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之登黃鶴樓參考賞析

2025-07-29 03:01:47 字數 1903 閱讀 7739

李白的《登黃鶴樓》古詩

1樓:樸運乾

《登黃鶴樓》不是李白的,是崔顥。《登黃鶴樓》古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譯文:昔日的仙人已乘著黃鶴飛去,這地方只留下空蕩的黃鶴樓。

黃鶴一去再也沒有返回這裡,千萬年來只有白雲飄飄悠悠。

漢陽晴川閣的碧樹歷歷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鸚鵡洲。

時至黃昏不知何處是我家鄉?看江面煙波渺渺更使人煩愁!

賞析:《登黃鶴樓》是唐代詩人崔顥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描寫了在黃鶴樓上遠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弔古懷鄉之佳作。

這首詩首聯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鶴歸去引出黃鶴樓;頷聯緊承首聯,說自從仙人離去,黃鶴樓已經歷經千百年之久;頸聯詩意一轉,進入景物描寫,寫晴日在黃鶴樓所見之景;尾聯以寫煙波江上日暮懷歸之情作結,使詩意重歸於開頭那種渺茫不可見的境界。全詩雖不協律,但音節嘹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遠。

李白的《登黃鶴樓》古詩

2樓:看山是山

登鸛雀樓 李白。

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樓:時光旅行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 ·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4樓:祖硯齋主人

李白登黃鶴樓,遠眺近覽,詩興大發。正待提筆,忽見已有人作。細讀之,大嘆服,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灝題詩在上頭,遂不作而去。

5樓:平凡沉靜灑脫

這是王之渙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沒聽說有李白的!

6樓:網友

登黃鶴樓 王之渙。

登鸛雀樓》是盛唐詩人王之渙的一首五言絕句,前兩句寫的是自然景色,但開筆就有縮萬里於咫尺,使咫尺有萬里之勢;後兩句寫意,寫的出人意料,把哲理與景物、情勢溶化得天衣無縫,成為鸛雀樓上一首不朽的絕唱。

此詩雖然只有二十字,卻以千均巨椽,繪下北國河山的磅礴氣勢和壯麗景象,令人襟懷豪放。詩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靈,悟出的是樸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夠催人拋棄固步自封的淺見陋識,登高放眼,不斷拓出愈益美好的嶄新境界。清代詩評家也認為:

王詩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盡,後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勢。」這首詩是唐代五言詩的壓卷之作,王之渙因這首五言絕句而名垂千古,鸛雀樓也因此詩而名揚中華。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註釋:此詩不僅刻畫了祖國的'壯麗山河,而且寫出了登高遠望的襟懷。向西遠看,夕陽貼著高山落下,黃河滾滾流向大海。

要想看到千里之遠,就得再登上一層高樓。後二句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這一生活哲理,成為不朽的名句。

詩人登上高高的鸛雀樓,眺望遠遠近近的山川景色。

扶欄西望。一輪白日正巾近山樑,徐徐下落,下落,終於隱身到西山背後去了;腳底下的黃河流水,波濤滾滾,哆嗦遠去,遠去,為投入大海的懷抱而奔騰不息。多麼雄渾的景象,多麼壯闊的大自然!

但是詩人知道,大自然實在太大,自己的眼界還很狹小,要想進一步地開闊視野,眺望那更遠更壯觀的世界,還需要登上更高的地點。而自己,就連這共有三層的鸛雀也還沒登上最高層呢!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是詩人登樓過程中的具體感受,但它給予我們的啟示卻深刻得多。站得愈高,看得愈遠,人生也是這樣。只有不斷攀登,不斷進取,不斷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才能在思想上達到愈來愈高的境界,在事業上取得愈來愈高的成就。

人生就像登樓,這不是很有教益的生活哲理嗎?

這是一首五絕(五言絕句)前兩句寫景,景中含情;後兩句抒情,情中見理。短短二十個字,有景,有情,有理,結合得又是這樣自然、完美,在藝術上真可說是「爐火純青」了。

搜尋唐詩三百首好嗎親,唐詩三百首究竟是哪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小知識 唐詩三百首 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唐朝 年 年 二百九十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 時代,雲蒸霞蔚,名家輩出,唐詩數量多達五萬首。孫琴安 唐詩選本六百種提要 自序 指出,唐詩選本經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餘種。當中最流行而家傳戶曉的,要算 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 選詩範圍相當廣泛,收...

讀唐詩三百首感受 唐詩三百首感受

唐詩三百首 鹿柴 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竹裡館王維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相思 王維。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雜詩 王維。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送崔九裴迪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莫學武陵人,暫遊...

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 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唐朝 618年 907年 二百八十九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 時代,雲蒸霞蔚,名家輩出,唐詩數量多達五萬餘首。唐詩三百首 1 共選入唐代詩人77位,計310首詩,其中五言古詩33首,樂府46首,七言古詩28首,七言律詩50首,五言絕句29首,七言絕句51首,諸詩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