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退秦師重點實詞古今異義通假字虛詞和句式總結

2021-03-03 20:31:29 字數 6847 閱讀 8365

1樓:匿名使用者

重要實詞

1、貳①「二」的大寫。 因為鄭國先於

晉國結盟,但後於晉國的敵國楚國結盟,被視為不敬。故秦、晉圍之。(例: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左傳•隱公元年》)

②副職 (例:其內任卿貳以上。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③不專一 (例:貳則疑惑。《荀子•解蔽》)

④離心,背叛 (例:夫諸侯之賄,聚於公室,則諸侯貳。《左傳》)

⑤再,重複。 (例:不遷怒,不貳過。《論語•雍也》)

⑥從屬二主。(本文: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2、鄙①邊邑,邊遠的地方 (例:《為學》:「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 「越國以鄙遠」)

②庸俗,鄙陋。 (例:《左傳•莊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③看不起,輕視。 (例:《左傳•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禮,夫猶鄙我。」)

3、許①准許。 (同現代漢語)

②答應,聽從。 (例:本文:「許之。」、「許君焦、瑕……」)

③贊同。 (例《愚公移山》:「雜然相許。」)

④約數 (例:《小石潭記》:「潭中魚可百許頭。」)

⑤表處所 (例: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4、闕①què 古代宮殿前兩邊的高建築物。

②què 城樓

③què 皇宮,引申為朝廷

④quē 挖掘,引申為侵損,削減。(本文:闕秦)

5、微① 沒有

②細小,輕微(同現義)例:動力其微駭然已解

③衰敗 國勢衰微。例:死秦孝公以來周氏甚微。

④卑賤 (例:《史記•曹相國世家》:「參如微時,與蕭何善。」)

⑤幽微,精妙。 微言大義(成語)

⑥隱蔽,不顯露。見微知著(成語)

⑦假如沒有。 (例:《岳陽樓記》:「微斯人,吾誰與歸?」) (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①壞,破舊。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屨。」)

②謙詞 敝人

③疲憊 (例:《資治通鑑》:「曹操之眾,遠來疲敝。」)

④損害,衰敗。 (本文:因人之力而敝之。)

7辭① 口實(例:愈加其罪何患無辭。)

② 文辭(例:而 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

③ 藉口(例:君子疾 曰:欲之而心為之辭.)

④ 命令(例:今者來辭代罪。)

⑤ 一種(例:歸去來兮辭。)

⑥ (例:辭曰:臣之壯也。)

重要虛詞

1、以①以其無禮於晉 (因為,連詞)

②敢以煩執事 (拿,來,介詞)

③越國以鄙遠 (表順承,連詞)

④焉用亡鄭以陪鄰? (表順承,連詞)

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把,介詞)

2、而①今急而求子 (才,連詞,表順承)

②夜縋而出 (表修飾,連詞)

③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表順承,連詞)

④朝濟而夕設版焉。 (錶轉折,連詞)

3、焉①子亦有不利焉。 (語氣詞,表陳述)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 (疑問副詞,為什麼)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疑問代詞,**)

「之」的意義和用法見課後第三題。

4、其①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代詞,指代「使者」)

②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代詞,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與,不知 (代詞,自己的)

④吾其還也 (表商量或希望語氣,還是)

5、之①公從之 (代詞,代佚之狐的建議)

②是寡人之過也 (的)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詞 的)

④何厭之有 (賓語前置,有何厭之)

⑤鄰之厚,君之薄也(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臣之壯年---行李之往來

⑥燭之武 (介於性命之間的助詞)

詞類活用

①晉軍函陵 (名詞作動詞,軍是駐紮的意思,同下文「秦軍」)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使......滅亡,動詞使動用法)

③鄰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詞活用作動詞 厚,變雄厚;薄,變薄弱)

④越國以鄙遠 (鄙,名詞的意動用法,把……當作邊邑;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遠

地,指鄭國)

⑤朝濟而夕設版焉 (「朝」、「夕」,名詞活用作狀語 朝,在早上;夕,在晚上)

⑥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東」「西」 為方位名詞作狀語,向東;向西;前一個「封」,名詞活用作動詞,作 疆界。後一個「封」,仍為名詞,疆界。)

⑦因人之力而敝之(形容詞做動詞,損害)

⑧共其乏困(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缺少的東西)

⑨闕秦以利晉(使動用法.使.....獲利)

⑩且貳於楚也(數詞活用做動詞,從屬二主)

11.夜縋而出(名詞做狀語;在夜晚)

通假字①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已,通「矣」,語氣詞,「了」)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給)

③何厭之有?(厭,通「饜」,滿足)

④秦伯說 (說,通「悅」,贊同,高興)

⑤失其所與,不知 (知,通「智」,明智)

⑥焉用亡鄭以陪鄰?(陪,通「倍」,增加)

⑦ 若不闕秦 將焉取之 (闕,通「缺」,侵損,削減。)

古今異義

①行李之往來 (行李,古義:出使的人;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

②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以為,古義:把……作為;今義:認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義:那人;今義: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義:離開;今義:往,到)

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東道主,古義: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今義: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⑥敢以煩執事(執事,古義:官職;今義:掌管某項工作的人)

文言句式

①以其無禮於晉 狀語後置

②佚之狐言於鄭伯曰 狀語後置

③夫晉,何厭之有? 賓語前置,「有何厭」。

④是寡人之過也。 判斷句。

⑤(燭之武)辭曰 省略句

⑥敢以(之)煩執事 省略句

⑦若舍鄭以(之)為東道主 省略句

⑧(晉)許君焦、瑕 省略句

⑨鄰之厚,君之薄也。判斷句

⑩以亂易整,不武。否定判斷句

誰幫我全面總結一下高一燭之武退秦師和荊軻刺秦王這兩課的通假字 古今異義詞 詞類活用 和特殊句式啊?

2樓:凝雪冰寒

這個是我們老師歸納的,希望你能滿意。

一、文學常識

《左傳》為第一部詳細完整的編年體歷史著作,為「十三經」之一。孔子作《春秋》以時間為順序,記錄了春秋時期的重大政事,而《左傳》、《公羊傳》、《樑谷傳》都是為解釋《春秋》而作,所以它們又被稱作「春秋三傳」,其中《左傳》最為出色,又叫《春秋左氏傳》,所以《左傳》以《春秋》的記錄為綱要,以時間先後為序,詳細地記錄了春秋時期各國內政外交等大小事實(起於魯隱公元年,終於魯哀公27年)記事比春秋詳細而具體,字數近20萬,超過《春秋》文字十倍。

二、一詞多義

實詞歸納

1. 貳

(1) 從屬二主,存在二心。例:「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2) 再,重複。 例:「不遷怒,不貳過。」(《論語·雍也》)

(3) 副職。 例:「其內任卿貳以上。」(《少年中國說》)

2. 猶

(1) 尚且。例:「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3. 亡

(1) 滅亡,亡國。 例:「**圍鄭,鄭既知亡矣。」

(2) 逃亡。 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陳涉世家》)

(3) 使動用法,使…亡。例:「焉用亡鄭以陪鄰。」

4. 鄙

(1) 邊邑。 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使動)

(2) 庸俗,鄙陋。 例:「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左傳·莊公十年》)

(3) 看不起,輕視。例:「我皆有禮,夫猶鄙我。」(《左傳·昭公十六年》)

(4) 目光短淺。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

5. 許

(1) 答應,聽從。例:「許之」;「許之焦、瑕」

(2) 贊同。 例:「雜然相許」(《愚公移山》)

(3) 約數。 例:「潭中魚可百許頭」(《小石潭記》)

(4) 表處所。 例:「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五柳先生傳》)

6. 微

(1) 如果沒有。 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斯人,吾誰與歸?」(《嶽 陽樓記》)

(2) 廕庇,不顯露。例:「康熙微服私訪」;「恆公微服而行於民間」(《韓 非子》)

(3) 幽微,精妙。 例:「微言大義(成語)」

(4) 卑賤。 例:「身份卑微」;「參如微時,與蕭何善」(《史記· 曹相國世家》)

7.辭(1)推辭。 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2)推脫。 例:「不辭勞苦」

(3)辭別。 例:「故人西辭黃鶴樓」

(4)文辭,言辭。例:「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

8.若(1)假如。 例:「若使燭之武見秦君」

(2)你,你們,你的。例:「若屬皆且為所虜」

(3)好像。 例:「關山度若飛」

(4)句首語氣詞,與「夫」連用。例:「若夫日出而林霏開」

虛詞歸納

1.以(1)因為,連詞。 例:「以其無禮於晉」

(2)表順承,連詞。例:「越國以鄙遠」;「焉用亡鄭以陪鄰」

(3)拿,用,介詞。例:「敢以煩執事」

(4)把,介詞。 例:「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2.而(1)表順承,連詞。例:「今急而求子」;「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2)錶轉折,連詞。例:「朝濟而夕設版焉」;「因人之力而敝之」

(3)表修飾,連詞。例:「夜縋而出」

3.焉(1)語氣詞,表陳述。 例:「子亦有不利焉」

(2)疑問副詞,為什麼。例:「焉用亡鄭以陪鄰」

(3)疑問副詞,怎麼能。例:「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4)疑問代詞,**。 例:「且焉置土石」

(5)代詞。 例:「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6)兼詞,於此。 例:「永之人爭奔走焉」

4.之(1)賓語前置的標誌。例:「何陋之有」;「何厭之有」

(2)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意義。例:「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鄰之厚,君之薄也。」

(3)語氣助詞,相當於「的」。例:「是寡人之過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

「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所+動詞=名詞)

(4)代詞。例: 「公從之」(代指「佚之狐」)

「許之」(指「這件事」)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代指「土地」)

「使杞子、逄孫、楊孫戍之,乃還。」(代指「鄭國」)

「子犯請擊之」(代指「秦國」)

「亦去之」(代指「鄭國」)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代指「闕秦以利晉」這件事)

三、詞類活用

1.晉軍函陵、秦軍汜南(名詞用作動詞,駐紮)

2.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使動,使…滅亡)

3. 越國以鄙遠(鄙—名詞邊邑,意動,把……當作邊邑;遠—遠地,形作名)

4.鄰之厚,君之薄也(厚:形容詞作動詞,加強;薄:形容詞作動詞,削弱)

5.朝濟而夕設版焉(朝:名詞作狀語,在早晨;夕:名詞作狀語,在晚上。)

6.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封:疆界。名作動,使…成為疆界;東:名作狀,在東邊。)

7.若不闕秦(使動用法,使……削減)

8. 共其乏困(形容詞作名詞,缺少的東西)

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詞作動詞,損害)

四、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通「矣」,語氣詞)

2.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通「供」,供給)

3.秦伯說(通「悅」,高興)

4.失其所與,不知 (通「智」,明智)

五、古今異義

1.行李之往來(古義:「出使的人」。今義:「出門時所帶包裹」)

2.共其乏困(古義:「缺乏的東西」。今義:「乏力睏倦」)

2.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古義:「把….作為」。今義:「認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義:「那個人」。今義:「一般人的妻子」)

4.亦去之(古義:「離開」。今義:「往…到…」)

5. 走(古義:「跑」。今義:「行走」)

6. 妻子(古義:「妻子和孩子」。今義:「男子的配偶」)

六、文言特殊句式

1.狀語後置(介詞結構後置)

a.以其無禮於晉

b.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c.佚之狐言於鄭伯

2.賓語前置(「之」作賓語前置的標誌)

a.夫晉,何厭之有

b.何陋之有

3.省略句

a.晉軍(於)函陵,秦軍(於)汜南 (省略介詞「於」)

b.()許之(省略主語「燭之武」)

c.()許君焦、瑕(省主語「晉惠公」)

d.敢以(之)煩執事(省略介詞賓語,以之)

e.夜縋()而出(省賓語「燭之武」)

f.(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省略主語)

g.若舍鄭以(之)為東道主(省賓語「鄭國」)

4.判斷句

a.是寡人之過也。

b鄰之厚,君之薄也。

c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否定判斷)

七、翻譯(疑難問題)

1.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譯: 因為晉國曾對晉文公無禮,而且對楚國存在貳心(在依附於晉的同時又依附於楚)。

2.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譯: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做不成什麼了。

3.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

譯:依靠別人的力量而又去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國,這是不明智的;以混亂代替聯合一致,這是不勇武的。

燭之武退秦師中燭之武的遊說藝術,《燭之武退秦師》中燭之武說辭有何特點

示弱 曉之以利 曉之以害 但在秦國角度挑撥 之好 說服秦伯,秦結盟 原文 晉侯 秦伯 1 圍鄭,以其無禮於晉 2 且貳於楚 3 也。晉軍函陵 4 秦軍氾南 5 佚之狐 6 言於鄭伯曰 國危矣,若 7 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 8 曰 臣之壯也 9 猶 10 不如人 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11...

燭之武退秦師中的古今異譯詞

行李之往來 行李,古義 出使的人 今義 出門所帶的包裹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以為,古義 把 作為 今義 認為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義 那人 今義 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 去,古義 離開 今義 往,到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東道主,古義 東方道路上 招待過客的 主人 今義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敢以煩執...

燭之武退秦師內容簡述,論述題 以《燭之武退秦師》為例簡述《左傳》外交辭令的特色。

晉文公聯合秦穆公圍攻鄭國,這是因為鄭文公曾對晉文公無禮,並且還依附楚國。這時晉軍駐紮函陵,秦軍駐紮氾水之南。佚之狐向鄭文公說 國家危險了,如果派燭之武去見秦君,秦 隊一定會撤退。鄭文公聽了他的意見。燭之武推辭說 臣在壯年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做不了什麼事了。鄭文公說 我沒有及早重用您,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