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知識點,小石潭具有哪些特點

2025-07-16 18:55:12 字數 1052 閱讀 9821

小石潭具有哪些特點

1樓:懂視生活

小石潭記》是唐朝詩人柳宗元創作的作品,文中為我們呈現了乙個特別的小石潭。下蠢啟面是整理的關於《小石潭記》的資料,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石潭的特點。

小石潭具有譚水清和環境悽清的特點,文中通過描寫小石潭的水、石、樹、魚、岸等景物,突出了小石潭水清帶簡如、石怪、樹綠、魚多的特點。全文寓情於景,抒發了作者既想借山水求樂又無法排遣政治上失意而造成孤獨寂寥的感情。

小石潭記》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_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_,為咐辯巖。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_然不動,_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餘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景物的特點

2樓:張三**

小石潭裡的竹林茂盛,水聲悅耳動聽,潭水清澈見底;樹木鬱鬱蔥蔥,魚兒歡快,細流蜿蜒曲折。全文寓情於景,抒發了作者在寂寞處境中淒涼、悲傷的情感。

《小石潭記》藝術手法

文章按遊覽順序,先寫發現小石潭,然後描寫潭中景物(水、石、樹、魚),再寫小潭源流(溪身、溪岸)及潭中氣氛,最後記錄了同遊者,使全篇遊記結構完整。

寫小石潭的時候,先寫「聲」(水聲),後寫「形」(潭中景物),寫潭中景物又先寫「近觀」(水、石、樹、魚),後寫「遠望」(水源),最後概寫環境,引發感觸。

作者簡介

小石潭記》的作者是柳宗元,他是我國唐代的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稱「柳河東」、 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跟韓愈併成為「韓柳」。柳宗元一生留詩作品達600餘篇,駢文有近百篇,代表作有《江雪》、《河東先生集》、《漁翁》等。

《小石潭記》知識積累,《小石潭記》知識積累

拂 拂動 1差 參差 見 通 現 2見 看見 小石潭記 知識歸納 全文翻譯 從小丘再向西走一百多步,隔著茂密的竹林,就聽到流水的聲音,像內是玉佩和玉環相互撞擊而容叮噹作響,清脆悅耳,聽了令人心中很是快樂。於是砍開竹子開闢道路,下面有個小潭,潭水特別清澈。潭底是一整塊大石頭,靠近岸邊,他又向上翻圈上來...

小石潭記景點簡介,給小石潭記裡的小石潭寫個景點簡介

1全部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著竹林,可以聽到水聲,就像人身上佩帶的佩環相互碰擊發出的聲音,我 心裡感到高興。砍倒竹子,開闢出一條道路 走過去 沿路走下去看見一個小潭,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為了坻.嶼.堪.巖等各種不同的形狀。青翠的樹木,碧綠...

小石潭記全文,小石潭記全文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 hu ng 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 ch 為嶼 y 為嵁 k n 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 y 然不動,俶 ch 爾遠逝,往來翕 x 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