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裡果是什麼意思,比如果靈驗否

2021-03-04 00:32:26 字數 7234 閱讀 3549

1樓:文以立仁

在文言文裡,果,除了名詞「果實」、動詞「充實」

以外,大多與「結果」、「後果」、「歸根結底」相關。

如:動詞「果」,實現的意思。《桃花源記》:「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未果:沒有實現、沒有結果。

副詞「果」,果真;果然。《祭十二郎文》:「吾去汴州,汝不果來(你果然不來)。」

連詞「果」,如果。《中山狼傳》:「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如果這樣。

副詞「果」,終於;終究。《左傳?城濮之戰》:「晉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晉國。」

副詞「果」,究竟;到底。《教戰守策》:「夫當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

果靈驗否:結果靈驗不?果然靈驗嗎?後果是這樣嗎?應根據上下文解讀。

「是」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2樓:仍然空空如也

與」在古文中的意思有:

(1)賜予。

例句: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白話譯文:我帶著一對白璧,準備獻給項羽大王,一對玉斗,準備獻給亞父范增,,剛好遇上他生氣,以不給獻給他,請你代我獻給他吧.

(2)給予。

例句:取與者,義之表也。——西漢·司馬遷《報任安書》

白話譯文:一個人如何取捨,是體會他道義的標誌。

(3)結交。

例句:與嬴而不助五國也。——北宋·蘇洵《六國論》

白話譯文:跟秦國交好而不幫助其他五國

(4)黨與;朋黨;同類。

例句: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宋·張載《西銘

白話譯文:人民百姓是我同胞的兄弟姊妹,而萬物皆與我為同類。

(5)跟;和;及。

例句:與臣而將四矣。——戰國 劉向《戰國策·魏策》

白話譯文:和我在一起的有四個將士。

(6)與多用於輕微的疑問。

例句:求之與?抑與之與?——春秋 孔子《論語·學而》

白話譯文:孔子的請求,是不是與別人的請求不一樣呢?

(7)參與。

例句:蹇叔之子與師。——戰國 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白話譯文:蹇叔的孩子一同參軍作戰。

(8)同「歟」,作疑問。

例句:其可怪也與?——唐 韓愈《師說》

白話譯文:難道值得奇怪嗎。

(9)通「舉」,推舉,選舉。

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先秦 戴聖《禮記》

白話譯文: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幹的人選拔出來,講求誠信,培養和睦。

3樓:喵喵喵

1、賜予。

例句: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白話譯文:我帶著一對白璧,準備獻給項羽大王,一對玉斗,準備獻給亞父范增,,剛好遇上他生氣,以不給獻給他,請你代我獻給他吧.

2、給予。

例句:有張氏藏書甚富。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 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白話譯文: 有個姓張的藏書很多,去借不給,回來後那種借書的情形出現在夢中。

3、結交。

例句:抑以斯人不足與而有取於鬆也。—— 明·宋濂《看鬆庵記》

白話譯文:認為那些世俗之人不值得交往,而只能從松樹那裡取得他期待的品質呢。

4、跟;和;及。

例句:孰與君少長。——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白話譯文:您和他比,誰年紀更大呢?

5、與多用於輕微的疑問。

例句:然則師愈與?——春秋末期孔子及其**·《論語·先進》

白話譯文:如此說來,是不是顓孫師要好一些呢

6、參與。

例句:蹇叔之子與師。——戰國·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白話譯文:蹇叔的孩子一同參軍作戰。

4樓:小騷年厲害了

一、代詞.通「爾」汝,表示第二人稱.可譯為「你(的)」、「你們(的)」.例如:《項脊軒志》:「某所,而母立於茲.」[譯]:「這兒,你的母親曾經站立過」.

二、連詞.

⒈表示並列關係,所連兩項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輕重,而是並列、並重的關係,可譯為「和」、「及」、「又」、「並且」或不譯.例如:《兩小兒辯日》:

「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譯]:「這不是遠的小近的大嗎?」

⒉表示承接關係,所連兩項在時間、動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譯為「就」、「然後」、「來」、「便」等,或不譯.例如:《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 [譯]:

「溫習學過的知識進而知道新的道理」.

⒊表示遞進關係,後項意思比前項意思更近一層,可譯為「而且」、「並且」等.例如:《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 [譯]:「學了知識而且按一定的時間去複習」.

⒋表示修飾關係,前項修飾後項,連線狀語和中心語,可不譯.

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譯]:「河曲有個智叟笑著勸阻愚公說」.

⒌表示轉折關係,所連兩項在意思上相對或相反,可譯為「卻」、「但是」、「可是」等.例如:《狼》:

「後狼止而前狼又至」 [譯]:「後面跟他的狼停住了,可是前面的那隻狼又追上來了」.

⒍表示假設關係,常連線分句中的主語和謂語,可譯為「如果」、「假如」、「倘若」等.例如:《少年中國說》:

「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 [譯]:「假使全國的青年人如果真的都成為有為的青年」.

⒎ 因而、所以.例如:《荀子•勸學》:「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譯]:「玉石在山上所以草木潤澤,深水潭生長珍珠因而山崖上草木不枯萎.」

⒏ 如果.例如:《論語•八佾》:「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譯]:「如果說管仲懂得禮,那還有誰不懂得禮呢?」

5樓:文以立仁

每:作副詞時,可以表示「每一次」,和現代漢語相同;也可以表示常常,現代漢語較少用,只是在「每逢」中保留了常常的意思。

作代詞時,表示各個,與現代漢語相同。如每

一、每夜。

作助詞時,表示複數,相當於「們」(如他每),是宋元代的口語,多見於白話**。

6樓:冶磊墚耽

a。當動詞時:

(1) (形聲。從聿,者聲。聿(yù),即筆。

隸書省「者」成「曰」。《說文》:「書,箸也。

」箸(著)即顯明。合起來表示用筆使文字顯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義:

書寫,記錄,記載) 繁體寫法

(2) 同本義 例:書,箸也。——《說文》。

按說文序雲:「著於竹帛謂之書。」 例:

五曰六書。——《周禮·保氏》 例:作書。

上古以刀錄於竹若木,中古以漆畫於帛,後世以墨寫於紙。——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例:易之以書契。

——《易·繫辭》 例:書者,以筆畫記之辭。——《尚書序》疏 例:

子張書諸紳。——《論語·衛靈公》 例:乃丹書帛曰:

「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史記·陳涉世家》 例:大書一「屈」字,以兩竿夾揭之,走訴行御史臺。

——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例:眾言同,於是乎書。——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

書候(寫信問候);書孽(記載罪惡);書記手(擔任抄寫文書等的書吏);書畫卯酉(上下班);書文(撰文並書寫);書抄(指手抄本);書具(書寫工具,文具);書券(書寫契約);書硯(硯臺);書獄(書寫獄詞);書命(書寫詔書、命令);書格(一種文具,書寫時用以支臂,使腕壓著紙,以防墨汙);書帖(書寫簡貼) 簡體寫法

(3) 畫 例:今大將軍問事,但令我書可邪?——《資治通鑑》。胡三省注:「書可,畫可也。」

b。當名詞時

(1) 書籍,裝訂成冊的著作 例:書,凡載籍謂之書。——《正字通》 例:

申子、韓子皆著書。——《史記·韓非列傳》 例:何必讀書,然後為學?

——《論語·先進》 例:書者,五經六籍總名也。——《史記·禮書》索隱 例:

黃生允修借書。隨園主人授之書而告之曰。——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例: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又如:史書(歷史書);圖書(圖和書。

泛指書籍);書客(賣書籍、文具的商販);書香之族(世代讀書的家庭);書香一脈(知書達理的家風);書包翻身(指窮讀書人發跡);書謎兒(將書中的話作成的謎語);書帕(禮金。明代官場習慣用書籍、手帕作禮物,稱書帕);書劍(書和劍。古代文人隨身攜帶之物。

後亦指文人生涯);書笈(小書箱);書儀(託名買書而饋贈的禮金);書腐(蛀書蟲。喻指迂腐的文人);書心兒(一部書中最精彩的章節);書劫(書籍的劫難);書會(宋元時戲曲作者、說話人共同組織的社團);書呆(只知啃書本的人);書城(書籍環列如城,言其多);書腦(書籍裝訂時打眼穿線的部分);書閣(收藏書籍的地方);書錄(圖書目錄);書囊(盛書籍的袋子)

7樓:岸裡何以顧

◎ 是 shì

〈名〉(1)商業、職業或**的事務、業務或國務 [affairs]

「國是」並不是一般的國事,而是治國的大政大策。「是,則也」(《爾雅·釋言》),而「則,常也」,「法也」(《爾雅·釋詁》)。

君臣不合,則國是(國家正確的方針大計)無從定矣。——范曄《後漢書》

(2)又如:是事(事事,凡事);國是

(3)姓

◎ 是 shì

目前姓氏在中國人口普查中,總數非常少,已屬極其稀有的姓氏。例如:是灝亮

〈代〉(1)此,這 [this;that]

是謂伐德。——《詩·小雅·賓之初筵》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安有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漢· 賈誼《論積貯疏》

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記》

(2)又如:是日(此日,這一天);是夕(這天晚上);是處(這裡;此處);是長是短(這樣長這樣短;如此這般);是月(這個月);是年(今年);是可忍,孰不可忍

◎ 是 shì

〈形〉(1)會意。小篆字形,從日正。本義:正,不偏斜。

(2)同本義 [right]

是,直也。——《說文》。按十目燭隱曰直,以日為正曰是。

而疑是精粗之體。——《禮記·玉藻》。疏:「謂正也。」

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易·未濟》

(3) 對的,正確的 。[correct]

王弗是。——《國語·楚語》。注:「理也。」

使目非是,無慾見也。——《荀子·勸學》。注:「謂正道也。」

立是廢非。——《淮南子·脩務》。注:「善也。」

彼人是哉。——《詩·魏風·園有桃》

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詞相答。——清· 林覺民《與妻書》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4)又如:是非堆(招惹是非的人);是非垓(是非窩);是非渦(矛盾糾紛的中心);是非場(矛盾糾紛的場所);

(5)概括之詞。凡是,任何 [every;any]。如:是人(猶人人,任何人);是事(事事;凡事);是件(件件);是處(到處;處處)

◎ 是 shì

〈動〉(1)贊同;認為正確;肯定 [praise;justify]

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後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 劉開《問說》

(2)又如:是古非今(崇尚古代的,貶低現代的);是是非非(肯定正確的,否定錯誤的。指評定是非);各是其是;深是其言

(3)訂正 [correct]。如:是正(訂正;校正)

(4)遵從,以為法則 [follow]

不法先王,不是禮義。——《荀子》。楊柳橋詁:「《爾雅》:『是,則也。』」

(5)關係詞。表示肯定判斷之詞 [be]

正是四國。——《詩·曹風·鳲鳩》

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清· 林覺民《與妻書》

汝是大家子,仕宦於臺閣。——《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6)又如:今天是端午節;只能是他來**

(7)表示兩種事情同一,或後者說明前者

原其理,當是為谷中大水衝激,沙土盡去,唯巨石巋然挺立耳。——宋· 沈括《夢溪筆談》

(8)又如:他不是學生

(9)表示陳述的物件屬於「是」後面所說的情況。如:院子裡是冬天,屋子外是夏天

(10)表示所說的幾樁事物互不相干。如:對是對,錯是錯,不能混為一團

(11)表示存在 [be;exist]。如:房子前面是禾場

(12)表示讓步 [be…,but]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宋· 柳永《雨霖鈴》

(13)又如:料子是好料子,就是貴了點

(14)表示適合 [be suit]。如:放的是地方

(15)嘗試。用同「試」 [try]。如:是猜(試猜)

(16)像;似 [like;resemble]。如:是言不是語(似說非說;旁敲側擊)

◎ 是 shì

〈副〉(1)表示肯定 [certainly;really]。如:是必(一定要;務必);是須(必須,務須);是致(以致;因此);我[是]昨天買的票;他手藝是高明,做出來的東西就是不一樣

(2)「是」不重讀時,可省略,只表示一般肯定 [just]。如:我[是]問問,沒有別的意思

(3)用作虛詞,在回答問題、命令或要求時表示同意 [yes]。如:是,我很高興同你一起進午餐

(4)很,非常 [very]。如:是處(極為緊張處;到處)

◎ 是 shì

《連》(1)表示讓步,有雖然的意思 [although]。如:是則(雖然,雖則);是則是(是即是。雖則是)

(2)第二小句常有「但是、可是、就是」等詞。如:他瘦是瘦,可從來不生病。

(3)有雖然的意思。用於轉折句。如:他早走了,趕是趕不上了。

(4)表示原因、目的。「是」後可加「因為、由於、為了」 [because (of)]。如:他犯錯誤是[因為]平時太驕傲了

(5)選擇問句的格式是:「還是……還是……?」「是…還是……?

」「……還是……?」「是……是……?」 [(whether……or]。

如:今天誰值班?還是你還是小王?

(6)或者 [or]

(7)回答選擇問句,要重複問句的一部分,一般不連「是」字。如:你的表走得快還是慢?——快

(8)有時也用完整的「是」字句回答

你是上海人還是北京人?——我是北京人

(9)回答也可能超出問句的範圍。如:你的表走得快還是慢?——不快也不慢

◎ 是 shì

〈助〉古漢語結構助詞,一般用於成語中,輔助動詞賓語前置,通常與「唯」聯合使用(有例外)。如:

荀偃令曰:「雞鳴而駕,塞井夷灶,唯餘馬首是瞻。」——春秋·左丘明《左傳·襄公十四年》

今周與四國服事君王,將唯命是從,豈其愛鼎?——春秋·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二年》

名過其實,由於誇誑,內抱貪濁,唯利是圖。——晉·葛洪《抱朴子》

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清· 劉開《問說》(此處「急」為形容詞活用做動詞的以動用法)

古文裡「徑」是什麼意思,古文系是什麼意思

1 經過,行經 pass 徑,過也。廣雅 2 泛指道路 road 塞徯徑。禮記 月令 3 直徑 diameter 員徑八尺。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43731 後漢書 張衡傳 4 徑直 直接 directly straightway 肅徑...

猶是什麼意思在古文裡,古文系是什麼意思

猶baiy u,意為相似,如同du,尚且仍zhi然,還等。dao猶如麂,古文系是什麼意思 1 懸掛 綁縛。賣炭翁 半匹紅綃一丈綾,向牛頭充炭直。過秦論 百越之君,俯首 頸,委下命吏。2 拘囚 關押。譚嗣同 君既 獄 以八月十三日斬於市。3 繼 連線。班固 東都賦 唐統,接漢緒。4 繩索 帶子。陌上桑...

足下在古文裡是什麼意思,在古文裡異什麼意思

對同輩 朋友的敬稱,古時也用於對上。1.古代下稱上或同輩相稱的敬詞。韓非子 難三 今足下雖強,未若 知氏 韓 魏 雖弱,未至如其在 晉陽 之下也。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 足下昔稱吾於 穎川 吾常謂之知言。唐 韓愈 與孟東野書 與足下別久矣,以吾心之思足下,知足下懸懸於吾也。楊沫 青春之歌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