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莎士比亞戲劇談美2選,讀後感1000字莎士比亞戲劇談美2選

2021-03-04 04:05:11 字數 5325 閱讀 3475

1樓:匿名使用者

莎士比亞的讀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2633631後

仲夏夜之夢這部戲劇是莎士比亞所寫的喜劇作品之一。全劇給我的感覺確實比較荒誕,也許是大量融入「傻冒角色」的緣故。情節本身的荒誕和「劇中劇」的詼諧使整個劇感覺上簡直不能稱之為一個精彩的劇目。

魯迅說:喜劇就是把無價值的東西展示給人看。

我覺得這未免過於絕對,即使是現在俗不可耐的馮小剛、周星馳電影,也沒人可以說他們毫無價值,至少他們締造了極為可觀的商業價值。而對於莎翁的戲劇來說,魯迅的定義更不能被人接受。莎翁本身就是價值,哪怕他說了句髒話,那都跟中國孔子罵街一樣——字字珠璣啊。

有人仿照亞里士多德的悲劇定義下了一個喜劇定義:喜劇是對一個可笑的、有缺點的、有相當長度的行動的摹仿,「藉以引起快感與笑來宣洩這些情感」。從功能上說,這個定義的確是說到了點子上。

而莎翁的這部喜劇,也的確令人發笑。就拿劇中的一段情節來說。

一個演員,扮演獅子,他卻害怕嚇到觀眾,於是一邊說著臺詞(首先獅子應該不會說話),一邊解釋自己其實是個木匠,不是真獅子……

但是《仲夏夜之夢》並不是完全這種搞笑風格,它也有嚴肅的話題。

這話題依然是愛情方面的。他寫了兩對年輕人之家愛情的糾葛。赫米霞愛著拉山德,拉山德和狄米特律斯愛著赫米霞,海倫娜愛著狄米特律斯。

這種愛情模式本來決不能有圓滿的結局。然而仙人們的加入改變了他們四人的命運。奇妙的魔力花汁使有情人終成眷屬,雙雙成婚。情敵化干戈為玉帛,閨中密友錦上添花。大團圓結局。

但是,作為狄米特律斯來講,卻不好說。雖然他原先便和海倫娜有著山盟海誓,然而後來卻瘋狂愛戀著赫米霞。神仙的法術使他重新愛上了海倫娜,但是,這顯然違背了他的本意。

或許這也是對一個負心漢的懲罰吧,甜蜜的懲罰。

由此,可以看出,莎士比亞的喜劇,實際上指的應該是結局,即圓滿的結局,大團圓的結局。以樂觀向上的態度,完美的結局鼓勵讀者快樂的生活下去。

《談美》

一天的光陰轉瞬即逝,而就在今天,我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時光。我讀完了第13封信。然而通過這第13封信,我對美有了一個深刻的認識,這就是朱光潛先生在83歲那年寫給青年的美學認識讀物《談美》。

《談美》全書共有15個話題,也就是15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修養」的問題,用我們的話來說就是「免俗」。這是對「利害圈」和物慾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託,有一些理想與情趣,其中藝術活動就可以起到這種超越利害關係的作用,在「無所為而為」中淨化心靈,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提到「美感修養」的問題,我們都會問:如何培養美感呢?朱光潛通俗而又深入的進行了論述。

他點明:審美的態度和審美的眼睛是要逐漸養成的。作者在談到人對事物的不同態度,或者說每個人的出發點不同,觀察事物的立足點就不同,同樣的事物在不同心態的人的心理或視覺上都會有其獨特的反應。

一棵古鬆,木材商是商業的心態去看,看到的是古鬆的實用性;科學家是研究的心態去看,看到的是古鬆的科學性;而畫家用欣賞的心態去看,他用審美的態度,嚐到了美的味道。古鬆在不同人眼裡映襯了三種效果,只有畫家不是從「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講的:「無所為而為」的欣賞眼光去看的特點,說明人異於其他動物,除了生活需求外,還有更高尚的追求「美」。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俗語講:「距離產生美」。其實朱光潛先生就明確的指出了美和生活的距離。

真實世界籠罩了霧、雪或雨就容易給人們另外一種聯想,其狀態使真實世界同你我之間產生了距離,因而有了古往今來的詩情畫意等及賦美感的意境。就如同美學上的「移情作用 」,把自己的情感轉移到外物上去,彷彿覺得外物也有同樣的感情。所謂:

藝術**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我想應該也有這個道理。美和實際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須把它擺在適當的距離去看,而且要拋開實際生活中的物慾去看,才能真正的沉浸在藝術的美感當中。

一些人們對於熟悉的事物總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為太過熟識沒有了距離和神祕感,從實際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有了距離,才會有嚮往,美就會出現在你的眼前。

天才也是靠勤奮得來的,沒有不需要勤奮就獲得能力的。下功夫才會思如泉湧,才會有靈感。朱光潛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話: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告誡我們要踏踏實實用足功夫,筆下才有神韻。心中才有靈感,靈感才可以對映出一個人的才能,但天才的背後卻是下苦功服磨練心境、意志、技巧。

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講的也是這個道理吧!

這第13封信,通俗易懂,使我對美學有了第一次有了清晰的認識。語言是那麼親切自然,知識在這種脈脈溫情的態度中傳達出來,其間沒有美學中那種概念的堆砌,卻使人們對美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最美麗的人生一定有美的人生態度,所以,我想每個人都應讀一讀這第13封信,深入淺出,引人入勝的語言,會讓你喜歡上這第13封信,讀完後,一身輕爽,淨化了心靈,提升了精神世界。

它會對你有所啟示的。

莎士比亞戲劇讀後感1000字左右拜託各位大神

2樓:儏澙竝

暑假,我看了莎士比亞中的《哈姆萊特》,19世紀**的批評家林斯基稱莎士比亞為「戲劇詩人之王」,而《哈姆萊特》則是莎士比亞「燦爛王冠上面的一顆最光輝的金剛鑽」。《哈姆萊特》是由五幕悲劇組成的。在這位戲劇大師的幾部悲劇中間,《哈姆萊特》是最撲朔迷離的,也是最富有哲理性的。

其中如父王為惡叔所弒,王位被篡,母后與****而婚,王儲試圖復仇而裝瘋等基本情節。十分吸引我,卻又十分悲慘。 故事發生在十三世紀丹麥的京城艾爾西諾。

丹麥國王在花園打盹時突然死去。他的弟弟克勞迪亞斯接替王位,又娶原王妃為妻,前國王的兒子哈姆雷特對父親的死因有所懷疑,憂鬱過度,終日愁容滿面。他聽從好友的勸告,半夜跟出現在城堡上的父親幽靈相會,終於得知父王是克勞迪亞斯與母親合謀害死的。

為了取得證據,他特地請來了一批戲子,在王宮裡演出一出十分相似的殺人劇,將父王當時被殺的經過表現出來。哈姆雷特一看母親與叔叔的反應,便明白了真相。 大臣波洛尼亞斯有個女兒叫奧非莉婭,她儀表出眾,清麗純潔,痴心地愛著哈姆雷特。

但哈姆雷特由於父仇未報,故意對奧菲莉婭十分冷淡。狡猾的克勞迪亞斯也瞭解到哈姆雷特的真心實意,於是施展計謀。哈姆雷特由於失算,誤將躲在幕後聽他與奧菲莉婭談話的波洛尼亞斯刺死,奧菲莉婭承受不了失去戀人和父親的打擊精神崩潰,失足落水而死。

波洛尼亞斯的兒子聞訊從國外趕來,誓死要為父妹報仇。克勞迪亞斯叫他跟哈姆雷特決鬥,並且在劍頭敷以毒藥。那天,皇宮大廳裡刀光劍影,殺氣騰騰。

間歇時,克勞迪亞斯叫哈姆雷特喝一杯已下了毒的酒,母親深受良心譴責,一把奪過喝下,當著兒子的面死去。哈姆雷特義憤填膺,揮劍擊中對手,冷不防也被對手暗劍刺傷。頓時毒性發作。

哈姆雷特拼足最後的力氣將十惡不赦的克勞迪亞斯刺死,為父報了仇,自己也倒下了。 讀完這一劇,我認識了他從「時代脫臼了,真糟糕,天生我要把它扳正過來」這句豪言壯語到「是活下去還是滅亡,這是個問題」這句絕望的嘆息的全部心理背景。實際上,哈姆萊特的尷尬在於一個纖弱而又明達的心靈肩負著與其行為能力不相稱的重任,比坦特魯斯更難堪飢渴,比西緒弗斯更枉費心力。

用歌德的說法,「這是一株橡樹給栽在一個只應開放嬌紅嫩綠的昂貴的花瓶裡。」在哈姆萊特身上,人的脆弱性和環境的殘暴性是如此相反而又相成,以致這個獨特的性格在內涵方面顯得密緻而厚重,在外延方面也顯得博大而深廣。其實就是如此的撲朔迷離,讓我的同情也不得不轉移到配角奧利菲亞的身上,她是如此的年輕,心靈和身體都沒有成熟,種種柔情連她自己都不明其所以然,便提前油然而生,愛和恨一起壓擠著、煎熬著她脆弱的身心。

她愛人,同時渴望被愛,卻往往意識到自己愛人勝過被愛。她不幸而又無助,不是因為品質上的弱點,完全只是由於自己也不瞭解的天真無邪,她當然十分痛苦,卻從未流露出來。所以在我看來,她更像一隻小鳥,為了尋求庇護,投向哈姆萊特的懷抱;可嘆他在神經錯亂中,竟把她從自己身旁摔開去,摔的那麼重,終於無意間殺死了她。

她死在了她愛的人手上,上天對她還是仁慈的。 《哈姆萊特》不斷的被人們以各種方式各種形式演繹,電影一部又一部,人們卻百看不厭,源於《哈姆萊特》緊湊的戲劇情節,高潮迭起,驚喜不斷,所有的緊張氣氛都要等到故事的最後才會得到緩解。多種多樣對大師作品的演繹不斷給予我們新的驚喜和意外,對於仇恨的解釋,對莎士比亞的解釋。

即使有一些並不太盡如人意,人們依舊對次充滿好奇。因為莎士比亞,因為這位最偉大的戲劇作家和他最偉大的作品之一,無論從哪一個角度演繹都會讓人對這一部經典再一次來一遍心靈對話,每一次的對話都是對人生新的體驗,這就是《哈姆萊特》的魅力所在。作家們用他們的文字時刻提行這人們這把劍的冷酷和恐怖。

仇恨的雙刃劍,捨棄它比拿起他來捍衛自己明智得多。

記得采納啊

【莎士比亞戲劇】讀後感1200字讀後感

3樓:匿名使用者

如何寫讀後感!

寫讀後感應以所讀作品的內容簡介開頭,然後,再寫體會.

原文內容往往用3~4句話概括為宜.結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讀的作品上來.要把重點放在「感」字上,切記要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

莎士比亞戲劇選讀書筆記10篇

4樓:無境

經典語錄:

1. frailty, your name is woman!(僅劇情需要,不代表所有: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

莎士比亞的讀書筆記(1000字左右)

5樓:匿名使用者

莎士比亞《哈姆萊特》讀書筆記

作為莎士比亞最著名的四大悲劇之一,在我看來《哈姆雷特》是其中最為經典的一部。他可謂是將世上所有的悲慘都聚集在了這位可憐的王子身上。

父親被自己的叔叔殺害,母親改嫁,居然還下嫁給自己的軾父仇人,愛人發瘋後不幸死去,最後連同自己,朋友,母親都在這場悲劇中被完全吞噬了。這一連串悲劇都是源自慾望和仇恨。叔叔的貪婪慾望使他作出了違背天理倫常之事,也招致了自己親侄子的無法泯滅的仇恨,同時也為自己的命運埋下了無法避免的禍根,直至最後家破人亡。

而小王子呢,因為父親的死而悲痛萬分,又因父親的鬼魂而萌生了復仇的念頭。於是步步謀劃,想要以自己的力量替父親報仇,卻又要想盡辦法保護自己的母親,卻不曾想到意外之事不斷髮生,母親、愛人、朋友、自己都一併失去了。

莎士比亞彷彿在用這樣的文字像世人揭示仇恨的可怕,它是一把雙刃劍,一把鋒利無比,還塗滿了毒藥的雙刃劍。運用他的人就如同是將靈魂出賣給了魔鬼,在失去理智再刺傷別人的同時,也難免是使自己遍體鱗傷,血肉模糊。人類對仇恨的詛咒與排斥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大仲馬的《**山伯爵》同樣也向人們闡述仇恨比罪惡本身更罪惡。

無論是怎樣的理由,舉起仇恨就是一切罪惡與不幸的開端。雖然了結這個道理,人類卻又不曾擺脫這個幽靈,不斷有人為了仇恨害人害己,即使是無盡的鮮血也沒能洗刷掉它的存在。

《哈姆雷特》不斷的被人們以各種方式各種形式演繹,電影一部又一部,人們卻百看不厭,源於《哈姆雷特》緊湊的戲劇情節,高潮迭起,驚喜不斷,所有的緊張氣氛都要等到故事的最後才會得到緩解。多種多樣對大師作品的演繹不斷給予我們新的驚喜和意外,對於仇恨的解釋,對莎士比亞的解釋。即使有一些並不太盡如人意,人們依舊對次充滿好奇。

因為莎士比亞,因為這位最偉大的戲劇作家和他最偉大的作品之一,無論從哪一個角度演繹都會讓人對這一部經典再一次來一遍心靈對話,每一次的對話都是對人生新的體驗,這就是《哈姆雷特》的魅力所在。作家們用他們的文字時刻提行這人們這把劍的冷酷和恐怖。仇恨的雙刃劍,捨棄它比拿起他來捍衛自己明智得多。

速求《莎士比亞戲劇集》的英文讀後感

這麼長才10分,樓主你很強大 莎士比亞故事集 英文讀後感 他善於深入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使其性格更豐滿深刻,他的作品中人物性格鮮明,語言優美動聽,對現實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故事情節感人。莎士比亞戲劇集 讀後感 英語的莎士比亞名著的讀後感 威尼斯商人 讀後感 看慣了莎士比亞的悲劇,偶而換換口胃,欣...

蕭紅烤鴨子節選讀後感,蕭紅《手》讀後感

如何寫讀後感 寫讀後感應以所讀作品的內容簡介開頭,然後,再寫體會.原文內容往往用3 4句話概括為宜.結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讀的作品上來.要把重點放在 感 字上,切記要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蕭紅讀後感 初秋的夜晚,我重讀了蕭紅的 生死場 做為呼蘭人讀蕭紅的書,說得上是一種最簡潔最直接的一種閱讀了。這樣一個夜...

《葉聖陶作品選》讀後感

讀後感 葉聖陶 散文選 葉聖陶 散文選 是譯本中英對照的現代文學作品。葉聖陶是一位著名的現代作家。作品描寫了很多個短篇故事。大多數的故事都是發生在戰爭的年代。例如 潘先生在難中 一個練習生 和 一篇宣言 這三個故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一個練習生 那個練習生的遭遇很像我們的生活。他是一個初中生。由於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