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島上雕像是誰雕刻的,復活節島上的石像是誰雕刻的呢

2021-03-04 06:06:50 字數 5498 閱讀 2727

1樓:匿名使用者

1.復活節島上的石像之謎

復活節島以其石雕像而馳名於世。島上約有1000座以上的巨大石雕像以及大石城遺蹟。2023年和2023年曾進行調查考察,2023年從事發掘工作,結果認為島上存有三個文化期。

早期的巨大石牆,可用以觀察一年中的日出方位。中小型的各類石雕像採用黝黑的玄武岩、凝灰岩及火山渣為石料,用同位素碳測定時間約在公元前2023年。中期以石臺上的長耳朵、無腿的半身石雕像為特徵。

石像高3—6米。最高的一尊達9.8米,重約82噸。6米多高的石像。

復活節島上遍佈近千尊巨大的石雕人像,它們或臥于山野荒坡,或躺倒在海邊。其中有幾十尊豎立在海邊的人工平臺上,單獨一個或成群結隊,面對大海,昂首遠視。這些無腿的半身石像造型生動,高鼻樑、深眼窩、長耳朵、翹嘴巴,雙手放在肚子上。

石像一般高5-10米,重幾十噸,最高的一尊有22米,重300多噸。有些石像頭頂還帶著紅色的石帽,重達10噸。這些被當地人稱作「莫埃」的石像由黝黑的玄武岩、凝灰岩雕鑿而成,有些還用貝殼鑲嵌成眼睛,炯炯有神。

令人不解的是,島上這些石像是什麼人雕刻的呢?它象徵著什麼?人們又是如何將它們從採石場運往幾十公里外的海邊呢?有人說這是外星人的傑作。

2.雕像製作的傳說

一種說法是這些石像是島上人雕刻的,他們是島上土著人崇拜的神或是已死去的各個酋長、被島民神化了的祖先,同意這種說法的人比較多。但是有一部分專家認為,石像的高鼻、薄嘴脣,那是白種人的典型生相,而島上的居民是波利尼西亞人,他們的長相沒有這個特徵。耳朵長,哪種人也不像。

雕塑是一種藝術,總會蘊含著那個民族的特徵,而這些石像的造型,並無波利尼西亞人的特徵。那麼,它們就不會是現在島上居民波利尼西亞人的祖先,這些雕像也就不可能是他們製作的。此外,人們在從另一個角度細細地分析,島上的人很難用那時的原始石器工具,來完成這麼大的雕刻工程。

有人測算過,在2023年前,這個島上可提供的食物,最多隻能養活2000人,在生產力非常低的石器時代,他們必須每天勤奮地去尋覓食物,才能勉強養活自己,他們**有時間去做這些雕刻呢? 況且,這種石雕像藝術性很高,專家們都對這些「巧奪天工的技藝」讚歎不已。即使是現代人,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幹得了的,誰又能相信,石器時代的波利尼西亞人,個個都是擅於雕刻的藝術家呢?

還有一種說法是,石像不是島上人雕刻的,而是比地球上更文明的外星人來製作的。他們為了某種目的和要求,選擇這個太平洋上的孤島,建了這些石像。這種說法更離奇。

為雕刻這些石像,島上丟棄了許多用鈍了的石器工具,誰會相信,比地球人更文明的外星人,會用這些原始的石器工具來完成這批雕像作品呢。

關於山上還有幾百個未完工的石像,為什麼沒有把它們雕刻完畢,放棄在那裡,專家們分析後說,這可能在雕鑿中遇到了堅硬的岩石,無法繼續雕鑿下去而放棄的。因為當時用石制工具雕刻石頭,在製造石器工具時,儘可能選用最硬的石塊,但可能在雕鑿中,也遇到很硬的岩石,雕鑿不動,不得不放棄。因此,這些未刻完的石像,不是遇到什麼災變性事件突然停下的,而是在雕制過程中逐步被放棄的。

其中一個最大的石像,高20多米,是復活節島所見石像中最大的一個,因為末完工,現仍躺在山上的岩石上。可是岩石學家並不完全同意這種看法。他們解釋說,也可能雕刻石像的人花費了很大的勞力和時間,把石像雕成並豎立了起來,卻又被**震倒了,再豎起新雕的,又被震倒了。

雕刻的人認為這是上天或神的懲罰,不讓他們再幹下去,因此都停了下來。

現在,這些謎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答案。

考古學家根據復活節島上居民的語言特徵,認為復活節島人最初是從玻里尼西亞的某個群島上遷移過來的。玻里尼西亞人又來自何方呢?曾經有人認為來自南美洲。

現在,更多的科學家認為玻里尼西亞人來自亞洲東南部。古代的亞洲人從東南亞出發,經過漫長的歲月,途經伊裡安島、索羅門群島、新喀里多尼亞島、斐濟群島等島嶼,最後約於公元四五世紀到達復活節島。

玻里尼西亞人到達復活節島後,也將雕鑿石像的風俗帶到復活節島上,並由於多種原因雕鑿石像之風愈演愈烈。

據科學家考證, 復活節島上的石雕像並不是代表神而是代表已故的大酋長或宗教領袖。在古玻里尼西亞人心目中,這些人具有無比強大的神力,可以保佑他們的子孫。

根據雕鑿現場留下的運輸遺蹟分析,科學家們認為古玻里尼西亞人是這樣運輸石像的:在鑿好的道路上鋪滿茅草和蘆葦,然後用撬棒、繩索把平臥的石像搬到「大雪橇」上,再用繩子拉著「大雪橇」。至目的地後,也是利用繩索和撬棒將石像豎立在事先挖好的坑裡。

2023年,美國考古學家穆羅曾帶領島上居民採用這種方法,成功地將7座16噸重的石像豎立起來。

科學家們還認為,大約在2023年,復活節島上的兩大集團——肥人和瘦人發生激戰。被迫從事石像雕鑿工作的瘦人起義,並採用迂迴戰術,突然襲擊肥人,將肥人全部消滅。於是,石像雕鑿工作也就中途停下來了。

當然,有關復活節島上的石像之謎還不能說是完全、徹底地揭開了,仍有許多問題有待科學家們進一步研究。

總之,有關復活節島的石人像,種種說法很多。直到今天,還沒有得出一個使大家信服的、科學而又圓滿的解釋。

復活節島上的石像是誰雕刻的呢?

2樓:匿名使用者

復活節島上的石像是誰雕刻的,雕刻的目的又是為了什麼? 位於太平洋的復活島,面積大約118平方公里,人口大約二千人。這個不毛之地,曾有過相當偉 大的歷史。

在島上有三百五十處石造壇及一千多尊巨石人像。這島的文明起源,至今仍眾說紛紜,而人們亦將這些巨石像叫作「毛亞」(moai)。最矮的毛亞為三公尺,最高的達二十公尺。

以火山凝灰岩造成。另外在毛亞的下方有超過三百五十個祭壇。大多數的毛亞也在拉諾鑿制。

拉諾是座死火山,人們便是利用那兒的岩石造毛亞。而雕刻用的工具則是用火山爆發時噴出的玄武岩造成。在拉諾火山的山坡,目前還有一百五十尊未完成的毛亞。

島上村民說1,500年前島上酋長 hotu matu'a ("the great parent") 以一隻雙獨木舟到達復活島,同行的有他的妻子和他那大家庭。他可能是一位出色的航海家,他可能是為了為族人找尋更多的土地或是為逃避戰禍而到達此地。早期的玻里尼亞人有很多的推動力去找尋未知的土地,很清晰地知道他們願意用自己的生命作為賭注去找尋未知是否存在的土地.

hotu matu'a和他的家庭在復活節島的「anakena beach」 登陸。te-pito-te-henua,「ens of the land,」or 「land's end,」 這就是早期的島名。 。

考古學家推測,島上的原居民應來自西面的泥利尼西亞人,或印度、歐洲、埃及和北非等,但亦有人懷疑是落難的外星人,在島上建造約一千個巨大石像,作為向外太空求救之用。這個蘊藏了無數祕密的海島,原名叫rapa nui,意指「世界的肚臍」,直至一七二二年,荷蘭人於復活節當日,首次發現了這個小島,將它命名為「復活節島」。 曾經有過風光文明的復活島之所以沒落,到現在仍有很多不同的說法;而最多人認同的是由於不斷地製造毛亞而沒落的,主要是因為製造毛亞不但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最重要的是需要大量的樹木作槓桿,久而久之,島上的樹木漸漸地消失。

這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肥沃的表土被侵蝕。土地瘦脊,加上人口急劇增加,以及天災、內部戰爭等使其沒落。 巨石像的由來 要揭開這些環繞整座島嶼神祕石像的祕密很困難,雖有文字記載但目前仍沒人能解讀其中含義。

不過從被推倒、摧毀的石像遺蹟,考古學家解開了巨石像的祕密。 在文明全盛時期,復活節島巨石像一度有八百多座,但目前僅剩一百五十座。而這些石像消失的原因,記錄拉帕努伊人對信仰神聖力量堅定執迷和走火入魔的過程。

巨石像建造時間約於西元一千年前,當時的復活島為一濃密棕櫚森林覆蓋的島嶼,島上有三座死火山,火山岩質地軟、重量輕,易於搬動雕刻,拉帕努伊人相信岩石可以象徵他們神聖信仰的永恆不滅,因此利用火山岩在六百年間完成八百多座巨石像。 拉帕努伊人將這些石像視為守護神,以保佑作物豐收及好運,因此每個部落都擁有自己的石像。但隨著人口增長,拉帕努伊人全盛時期曾高達七千人,巨石像的尺寸和數量也隨著增加,有些石像體積甚至大到無法搬離採石場。

不同於英國的巨石陣有無窮盡的森林木材足以移動巨石,復活節島的棕櫚林規模小,巨石像卻龐大無比,最終樹木被砍伐殆盡,生態系完全摧毀,食物逐漸短缺,也無法建造船隻離開,被困在島上的拉帕努伊人,甚至相互殘殺取食人肉,並將情緒發洩在巨石像,巨石像一一被推倒,成為今日殘存的遺蹟,徒留後人憑弔。 石像之謎 有關石像之謎,眾說紛紜。有說是外星人的太空船搬運石像;石像擁有神力,造好後會自己行去目的地。

考古學家推斷,最少每天要動用30個勞工,工作8小時,約用1年時間才雕造出1個石像。不過,這還未計算搬運石像到海邊的工程,估計需要90人,於兩個月時間內可將石像搬運出來。最後,還要3個月才能將石像聳立起來。

可是考古學家怎樣也想不到,原來還在人像頭上的石帽子。石帽子是由西面的火山puna pau取材的。因為puna pau的火山岩石是磚紅色的,非常特別。

紅帽子由此處雕好再運往海岸,怎樣升起,放在足有10米高人像的頭上呢? 島上居民對於這些石雕絲毫沒有歷史記憶,,也不知石像是在刻誰 ,因為這些石像直挺挺的鼻樑, 薄薄的嘴脣, 凹陷的雙眼,一點都不像當地的土著, 是紀念什麼人?或是神呢?

還是有」人」 曾經教導過他們一些我們不曾知道的知識,而令他們難忘,感恩之餘, 雕刻這些石像, 以茲紀念呢 ? 石像的搬運 石頭巨人真的這樣重嗎?不見得,復活節島的石像遠沒有人們所傳說的那樣重。

我們知道,海洋中的火山島都是由玄武岩構成的。玄武岩十分堅硬,很難加工,比重一般為3—32克/釐米 3。若按此計算,復活節島上最大的石像高218米,肩寬25米,截面近5平方米,扣除砍掉的30—40立方米岩石,剩下來的石像重量就有50—80噸,甚至上百噸重了。

聽起來這很有道理,但是是如何呢?用來雕刻石像的材料不是玄武岩,而是凝灰岩和層凝灰岩,有的甚至是浮石,它們之中只有某些岩石的比重達到17克/釐米3,而大部分岩石的比重都小於14克/釐米3。至於浮石,它的比重就更輕了,它乾燥後,比水還要輕,會浮在水面上,所以才叫浮石。

因此,最大、最重的帽子至多也不超過5噸。復活節島的大部分雕像高度為3—5米,10—12米的雕像並不多,只有30—40尊,它們的重量至多也不過10多噸,大部分雕像的重量還不到5噸。想當初,水手們毫不費力地把一尊雕像裝上小船,運到輪船上去,因為它根本就沒那麼重。

不久前,人們對復活節島上的雕像進行修整,15噸的吊車就把最重的雕像吊起來安放到阿胡上去了。可見雕像並非人們說的那麼重。 不禁石像的重量被大大誇大了,普卡奧的重量也被誇大了。

看上去直徑達3米、高為25米的大帽子的確令人肅然起敬,重量似乎是驚人的。海爾達爾認為一個普卡奧足有5只大像那樣重。但不要忘記,普卡奧是由普那帕奧火山的黑色凝灰岩,即浮石造成的。

這種浮石晒乾後就會浮在水中,只有裡面吸足了水才會沉下去。拖運這種由比重比水還輕的岩石製成的大帽子用不了花費太大的力氣,五個人就能搬動一頂直徑為1米的普卡奧。而且,用來製造普卡奧的岩石也很容易加工,用普通帶鋸齒的刀就能把它切割下來,用錘子敲擊它,岩石表面雖不致碎裂,但也會出現皺紋。

很明顯,復活節島上的古代雕刻家非常瞭解浮石的這種特性,他們制好帽子後,不是搬著他到處跑,而是把它滾向阿胡,再放到石像的頭上去。因為當普卡奧在地上滾動的時候,它並不破碎,而是稜角都沒了,變成了圓形。況且,復活節島上的雕像並不都是戴帽子的,戴帽子的雕像只不過是一種例外。

迄今為止,人們只發現30座戴帽子的雕像,而且這些戴帽子的雕像又都站立在有浮石層的地方。毋庸置疑,帽子就是在石像附近造好的,然後再順著用石塊疊成的腳手架滾到雕像的頭上,而不是抬上去的。許多人認為,復活節島巨大的石像先是在拉諾洛拉克火山採石場裡雕刻出來,然後再運到海邊,並在那裡為它們修建阿胡。

雕像的帽子是在普那帕奧火山採石場立志成的,然後再運到海邊。最後,人們把巨型雕像放到阿胡上,再給它們戴上帽子。這聽起來很有道理,但事實卻並非如此我們已經說明了普卡奧是怎樣製成,又是怎樣戴到石像頭上去的。

滿意請採納

復活節島上的石像是誰造的,復活節島上的石像有多重?

智利的復活節島是由荷蘭航海家雅可布 洛加文於1722年4月5日首先發現,當天正值 教的復活節,故得名復活節島。島上的居民則稱它為 拉帕努伊 意為 石像的故鄉 洛加文還告訴了全世界,島上有無數的巨人石像莫阿伊。建造如此多巨人石像的那個神祕民族後來到 去了呢?在島上考察期間,科學家從島上老人那裡收集到大...

復活節島上的巨石像代表什麼,復活節島上的巨石像是什麼樣的?

復活節島被發現的歷史並不長。追述到1722年,是荷蘭人首先登上此島併為此島命名的,恰逢那天是4月5號復活節,於是這座遠離世界文明的孤島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 復活節島。此後,西班牙人等歐洲探險家們在幾十年內先後多次登上此島,引起人們極大探險興趣的不僅是這個荒島上有土人居住,更重要的是島上的上百尊巨石像。...

復活節島石像象徵什麼復活節島石像的國別是什麼?

復活節島北部的阿納凱是全島最富魅力的景點,除一排威武的 莫埃 石像外,一片金黃色的沙灘又長又寬 岸上的棕櫚樹林青翠茂密。攀上全島最高點,海拔507米的特雷瓦卡山頂,極目遠眺,島上的大小火山和四周的石像盡收眼底,浩瀚的太平洋與藍天渾然一體,令人心曠神怡。從山上下來不遠便是著名的 七尊莫埃 景點。據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