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內容及方法,研究內容思路和方法

2021-03-03 21:58:48 字數 5565 閱讀 4262

1樓:中地數媒

本書是作者主持的雲南省科研專案:岩溶水有效開發技術方案研究(專案編號:200**y04),依託國土資源大調查專案:

雲南典型地區岩溶地下水調查與地質環境整治示範(專案編號:200310400024)完成的研究成果。完成了典型岩溶流域1:

5萬水文地質及環境地質測繪1100km2,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鑽探3791.94m,各類物探4169點,取岩土水樣試驗分析626件,岩溶水動態監測18個點,岩溶水示蹤試驗2組等大量的調查和勘探試驗工作。這些工作和成果,為本書的研究提供了翔實的資料,使之能夠順利完成,達到了預期的目的,並檢驗了研究成果的正確性。

同時,本書的研究也為岩溶水的勘查和開發示範提供了理論和技術指導,使開發工程的技術方案設計得到了技術創新,工程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達到了示範目的。

此外,1999~2023年,作者參與主持完成的國土資源大調查專案:西南岩溶石山地區地下水資源勘查與生態環境地質調查,也為進行岩溶水有效開發技術研究提供了水文地質與水資源的系統基礎資料。在各個參加工作的省市區的示範工作中,也成功地建成了一批暗河及大泉引、提、堵、蓄、富水塊段鑽井開採工程。

這些調查成果和工程實踐,為本書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本書的研究目的是通過科學技術研究,在岩溶水資源及地質環境特徵研究,以及岩溶水開發技術實驗研究的基礎上,系統地總結適宜於不同的岩溶水源地型別以及不同需求的岩溶水有效勘查和開發技術方案,為岩溶水的有效開發利用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援,使岩溶水開發的成功率和效益大幅度提高。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書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研究,所採取的研究思路、內容和方法如下:

第一個方面,以現代岩溶學理論為指導,深入研究國家國土資源大調查西南岩溶地區岩溶水資源調查的最新資料。系統地認識岩溶地質環境及水文地質條件以及岩溶水的賦存及運動特徵,準確把握岩溶水富集規律,建立確切的找水標誌,提高尋找和圈定岩溶水源地的準確性。根據岩溶含水層的埋藏分佈、岩溶水出露狀態,以及岩溶含水層的導水和賦水空間形態、結構及水動力特徵,劃分岩溶水源地型別,分析總結各類岩溶水源地岩溶水的開發技術條件,評價其脆弱性,最終掌握各類岩溶水源地對不同的勘查開發技術的適宜性。

第二個方面,引進目前國內外先進的核磁共振、高密度電法、地質雷達等地球物理探測技術,研究這些技術的特點和適用條件,結合常規電法技術和水文地質調查分析方法,選擇典型的岩溶流域,結合國家在雲南安排的岩溶水開發示範工程建設,針對不同型別岩溶水源地的勘查技術條件,分別選擇不同的方法開展野外技術方法試驗研究,並對探測和綜合分析解釋成果進行鑽探檢驗,驗證其可靠程度及準確性,優選出適合不同型別岩溶水源地的有效探測技術方法,整合岩溶水有效探測技術方案。

第三個方面,通過調查省內外岩溶水開發工程,考察發達國家岩溶水開發情況,收集國外相關資訊,研究其成功的技術和經驗,以及其中失敗的原因與缺陷。根據各類岩溶水源地的開發技術條件,引出新的技術方案,並選擇典型岩溶水源地進行開發實驗,根據實驗結果加以改進和完善,得出各類岩溶水源地岩溶水有效開發技術方案。

從岩溶水開發的全過程來分析,成敗的最關鍵環節是找水勘查,只有找準岩溶賦水空間或徑流通道,才可能正確有效地實施岩溶水開發工程,這個問題的解決除了提高水文地質研究程度外,關鍵是要減少物探方法存在的多解性。本書研究了適合不同岩溶水源地的物探方法,通過不同方法探測結果的相互補充、驗證,根據經濟合理性和探測的有效性比選,選擇其中適宜的方法形成綜合探測方案,並建立代表不同含水層的地球物理特性、反映各類岩溶賦水空間的解譯引數和標準,從而達到提高探測的可靠性和精度的目標。

參考文獻及主要參考資料

[1]國家技術監督局.水文地質術語(gb/t14157-93)[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3

[2]袁道先,蔡桂鴻.岩溶環境學[m].重慶:重慶出版社,1988.23~58

[3]王宇,李燕,譚繼中等.斷陷盆地岩溶水賦存規律研究[m].昆明:雲南科技出版社,2003.1~4

[4]袁道先.對南方岩溶石山地區地下水資源及生態環境地質調查的一些意見[j].中國岩溶,2000,19(2):103~107

[5]王世傑.喀斯特石漠化概念演繹及其科學內涵的**[j].中國岩溶,2002,21(2):101~104

[6]王瑞江,姚長巨集,蔣忠誠,等.貴州六盤水石漠化的特點、成因與防治[j].中國岩溶,2001,20(3):211~215

[7]耿弘,王宇,汪才芳等.雲南岩溶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m].昆明:雲南科技出版社,2002.77~78

[8]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中國大百科全書 環境科學[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23年.216

[9]楊京平,盧劍波.生態恢復工程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5~6

[10]王宇,張貴.滇東岩溶高原石漠化及防治對策[a].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岩溶地下水與石漠化研究[c].南寧:廣西科技出版社,2003.26~35

[11]蘇維詞,朱之孝,熊康寧.貴州喀斯特山區的石漠化及其生態經濟治理模式[j].中國岩溶,2002,21(1):19~24

[12]姚長巨集,楊桂芳,蔣忠誠.貴州省岩溶地區石漠化形成及其生態治理[j].地質科技情報,2001,20(2):75~78

[13]蘇維詞,賙濟作.貴州喀斯特山區的「石漠化」及防治對策[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1995,4(2):177~182

[14]沈繼舫主編.中國生態環境建設與水資源保護利用[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2.111

[15]鄧德仁.21世紀初期的雲南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行動框架[a].水資源與能源可持續發展研究[c].昆明:雲南科技出版社,2003.11

[16]袁道先,劉再華,林玉石等.中國岩溶動力系統[m].北京:地質出版社,2002.1~2

[17]袁道先.論岩溶水的不均勻性[a].《彙編》編選小組.岩溶地區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工作經驗彙編[c].北京:地質出版社,1978.1~19

[18]urich p m,day m,lynagh f.policy and practice in karst landscape protection:bohol,the philippin.

geographical journal,2001,167(4):305~323

[19]yuan daoxian.rock desertification in the subtropical karst of south china.1997,z.

geomorph.n.f.

suppl.-bd.108,81~90

[20]袁道先.全球岩溶生態系統對比:科學目標和執行計劃[j].地球科學進展,2001,16(4):461~466

[21]丁繼紅,周德亮,馬生忠.國外地下水模擬軟體的發展現狀與趨勢[j].勘察科學技術,2002(1):37~42

[22]ccop technical secretariat.proceedings of the 1st ***piler』meeting of dcgm phase ⅳ:groundwater and geothermal databases.

24~26 april 2001 bangkok,thailand

[23]王宇,李麗輝.德國岩溶水勘查技術與開發利用概況[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5,32(6):91~95

[24]西部嚴重缺水地區地下水勘查新技術應用專案組.國內外地下水勘查新技術專集[m].中國地質調查局,2004.27~68

[25]袁道先.法國岩溶和岩溶水[r].桂林:地質礦產部岩溶地質研究所,1984.21~34

[26]岩溶地質考察組.赴南斯拉夫岩溶地質考察報告[r].北京:國家地質總局,1982.27~42

研究內容、思路和方法

2樓:中地數媒

1.2.1 主要研究內容

以遙感、地質、航放、重磁、dem 資訊處理分析為基礎,以多源資訊深入挖掘和深化應用為目標,以相山地區進一步找礦方向的釐定為目的,重點開展了以下研究工作:

圖 1.1 相山礦田鈾礦分佈略圖

1.2.1.1 相山火山- 侵入雜巖總體形態研究

主要研究其形成背景、基底構造、形態特徵、與區域地層構造的關係和成因定位機制。相山火山- 侵入雜巖的總體形態研究是深部成礦條件研究的基礎。

1.2.1.2 新構造運動研究

通過 landsat-7etm+多光譜資料的影象融合和 rgb 合成,對相山地區地貌景觀、巖性、線狀構造和環狀構造進行全面分析,並重點研究線狀構造的第四紀活動形跡,**新構造運動對該區成礦幅度和礦床儲存的影響。

1.2.1.3 相山西北與東南部的對比研究

相山鈾礦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南東部很少。筆者將進行構造岩漿發育特徵、遙感影像、重磁表現、基底形態、成礦特徵的對比分析,探索相山鈾礦空間分佈差異性的主控因素。

1.2.1.4 侵蝕作用和儲存狀態研究

礦床是地質作用的歷史產物,礦床形成後還會經歷各種變化和改造。相山礦田全盲礦床很少,礦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蝕作用。雖然以往礦床成因研究成果頗豐,但礦田的侵蝕深度以及儲存狀態研究薄弱,因此筆者開展了侵蝕深度或侵蝕程度的評價研究。

1.2.2 研究思路

以地球系統科學理論為指導,在前人豐富資料、成果及野外調查的基礎上,採用空間資料庫技術、資訊整合技術、三維視覺化技術等,對相山火山- 侵入雜巖總體特徵及礦床儲存狀態進行研究,為相山礦田深入找礦提供依據。

(1) 調研、收集國內外遙感、地質、航放、重磁、dem 技術的發展態勢和技術資料,瞭解多源資訊整合技術在地質勘查中的應用現狀和動態,明確技術關鍵,確定研究重點及所採用的 gis 技術平臺。

(2) 系統地收集相山地區區域地質、遙感、航放、航磁、地面物化探和水文地質等資料以及相關**、專著。瞭解研究區的工作程度和研究現狀,成巖成礦方面存在的問題。

(3) 對收集的資料和資料進行數字化和影像化,構建相山地區空間資料庫。

(4) 在空間資料庫技術、三維視覺化技術支援下,首先對相山地區積累的多源資訊逐一進行單資訊分析,然後進行多源資訊整合處理。通過資訊挖掘,發現規律,形成認識,並應用於勘查實踐。

技術路線框圖見圖 1.2。

1.2.3 研究方法

在文獻調研、資料收集、建立空間資料庫的基礎上,主要採用以下技術方法:

(1) 野外地質調查,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新構造運動的調查,重點觀察主斷裂的活動形跡。

(2) 地質、etm、航放、重磁、dem 單資訊分析。etm 影象處理在 erdas imagine8.6 平臺進行,通過增強處理、比值分析、主成分變換,提取線性構造和蝕變異常並進行地質分析; 航放資訊採用能譜引數計算、影象編碼等技術方法; 重、磁資訊則採用不同高度的向上延拓和方向導數處理; dem 主要採用地形形態分析等方法。

圖1.2 技術思路框圖

(3) 在空間資料庫等相關技術的支援下,將遙感資訊與地質、航放、重磁和 dem 資料進行整合處理,開展相山火山- 侵入雜巖總體特徵和侵蝕狀態保礦條件研究。資訊整合是本次研究將要採用的主要技術方法,包括遙感與航空放射性資訊的整合,遙感與重磁資訊的整合,遙感與地球化學資訊的整合,遙感與地質地理資訊的整合。

(4) 採用 c 語言和 matlab 軟體開發平臺相結合的方式,對地學資料進行三維視覺化分析。

(5) 以基礎地質資訊的深入挖掘為主導,結合其他地學資訊和整合處理成果,開展相山地區關鍵地質問題的綜合應用研究。

本選題的創新點主要有:

(1) 研究思路上實現兩個轉移,即從單資訊研究到多源資訊的對相山地區的總體研究; 從成礦作用研究為主到成礦作用和保礦研究並重。

(2) 在研究內容上,注重了新構造運動和剝蝕狀態研究。

(3) 在研究方法上,側重於多源地學資訊的綜合運用,其中傳統的地學研究方法與空間資料庫技術、資訊整合技術相結合是本次研究的主要技術手段。

藥物動力學的研究內容,藥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哪幾個方面

1 藥物效應動力學 pharmacodynamics 簡稱藥效學。研究藥物對機體的作用,包括藥物的作用和效應 作用機制及臨床應用等。2 藥物代謝動力學 pharmacoki ics 簡稱藥動學。研究藥物在機體的作用下所發生的變化及其規律,包括藥物在體內的吸收 分佈 代謝和排洩過程,特別是血藥濃度隨時...

開題報告中研究目的與研究內容有什麼差別

相同點 都需涉及研究物件,以及研究的目標方法等。不同點 格式及具體要求不同。研究的目的 意義也就是為什麼要研究 研究它有什麼價值。這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 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 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

完整的研究設計包括哪些內容,一個完整的研究設計包括哪些內容

1 瞭解 研究設計的基本過程。2 掌握 如何選擇研究課題 3 掌握 如何定義研究變數。4 瞭解 如何提出研究假設。5 掌握 如何進行文獻檢索。6 瞭解 如何選擇研究物件。7 掌握 能夠撰寫規範的研究計劃 畢業 設計包括哪些內容?一般包括課題名稱,選題理由,現實意義,研究概況,寫作計劃,提綱,創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