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時期開創的科舉制度對後世有什麼影響

2021-03-03 22:10:30 字數 5362 閱讀 4878

1樓:暮靜雨

隋唐時期開創的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選拔人才制度的一個創新改革,是選拔人才制度的具有歷史性意義的一大進步,經歷朝各代的不斷修改完善,形成嚴密完整的科舉考試選拔人才制度,影響後世各朝各代採用,以及周邊國家效仿採用,直至封建社會終結。

2樓:l雨打芭蕉

普通人可以憑本事去當官

簡述隋唐時期科舉制度的創立、完善和對後世的影響

3樓:沭陽

創立:隋文帝: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隋煬帝:正式設定進士科;

完善:唐太宗擴大科舉的規模,武則天設殿試、武舉,唐玄宗將詩賦作為科舉考試主要內容。

影響:改善了用人制度,促進了教育事業發展,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

本題考查的是科舉制,創立是隋朝時期,完善使唐朝時期,影響涉及到用人制度和教育文化幾個方面即可。本題考查基礎知識,難度適中。

簡述隋唐時期科舉制的創立與發展

4樓:匿名使用者

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隋煬帝時正式設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標誌著科舉制度的正式誕生。唐太宗時,擴充國學的規模,增加考試科目;武則天時,大量增加科舉取士的人數,首創武舉和殿試;唐玄宗時,詩賦成為進士科的考試內容,進一步完善了科舉制。

5樓:王啊

隋朝開創,完善於隋煬帝開創進士科,還有唐太宗、武則天的完善,直到清末2023年被廢除

6樓:匿名使用者

多個人傅園慧可以的可以的

隋唐時期科舉制度的實行有何意義?

7樓:匿名使用者

意義:打破門第限制,為一般知識分子提供了參政機會;有利於朝廷選拔和籠絡人才,提高行政效率,維護社會穩定;有利於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和繁榮;對後世和西方的文官制度產生了深遠影響.

8樓:匿名使用者

科舉制度在中國實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對中國以至東亞、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隋唐以後中國的社會結構、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舉的影響。

科舉原來目的是為**從民間提拔人材。相對於世襲、舉薦等選材制度,科舉考試無疑是一種公平、公開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最初東亞日本、韓國、越南均有效法中國舉行科舉,越南科舉的廢除還要在中國之後。

十六至十七世紀,歐洲傳教士在中國看見科舉取士制度,在他們的遊記中把它介紹到歐洲。十八世紀時啟蒙運動中,不少英國和法國思想家都推崇中國這種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國在十九世紀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務員敘用方法,規定**文官通過定期的公開考試招取,漸漸形成後來為歐美各國彷效的文官制度。

英國文官制所取的考試原則與方式與中國科舉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納了科舉的優點。故此有人稱科舉是中國文明的第五大發明。今天的考試製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舉制度的延續。

9樓:匿名使用者

打破貴族世襲官位制度,網羅社會人才,緩解平民與貴族的矛盾,據我所知就這幾個

10樓:匿名使用者

隋朝時科舉制度的積極作用分為三個方面:

1、政治方面:科舉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擁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任職。

2、教育、社會風氣方面:科舉制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

3、文學藝術方面:科舉制也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發展,進士科重視考詩賦,大大有利於唐詩的繁榮

隋唐時期科舉制的積極作用

11樓:清茶半盞

積極作用:

隋唐時期的科舉制度,也對中國甚至是世界歷史都產生了十分主要的影響

內.科舉制度開容

創了通過公開考試選拔****的制度,是中國古代人才選拔制度發展過程中最有效、最進步的一個階段,也是世界上較早的文官考試製度.科舉制度為隋唐時期國家的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做出巨大貢獻。

介紹:隋文帝時期,正式廢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公元605年,隋煬帝設定進士科,標誌著科舉制正式創立。

隋朝奠定了科舉制度的基礎,以後歷代歷朝沿用,並逐漸豐富完善。唐代,科舉成為定製,宋元明清四代繼續相襲。至清朝光緒31年,即2023年,清**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科舉制度在中國歷史上共推行2023年。

科舉的實質,是封建統治者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隋朝的時候,科舉主要考有關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叫試策,按照成績的高低錄取。

最初,分科取士剛剛草創,沒有統一法度,進士考試還沒有形成固定的制度,但是讀書、應考和做官的基本框架已經確立。

到了唐朝,科舉制度進一步完善。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等帝王積極推進科舉制度改革,選拔了大量寒門人才。

12樓:1天_堂

隋唐時期科舉制來

的積源極作用:

1、開放考試,吸收了不少寒士進入政權,有益於擴大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改變了封建社會前期豪門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

2、廣大庶族地主通過科舉入仕做官,給封建政權注入了生機與活力;

3、選拔官吏從此有了文化知識水平的客觀依據,有利於形成高素質的文官隊伍;

4、讀書一考試—做官三者聯絡,把權、位與學識結合起來,營造了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傳統和刻苦勤奮讀書的氛圍;促進了文學的繁榮,如唐以詩賦取士,促進了唐詩繁榮。

13樓:小狗_也要叫

科舉制度的積極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起了抑制門閥的作用.

二.擴大了官吏**.

三.提高了**的文化素質.

四.大大加強了**集權,有利於政局的穩定

隋唐時期的科舉制給社會帶來什麼影響

14樓:万俟諾客

選拔人才,招納賢士,為國家建設選拔才幹

民間才幹通過科舉進入仕途,制衡傳統世襲貴族權利促進民間辦學機制健全,讀書人的求學積極性

才幹來自民間,擴大統治階級統治基礎。

15樓:可愛的zzz聖

科舉制度是我國封建王朝通過考試,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來選拔**的一種制度和方式。

一、形成背景:

科舉制度是在隋朝誕生的。在此之前的各個王朝**選拔制度如下:

1、秦帝國之前**主要是世襲制,它通過家族血緣關係來確定**各級**的任命,依血緣親疏定等級尊卑和官爵高下。

2、漢朝的**選舉制度主要是察舉制。

察舉制是以薦舉為主,考試為輔的一種制度,一般察舉制又可以分為「舉孝廉」和「茂才」2種。

1)舉孝廉是兩漢期間最重要的一種推薦制度,一般由**或地方官根據宗族鄉黨的評議,考察並向朝廷推薦孝順父母、品行廉潔的人出仕,多數孝廉會拜為郎官。三國時期的曹操就是通過舉孝廉入的仕途。

2)茂才是在漢武帝時候開始,**、州郡屬吏、孝廉,太學生和平民都可以推薦人才,茂才大多數都擔任縣令級別的**。

3、三國、兩晉及南北朝

三國中曹魏的選拔制度是依據「舉孝廉」制度進行了改革,創立了「九品中正制」。國家或地方選擇「品德高尚、賢有識見」的**任「中正」,中正以家世、道德、才能為標準,將**候選人分成九等,作為選拔**的依據。

隨著社會的進步,當歷史的車輪碾壓到公元六世紀時,「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已經充分的暴漏出來,兩晉及南北朝時期選擇**的才德標準已經被忽視,取而代之家世的影響則越來越重,甚至成為唯一的標準。

隋文帝統一中國後,於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廢除九品中正制,而代以科舉考試。隋煬帝於大業三年(公元607年),下詔明令廢除門閥,注重才藝,中國傳統的**選拔制度才發展到純粹的考試選拔的階段。這就是科舉制度的開始。

二、隋唐科舉制度的發展和完善:

1、隋朝在對科舉的貢獻:

隋朝統一後,隋文帝為了加強**集權、擴大參政人群、改善政治關係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用分科舉人代替九品中正制。分科舉人的方式,就是科舉制的雛形。後隋煬帝設定明經,進士二科,標誌著科舉制已經誕生了。

2、唐朝對科舉制度的完善

大唐在推翻隋朝的統治後,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是完善科舉制的關鍵人物。

2.1唐太宗完善科舉的措施:

首先,唐太宗對科舉最大的貢獻是設國子監,開設並擴充國學;鼓勵地方**和私人開設學校。國子監下有六學: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

在貞觀後期僅僅國學院學生就超過了8000人。

其次,設定明經、進士等50多種學科。隨著發展,明經、進士兩科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經過太宗的一系列科舉,唐朝許多宰相大多是進士出身,這位唐朝的繁榮昌盛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2.2 武則天完善科舉的措施:

武則天在位期間,大力提倡科舉,曾親自在洛陽大殿中測試舉人,科舉制度中的殿試由此開始,但在唐代並沒有形成制度。武則天還曾命令吏部把複試者的名字糊掉而進行暗考,開了 「糊名」的先河。

武則天期間還開始了科舉制度的武舉,武舉人由此而來。

2.3 唐玄宗完善科舉的措施:

唐玄宗時,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進士科也成為唐朝最重要的考試科目。

科舉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也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尤其因為進士科重視考詩賦,大大有利於唐詩的繁榮。

三、隋唐科舉制度的考試內容和形式:

隋唐科舉除了特製科目外(如博學鴻詞科、翻譯科、經濟科等),明經、進士是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明經,進士科考的內容主要是儒家經典。隋唐的考試形式主要有墨義、口試、貼經、策問、詩賦等。

3.1墨義

墨義,就是圍繞經義及註釋所出的簡單問答題。

3.2口試

口試,就是口頭回答與墨義同類的問題。

3.3帖經

帖經,就是詩卷的填空與默寫。

3.4策問

策問,就是依據考官提出的有關經義或政事問題,考生髮表見解,提出對策。策問所及範圍較廣,有政治、教育、生產、管理等,比起帖經、墨義來難度更大,有的也還有一些實用價值。

3.5詩賦

詩賦,唐高宗永隆二年(681)有人認為明經多抄義條,議論只談舊策還是表現不出真才實學,建議加試雜文兩篇(一詩一賦),於是開始了詩賦考試。

四、隋唐科舉制度對後世的影響:

1、科舉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科舉制度使得社會身份不再世襲,為封建社會各階層間的人員流動提供了條件。科舉制度使得貧苦孩子可以靠勤奮讀書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成為統治集團的一員。

2、加強了**的集權和**,消滅了士族制度。科舉制度作為一種選拔**的制度,其最終目的還在於在於鞏固帝王的**集權。科舉制度消滅了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士族制度,從此貴族階層再也無法與君權抗衡。

3、促進了中華文化和教育事業的發展。科舉制度對知識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從而增加了社會中知識分子的比例。

4、科舉制度摧毀了中國文人的獨立人格與自由思想,為**政權輸送了大量經世愚民的官僚。

5、科舉制度開啟了我國封建社會延續一千三百多年的**選拔制度。

6、科舉制度同時也影響到中國當時的很多附屬國的**選拔制度,比如:高麗、越南等國!

參考資料

隋唐時期科舉制度的完善,簡述隋唐時期科舉制度的創立 完善和對後世的影響

創立 隋文帝 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 隋煬帝 正式設定進士科 完善 唐太宗擴大科舉的規模,武則天設殿試 武舉,唐玄宗將詩賦作為科舉考試主要內容。影響 改善了用人制度,促進了教育事業發展,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本題考查的是科舉制,創立是隋朝時期,完善使唐朝時期,影響涉及到用人制度和教育文化幾個方面即可。...

隋唐時期的科舉制度與清明不同,發生了什麼變化,並分析其變化

前者不拘一格,選出來的是真正的人才 後者是純粹的八股取士,束縛人的思想 隋唐科舉制 隋設科舉,以明經 進士兩科取士.唐朝沿襲,並有進一步的發展.由於國家制度的健全,經濟的發展,庶族地主的興起,要求提高社會地位,獲得參政機會 唐朝用科舉考試作為選拔官吏的主要辦法,以此選拔合格人才,提 員素質和籠絡士人...

科舉制度的侷限性,科舉制度的侷限性?

1,由於科舉制度的巨大的優越性 幾乎可以調動全民參與 使得封建社會統治者過分重視科舉選拔文官武將而忽視了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人員的選拔和政治地位,有誤導民眾之嫌.2,考試的內容沒有做到與時俱進.武舉則表現的更加明顯一些,在冷兵器時代,考核弓馬嫻熟並無什麼非議之處,但在熱兵器來臨的時代再考試這些東西就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