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唐求法巡禮記文言文,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的介紹

2025-07-17 16:15:09 字數 1025 閱讀 1944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的介紹

1樓:苛碎

入唐求罩攔山法巡禮行記,是日本和尚圓物中仁入唐求法巡禮過程當中用漢文(文言文)寫的一部衡桐日記體著作。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的傳播過程

2樓:小侽粉絲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手澤本原藏京都延歷寺,失傳已久。但是《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洞逗寫成之後,曾經廣為流傳。關於《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一書個文獻記載,最早要算《慈覺大師傳》,《慈覺大師傳》書寫關於圓仁和尚示寂後49年,《慈覺大師傳》裡明確寫明:

入唐事蹟,一依本記」。另外,宋神宗熙寧五年(西元1072年)來中國的日本僧人成尋之《參天臺五臺山記》,成尋在「延久四年十月陸顫陵十四日」該篇記載向宋神宗獻禮品辰光,提到:「覺大師巡禮記三卷依次進上,至巡禮記第四卷隱藏不進上,依思會昌天子惡事也。

由此可見,《入唐求早戚法巡禮行記》當時是作為國禮呈送,而且成書之初即為四卷。(成尋之所以囥脫第四卷,是因為第四卷中涉及唐武宗「會昌毀佛」之惡事,裡向交關憤恨之辭。)後來一直到鎌倉幕府時期(西元1192-1333年)《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的抄本仍在僧俗間流傳。

但此後長達五個多世紀裡默默無聞。明治十六年(西元1883年)以後,三上參次博士等在調查京都東寺觀智院所藏文獻之時,重新發現在伏見天皇正應四年(西元1291年)長樂寺老僧手抄個《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古抄本。該一發現震動日本朝野,明治三十六年(西元1903年),作為留存秘庫之該書為最古抄本,《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被尊為國寶。

大正七年(西元1918年),該書被收進佛教刊行會出版的《大日本佛教全書》《遊方傳叢書》當中。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的著作介紹

3樓:一籮兩筐

全書從唐文宗開成三年六月十三日(西元838年7月2日)開始寫起,從日本博多灣登船出發,一直寫到唐宣宗大中元年十二月十四日(西元848年1月23日)從中國迴轉日本博多,前後歷時九年七個月。全書雖然不是逐日記載,但是基本上按日程分列,總共597篇(也有人認為是595篇),總計八萬多字,分為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