廣泛流行。唐杜甫《清明詩》:'旅雁上雲歸此塞,家人鑽火用青楓。

'青楓是楓木,用於春日取火。崔元翰詩:'操舟眾工立禁岸,溼櫓鑽火磨星紅。

'溼的木櫓也可出火,說明凡木皆可出火。有趣的是每逢寒食節,為了紀念介子推,有禁火而寒食的習俗。因此,每年冬天儲存下來的火焰熄滅了。

到了清明,又重新鑽木取火。唐代皇帝在每年清明日要舉行隆重的賜火儀式,把新的火種賜給群臣,以表示對大臣的寵愛。

金燧:金燧,即向太陽取火。在周代,除木燧外,兼用金燧取火。

《周禮》載:秋官避開炬,負責用'夫燧'向太陽取明火。夫燧,是古人在日下取火的一種用具。

它是用金屬製成的尖底杯,放在日光下,使光線聚在杯底尖處。杯底先放置艾、絨之類,一遇光即能燃火。因此,夫燧即金燧。

另外,《考工記》記載了用金錫為鏡,其凹面向日取火的方法。可見,我國在四千年前已有使用光學原理取火的技術了。

取了漢代,仍用金燧取火。當時也叫陽燧。即用銅鏡向日取火,也用艾引火燃燒。

到了宋代,仍然流行金燧取火之法。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一段詳細的記載:用凹面銅鏡放在太陽下,其光都聚向內。

在離鏡一二寸處,光聚為一點,大如麻菽,觸物即著火。實際上這就是今天的凸面玻璃鏡。如果我們拿這玻璃鏡,向著太陽,鏡也會聚如豆,再用易燃物放在底下,頃刻間即可得火。

古代沒有玻璃,故用金鏡。現代的太陽灶就是從這一道理髮展而來的。過去古人出門,身邊都帶著燧。

因為那時的燧為尖頂杯,體積很小,都佩帶腰間以備用。但以陽燧取火,有個不足之處,就是天陰或夜晚就不能取到火。故古人往往是'左佩金燧,內佩木燧'。

這樣,有太陽就以金燧取火,沒有太陽則以木燧取火。

以石敲火:到了魏晉六朝,已經有以石敲火了。敲石所發的火,叫'石火'。

潘岳詩:'煩如敲石火'。劉勰在《新論·惜時》中,曾形容人的短促一生,猶如'石火'。

到唐時,敲石取火者更多。柳宗元詩:'夜發敲石火,山林如晝明'。

白居易詩:'深爐敲火煮新茶,石火光中寄此身'。

古代以石敲火之法,是用鐵片與石相撞,下面在放著'火絨',當火星落在絨上,燃燒時,再用'取燈'接引,即取得火。火絨,是艾或紙,加以硝水製成,揉之使軟,極易**。'取燈',北方叫'發燭',以褪皮麻秸做成小片狀,長五六寸,塗硫磺於首,遇火即燃,用以發火。

在南方,發燭則用松木或杉木製成。高士奇《天祿識餘》中記載:'杭人刻松木為小片,其薄似紙,溶硫磺塗木片頭,作為接火之用。

'宋時,民間劈小杉條,並染上硫磺,置之待用,一與火遇,迅即得火,人呼之為'引光奴'。後來一些以此為業者,則呼之為'火寸'。以石敲火之法盛生後,必須有引燃物配合,所以'發燭'、'火寸'等助燃物的行業就逐步發展起來。

光緒初年,火柴還未盛行。當時取火技術又進了一步,用一種叫'火鐮'的工具。這種火鐮,縫皮為包,安鐵為刃內裝火石一片,火絨一團,如果要用火,取火絨豆許,放在石上,再用鐵刃撞擊,能發出火星,頃刻間就得火,是當時吸旱菸者不可離身之物。

後來有了火柴,火鏡、火石、火絨等物就逐漸衰落了,最後消失。

鑽木取火是古人對社會的探索,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故事

在遠古時,商丘一帶是一片山林。在山林中居住的燧人氏,經常捕食野獸,當擊打野獸的石塊與山石相碰時往往產生火花。燧人氏從這裡受到啟發,就以石擊石,用產生的火花引燃火絨,生出火來。這種取火法在三十年前的商丘農村還有人在使用。當時,有一位聖人從鳥啄燧木出現火花而受到啟示,就折下燧木枝,鑽木取火。他把這種方法...

姓餘取火字旁的名字

餘煜祺 煜 照耀祺 吉祥 取名為一大學問,真正要取得一個既有豐富文化內涵 意蘊深遠 詩意優美且符合孩子五行八字,須具備眾多專業知識,要注意和追求的內容還有很多。但是,名字是伴隨寶寶一生成長的,多一點付出也是值得的。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幫助。如果是男的就叫餘煜,女孩兒的話就叫餘煓!求幫取名字 姓餘 輩分...

古人的智慧作文,古人的智慧怎麼誇,佩服古人的智慧

從現實中醒悟過來,讓我們懷著一顆赤誠的心,回到過去,走進古人的內心世界,與他們把酒言歡,學習古人的智慧!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又寫李清照這顆多愁善感,支零破碎的心,雖為女流,卻吟出一首首如此擾人心扉,使人心亂的曲子,醉了!它是愚不可及,還是大智若愚?我們走進她的內心世界,觀望著這一顆支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