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的古義和今義,去的古義和今義

2021-03-03 21:55:53 字數 7099 閱讀 4642

1樓:問誰敢笑我貪

古:說。 今:名字。

2樓:快樂沒完沒了啊

古義:說出,今義:名稱,名字等

去的古義和今義

3樓:匿名使用者

去[古義] ①距離;②離開。[今義]往,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

[例句]

①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兩小兒辯日》)

②得錢千五百,乃去。(《宋定伯捉鬼》)

4樓:往事流戀

古代指離開某地某人,現在指到某地, 去

[古義] ①距離;②離開。[今義]往,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

5樓:匿名使用者

去的古義一般是離開,謝謝

6樓:匿名使用者

[古義] ①距離;②離開 [今義]往,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

孤的古義和今義

7樓:沐星辰曦

古義:1、作形容詞,幼年喪復活父母雙亡的。

2、作形容詞,孤獨,孤單。

3、作代詞,古代王侯的自稱。

4、作動詞,辜負。

今義:1、幼年喪父或父母雙亡。

2、單獨。

3、古代君主的自稱。

3、同」辜」。

古義:古人立身行事的道理、古書的義理、古人對經籍的傳統解釋、文字詞彙的古代意義。

今義:「今義」是相對於「古義」而言的。今義,即現在的意思。

有關孤的例句:

1、老而無子曰獨,幼兒無父曰孤。--《孟子·梁惠王下》

2、救災患,宥孤寡。--《左傳·昭公十四年》

3、意為少德之人"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稱孤矣。"--《莊子·盜跖》

4、雖貴必以賤為本,雖高必以下為基,是以侯王稱孤寡不穀。--《戰國策·齊策》

5、諸人持議,甚失孤望。--《資治通鑑》

6、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宋·蘇洵《六國論》

7、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唐·王維《使至塞上》

8、孤懷吐明月,眾毀鑠**。--唐·孟郊《連州吟》

9、終無純固之節,必有孤負之心。--《魏書·袁翻傳》

8樓:夢之影

我的古漢語詞典上是這樣寫的

古義:1、作形容詞,幼年喪復活父母雙亡的

2、作形容詞,孤獨,孤單

3、作代詞,古代王侯的自稱

4、作動詞,辜負

新華字典

今義:1、幼年喪父或父母雙亡

2、單獨

3、古代君主的自稱

3、同」辜」

9樓:瓊樓登高人為峰

「孤」的古義是指:古代帝王的自稱:孤家、孤王;古同「辜」,辜負;也用於一方之長稱謂,如袁紹任冀州牧曾給公孫瓚寫通道:「孤與足下,既有前盟舊要……」。

「孤」的現今意思是指:幼年死去父親或父母雙亡:孤兒。

遺孤。託孤。孤寡鰥獨(孤兒,寡婦,無妻或喪妻的人,年老無子女的人);單獨:

孤單。孤獨。孤立。

孤僻。孤傲。孤煢(單獨無依然)。

孤介。孤身。孤危。

孤芳自賞。孤苦伶仃。孤掌難鳴。

孤雲野鶴(喻閒逸逍遙的人)。

資料拓展:孤(gū),中國漢字,古同「辜」,出自東漢·許慎《說文》:「孤,無父也。

」本義為像沒有根的瓜,指幼年死去父親或父母雙亡,也做單獨、孤單、孤獨、孤立、孤僻。

司民協孤終。——《國語·周語》

少伶俜而偏孤兮。——潘岳《寡婦賦》

君名孤寡。——《呂氏春秋·君守》。注:「人君謙稱。」

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稱孤矣。——《莊子·盜跖》

君名孤寡。——《呂氏春秋·君守》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宋·蘇洵《六國論》

10樓:乘槎者

基本解釋

1、幼年死去父親或父母雙亡:孤兒。遺孤。

託孤。孤寡鰥獨(孤兒,寡婦,無妻或喪妻的人,年老無子女的人)。 2、單獨:

孤單。孤獨。孤立。

孤僻。孤傲。孤煢(單獨無依然)。

孤介。孤身。孤危。

孤芳自賞。孤苦伶仃。孤掌難鳴。

孤雲野鶴(喻閒逸逍遙的人)。 3、古代帝王的自稱:孤家。

孤王。 4、古同「辜」,辜負。[4] 5、也用於一方之長稱謂,如袁紹任冀州牧曾給公孫瓚寫通道:

「孤與足下,既有前盟舊要……」。

詳細解釋

【名】 1、形聲。從子,瓜聲。 2、幼年喪父,即孤兒。

孤,無父也。——東漢·許慎《說文》 如孤子。——《禮記·深衣》。

注:「三十以下無父稱孤。」 司民協孤終。

——《國語·周語》 少伶俜而偏孤兮。——潘岳《寡婦賦》 老而無子曰獨,幼兒無父曰孤。——《孟子·梁惠王下》 救災患,宥孤寡。

——《左傳·昭公十四年》 備答曰:「劉荊州臨亡,託我以遺孤,背信自濟,吾所不為,死何面目見劉荊州乎?」——孔衍《漢魏春秋》 3、特指為國事而犧牲者的後代。

如:遺孤 4、古代王侯的自稱。 君名孤寡。

——《呂氏春秋·君守》。注:「人君謙稱。

」 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稱孤矣。——《莊子·盜跖》 雖貴必以賤為本,雖高必以下為基,是以侯王稱孤寡不穀。——《戰國策·齊策》 諸人持議,甚失孤望。

——《資治通鑑》 【形】 1、單獨;孤獨。 孤,獨也。——《廣雅·釋詁三》 君名孤寡。

——《呂氏春秋·君守》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宋·蘇洵《六國論》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唐·王維《使至塞上》 以區區百人,投身大敵,與之撲鬥,何異以孤羊投群狼?

——《清稗類鈔·戰事類 2、孤高。 孤懷吐明月,眾毀鑠**。——唐·孟郊《連州吟》 3、獨特。

清詞孤韻有歌響,擊觸鐘磬鳴環珂。——唐·李商隱《安平公》 【動】 1、負,負恩,背棄恩德。 孤,負也。

毛曰:凡孤負之孤當作孤。俗作辜,非。

——《良熙字典》 陵雖孤恩,漢亦負德。——漢·李陵《答蘇武書》 孤負陵心區區之意。 孤負重恩,銜恨黃泉。

——《後漢書·光武十王傳》 終無純固之節,必有孤負之心。——《魏書·袁翻傳》 2、狐立於。 是以主孤於上而臣黨於下。

——《韓非子·奸劫弒臣》

孤現在的意思:單獨:孤單。

孤獨。孤立。孤僻。

孤傲。孤煢(單獨無依然)。孤介。

孤身。孤危。孤芳自賞。

孤苦伶仃。孤掌難鳴。孤雲野鶴(喻閒逸逍遙的人)。

「布衣」的古義與今義是

11樓:

「布衣」的古義:1)布制的衣服,麻布衣服(古時老百姓穿麻布衣服)。2)借指平民百姓。古代平民不能衣錦繡,故稱。

「布衣」的今義指麻布衣服。

「布衣」的製作發展:

「布衣」是布做的衣服。這裡的「布」,不是常說的百分之百棉花織出的「棉布」。追溯古代說的「布」,是今日叫做麻布的麻製品。

所以,那個形容窮苦百姓的「布衣」,是穿麻製衣料的普羅大眾。雖然麻製衣料現時比棉布還貴重,但古代卻恰恰相反。

古時中國盛產各種麻類,用麻織布歷史悠久,棉花產量曾經甚少。物以稀為貴,棉布衣服只有大富大貴的顯赫人家才穿得起。大約在南北朝前後,中國的棉布是從南洋進口的走俏外國貨,只是運費也使得棉布身價成十倍的翻番,普通窮人只能將就著穿麻料衣服呢。

直到元朝時,有名的黃道婆從瓊州帶回黎族人的紡織技術,種植棉花才漸漸多起來。朱元璋建立明朝後,規定凡有四畝田地的耕種者,必須種植桑、麻、棉各半畝;有十畝田地者,種棉加倍。這一來,棉花的種植,才逐漸在全國普及。

12樓:匿名使用者

布衣 bùyī

1. [clothes made of cloth]∶(布制的衣服。麻布衣服(古時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布衣不完,蔬食不飽,蓬戶穴牖,日孜孜上仁。」《後漢書·禮儀志下》:

「佐史以下,布衣冠幘。」《古今**·月明和尚度柳翠》:「﹝ 柳翠 ﹞又制下布衣一襲,每逢月朔月望,卸下鉛華,穿著布素,閉門唸佛。

」2. [cloth gown worn by scholars not in government]∶借指平民百姓。古代平民不能衣錦繡,故稱。

《荀子·大略》:「古之賢人,賤為布衣,貧為匹夫。」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

「古者庶人耋老而後衣絲,其餘則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技藝》:「 慶曆 中,有布衣 畢昇 ,又為活板。

」 清 李漁 《玉搔頭·締盟》:「多應是皁蓋填門多顯輩,因此上錯認了風塵一布衣。」 臣本布衣。

——諸葛亮《出師表》

布衣:古義(平民)今義(布料衣服)

13樓:匿名使用者

古義,平民。今義,布料衣服

14樓:匿名使用者

布衣指平民,現指用布做的衣服

所以的古義和今義

15樓:匿名使用者

古:用以,用來今:原因,緣故

16樓:匿名使用者

古義是一個所字結構,「所憑藉......",而今義呢,可以表結果與」因為「連用。

17樓:匿名使用者

古意是用這些辦法今意是因此

「是」的古義和今義

18樓:學院派魚多多

是【 shì】

一、古義:

1、對的,正確的

示例: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易·未濟》

釋義:過分地飲酒,以至於把頭都弄溼啦,雖有孚信但也是不對的。

2、概括之詞。

(1)、示例:是人

釋義:猶人人,任何人。

(2)、示例:是事

釋義:事事;凡事。

3、此,這

示例: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釋義: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惱。

4、贊同;認為正確;肯定

示例: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 劉開《問說》

釋義:認為自己對,別人不對,(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

5、訂正

示例:是正

釋義:訂正;校正。

6、遵從,以為法則

示例:不法先王,不是禮義。——《荀子》。

釋義:「先王」的「禮義」「法令」並非不能改變的聖物,改革是正當的。

7、關係詞。表示肯定判斷之詞

示例:正是四國。——《詩·曹風·鳲鳩》

釋義:各國有了模範形象。

8、表示兩種事情同一,或後者說明前者

示例:原其理,當是為谷中大水衝激,沙土盡去,唯巨石巋然挺立耳。——宋· 沈括《夢溪筆談》

釋義:其原因就是,當山谷中的水快速衝擊後,沙石便被沖走,這才是巨石挺立的原因。

9、表示讓步

示例: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宋· 柳永《雨霖鈴》

釋義: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

10、嘗試。

示例:是猜

釋義:試猜。

11、像;似

示例:是言不是語

釋義:似說非說;旁敲側擊。

12、很,非常

示例:是處

釋義:極為緊張處;到處。

13、表示讓步,有雖然的意思

(1)、示例:是則

釋義:雖然,雖則

(2)、示例:是則是

釋義:是即是。雖則是。

14、商業、職業或**的事務、業務或國務

示例:君臣不合,則國是無從定矣。——范曄《後漢書》

釋義:上下不和睦,那麼國家正確的方針大計就無法決定。

15、幫助賓語提前

示例: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清· 劉開《問說》

釋義:勤勉地只是以進修為急務(的人)未多見。

二、今義:

1、 表示解釋或分類

示例:他~工人。《阿q正傳》的作者~魯迅。

2、表示存在

示例:滿身~汗。

3、表示承認所說的,再轉入正意,含有「雖然」的意思

示例:詩~好詩,就是太長了。

4、表示適合

示例:來的~時候。

5、表示任何

示例:凡~。~活兒他都肯幹。

6、用於問句

示例:他~走了嗎?

7、加重語氣,有「的確」、「實在」的意思

示例:天氣~冷。

8、對,合理,與「非」相對

示例:~非。他說的~。實事求~。

9、 認為對

示例:~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

10、 表示應承或同意(單說一個「是」字)

示例:~,我就去。

11、 這,此

示例:~日。~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

12、 助詞,把行為物件提前表示只這樣做

示例:惟你~問。惟利~圖。

13、 姓。

擴充套件資料:

常用組詞:

1、是非

釋義:對與錯;正確和謬誤

示例:是非問題

2、是非不分

釋義:分辨不出正確與錯誤

示例:這樣是非不分,真是糊塗了。

3、是非曲直

釋義:正確與錯誤,有理與無理

示例:是非曲直,你還不明白嗎?

4、是非之地

釋義:有麻煩的地方

示例:這是是非之地,不宜久留。

5、是古非今

釋義: 指對古代的事物採取肯定的態度,對現代事物採取否定的態度。

示例:從來都是是古非今,不知道時代在進步。

6、是故

釋義: 因此;所以。

示例:是故燕雖小國而後忙,斯用兵之效也。—— 宋· 蘇洵《六國論》

釋義:因此燕國雖然是個小國,卻滅亡在後,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

7、是可忍,孰不可忍

釋義:如果這個可以容忍,那麼還有什麼不能容忍呢?表示決不能容忍。

示例:論語.八佾:「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釋義:孔子談到季氏,說,「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樂舞蹈,這樣的事他都忍心去做,還有什麼事情不可狠心做出來呢?」

便宜古義今義去的古義和今義

1 便宜古義 1 斟酌事宜,不拘陳規,自行決斷處理。例句 西漢 司馬遷 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 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輸入莫府,為士卒費。白話譯文 根據實際需要靈活地設定官吏,收到的稅款都送到幕府,作為軍費使用。2 指便宜行事之權。例句 唐 魏徵 隋書 楊諒傳 特許以便宜,不拘律令。白話譯文 特別批准他便...

次的古義和今義,是的古義和今義

次 的古義是停宿 今義是不好的 差的。第二 日。子。等。要。質量 品質較差的 品。貨。等第,順序 第。序。名 化學上指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兩個氧原子的 氯酸。中間 胸 量詞,回 數 sh 初 三番五 旅行所居止之處所 旅 舟 所。姓。次 的意義紛繁複雜,有些義古今一致,有些義在語言發展中發生一些變化,...

山東的古義和今義,及的古義和今義

1.山的東坡。參bai見du 山西 2.戰國 秦 漢時稱崤zhi山或華山dao以東地區,又稱關專東。亦指戰屬國時秦以外的六國。3.稱太行山以東地區。4.漢時稱古齊魯地區。5.省名。因在太行山以東,故稱。唐屬河南河北道,宋屬京東路,金改京東路為山東路,明置山東布政使司,清至今相沿稱山東省。黯然b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