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戰後國際金融創新的原因

2021-03-03 20:31:29 字數 4670 閱讀 9327

1樓:牽著你的手

1、金融創新是近年來西方金融業中迅速發展的一種趨向,內容是突破金融業多年傳統的經營局面,在金融工具方式機構以及市場等方面均進行了明顯的創新和變革。

2,國際金融創新包含金融工具

市場制度機構等的創新,金融工具的創新是金融創新最主要的內容,它是所有其他金融創新的基礎核心。如,金融工具創新導致在傳統金融產品和一般商品**的基礎上產生了金融**,主要有利率**、貨幣**和**指數**。3引起創新的原因主要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1、首先,規避風險是國際金融創新的主要原因。同過去相比,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金融市場變得更具風險.浮動匯率制度的實施西方各國對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債務危機的爆發,是的國際金融市場的匯率利率信用風險日漸突出。

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者和借款人既需要分散和規避風險又需要增加金融資產的流動性擴大資金**,這些現實需要成為推動金融創新的主要動因。

2、其次,國際竟然市場上的政策性因素也直接推動了金融創新的發展。一方面,戰後各國對金融活動和資本流動的管制刺激了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的規避行為,另一方面,80年代以後西方各國紛紛放松管制,金融自由化趨勢拆除了各國竟然市場的藩籬,加速了金融創新的程序。

3、國際金融管制的放鬆使得金融機構之間業務相互交叉競爭加劇,於是跨國銀行和一些積極參與國際金融市場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必須積極創新,從而最大限度地擴充利潤**。

4、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現代化通訊技術的 迅速發展,使 資訊傳播速度加快減少了傳統業 務部門的收益,加劇了**競爭,從而刺激了 金融機構的創新。

·5、此外新保守主義思潮和經濟自由化傾向也促使了國際金融的創新。

二戰後世界經濟發展的特點

2樓:賺錢要努力加油

二戰後世界經濟發展變化迅速,體現出的特點是:

1、國際金融體系和**體系的形成。

2、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空前發展。

3、科學技術推動生產力發展更為迅速。

二戰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的共同特性 :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促進作用。

2、各國推行壟斷資本主義,加強**對經濟的領導。

3、注意發展科學教育事業,提高國家科技水平。

擴充套件資料:

國際**

二戰後的國際**取得了迅速的發展。但在不同的階段裡,國際**的發展速度並不一致。戰後國際**的發展大體可以分為三個大階段:

(1)國際**迅速發展階段(2023年以前)

1950—2023年的23年間,國際**從600 億美元增加到5740億美元,增長了8.5倍,年平均增長率為10.3%,這一增長速度超過了國際**歷史上增長最迅速時期的水平。

戰後世界經濟的迅速發展是國際**迅速增長的基本原因。

(2)國際**緩慢發展階段(2023年以後——2023年)

2023年以後,國際**的增長速度明顯減緩。這主要是由於當時的高通貨膨脹率所致。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

首先,世界經濟的低速增長

其次,能源危機的爆發

再次,貨幣制度危機的爆發

(3)2023年以後國際**發生了許多新變化(放在12章中介紹)

戰後初期,隨著世界經濟的變化,國際**的地理方向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總的變化趨勢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國際**中所佔的比重不斷上升,發展中國家所佔比重不斷下降。

社會主義國家所佔的比重不大,基本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從個別國家來看,80年代中期以前,美國始終是佔世界第一位的進出口國家但在世界**中所佔的比重呈明顯的下降趨勢。50年代起,德國、日本所佔的比重迅速提高。

3樓:絕對不哭泣

世界經濟是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與國家集團所組成的相互聯絡、相互依賴、共同運動的經濟有機整體,也是在世界市場與國際分工的基礎上形成的世界範圍的生產力、生產關係及與其相適應的國際交換關係的總和。

一、科技進步與戰後資本主義新發展 在二戰後的半個多世紀裡,世界經濟的年平均增長率接近4%,世界國民生產總值達30萬億美元,其中西方發達國家所佔比重為3/4;同20世紀初相比,資本主義世界社會生產率提高了約100倍。現代資本主義取得的成就及其優勢地位,主要是通過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實現的,據統計,西方發達國家二戰以來經濟增長的70%~80%產生於科學技術創新。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成果,強化軍事和政治,發展經濟和教育,爭奪科技人才,搶佔科技制高點,使戰後資本主義社會出現了新的變化。

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現代科技的發展提高了生產力水平,改變了生產力的規模和結構,使戰後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諸要素及其結構、產業結構、經濟形態發生根本性變化,出現了經濟區域集團化趨勢。第二,現代科技革命的發展促使戰後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進行了重大調整,出現了國際壟斷資本主義、壟斷資本國際化、中產階層隊伍擴大、勞資關係緩和等一系列新現象、新特點。

第三,戰後資本主義社會的上層建築在現代科技革命的影響和作用下,在軍事、國家職能、民主形式、階級結構、政權結構及執行機制等方面都發生了一系列新的變化。第四,現代科技革命促使戰後資本主義世界中的發達國家之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失業和經濟危機等社會矛盾呈現出新特點和新形式。

二、 科技進步與戰後社會主義的發展 二戰後,新科技革命向當代社會主義提出了嚴峻的挑戰。20世紀40年代末,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率先掀起了以原子能和電子資訊科技的發明與應用為先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戰後新科技革命的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外部條件,從而既向世界社會主義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也為世界社會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和動力。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到來之初,由於歷史的原因,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走在了前頭,社會主義國家暫時落後。但到50年代中期,社會主義國家普遍感受到了這次科技革命的挑戰,紛紛發起「向科學進軍」,進行改革調整的嘗試,初期頗見成效。但在2023年以後,歐洲許多社會主義國家的執政黨領導人開始從右的方面背離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而中國等其他一些社會主義國家也一度忽視經濟建設,特別是放鬆了科技的發展,而以「階級鬥爭」、「路線鬥爭」為綱,結果走進了「左」傾教條主義甚至是「內亂」的死衚衕。

他們都沒有實現社會主義理論和制度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聯盟。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後,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礎上,全世界範圍內的新科技革命再次掀起高潮。這場新技術革命,使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都難以脫離科技和經濟發展的潮流,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日益從軍事對抗和較量轉入經濟領域,尤其是高科技方面的競爭日趨激烈和重要。

面對這樣的新挑戰,歐洲社會主義國家在80年代不僅沒有找到加速經濟發展、尤其是科技革命的路子,而且經濟出現了全面衰退。80年代中期以後,在沒有實現經濟穩定發展的情況下,又轉而搞沒有限度的「公開性」、「民主化」,以所謂的「政治改革」為中心,結果使加速經濟科技和社會的發展成為一句空話,從經濟衰退發展到經濟危機,又從經濟危機發展到政治危機、政治動盪,最後導致社會危機的總爆發。而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卻一枝獨秀,經受住狂風巨浪的吹打,而且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局面。

以***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抓住了世界新科技革命再次來潮的時代大機遇,進行了20多年的改革開放,使社會主義制度增添了活力和吸引力,而且發展了社會主義理論,形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從而使科學社會主義煥發了青春。

三、國際關係與戰後經濟的發展 從50年代開始出現的地區性經濟集團,現已成為世界經濟中一個重要發展趨勢。這也是國際經濟關係的一種調整和變革。最早建立的歐洲共同市場,現已變為歐洲聯盟,不僅成員國由原來的6個國家發展到今天的15國,並擁有大量的聯絡國,而且還由最初的關稅聯盟變成了一個統一大市場,實現了商品、勞動力、資本和勞務的自由流動。

不僅如此,歐洲聯盟開始推行歐洲統一貨幣計劃。歐元正式發行,歐盟國家統一的**銀行也已建立。這使歐洲聯盟成了世界上經濟一體化程度最高的一個地區性經濟集團。

現在世界上的地區性經濟集團已達因五十個之多。它們對推動成員國的經濟發展和加強相互之間的經濟關係起了大小不等的積極作用。此外,各種形式的國際經濟協調,如各種雙邊或多邊的國際會議、每年舉行一次的發達國家七國首腦會議等等,也對解決國際經濟矛盾、促進世界經濟發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4樓:的人

發展不平衡是世界經濟的基本規律。「不平衡」既是指發展速度上的差距,又指發展水平、經濟實力的差距。當前,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作用主要表現為:

一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不平衡。戰後初期,美國一度處於絕對優勢地位,後來日、歐迅速趕了上來。三者之間的差距縮小,形成相對均衡的局面。

到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重新奪回國際競爭力世界領先的地位。

二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不平衡。這種不平衡突出反映在南北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擴大。但也應該看到,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的增長,有七成是由發展中國家促成的,這是不平衡規律的一個有著積極意義的變化趨勢。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不平衡,是最大的不平衡。

三是發展中國家內部發展不平衡。20世紀90年代發展中國家作為一個整體,經濟發展較快,但從內部具體分析,它的發展是極不平衡的。亞洲特別是東亞的經濟增長率在發展中國家中遙遙領先,亞洲、拉丁美洲一些發展中國家經過艱苦努力已經成為新興工業國,非洲則發展緩慢。

5樓:太空超人

兩級格局結束後,世界朝著經濟區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方向發展。

上邊的哥們寫的雖多,但我覺得提煉一下就行了,沒必要寫那麼多。

huyang 1989把分給我吧,ok?????

6樓:匿名使用者

二戰後——60世紀初:二戰後,美國經濟實力膨脹,以美國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形成。蘇聯建立社會主義經濟體系與之抗衡。

60世紀末——80世紀末 :石油危機影響下美國經濟陷入困難,凱恩斯主義不再適應時代。世界經濟蕭條。蘇聯經濟走向死衚衕,歐洲和日本開始崛起。

90世紀以來:世界經濟進入飛速發展時期,區域集團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

國際金融領域的金融創新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當代金融創新種類多 範圍廣 速度快,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加以分類。分類方法多種多樣,可以按創新活動本身的性質,分為主動性創新和適應性創新 從導致金融創新的起源和誘因角度可分為需求誘發創新和約束誘發創新 按創新的目的分為逃避管制 降低成本 避免風險三大類 按創新的程度分為變革性和創造性兩類,前者是指在現有...

08年國際金融晰對中國的啟示,08年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啟示?

1 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風險控制,認識和防範房貸的市場風險從中國目前情況來看,與幾年前的美國有許多相似的地方 房地產市場迅速發展,居民購房熱情高漲,房地產 不斷 個人住房按揭貸款規模快速發展 按揭貸款者存在信用等級低的現象 為應對經濟危機央行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大量購房者湧入房地產市場,但是隨著中國巨...

國際金融學裡面的簡答題,金融學的簡答題

有很多種學說,您是看得陳安那本吧。比如我國的對外 法,就規定了這種 版情況。因為本國 外貿公司權從事的是國際商事活動,所以行政機關對於其管理也屬於國經範圍,本來經濟法和行政法就界限模糊,涉及商事的行政管理其實會有 博弈 存在,和一般意義上的行政管理還不太一樣,其實現在行政法也比較推崇 平衡論 經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