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杜牧的《贈別》,全詩

2021-03-04 00:13:59 字數 4874 閱讀 6444

1樓:小希愛答題

這一首抒寫詩人對妙齡歌女留戀惜別的心情.  齊、樑之間的江淹曾經把離別的感情概括為「黯然銷魂」四字.但這種感情的表現,卻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千差萬別,這種感情本身,也不是「悲」、「愁」二字所能了得.

杜牧此詩不用「悲」、「愁」等字,卻寫得坦率、真摯,道出了離別時的真情實感.   詩人同所愛不忍分別,又不得不分別,感情是千頭萬緒的.「多情卻似總無情」,明明多情,偏從「無情」著筆,著一「總」字,又加強了語氣,帶有濃厚的感**彩.

詩人愛得太深、太多情,以至使他覺得,無論用怎樣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現出內心的多情.別筵上,悽然相對,象是彼此無情似的.越是多情,越顯得無情,這種情人離別時最真切的感受,詩人把它寫出來了.

「唯覺樽前笑不成」,要寫離別的悲苦,他又從「笑」字入手.一個「唯」字表明,詩人是多麼想面對情人,舉樽道別,強顏歡笑,使所愛歡欣!但因為感傷離別,卻擠不出一絲笑容來.

想笑是由於「多情」,「笑不成」是由於太多情,不忍離別而事與願違.這種看似矛盾的情態描寫,把詩人內心的真實感受,說得委婉盡致,極有情味.   題為「贈別」,當然是要表現人的惜別之情.

然而詩人又撇開自己,去寫告別宴上那燃燒的蠟燭,借物抒情.詩人帶著極度感傷的心情去看周圍的世界,於是眼中的一切也就都帶上了感傷色彩.這就是劉勰所說的:

「屬採附聲,亦與心而徘徊」(《文心雕龍·物色》).「蠟燭」本是有燭芯的,所以說「蠟燭有心」;而在詩人的眼裡燭芯卻變成了「惜別」之心,把蠟燭擬人化了.在詩人的眼裡,它那徹夜流溢的燭淚,就是在為男女主人的離別而傷心了.

「替人垂淚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層.「到天明」又點出了告別宴飲時間之長,這也是詩人不忍分離的一種表現.   詩人用精煉流暢、清爽俊逸的語言,表達了悱惻纏綿的情思,風流蘊藉,意境深遠,餘韻不盡.

就詩而論,表現的感情還是很深沉、很真摯的.杜牧為人剛直有節,敢論列大事,卻也不拘小節,好歌舞,風情頗張,此詩亦可見此意.[

杜牧的《贈別》 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樓:博達國學

杜牧《贈別》詩共兩首。

其一其一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其二多情卻似總無情, 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譯文:其一

姿態美好舉止輕盈正十三年華,活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

看遍揚州城十里長街青春佳麗,捲起珠簾賣俏粉黛都比不上她。

其二聚首如膠似漆作別時卻像無情,只覺得酒筵上要笑卻笑不出聲。

案頭蠟燭有心它還會依依惜別,你看它替我們流淚直流到天明。

背景:這兩首詩是詩人杜牧在大和九年(835年),由淮南節度使掌書記升任監察御史,離揚州奔赴長安,與在揚州結識的歌妓分別之作。

其一著重寫揚州一位歌妓的美麗和青春,讚揚她揚州歌女中美豔第一;其二著重寫惜別,描繪與歌妓在筵席上難捨難分的情懷。從這兩首詩中可以看出彼此感情相當真摯。

3樓:天下的大路

贈別杜牧

多情卻似總無情, 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 替人垂淚到天明。

這一首抒寫詩人對妙齡歌女留戀惜別的心情.   齊、樑之間的江淹曾經把離別的感情概括為「黯然銷魂」四字.但這種感情的表現,卻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千差萬別,這種感情本身,也不是「悲」、「愁」二字所能了得.

杜牧此詩不用「悲」、「愁」等字,卻寫得坦率、真摯,道出了離別時的真情實感.   詩人同所愛不忍分別,又不得不分別,感情是千頭萬緒的.「多情卻似總無情」,明明多情,偏從「無情」著筆,著一「總」字,又加強了語氣,帶有濃厚的感**彩.

詩人愛得太深、太多情,以至使他覺得,無論用怎樣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現出內心的多情.別筵上,悽然相對,象是彼此無情似的.越是多情,越顯得無情,這種情人離別時最真切的感受,詩人把它寫出來了.

「唯覺樽前笑不成」,要寫離別的悲苦,他又從「笑」字入手.一個「唯」字表明,詩人是多麼想面對情人,舉樽道別,強顏歡笑,使所愛歡欣!但因為感傷離別,卻擠不出一絲笑容來.

想笑是由於「多情」,「笑不成」是由於太多情,不忍離別而事與願違.這種看似矛盾的情態描寫,把詩人內心的真實感受,說得委婉盡致,極有情味.

4樓:匿名使用者

表達了詩人對妙齡歌女留戀惜別的心情.

5樓:鄺菲賈惜夢

這一首抒寫詩人對妙齡歌女留戀惜別的心情。

齊、樑之間的江淹曾經把離別的感情概括為「黯然銷魂」四字。但這種感情的表現,卻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千差萬別,這種感情本身,也不是「悲」、「愁」二字所能了得。杜牧此詩不用「悲」、「愁」等字,卻寫得坦率、真摯,道出了離別時的真情實感。

詩人同所愛不忍分別,又不得不分別,感情是千頭萬緒的。「多情卻似總無情」,明明多情,偏從「無情」著筆,著一「總」字,又加強了語氣,帶有濃厚的感**彩。詩人愛得太深、太多情,以至使他覺得,無論用怎樣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現出內心的多情。

別筵上,悽然相對,象是彼此無情似的。越是多情,越顯得無情,這種情人離別時最真切的感受,詩人把它寫出來了。「唯覺樽前笑不成」,要寫離別的悲苦,他又從「笑」字入手。

一個「唯」字表明,詩人是多麼想面對情人,舉樽道別,強顏歡笑,使所愛歡欣!但因為感傷離別,卻擠不出一絲笑容來。想笑是由於「多情」,「笑不成」是由於太多情,不忍離別而事與願違。

這種看似矛盾的情態描寫,把詩人內心的真實感受,說得委婉盡致,極有情味。

題為「贈別」,當然是要表現人的惜別之情。然而詩人又撇開自己,去寫告別宴上那燃燒的蠟燭,借物抒情。詩人帶著極度感傷的心情去看周圍的世界,於是眼中的一切也就都帶上了感傷色彩。

這就是劉勰所說的:「屬採附聲,亦與心而徘徊」(《文心雕龍·物色》)。「蠟燭」本是有燭芯的,所以說「蠟燭有心」;而在詩人的眼裡燭芯卻變成了「惜別」之心,把蠟燭擬人化了。

在詩人的眼裡,它那徹夜流溢的燭淚,就是在為男女主人的離別而傷心了。「替人垂淚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層。「到天明」又點出了告別宴飲時間之長,這也是詩人不忍分離的一種表現。

詩人用精煉流暢、清爽俊逸的語言,表達了悱惻纏綿的情思,風流蘊藉,意境深遠,餘韻不盡。就詩而論,表現的感情還是很深沉、很真摯的。杜牧為人剛直有節,敢論列大事,卻也不拘小節,好歌舞,風情頗張,此詩亦可見此意。[

《贈別》古詩

6樓:匿名使用者

《贈別》是現代詩人舒婷創作的一首新詩。

7樓:金果

《贈別》是唐代詩人杜牧的組詩作品,全詩原文如下: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譯文:姿態美好舉止輕盈正是十三年華,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看遍揚州城十里長街的青春佳麗,捲起珠簾賣俏粉黛沒有比得上她。

聚首如膠似漆作別卻象無情;只覺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聲。案頭蠟燭有心它還依依惜別;你看它替我們流淚流到天明。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這兩首詩是詩人杜牧在大和九年(835年),由淮南節度使掌書記升任監察御史,離揚州奔赴長安,與在揚州結識的歌妓分別之作。

賞析:第一首詩著重寫其美麗,讚揚她是揚州歌女中美豔第一。首句描摹少女身姿體態,妙齡丰韻;二句以花喻人,寫她嬌小秀美。

三、四兩句,以星拱月,寫揚州佳麗極多,唯她獨俏。手法上強此弱彼,大有「除卻巫山不是雲」之概。語言精萃麻利,揮灑自如,情感真摯明朗,蕩然肺腑。

第二首詩著重寫惜別,描繪與歌妓的筵席上難分難捨的情懷。首名寫離筵之上壓抑無語,似乎冷淡無情。

次句以「笑不成」點明原非無情,而是鬱悒感傷,實乃多情,迴應首句。最後兩句移情於燭,賦予其人的豐富感情,含思深婉,纏綿悱惻。

題為「贈別」,當然是要表現人的惜別之情。然而詩人又撇開自己,去寫告別宴上那燃燒的蠟燭,借物抒情。詩人帶著極度感傷的心情去看周圍的世界,於是眼中的一切也就都帶上了感傷色彩。

這就是劉勰所說的:「屬採附聲,亦與心而徘徊」(《文心雕龍·物色》)。「蠟燭」本是有燭芯的,所以說「蠟燭有心」;而在詩人的眼裡燭芯卻變成了「惜別」之心,把蠟燭擬人化了。

在詩人的眼裡,它那徹夜流溢的燭淚,就是在為男女主人的離別而傷心了。「替人垂淚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層。

「到天明」又點出了告別宴飲時間之長,這也是詩人不忍分離的一種表現。詩人用精煉流暢、清爽俊逸的語言,表達了悱惻纏綿的情思,風流蘊藉,意境深遠,餘韻不盡。

就詩而論,表現的感情還是很深沉、很真摯的。杜牧為人剛直有節,敢論列大事,卻也不拘小節,好歌舞,風情頗張,此詩亦可見此意。

人物故事:

杜牧風流得別具一格,風流得聲名遠播,在繁華的揚州,杜牧的足跡踏遍青樓,宿醉不歸。乃至淮南節度使牛僧孺不放心,暗中派人保護。

有一日,杜牧調任回京,牛僧孺勸他切莫「風情不節」,並且拿出兵卒們發回的滿滿一篋平安帖,杜牧見此,又愧又羞。正是「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字詞之間,滿是豔情。

杜牧的風流軼事,與他的才華一樣,傳之於世。杜牧最為膾炙人口的詩作,是詠史與七絕。杜牧的詠史,充滿著幽默與調侃,飽含借古鑑今之意。

遊經赤壁,他說,假如周瑜借不到東風,則會是「銅雀春深鎖二喬」,一反常人思維,給人以全新的視角。過華清宮,想起當年楊貴妃喜啖荔枝的情景,杜牧感嘆「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小中見大,雖未出現唐明皇半個字,卻點出當年安史之亂的箇中原委。夜泊秦淮,歌舞昇平,可是,杜牧聽出來了,那是什麼樣的歌曲啊。

分明是亡國之音,若照這樣下去,大唐亡國也指日可待了。杜牧詠史是表,諷今才為其裡。杜牧臨死之時,心知大限將至,自撰墓誌銘,但這篇短文寫得卻是平實無奇,絲毫不顯文豪手筆。

8樓:小白家裡小白

《贈別》唐代:杜牧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釋義:聚首如膠似漆作別卻象無情;

只覺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聲。

案頭蠟燭有心它還依依惜別;

你看它替我們流淚流到天明。

簡介:《贈別二首》是唐代詩人杜牧的組詩作品。寫揚州一位歌妓的美麗,讚揚她是揚州歌女中美豔第一。

江南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杜牧的《江南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表現了作者對江南春景的高度讚美與無限神往.表達了詩人對風景依舊,物是人非的感慨。江南春 反映了中國詩歌與繪畫中的審美是超越時空的 淡泊灑脫的 有著儒釋道與禪宗 頓悟 的思想,而它們所表現的多為思舊懷遠 歸隱 寫意的詩情。這首 江南春 千百年來素負盛譽。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

題武關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是一首詠史詩。公元839年 唐開成四年 杜牧由宣州赴長安,途經武關時,弔古傷今,感嘆時事,寫下了這首 題武關 武關,在今陝西省丹鳳縣東南,戰國時秦置。作為千古形勝之地,詩人跋涉至此,不能不駐足憑弔一番。所以首聯開門見山,敘述詩人來到了武關的東邊,清清溪水從眼前汩汩流過,好像在向行人訴說著前朝的史事...

塞下曲李白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現詩人甘願赴身疆場,為國殺敵的雄心壯志。塞下曲李白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塞下曲六首 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這六首詩借用唐代流行的樂府題目而寫時事與心聲,其主題是要求平定邊患。全組詩以樂觀高亢的基調和雄渾壯美的意境反映了盛唐的精神風貌,描繪了守邊將士在沙場上征戰的艱苦生活,歌頌了他們忠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