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古人對於書信的雅稱,哪位古人對書信的雅稱

2025-07-28 16:32:15 字數 1556 閱讀 3983

1樓:乾萊資訊諮詢

古人書信雅稱有:鴻雁、手札、尺牘、尺素。

書信,是人們交流感情、傳遞訊息的工具,有關它的雅稱,細說如下。古時候,在紙發明前,常見的「書信」是「木牘」,又稱「尺牘」。後來「碧攜碧尺牘」也就成了書信的通稱。

古人還把寫在綢子上,然後夾在一物中間寄出,叫做「尺素」的來指書信。「鯉魚」也可代指書信。典出於漢《樂府》詩: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隱派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鴻雁傳書,則典出《漢書。

蘇武傳》載: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此後,也常用「鴻悔舉雁」來代書信。

2樓:露胖胖

青鳥書就是古人對書信的雅稱,這個典故出自《山海經·山經》卷二〈西山經〉。在神話傳說中,青鳥是西王母取食傳信的神鳥,所以古人會用「青鳥」來代指信使,用「青鳥書」來代指書信。

象徵含義。青鳥象徵著幸福,在西方也代表快樂。青圓清遊鳥還象徵著對夢想與希望的追求。青鳥被譽為幸福使者。

青鳥是有三足的神鳥,是傳說中西王母的使者。人間既不能相見,唯望在蓬萊仙山可以再見,但是蓬萊無路,只有靠青鳥傳信。

藝文類正祥聚》卷九一引舊題 漢 班固 《漢武故事》:「七月七日,上( 漢武帝 )於 承華殿 齋,正中,忽有一青鳥從西方來,集殿前。上問 東方朔 , 朔 曰:

此 西王母 欲來也。』有頃, 王母 至,有兩青鳥如烏,俠侍 王母 旁。」橘銷後遂以「青鳥」為信使的代稱。

南朝 陳 伏知道 《為王寬與婦義安主書》:「玉山青鳥,仙使難通。」唐 李商隱 《無題》詩:「 蓬山 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清 黃遵憲 《奉命為美國三富蘭西士果總領事留別日本諸君子》詩之四:「但煩青鳥常通訊,貪住 蓬萊 忘憶家。」歐陽予倩 《人面桃花》第二場:

聽他言來心煩悶,想不回家萬不能,哪有青鳥傳芳信?」

哪位古人對書信的雅稱

3樓:露胖

古代人對書信的雅稱如下:

函:如便函就是便信,公函就是公文。 書:如家書就是家襪信信,手書就是親筆信。 札:原指寫字用的木片,引申為書信。如大札、惠札、便札。擴充套件資料:

簡:原指寫字用的竹片,引申為書信。如書簡、小簡。

箋:供題詩、寫信用的紙張,引申為書信,如便箋、錦箋、華箋。 尺牘:

牘,古代書寫用的竹木簡,狹長型,長約一一尺,故稱尺告禪輪牘。

尺素:素,紙未發明前,富貴人家常用絹帛書寫,通常長一尺。尺素引申為書信。

鴻雁:典出自《漢書·蘇武傳》:「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

此後文學作品中常用鴻雁來代書信。成語有「鴻雁傳書」

書信(letter)是指人們以書寫於紙張或其它文字記錄體上的文字、影象為內容的一種交流形式。書信通常由箋文和封文兩部分所構成,箋文是寫在信箋上的文字,是書信內容的主體。

封文即寫在信封上的文字,主要內容為收信人的位址、姓名和寄信人的位址、姓名等。青鳥書是古人對於書信的雅稱。

家信指家裡來的信或襲罩外出後寄給家裡的信。家信也稱「家書」、「家稟」、「家問」、「家報」、「鄉書」、「鄉信」、「竹報平安」、「錦字」、「錦書」、「錦文」、「錦中書」、「錦字書」、「黃犬音」、「大書」等等。

梅妻鶴子說的是哪位古人呢

宋代詩人林逋隱居杭州孤山時,植梅養鶴,清高自適。後作為成語和典故,比喻隱逸生活和恬然自適的清高情態。也是中國傳統繪畫的常見題材之一。所以這個詞語說的就是林逋。說的是古代宋朝詩人林逋,他隱居山林,種梅養鶴且一生沒有娶妻,所以才說他梅妻鶴子。是林逋 林和靖。梅妻鶴子 出處在 夢溪筆談 林逋隱居杭州孤山,...

《道德經》是哪位古人的著作

春秋時期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道教奉為教主或教祖,尊為 道德天尊 列三清尊神之一。老子西公升化胡經。序說第一 以為聖人生有老容,故號為老子 史記卷六十三 老莊申韓列傳 內載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裡 河南鹿邑東 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諡曰聃 耳外輪平而卷不日聃 固守藏之史也。或曰儋即...

哪位古人說的「船能載舟亦能覆舟」?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載舟,水能覆舟。本是荀子的名言,由於太宗經歷了隋朝覆舟之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成了唐太宗口頭禪,不少人誤以為這就是唐太宗的名言而忘記了荀子的 版權所有 其實荀子也引自 傳 也不是最初的版權所有者 不過也正是這種畏民之心,才使他不得不去重視 民為邦本 能載舟,亦能覆舟 的說法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