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漢精神 再論「田漢精神」

2025-07-25 22:40:25 字數 1884 閱讀 7565

田漢簡介

1樓:匿名使用者

田漢(湖南長沙人,字壽昌,曾用筆名伯鴻、陳瑜、漱人、漢仙等。1916年隨舅父去日本東京高等師範英文系學習,後參加少年中國學會。1920年出版與郭沫若、宗白華的通訊《三葉集》。

1921年與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等組織創造社。1922年回國後與妻子易漱瑜創辦《南國半月刊》,繼而組織南國電影劇社,從事話劇創作和演出活動。此時期創作的話劇《咖啡店之一夜》、《獲虎之夜》、《蘇州夜話》等都充滿浪漫主義氣息。

1927年在上海藝術大學任教並被選為校長,此時與歐陽予倩、周信芳等舉辦藝術魚龍會。

會上演出他的劇作《名優之死》獲得成功。同年冬成立南國社及南園藝術學院,1928至1929年率南國社先後在上海、杭州、南京、廣州、無錫各地舉行話劇公演和其他藝術活動,推動了中國話劇的發展。同時期他也創作了大量劇本。

1930年加入「左聯」,寫下了著名的《我們的自己批判》,創作從浪漫主義轉向現實主義。同年南國社被國民黨查封。1932年加人中國共產黨,任左翼戲劇家聯盟黨團書記等職。

此時創作的《年夜飯》、《亂鍾》、《顧正紅之死》等劇。他還與聶耳、洗星海、張曙等合作創作了大量歌曲,其中的《畢業歌》、《義勇軍進行曲》等都曾廣泛流傳,《義勇軍進行曲》後來成為新中國的國歌。同時他與夏衍、陽翰笙等參加藝華影片公司,編寫拍攝了許多電影。

1935年創作的劇本《回春之曲》是以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相結合來表現人民抗戰決心的作品。同年被國民黨逮捕,經營救出獄。

抗戰開始,立刻參加集體創作話劇《蘆溝橋》,參加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後到武漢參加抗戰宣傳工作。1939年後在桂林主編《戲劇春秋》月刊,此時對京劇、漢劇、湘劇等戲曲進行了改革,寫了大量以反侵略為內容的戲曲劇本,有《江漢漁歌》、《岳飛》等。

1944年與歐陽予倩等在桂林組織了西南戲劇展覽會。抗戰勝利後回到上海,創作了劇本《麗人行》、《憶江南》等。1948年轉入華北解放區。

解放後歷任**人民**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文化部戲曲改進局局長,藝術事業管理局局長,中國劇協主席和黨組書記,全國文聯副主席等職,創作了話劇《關漢卿》、《文成公主》、《十三陵水庫暢想曲》及整理戲曲《白蛇傳》、《謝瑤環》等,在歷史劇的創作和改編方面達到了新的高度。

文革」中慘遭殘害,病死獄中。

田漢的人物評價

2樓:愛刷

夏衍:「田漢同志走過來的道路是曲折而坎坷的,但是他對國家民族,對文學藝術所作出的貢獻卻是燦如金玉,不可磨滅的。」

夏衍:「田漢是現代的關漢卿,我私下把他叫做中國的『戲劇魂』。」

蘇叔陽:「田漢是在「五四」運動中產生的一位文化巨人。」

黃仁宇:「為什麼田漢會值得這麼多環境背景不同的人敬愛?因為他給人們帶來樂觀自信和希望。

他的贖身洗罪,不待神力,也不待將來,用不著內向。他的人生,就是一座大舞臺,到最後總結的時候,臺上臺下都參加了一項群眾運動,立即得到心靈的解放。」

趙晉華:「田漢一生不懂政治,他有追求、有信仰,但胸無城府,口無遮攔,終其一生只是個戲劇家。」

田申:「我父親這個人,成也在他太重情,敗也在他太重情。」

曹禺:「田漢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國話劇發展史。他對中國話劇的主要貢獻表現在::

第一, 他是中國話劇運動的卓越的組織者和領導者; 第二,他在中國話劇史上, 是一位具有開拓性的劇作家和中國話劇詩化現實主義藝術傳統的締造者。」

宋寶珍:「他的性格如火, 他不會見風使舵,,不會說假話, 他在事業上有著高度的責任感。因此,,凡事認真, 憂心如焚,嫉惡如仇。」

田漢的人物影響

3樓:網友

該故居位於上海瑞金二路409弄內。是田漢1927年起開始在此居住,該故居也是田漢領導的南國社正式成立後的社址。田漢在此發起和成立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

直至1930年秋,為逃避國民黨的追捕,田漢才離開此處。

王素元的論大學文化與大學精神是出自於哪個出版社

一,是王肅元,不是王素元。二,論大學文化與大學精神是一篇文章,全名 論大學文化與大學精神 兼析甘肅政法學院新校訓 崇德明法 弘毅致公 出自 甘肅政法學院學報 年期,不是書,不出自哪家出版社。三,王肅元著有 高教管理的理論與實踐 一書,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論大學校園健身文化的教育價值 也是我們體育卷子...

再純粹的精神,也無法建立在人性的腐爛之上,也無法消除人性醜惡。崇高精神要實際方法去執行,是否正確

人的一生是豐富多彩的,當自己回首往事時遺嘆不要太多。奮鬥會美化你的人生。在刻骨銘心地領悟生活的時候,在心靈得以深層次淨化的時候,有一種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那就是美妙的兩個字 奮鬥 生活中,我們時時刻刻都應正確對待自己人生旅途上的對與錯成與敗的轉換。因此,作為收割成果的我們,不要讓歲月流逝在不時地回...

論李白詩歌中的仙俠精神,李白詩歌中的仙俠精神

嗯,飛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銀河落九天。李白詩歌中的仙俠精神 以詩明志 詩的思想根源 貫穿李白的一生,我們從他的經歷可以看出,他博覽群書,除學習儒家經典 古代文史名著外,還篤通道教,有不染纖塵,超脫塵俗的思想 從青年起,李白就懷有 濟蒼生,安社稷 之偉大抱負,同時又有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希望建立不世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