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物質觀及其現實意義

2021-03-03 22:17:48 字數 4943 閱讀 7548

1樓:燦燦

馬克思主義物質觀,是認識社會的一個重要觀念,同時又是尋找社會本原的最有特性的見解。他認為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是對一切可以從感覺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質的抽象。因而物質既包括一切可以從感覺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從感覺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動即實踐活動。

意義:第一,堅持了物質的客觀實在性原則,堅持了唯物主義一元論,同唯心主義一元論和二元論劃清了界限。列寧對物質做出了最本質的規定,指明瞭物質對於意識的獨立性、根源性,意識對於物質的依賴性、派生性。

第二,堅持了能動的反映論和可知論,批判了不可知論。物質這一客觀存在是可以「為我們的感覺所複寫、攝影、反映」,即它是可以認識的物件。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認識之物,不存在不可認識之物。

隨著實踐的發展,人們對未知世界的認識將會不斷擴充套件和深化。

第三,體現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主張客觀實在性是一切物質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學物質範疇同自然科學物質概念的聯絡,又把它們區別開來。

第四,體現了唯物主義自然觀與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統一,為徹底的唯物主義奠定了理論基礎。舊唯物主義僅僅把自然事物理解為客觀存在,而對於社會事物,則由於不理解人類的實踐活動本身即是一種客觀存在,而把歷史過程完全理解為一種主觀的存在。馬克思主義物質觀把人類實踐視為一種客觀存在並將其包括到對物質概念的理解中去,唯物主義的說明了歷史過程,揭示了自然的物質性與社會的物質性,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起統一的說明自然過程和歷史過程的唯物主義原則,實現了唯物主義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一。

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及其現實意義

2樓:123456奮鬥

馬克思主義物質觀是:物質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其現代意義主要有:

1、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瞭解國情、立足國情,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3、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解放思想,不斷創新,把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不斷推向前進;同時,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客觀條件相結合,促進社會主義經濟既好又快地發展.

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物質觀及其現代意義

3樓:yzwb我愛我家

1、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是標誌著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它不依賴於人的感覺而存在,通過人的感覺為人所感知、複寫、攝影和反映。

2、物質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意識是物質的產物,是物質世界的主觀映象。

3、物質世界是聯絡的,發展的,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於事物的內部矛盾。

4、時間與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存在形式。

5、不僅自然界是物質的,人類社會也具有物質性,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

馬克思主義物質觀至今都具有豐富而深刻的理論指導意義。

馬克思主義物質堅持了物質的客觀實在性原則和唯物主義一元論,同唯心主義一元論和二元論劃清了界限;堅持了能動的反映論和可知論,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論。

馬克思主義物質體現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

一、唯物主義自然觀與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統一,為徹底的唯物主義奠定了理論基礎。世界的物質統一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石。我們通過實踐改造客觀物質世界,就要充分認識是物質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實踐活動依賴於客觀物質世界,而客觀世界的規律性更制約著人的實踐活動。

就要在馬克思主義物質觀指導下,正確認識和利用客觀實際的發展規律,一切從實際出發,更好地認識和改造客觀物質世界,以取得社會主義實踐和各項事業的勝利。

4樓:匿名使用者

物質範疇是唯物主義世界觀的一塊基石。從古到今,唯物主義對物質概念的理解,對物質與意識關係的把握,經歷了一個從素樸到科學、從片面到比較全面的認識過程。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唯物主義哲學,雖然在人類對物質的認識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但是它終究未對世界的物質性、對物質範疇做出科學的解釋。

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前人的成果,吸收了其物質觀中的正確論點和思想,對具體科學關於物質世界研究的最新成果進行了哲學的概括和總結,形成了科學的物質觀。

馬克思主義物質觀集中體現在列寧的經典論述中,即「物質是標誌著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複寫、攝影、反映。」

這一種物質觀的確立,具有重大的意義:

首先,它指出「物質不依賴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明確了物質對意識的獨立性、根源性和意識對物質的依賴性、派生性,堅持了徹底的唯物主義一元論的基本原則,同唯心主義和二元論劃清了界限。其次,它指出物質「是通過人的感覺感知的」,能「為我們的感覺所複寫、攝影、反映」,堅持了辯證唯物主義的反映論和可知論,同不可知論劃清界限。第三,它指出「物質是標誌著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突出了「客觀實在」性是一切物質的共性,闡明瞭哲學物質範疇與具體物質形態和自然科學物質結構理論之間的聯絡和區別,克服了古代唯物主義的樸素性、直觀性,以及近代唯物主義的形而上學性和不徹底性。

第一,堅持了物質的客觀實在性原則,堅持了唯物主義一元論,同唯心主義一元論和二元論劃清了界限。從物質和意識的對立統一關係中去把握物質、規定物質,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物質世界本質的觀點的根本特點。列寧對物質做出了最本質的規定,指明瞭物質對於意識的獨立性、根源性,意識對於物質的依賴性、派生性。

第二,堅持了能動的反映論和可知論,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論。物質這一客觀存在是可以認識的物件。由於科學技術條件的限制,目前人類還有很多未知事物和難題,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不可認識。

未知世界與已知世界之間的區別只是未知與已知,它們都是客觀存在的,它們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實踐與意識為轉移的,隨著實踐和科學的發展,它們遲早會為人們所認識。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認識的東西,不存在不可認識的東西。

第三,體現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主張客觀實在性是一切物質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學物質範疇同自然科學物質結構理論的聯絡,又把它們區別開來,從而克服了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缺陷。不管物質的形態、屬性、結構多麼特殊、複雜和多變,它們都永遠保持著客觀實在這一共同的根本屬性。

從個性中看到共性,從相對中找到絕對,從有限中掌握無限,這是唯物辯證法的精髓。

第四,體現了唯物主義自然觀與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統一,為徹底的唯物主義奠定了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揭示了自然和社會的物質性,實現了唯物主義自然觀和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統一。在此基礎上,馬克思主義哲學建立起統一的說明自然過程和歷史過程的唯物主義原則。

辯證唯物主義之所以能夠正確地解決物質和意識的關係,建立科學的物質觀,關鍵在於它是從實踐出發去理解現實世界的,而「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物件、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沒有把人的活動本身理解為物件性的活動。」這就是說,舊唯物主義只是從受動方面去理解世界,不理解實踐對物質的作用,結果導致其在社會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以及認識論上的不可知論和懷疑論。

辯證唯物主義對世界物質本原的理解,不僅從客體方面去理解,而且從主體方面去理解,從人的感性活動,從實踐處去理解,把人的活動本身理解為一種客觀實在。這種理解進一步揭示了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5樓:匿名使用者

辯證唯物主義物質觀及其意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是指一切可以從感覺上感知的事物,也包括可以從感覺上感知的人的實踐活動。這種客觀實在獨立於我們的精神而存在,為我們的精神所反映。現代唯物論的物質範疇,包含著豐富而深刻的內涵。

第一,物質的根本特性是客觀實在性。世界上的具體物質形態一方面千差萬別,紛繁多樣,各有各的特點;另一方面又有共同本質、共同特性,就是它們都是在人的意識之外的客觀實在。無論它們的具體結構如何,形態怎樣,一切物質都具有客觀實在性。

這就從根本上同唯心主義劃清了界限。

第二,物質可以被人們所認識,具有可知性。物質是人的感覺可以反映的物件,而不是不可捉摸、不可認識的「自在之物」。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認識的事物,不存在永遠不可認識的事物。

因此,要從人的認識和實踐的角度去理解物質的可知性,只有這樣,才能與舊唯物主義的不可知論劃清界限。

第三,物質範疇具有深刻的辯證性,體現了唯物論與辯證法的統一。它是從客觀存在著的事物和現象的總和中抽象出來的具有最大共性的哲學範疇,體現了個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對和絕對、多樣性和統一性的對立統一。不管物質的具體形態、結構和屬性如何千變萬化,但物質的客觀實在性這一共同本質,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不變的。

第四,馬克思主義哲學物質觀體現了唯物主義自然觀與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統一,是構成徹底的唯物主義的出發點,即具有徹底性。馬克思主義哲學既看到了自然界的物質性,又以實踐為基礎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建立起統一地說明自然過程和歷史過程的唯物主義原則,實現了唯物主義自然觀和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統一,使唯物主義成為徹底的、完備的理論。這對於唯物主義以至整個哲學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6樓:嫁給小男人

物質觀是唯物主義的基石,也是一切唯物主義哲學構成的基本板塊。唯物主義之所以為唯物主義,主要就體現在對世界的物質本原地位及其對精神的決定作用的認同上。所以,物質觀對唯物主義哲學不僅不可缺少,而且極端重要,是唯物主義的根基和硬核。

列寧說:「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就是唯物主義」,然而馬克思在自己一生的哲學文字中,除了有限的幾處以外,很少在一般意義上談論物質問題,他所談及的物質大多都與具體事物和具體活動相連線,表明其不以主體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實在性,如物質基礎、物質生產、物質實踐、物質力量、物質活動、物質聯絡、物質前提、物質生活、物質條件、物質實體、物質代表,等等。

1 物質的先在性

2 物質的屬人性

3 物質的社會性

物質概念一產生就是作為精神概念的對立面而出現的,沒有精神現象的比照,物質概念也就不會產生。因此,物質一直和精神緊密聯絡在一起,在相互比較和依存中發展和演化。在人類歷史的早期,人的精神領域還沒有得到深入的發掘,思維、知識、文化、思想都還處於較低的形態,與此相對應,人類對物質的理解也僅僅侷限於實物形式,物質幾乎等於物資。

後來,隨著人類抽象思維能力的提高和物質概念的出現,物質和精神的關係也就逐漸地明晰起來。人們從生活實踐中體悟到,精神的本原不在於自身,而是來自物質,物質對於精神和思想具有本原和決定意義。同樣,人們也從對生活實踐的表面和扭曲理解中,認為,存在就是被感知,精神和思想是物質的根據和本原。

在長時期內,物質與精神的較量一直難分伯仲,與此相適應,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也一直平行發展,誰也不能最終戰勝誰。

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物質觀及其現代意義

一 如何理解物質觀 1 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是標誌著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它不依賴於人的感覺而存在,通過人的感覺為人所感知 複寫 攝影和反映。2 物質是世界唯 一的本源,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意識是物質的產物,是物質世界的主觀映象。3 物質世界是聯絡的,發展的,發展的根本原...

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物質觀及其現代意義

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是對一切可 以從感覺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質的抽象。因而它既包括一切可以從感覺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從感覺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動即實踐活動。意義 1 堅持了物質的客觀實在性原則,堅持了唯物主義一元論,同唯心主義一元論和二元論劃清了界限。2 堅持了能動的反映論和可知論,批...

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物質觀及其現代意義

1 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是標誌著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它不依賴於人的感覺而存在,通過人的感覺為人所感知 複寫 攝影和反映。2 物質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意識是物質的產物,是物質世界的主觀映象。3 物質世界是聯絡的,發展的,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於事物的內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