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現代化有何積極意義和消極意義

2021-03-04 04:34:58 字數 4905 閱讀 4777

1樓:

試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應如何正確對待祖國的傳統文化。 (l)傳統文化通常是指歷史上延續下來的民族文化,它或指歷史上延續下來已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文化,或指本土的民族文化。一般說來,本民族的文化由於植根於本民族的土壤之中,代表著本民族的整體意識和價值取向,往往更具有鞏固性、永續性和相對穩定性,也更容易從歷史上沿襲下來。

因此,傳統文化一般也就是民族文化。 (2)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我們應該特別注意正確地對待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第一,文化是有繼承性的,任何一種新文化的誕生都離不開對傳統文化的繼承。

中華民族的先人們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我們決不可視而不見,更不能視為包袱,丟掉了之。沒有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就沒有中國的現代化。 第二,傳統文化是有兩重性的,必須正確對待,批判繼承。

任何傳統文化都可以分為精華和糟粕兩部分。一方面,任何一種文化,總有其積極的、合理的一面;另一方面,任何一種文化,都會存在某些落後的、消極的、保守的因素。因此對待傳統文化,正確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全盤肯定和全盤否定都是錯誤的。

我們要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切優秀成果,使其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服務。

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社會的影響和意義

2樓:愛佳佳的恐龍

對現代世界的發展痼疾具有獨特的救治作用。

2.對世界未來發展的啟迪作用。

3.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

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社會的的意義:

1.理論形態文化與世俗形態文化的結合。

2.先進文化與落後文化結合。

3.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結合。

改革開放以來,全社會的價值觀、人生觀變得更加多樣化,亟需在多元之中立主導,多樣之中求統一。這就需要確立國家主導的核心價值體系。如果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然就會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樓:尚品核緣坊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演化而彙整合的一種反映中華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彙。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是儒家文化,它的現代價值,首先表現在對其它文化的開放性上。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能夠發展到今天並在現代社會發生作用的一個基本的前提。但傳統文化或儒學的開放性還有它特定的意義,那就是主張每一個體對於他所生活於其中的社會國家的開放性,強調個人對社會國傢俱有參與感。

在如此的文化模式的薰陶下,人們能夠暫時忍受艱難困苦,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這可以說是中國現代化實現的重要文化動力。

中國傳統文化主張求變,《周易》講:"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可以說中國文化的現代價值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它大張旗鼓地宣揚通過變革以求發展的精神。

可以說,變革與發展的互動,在當今中國改革開放的現代化實踐中,表現得最為突出。

用天人分合模式看待中西文化及其價值的觀點來說,中國文化既非典型的天人二分,也不是簡單地一體合一。而是有合有分,分合互補。天認識人與自然的差別並進行合理的調節,考慮和尊重人的價值,並使人的作用得到最充分的發揮,是天人有分思想最為重要的特點。

正因為中國哲學是合一與有分的統一,所以並不缺乏作為哲學的基礎的主體性的觀念。相信人本身的力量,相信主體能夠把握客體,既是天人之際思辨的最合理的內容,也為今天中國的現代化所必需。

4樓:日天日地

一、現代生活與傳統文化的內在關係

關於現代生活與傳統文化的內在關係,借用美國文化社會學家e·希爾斯的話很能說明問題。他說:「即使我們承認,每一代人都要修改前輩傳遞下來的信仰和行為範例,我們還必然會發現,大量的信仰過去被擁護,現在仍然被擁護,許多行為範例過去被奉行,現在仍然被奉行,而且,這些信仰和模式與近期出現的範型相互並存。

」(一)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錯位

現代生活是不同於傳統生活的生存模式。適應傳統生活而產生的傳統文化,作為一個完整的文化體系,已不能完全適應現代生活的需要。這是由於傳統文化本身以及時代都處於不斷的發展之中。

(二)現代生活對傳統文化的繼承

中國傳統文化雖歷經挫折、甚至像五·四新文化運動和「文革」那樣的摧殘而薪火不滅。這裡面有著深刻的原因。從傳統文化的本質屬性上看,傳統文化有其時代性,依賴於一定的歷史條件,但除去其含有的時代性因素,還包含著普遍意義的內容。

這部分內容可以為現代社會所繼承。

(三)現代生活對傳統文化的發展

現代生活對傳統文化的繼承並不是原封不動、一成不變地傳給下一代的,而是有選擇、有創造、有意識的文化發展過程。有選擇,是指現代人在對傳統文化進行科學、細緻的分析之後,選擇其有現代價值的精華部分繼承下來,拋棄其不適應現代生活的糟粕。有創造,是指通過對傳統文化精華部分的重新闡釋,賦予其新的內涵和形式,使其更適應現代生活。

(四)現代生活對傳統文化的豐富

現代生活也在創造著新的傳統文化。現代人的生活決不是簡單複製已有的傳統,相反,它是指向未來的一種創造。在現代生活中,根據變化了情況,創造出我們傳統中所沒有的、嶄新的東西,它們中具有遺傳活性的就會流傳下去成為新的傳統,從而豐富了傳統內容。

由此可見,傳統文化與現化生活畢竟是不同的概念,因而存在著歷史反差。現代生活是傳統生活的延續,內在地包含有傳統文化的某些因子。這些因子經過轉化而成為以現代生活方式展現的傳統文化,成為現代人的一部分,並且通過現代人的生活實踐而不斷豐富著內涵。

總之,現代生活是傳統文化的現代方式的呈現、歷史繼承、現實創造與豐富發展,傳統文化是現代生活的歷史條件、文化基點與現實影響因素。

二、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生活中的意義

在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中,傳統文化對人們的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簡略說來,它作為社會整合的精神遺產、經濟增長的潛在動力、道德建構的再生資源和生活觀念的導向因素,對現代的社會政治生活、經濟生活、道德文化生活和貫穿三者之中的生活觀念有著極大的價值。

(一)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的整合價值

對一個國家或民族來說,社會成員之間的結合和凝聚是其社會穩定和發展的前提,藉以凝聚的力量,既有經濟利益的聚合力,又有種族血緣的親和力,還有政治政權的控制力,但最根本的還是傳統文化所產生的文化整合力。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化整合力量對現代生活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巨大的思想統攝性,傳統文化可以超越地域、階級、黨派、種族、時間的界限,以文化為紐帶,以思想為橋樑,產生巨大的而又無形的文化整合力量。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文化中國」、「大一統」、「相容天下」、「愛國主義」等觀念,構成了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主要內容。

(二)傳統文化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在動力

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作為現代經濟之樹成長的土壤,蘊含著促進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在因素與動力。古有「洪範五福先言富,大學十章半理財」之說,甚至有人把傳統作為調節社會資源的第三種手段。總結起來,這些潛在的動力因素包括:

1、由「忠」引申出來的愛國精神,社會成員願意為國家犧牲個人的利益,有利於**發揮主導作用,實施巨集觀的經濟政策;有助於理順**與地方關係,體現全域性性、利益統一性,減少外在經濟現象,促進國民經濟整體發展。

2、以「孝」為核心的家庭關係,家庭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起著凝聚和傳承作用,家庭注重對子女的教育、保持高儲蓄率,家庭成員勤勞、互愛互助。這些為經濟增長準備了必要的資金、人才和勞動力等要素。

3、在忠孝的基礎上,集體主義成為倫理道德的基本準則,從而有利於形成具有目標同一性的團隊意識和企業精神。

4、強調剛健自強。《象傳》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種自立意識和自強不息的精神有利於激勵和鼓舞社會成員發展經濟、脫貧致富、自我奮鬥、積極進取,不斷開拓改革開放的新局面。

5、強調「厚德載物」。《周易大傳》雲:「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種寬厚為懷、虛懷若谷、寬容大量的氣度休現在今天,就是一方面善於競爭,另一方面善於聯合,廣納博採、放眼世界、關心大局、以大局為重。

中國傳統文化不僅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一種精神上的推動力,而且提供某種「制動力」,使中國經濟不致脫離常軌,保證社會各方面協調運轉。

(三)中國傳統文化是塑造公民現代人格的精神資源

中國傳統文化作為典型的「德性文化」,其最有繼承價值的部分就是傳統道德。傳統道德中的精華為社會主義新道德體系的建構提供資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重要的原料和營養。

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闡發之道」值得我們借鑑。由己及人,容易引起人的共鳴;由小及大,由家及國及天下,層層推進。古人曰:

百善孝為先,從古至今,孝道一直是中國社會最重要的倫理規範,是一切倫理原則的起點和核心。

中國傳統道德文化是一種大倫理觀,其「天人合一」思想為建立現代的生態倫理、協調人與自然關係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料。「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建立在深厚的倫理道德基礎之上的。它的內容包括:

把「仁愛」之心擴充套件到自然萬物,對自然友善,尊崇自然,泛愛眾生;認為人與自然萬物同類,。

總之,我們要建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配套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要建設與現代經濟生活、物質生活相適應的現代精神生活,就要汲取統道德文化的資源,補充現代人的精神養料。

(四)傳統文化對現代生活觀念的引導價值

中國傳統文化經過兩千多年的考驗,己深深融入中國人的生活之中。現代中國人要走向現代生活,心須具備現代健康文明的生活觀念。中國傳統文化至少有三點對樹立健康文明的現代生活觀念有借鑑價值:

一是積極的入世精神;二是務實的實用理性精神;三是樂感文化精神。

所謂「入世精神」,就是關心社會現實的人生態度。積極的入世精神,是以儒道法三家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共同特點,它有利於樹立積極的生活觀念。

所謂實用理性精神,是一種普遍現實的生活觀念。中國傳統文化從產生開始就是一種以倫理思想為核心的實用理性文化。傳統文化主幹的儒學就是適應中國社會現實需要的、使用兼具、內外無

二、本末一貫的「實學」。

在複雜矛盾的現代生活中,在時間、空間與心態的交匯中要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態,凡事不強求,講求適度,力求理性自覺、主體意識去緩解人們因價值觀念劇烈變革而產生的不適感和焦躁不安的情緒;以知足常樂、恬靜自然去化解人們的迷失感、疲於奔命和不滿足感;以傳統的深沉感情去撫平人們的逆反心理、懷舊情緒。樂感文化是人們精神的「制衡器」和減壓閥,給現代生活以一定的啟示意義。

另外,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蘊涵著其他對樹立現代生活觀念有借鑑價值的因素:如傳統的儉樸、未雨綢繆、居安思危、量入為出等思想對現代消費觀具有一定意義,其它如中國人獨特的藝術審美觀、重意境美與自然美、重精神享受等意識對樹立現代閒暇觀有可取之處。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關係?

中國在五千年的歷史中,多次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這正是由於有我國傳統文化的加持。今天,我們的中國式現代化,也需要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助力。愛護我國傳統文化,匹夫有責,我們一定要堅決粉碎美西方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滲透破壞企圖。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關係 中國傳統文化是現代文化的根基,現代文化是中國傳統文...

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衝突的表現,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衝突

跟本就沒有衝突 只所以存在衝突一說只是人民誤以為滿清和蒙元統治時留下的遺毒是中華文化!樓主有興趣可以去漢網看看 有關這一方面的分析文章很多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衝突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學者樑燕城訪談 太初有道 道 logos 是資訊的意思。神的話成為萬有...

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剪紙 國畫 戲劇 餃子 粽子 端午節 元宵節 冬至 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部分 儒釋道醫!中華傳統文化是指 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 各種文化思想 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 古文 古詩 詞語 樂曲 賦 民族 民族戲劇 曲藝 國畫 書法 對聯 燈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