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與天氣的關係

2021-03-05 19:48:59 字數 5411 閱讀 8471

1樓:匿名使用者

物候是生物長期適應溫度條件的週期性變化,形成與此相適應的生長髮育節律,通俗講就是生物為了適應環境而做出的反應。關於物候世界人民在很早時候就有總結,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有物候記載的國家,早在周代已有記述,在西方,古希臘的雅典人已編制有全年的物候歷。

各地對物候現象都有總結,例如鳥兒搭高窩,今年雨水多而且各地的氣候條件不同物候現象也不同

人類對環境的總結大大的提高了人類的生存機會對人們的生產生活都有積極的引導作用,看看環境的變化就知道未來的天氣,這種憑經驗側天氣地方法簡明易學,是一種很有效的手段

天氣的陰晴與很多氣候條件有關,現在側天氣運用了許多高科技,需要裝置成本高,也可以通過觀測天象得知省錢省力

總之物候是多年天氣的積累,兩者有從屬關係

2樓:匿名使用者

氣候是長時間內氣象要素和天氣現象的平均或統計狀態,時間尺度為月、季、年、數年到數百年以上。氣候以冷、暖、幹、溼這些特徵來衡量,通常由某一時期的平均值和離差值表徵。

氣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區多年時段大氣的一般狀態 ,是該時段各種天氣過程的綜合表現。氣象要素(溫度、降水、風等)的各種統計量(均值、極值 、概率等)是表述氣候的基本依據。氣候與人類社會有密切關係,許多國家很早就有關於氣候現象的記載。

中國春秋時代用圭表測日影以確定季節,秦漢時期就有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的完整記載。氣候一詞源自古希臘文,意為傾斜,指各地氣候的冷暖同太陽光線的傾斜程度有關。

由於太陽輻射在地球表面分佈的差異,以及海、陸、山脈、森林等不同性質的下墊面在到達地表的太陽輻射的作用下所產生的物理過程不同,使氣候除具有溫度大致按緯度分佈的特徵外,還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特徵。按水平尺度大小,氣候可分為大氣候、中氣候與小氣候。大氣候是指全球性和大區域的氣候,如:

熱帶雨林氣候、地中海型氣候、極地氣候、高原氣候等;中氣候是指較小自然區域的氣候,如:森林氣候、城市氣候、山地氣候以及湖泊氣候等;小氣候是指更小範圍的氣候,如:貼地氣層和小範圍特殊地形下的氣候(如一個山頭或一個谷地)。

在緯度位置、海路分佈、大氣環流、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響下,世界氣候大致分為以下幾種型別:

⑴、寒帶苔原氣候:冬長而冷,夏短而涼;

⑵、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夏季溫和,冬季寒冷;

⑶、溫帶季風氣候夏季較暖,冬季較溫和;

⑷、溫帶草原氣候:夏暖冬寒;

⑸、溫帶沙漠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寒冷;

⑹、**帶雨林氣候;

⑺、**帶季風氣候;

⑻、熱帶沙漠氣候:高溫少雨;

⑼、熱帶草原氣候:暖季多雨涼季乾燥;

⑽、熱帶雨林氣候:高溫高溼;

⑾、山地氣候:從山麓到山頂垂直變化;

⑿、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

⒀、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暖夏涼,年溫差小;

⒁、**帶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少雨,夏季炎熱少雨

氣候變化對人類與自然系統有重要影響.由於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已經適應今天以及最近過去的氣候,因此,如果這些變化太快使得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不能適應的話,人們將很難應付這些變化.對於許多發展中國家,這可能會對基本的人類生活標準(居住、食物、飲水、健康)產生非常有害的影響。

對於所有的國家,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頻率的增加將會增大天氣災害的風險。氣候變化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影響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影響,其中一些變化實際上是不可逆轉的,因此我們更要關注的是負面影響。據統計,2023年到2023年,特別是2023年以後氣象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急劇增加。

原因有兩個,一方面極端天氣事件的增多,另一方面我國總體經濟體量增加,因此經濟損失絕對值大幅升高。

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是負面的。預計到2023年,我國三大作物,即稻米、玉米、小麥,除了澆灌冬小麥以外,均以減產為主。氣候變化對水資源的影響也很大,全球變暖使水迴圈的過程速度加快,降水的空間不均勻性增加。

氣候變化對重大工程也有影響,如長江上游降水量的增加,導致地質災害的頻率會增加,對三峽水庫的安全運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另外氣候變化也會影響青藏鐵路和公路,大大增加鐵路和公路執行維護的投資。

同全球一樣,我國的氣候與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氣候變暖遠遠超出一般意義上的氣候問題和環境問題,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帶來十分嚴峻的威脅,這種威脅仍將持續並不斷加劇。科技界應當特別關注氣候變化問題,積極採取適應和減緩措施,不斷提升氣候系統、生態、環境保護的層次和水平,這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是**、公眾和科學家的共同願望。

什麼是物候

現在可以總結一下了。什麼是物候?以上那些受環境(氣候、水文、土壤)影響而出現的以年為週期的自然現象,都是物候現象。

它包括三個方面:(1)各種植物的發芽、展葉、開花、葉變色、落葉等現象;(2)候鳥、昆蟲以及其他動物的飛來、初鳴、終鳴、離去、冬眠等;(3)一些水文氣象現象,如初霜、終霜、結冰、消融、初雪、終雪等。

有時又根據生物種類分為植物物候、動物物候。動物物候有時又細分為鳥類物候,昆蟲物候等。有時還把農作物的生育期稱為作物物候,而把其他的統稱為自然物候。本書介紹的主要是自然物候。

幾千年來農民是很關心物候的,在他們看來,暑去寒來、鳥語花開、秋天紅葉都是大自然的語言。杏花開了,就好象大自然在召喚農民趕快春耕;桃花開了,又好象在暗示農民趕快下種;春末夏初,布穀鳥開始唱歌,在農民耳裡,它是在唱什麼「阿公阿婆、割麥插禾」。很多地方的農民曆來是以物候來定季節和農時的。

現代研究物候的主要目的,也還是認識自然季節現象的變化規律,服務於農業生產和科學研究。

那麼,物候學和氣候學有什麼不同呢?物候學和氣候學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它們都是觀測一年裡各個地方、各個區域季節變化的,都是帶地方性的科學;所不同的是,氣候學是觀測、記錄並研究某地的冷暖晴雨、風雲變化等現象和變化規律的。物候學則是記錄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季節活動,從而瞭解氣候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以及自然季節的變化規律的。

物候所反映的是過去一段時間裡氣候條件的積累對生物的綜合影響,因而物候學也有人把它歸在生物氣候學中。

物候雖然由氣候所決定,但氣候的觀測代替不了物候觀測。因為農作物都是活生生的生物,影響它生長的因素很多,不是用單因子或幾個因子的資料就能說清楚的。而生物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絡,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因此以某些野生動植物的物候來定農時有其優越性。

貴陽的農諺說:「窮人不聽富人哄,閻王刺開花撒谷種(稻種)」,以閻王刺開花來指示和預報水稻的播種期,比其他任何方法都簡單可靠。更何況我國丘陵山地區佔全國的三分之二以上,一個氣象站的記錄在山區所能代表的範圍有限,而野生動植物各處皆有,只要注意觀測,就能對季節和農時提供可靠的資訊。

可以說,物候是大自然告訴我們季節變化的最直接的語言。

氣象 [解釋]1.大氣的狀態和現象,例如颳風、閃電、打雷、結霜、下雪等。

2.氣象學。

3.情景;情況。 例如一片新氣象。

大氣中的冷熱、乾溼、風、雲、雨、雪、霜、霧、雷電等各種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的總稱。

氣象的觀測專案有:氣溫、溼度、地溫、風向風速、降水、日照、氣壓、天氣現象等。

氣象學研究的物件是大氣層內各層大氣運動的規律、對流層內發生的天氣現象和地面上旱澇冷暖的分佈等。如雲、霧、雨、雪、冰雹、雷電、颱風、寒潮等都是我們常見的天氣現象。它的研究範圍是地球表面的大氣層,厚約3000公里,自下而上可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然層和外層。

1. 暈

天空中有一層高雲,陽光或月光透過雲中的冰晶時發生折射和反射,便會在太陽或月亮周圍產生彩色光環,光環彩色的排序是內紅外紫。稱這七色彩環為日暈或月暈,統稱為暈。其中對觀測者所張的角半徑為22度的暈最為常見,稱22度暈,偶爾也可看到角半徑為46度的暈和其他形式的與暈相近的光弧。

由於有卷層雲存在才出現暈,而卷層雲常處在離鋒面雨區數百公里的地方,隨著鋒面的推進,雨區不久可能移來,因此暈就往往成為陰雨天氣的先兆。

2. 華

天空中有一層透光薄雲,雲中的水滴大小均勻,若是由冰晶組成的雲則要求冰晶尺寸均勻。月光或陽光透射雲層過程中,受到均勻雲滴(水滴或冰晶)的衍射,結果會在月亮或太陽周圍緊貼月盤或日盤形成內紫外紅的彩環,稱為華。因日光太亮,所以人們不易觀察到日華,月華則比較常見。

緊貼月盤的華又稱華蓋,通常華蓋的紫色不太顯著故內環呈青藍色,其外呈黃色為主,最外呈紅色。有時在華蓋外隔一暗圈後還會出現一個甚至幾個彩色排序與華蓋相同,但亮度弱得多的同心光環,稱為副華。

3. 虹和霓

含七種色光的太陽光線,射入大氣中的水滴(雨滴或霧滴),各種色光經歷折射和反射後,可在雨幕或霧幕上形成彩色光弧環。當光弧環對觀測者所張的角半徑約42度,光環的彩色排序是內紫外紅時,稱為虹。

在虹的外面,有時還出現較虹弱的彩色光環,光環對觀測者所張的角半徑約為52度,彩色環的排序與虹相反即內紅外紫,稱為霓或副虹。

虹和霓都要背對太陽而立才能觀察到。在夏日的傍晚,西方放晴而東方天空有云雨時,最易看到虹和霓。

4. 曙暮光

日出前,即太陽未露出地平線前,陽光照射到高層大氣,陽光被大氣分子散射,造成天空微亮,地面微明,從這時刻起到太陽露出地平線為止的光亮稱曙光。

日落後即太陽西沉到地平線以下後,仍有一段時間陽光可照射到高空大氣,因空氣分子散射使天空和地面仍維持微明,這段時間的光稱暮光。

曙光與暮光合稱曙暮光。曙光時段稱黎明,暮光時段稱黃昏。由於曙光開始與暮光終了的標準不同,通常分為民用曙暮光,航海曙暮光與天文曙暮光。

晴朗日子當太陽在地平線以下的角度大約為 7度時,民用曙光開始和暮光終了;大約12度時,航海曙光開始和暮光結束;當大約18度時,天文曙光開始和暮光終了。曙暮光持續的時間在赤道最短,隨緯度增加而增加。

相關詞:

氣象臺:對大氣進行觀測、研究並預報天氣的科學機構。規模較小的還有氣象站、氣象哨等。

氣象萬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種多樣,非常壯觀。

天氣 the weather

經常不斷變化著的大氣狀態,既是一定時間和空間內的大氣狀態,也是大氣狀態在一定時間間隔內的連續變化。所以可以理解為天氣現象和天氣過程的統稱。天氣現象是指發生在大氣中發生的各種自然現象,即某瞬時內大氣中各種氣象要素(如氣溫、氣壓、溼度、風、雲、霧、雨、雪、霜、雷、雹等)空間分佈的綜合表現。

天氣過程就是一定地區的天氣現象隨時間的變化過程。

天氣是一定區域短時段內的大氣狀態(如冷暖、風雨、乾溼、陰晴等)及其變化的總稱。天氣系統通常是指引起天氣變化和分佈的高壓、低壓和高壓脊、低壓槽等具有典型特徵的大氣運動系統。各種天氣系統都具有一定的空間尺度和時間尺度,而且各種尺度系統間相互交織、相互作用。

許多天氣系統的組合,構成大範圍的天氣形勢,構成半球甚至全球的大氣環流。

天氣系統總是處在不斷新生、發展和消亡過程中,在不同發展階段有其相對應的天氣現象分佈。因而一個地區的天氣和天氣變化是同天氣系統及其發展階段相聯絡的,是大氣的動力過程和熱力過程的綜合結果。

各類天氣系統都是在一定的大氣環流和地理環境中形成、發展和演變著,都反映著一定地區的環境特性。比如極區及其周圍終年覆蓋著冰雪,空氣嚴寒、乾燥,這一特有的地理環境成為極區低空冷高壓和高空極渦、低槽形成、發展的背景條件。赤道和低緯地區終年高溫、潮溼,大氣處於不穩定狀態,是對流性天氣系統產生、發展的必要條件。

中高緯度是冷、暖氣流經常交綏地帶,不僅冷暖氣團你來我往交替頻繁,而且其斜壓不穩定,是鋒面、氣旋系統得以形成、發展的重要基礎。天氣系統的形成和活動反過來又會給地理環境的結構和演變以深刻影響。因而認識和掌握天氣系統的形成、結構、運動變化規律以及同地理環境間的相互關係,對於瞭解天氣、氣候的形成、特徵、變化和**地理環境的演變都是十分重要的。

關於物候的成語和諺語,有哪些關於物候的諺語成語

成語 狂風暴雨 北風呼呼 皓月千里 秋高氣爽 春花秋月 涼風習習 草長鶯飛 諺語 桃花開 燕子來,準備谷種下田畈.柳樹發芽暖洋洋,冷天不會有幾長.荷花開,秧正栽.菊花黃,種麥忙.桐子樹開花,霜雪不再落.九盡楊花開,農活一齊來.柳絮亂攘攘,家家下稻秧.梅子金黃杏子肥,榴花似火桃李墜,蜓立荷角作物旺,欣...

有關「物候現象」的詩句有哪些,有關物候現象的詩句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夜喜雨 杜甫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去,與藍天相連線,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 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豔嬌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

大氣逆輻射強弱與天氣晴陰有什麼關係

天空中雲量少,天氣晴朗大氣逆輻射就弱 天空中雲量大,陰天大氣逆輻射就強。冬季多雲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溫暖一些就是如此 霜凍經常出現在深秋 初冬晴朗的夜晚,就是因為這個季節氣溫較低,加之天氣晴朗大氣逆輻射弱,大氣還給地面的熱量少,近地面氣溫低,出現霜凍。大氣逆輻射主要是由於水汽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輻射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