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的主要景點,趵突泉裡面的有什麼景點

2021-03-03 20:37:52 字數 6564 閱讀 6255

1樓:小紅帽853k硯

「檻泉亭」、明天順五年(2023年),欽差內監韋、吳二人來濟,乃於泉旁構亭(另說為巡撫胡纘宗建),名為「觀瀾」,取《孟子·盡心上》「觀水有術,必觀其瀾」之意。該亭原為四面長亭,半封閉式,形制考究,為歷代文人稱頌。宋代大文學家蘇轍於熙寧六年(2023年)任齊洲掌書記,對濟南名勝古蹟詠吟甚多,其中詠《檻泉亭》一詩猶為著稱。

檻泉亭和孔教授武仲韻

[宋]蘇轍

連山帶郭走平川,伏澗潛流發湧泉。洶洶秋宣告月夜,蓬蓬曉氣欲晴天。

誰家鵝鴨橫波去,日暮牛羊飲道邊。滓穢未能妨潔淨,孤高每到一依然。

《欒城集》 為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詩》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記》所著錄的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於趵突泉公園內李清照紀念堂之南,漱玉泉東側,屬於「趵突泉泉群」。據《歷城縣志》卷八「山水考·三」轉引舊《志》記載,曰:

「柳絮泉,在今線泉東南角,泉沫紛繁,如絮飛舞」,故名「柳絮」。

往昔,泉四周垂柳成蔭。春日,岸上柳絮揚揚飛舞,水中泉沫翻動如絮,泉水與垂柳相映成趣,令人陶醉。明晏璧曾賦詩曰:

「金線池邊楊柳青,泉分石竇曉冷冷。東風三月飄香絮,一夜隨波化綠萍。」詩中正是對此景色的贊詠。

該泉現泉池繫於2023年新砌而成。泉池呈長方形,長3.5m,寬2.

3米,深1.5米,池於2023年題寫。泉邊柳樹成蔭,池水清澈見底,長流不竭。

水中游魚可數。夏日乘涼觀景,可謂佳境。

有詩云:金線池邊楊柳青,泉分石竇曉泠泠。東風三月飄香絮,一夜隨波化綠萍。

老金線泉,即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詩》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記》所著錄的濟南「七十二泉」之一的「金線泉」。它位於趵突泉東北側,尚志堂與魚展館之間。泉池呈長方形,原長4丈,寬2丈。

由於水面有一條遊移飄動的水線波紋,映日凝望,宛如一條金光閃閃的金線浮於水面,故而得名。宋人吳曾在《能改齋漫錄》中作了極為生動的描述:「石甃方池,廣袤丈餘,泉亂髮其下,東注城濠中。

澄澈見底,池心南北有金線一道隱起水面,以油滴一隅,則線紋遠去。或以杖亂之,則線輒不見,水止如故,天陰亦不見。」

明清時期,金線尚能清晰地見到,後因改建泉池,基底遭到破壞,水面亦隨之縮小,水勢減弱,金線則從此消失。2023年,趵突泉公園擴建時,在原金線泉東約20米處一所石砌雕刻的小池中,也出現了金線。於是人們便將這泉稱為「金線泉」,並將清同治九年(1870)江蘇吳興丁彥臣題寫的「金線泉」三字石刻移嵌在這泉的東壁上。

而將原金線泉改稱「老金線泉」,由濟南書法家李仲餘新題「老金線泉」(隸書)四字嵌刻於池壁。

金線泉,泉池東西長2米,南北寬1米,池深1.2米,池壁及池周圍欄杆均用精細的大理石砌成。

有詩云:水紋浮綠影搖金,倒挽銀河百尺深。中有錦魚三十六,碧波盪漾任浮流。

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詩》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記》所著錄的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於趵突泉公園李清照紀念堂南側,屬趵突泉泉群。「漱玉」一詞源於《世說新語·排調》中的「漱石枕流」。

漱玉泉泉池呈長方形,池長4.8米,寬3.1米,深2米。

四周圍以漢白玉欄杆。

泉水自南面的溢水口汩汩流出,層疊而下,漫石穿隙,淙淙有聲,注入螺絲泉池中。明代詩人晏璧曾有「泉流此間瀑飛經瓊,靜日如聞漱玉聲」的讚語。相傳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傳世之作《漱玉集》就此泉命名,這位詞人的故居也在此稱為「漱玉堂」。

有詩云:南泉漱玉派匡廬,應是雲門瀑布餘。月照波心清可鑑,豈無湘女解瓊琚。

位於李清照紀念堂東側的假山西北腳下,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清《七十二泉記》均有著錄。泉池長12米,寬5米多,為不規則形池。池壁由自然石砌壘,曲折參差。

泉水匯流成溪,流入西濼河,形成山環水抱的形式。

明代詩人晏璧在《七十二泉詩》中寫了這麼一句:馬蹄踏破迸飛泉。這一句濃縮了一個悲壯動人的傳說故事,這也正是馬跑泉之名的**。

相傳南宋高宗建炎二年,金兵再度南侵圍攻濟南。時任濟南知府的劉豫攝於敵威,企圖降金,遭到部將關勝等人的強烈反對。關勝驍勇善戰有萬夫不擋之勇,曾經在金兵的重圍中救出劉豫的兒子。

金兵屢攻濟南不下,便用各種手段向劉豫勸降。在金人的軟硬兼施下,劉豫死心塌地的投降了敵人,並設計殺害關勝。他下令關勝出城作戰,等他戰的人困馬乏欲撥馬回城時,又下令關閉城門,還讓城上守兵亂箭齊發。

關勝身中數箭,眼睛也瞎了,仍堅持殺敵,誓死不降,最後壯烈犧牲。他的戰馬見主人被殺,痛悼主人,憤而刨地,硬在地上刨出一個大坑。坑中有泉水湧出,人們從此便把此泉稱為馬跑泉。

有詩云:馬蹄踏破迸飛泉,流出齊城淺水邊。八駿曾聞馳八極,百年幾見海成田。

離開馬跑泉及其附近的淺井泉,南向徐行,便看到有一座玲瓏剔透的太湖石迎面矗立。這座太湖石,名叫龜石,這是元代散曲家張養浩在北園的別墅——雲莊的遺物。據考,當時雲莊中有秀石10塊,稱為「十友」,其中,龍、鳳、龜、麟四大靈石尤為著名。

到了明代以後分移到濟南城中的皇亭、孔廟及趵突泉等地。

趵突泉原來還有一座麟石,「七七事變」時被日本帝國主義的飛機炸燬了。四座靈石僅存的只有這一龜石。它是一座玲瓏剔透、栩栩如生的太湖石,高近4米,重約8噸。

該石挺拔露骨,多空竅,筋絡明顯,多凹凸,具有太湖石品中的「皺、瘦、透、漏」的特點。 此堂在趵突泉北岸,最早為娥姜祠或稱娥英祠。這一組三進的建築群,原是古代娥姜祠的舊址,原來奉祀的是大舜的妻子唐堯的兩個女兒:

娥皇和女英。大約在金元以後改為呂祖廟,曾供奉著宋代以後逐漸流行的道教新神呂洞賓。著名文學家曾鞏在北宋熙寧年間(1072-1073)任齊州太守,在濼水建二堂,南堂臨濼水之源,故稱「濼源堂」。

北堂南對歷山,曰「歷山堂」。

後來,金代元好問把「濼源」、「歷山」二堂改成「呂公祠」。明朝,鹽運使司張奎光、濟南知府樊時英、歷城縣令呂黃鐘又改祠為閣。此後,恢復原名「濼源堂」,至今。

濼源堂,三間兩層,坐北朝南,建在同一中軸線上,是一組較大的明清建築。

2023年公佈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堂前懸楹聯是選取趙孟頫詠趵突泉七律中的頸聯:

雲霧潤蒸華不注,

波濤聲震大明湖。

這當然是從孟浩然的「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的名句中脫化而來,但由於趙孟頫是人們喜愛的傑出的畫家和書法家,濟南人還是很珍重他這首詩的。此聯為濟南迴族書法家金棻所寫。

在濼源堂三進院落的牆壁上嵌著明清以來的文人的石刻,其中有理學大師、陽明學派的開創者王守仁的手跡。摩挲欣賞也可以增加遊興。 據元代於欽《齊乘》記載:

「概勝樓在趵突泉西。金人建樓,亦壯麗。近亦為水所壞。

」勝概摟詩

[元]趙孟頫

樓下寒泉雪浪驚,樓前山色翠屏橫。登臨何必非吾土,嘯傲聊因得此生。

簷外白雲來託寄,樑間紫燕語關情。濟南勝概天下少,試倚闌干眼自明。

《鬆雪集》 位於趵突泉的東南側,為紀念明代著名文學家李攀龍所建。李攀龍(1514-1570),字於鱗,號滄溟居士,歷城人,明代文學後七子領袖。倡導文學復古運動,並寫了不少出色的

五、七言律詩和絕句,世人稱為「三百年絕調」。著有《滄溟先生文集》。嘉靖三十五年(2023年),李攀龍辭去陝西按察副使職東歸,在歷城王舍人莊之東鮑山下建樓,曰「白雪樓」。

李攀龍晚年,在大明湖畔白花洲又建一樓,亦曰「白雪樓」。

明萬曆年間,山東右布政使葉夢熊因敬仰李攀龍,出資在趵突泉畔,建了第三座白雪樓。2023年趵突泉擴建公園時,該樓因破爛不堪被拆除。2023年予以重建。

濼源白雪樓

白雪樓舊有二處,今皆凋落。士人不忍,因於第一泉畔另起傑閣。要之,非實。(《齊音》)

趵突泉白雪樓

[明]光廬

人去樓空濟水頭,欄杆倚遍憶風流。白雲黃鶴杳何處,山色溪聲共一樓。

長夜漫漫知古恨,知音落落到今愁。嶺南大雅關同調,春鳥喂喂自可來。

得名原因

1.趵突泉早年名號繁雜,有人以其為濼水的源頭,便稱其為「濼」,元代的趙孟頫曾在他的《趵突泉》一詩中寫道:濼水發源天下無,平地湧出白玉壺。

2.百姓看三道泉噴發的壯盛景觀,又稱之為「三股水」或「瀑流」

3.北魏時期人們對三股泉水威猛噴發的氣勢生髮了猛虎出閘、壯士出擊的聯想,於是「檻泉」之名廣為流傳

4.直至北宋,曾鞏以其卓異才思為這泓名泉起了日後四海傳揚的名字——趵突泉。「趵」是跳躍的 意思,「突」是突出的樣子,「趵突』二字傳神地表達了泉水日夜噴湧跳躍而出的景象。

趵突泉裡面的有什麼景點

2樓:陽光點的燦爛點

1、正門:趵突泉的南大門橫匾「趵突泉」藍底金字,是清朝乾隆帝的御筆,有人譽為中國園林「第一門」。

2、觀瀾亭:觀瀾亭建於明天順五年,欽差內監韋、吳二人來濟南,於泉旁構亭,名為「觀瀾」,取該亭原為四面長亭,半封閉式。

3、白雪樓:白雪樓位於趵突泉的東南側,為紀念明代著名文學家李攀龍所建。李攀龍晚年,在大明湖畔白花洲又建一樓,亦曰「白雪樓」。

明萬曆年間,山東右布政使葉夢熊因敬仰李攀龍,出資在趵突泉畔,建了第三座白雪樓。2023年趵突泉擴建公園時,該樓因破爛不堪被拆除。2023年予以重建。

4、來鶴橋:來鶴橋原為木橋,南北縱向,在趵突泉池東岸,望鶴亭西南側。系由明萬曆年間歷城知府張鶴鳴始建,天啟年間濟南知府樊時英重修,清順治年間監察史程公再次重修。

均為木質,後改為平板石橋。2023年擴建趵突泉公園時,更換了石板。2023年,在橋體兩側設定雕花石欄。

5、馬跑泉:馬跑泉位於李清照紀念堂東側的假山西北腳下。泉池長12米,寬5.

9米,為不規則形池。池壁由自然石砌壘,曲折參差。泉水匯流成溪,流入西濼河,形成山環水抱的形式。

3樓:12345a幫助

柳絮泉為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詩》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記》所著錄的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於趵突泉公園內李清照紀念堂之

柳絮泉柳絮泉

南,漱玉泉東側,屬於「趵突泉泉群」。據《歷城縣志》卷八「山水考·三」轉引舊《志》記載,曰:「柳絮泉,在今線泉東南角,泉沫紛繁,如絮飛舞」,故名「柳絮」。

往昔,泉四周垂柳成蔭。春日,岸上柳絮揚揚飛舞,水中泉沫翻動如絮,泉水與垂柳相映成趣,令人陶醉。明晏璧曾賦詩曰:

「金線池邊楊柳青,泉分石竇曉冷冷。東風三月飄香絮,一夜隨波化綠萍。」詩中正是對此景色的贊詠。

該泉現泉池繫於2023年新砌而成。泉池呈長方形,長3.5m,寬2.

3米,深1.5米,池於2023年題寫。泉邊柳樹成蔭,池水清澈見底,長流不竭。

水中游魚可數。夏日乘涼觀景,可謂佳境。

有詩云:金線池邊楊柳青,泉分石竇曉泠泠。東風三月飄香絮,一夜隨波化綠萍。

金線泉老金線泉,即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詩》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記》所著錄的濟南「七十二泉」之一的「金線泉」。它位於趵突

金線泉金線泉

泉東北側,尚志堂與魚展館之間。泉池呈長方形,原長4丈,寬2丈。由於水面有一條遊移飄動的水線波紋,映日凝望,宛如一條金光閃閃的金線浮於水面,故而得名。

宋人吳曾在《能改齋漫錄》中作了極為生動的描述:「石甃方池,廣袤丈餘,泉亂髮其下,東注城濠中。澄澈見底,池心南北有金線一道隱起水面,以油滴一隅,則線紋遠去。

或以杖亂之,則線輒不見,水止如故,天陰亦不見。」

明清時期,金線尚能清晰地見到,後因改建泉池,基底遭到破壞,水面亦隨之縮小,水勢減弱,金線則從此消失。2023年,趵突泉公園擴建時,在原金線泉東約20米處一所石砌雕刻的小池中,也出現了金線。於是人們便將這泉稱為「金線泉」,並將清同治九年(1870)江蘇吳興丁彥臣題寫的「金線泉」三字石刻移嵌在這泉的東壁上。

而將原金線泉改稱「老金線泉」,由濟南書法家李仲餘新題「老金線泉」(隸書)四字嵌刻於池壁。

金線泉,泉池東西長2米,南北寬1米,池深1.2米,池壁及池周圍欄杆均用精細的大理石砌成。

有詩云:水紋浮綠影搖金,倒挽銀河百尺深。中有錦魚三十六,碧波盪漾任浮流。

漱玉泉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詩》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記》

漱玉泉漱玉泉

所著錄的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於趵突泉公園李清照紀念堂南側,屬趵突泉泉群。「漱玉」一詞源於《世說新語·排調》中的「漱石枕流」。

漱玉泉泉池呈長方形,池長4.8米,寬3.1米,深2米。

四周圍以漢白玉欄杆。

泉水自南面的溢水口汩汩流出,層疊而下,漫石穿隙,淙淙有聲,注入螺絲泉池中。明代詩人晏璧曾有「泉流此間瀑飛經瓊,靜日如聞漱玉聲」的讚語。相傳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傳世之作《漱玉集》就此泉命名,這位詞人的故居也在此稱為「漱玉堂」。

有詩云:南泉漱玉派匡廬,應是雲門瀑布餘。月照波心清可鑑,豈無湘女解瓊琚。

馬跑泉位於李清照紀念堂東側的假山西北腳下,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清《七十二泉記》均有著錄。泉池長12米,寬5米多,為不規則形池。池壁由自然石砌壘,曲折參差。

泉水匯流成溪,流入西濼河,形成山環水抱的形式。

明代詩人晏璧在《七十二泉詩》中寫了這麼一句:馬蹄踏破迸飛泉。這一句濃縮了一個悲壯動人的傳說故事,這也正是馬跑泉之名的**。

相傳南宋高宗建炎二年,金兵再度南侵圍攻濟南。時任濟南知府的劉豫攝於敵威,企圖降金,遭到部將關勝等人的強烈反對。關勝驍勇善戰有萬夫不擋之勇,曾經在金兵的重圍中救出劉豫的兒子。

金兵屢攻濟南不下,便用各種手段向劉豫勸降。在金人的軟硬兼施下,劉豫死心塌地的投降了敵人,並設計殺害關勝。他下令關勝出城作戰,等他戰的人困馬乏欲撥馬回城時,又下令關閉城門,還讓城上守兵亂箭齊發。

關勝身中數箭,眼睛也瞎了,仍堅持殺敵,誓死不降,最後壯烈犧牲。他的戰馬見主人被殺,痛悼主人,憤而刨地,硬在地上刨出一個大坑。坑中有泉水湧出,人們從此便把此泉稱為馬跑泉。

有詩云:馬蹄踏破迸飛泉,流出齊城淺水邊。八駿曾聞馳八極,百年幾見海成田。

勝景坊位於趵突泉公園東門口,其高7.5米,柱間總寬9.2米,兩側懸挑各1.

5米,造型為「四柱三間沖天挑擔式」。顏額磨光花崗石上刻有「趵突勝景」、「觀瀾知源」八個凹形鎏金大字,有著名書法家武中奇、蔣維崧題書。

趵突泉的作文,趵突泉的作文

尊敬的各位朋友我們現在來到的就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的趵突泉公園。趵突泉公園是一座以天然泉水為主要景觀,融合江南園林特色,具有鮮明民族風格的自然山水公園,是濟南市著名的遊覽勝地之一。與大名湖 千佛山並稱為濟南市三大名勝。趵突泉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冠,被譽為 天下第一泉 與其附近的金線泉 漱玉泉 柳絮泉 馬...

趵突泉的古詩,有關趵突泉的詩句有哪些?

趵突泉抄詩 元 趙孟襲頫 濼水發源天下無,平地湧出白玉壺。谷虛久恐元氣洩,歲旱不虞東海枯。雲霧蒸潤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時來泉水濯塵土,冰雪滿懷清與孤。趵突泉 宋 曾鞏 一派遙從玉水分,暗來都灑歷山塵。滋榮冬茹溫嘗早,潤澤春茶味更真。已覺路傍行似鑑,最憐沙際湧如輪。層城齊魯封疆會,況託娥英詫世人。...

描寫趵突泉的詞語,描寫趵突泉的詩句

描寫趵突泉的詩句 趵突泉詩 元 趙孟頫 濼水發源天下無,平地湧出白玉壺.谷虛久恐元氣洩,歲旱不虞東海枯.雲霧蒸潤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時來泉水濯塵土,冰雪滿懷清與孤.趵突泉 宋 曾鞏 一派遙從玉水分,暗來都灑歷山塵.滋榮冬茹溫嘗早,潤澤春茶味更真.已覺路傍行似鑑,最憐沙際湧如輪.層城齊魯封疆會,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