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菌液觀察細菌嗎,如何觀察細菌菌落

2025-07-15 01:05:18 字數 4667 閱讀 9696

1樓:冷長平

可以。菌液是一種增殖細菌的培養基,通常包括營養物質、水和細菌。在菌液中加入一些適當的營養物質,製成不同種類的基礎菌液,可在實驗室進行細菌的培養、觀察、繁局蔽殖以及實驗等操作。

研究人員一般將生物樣品(比如土壤、水樣等)收集後,通過菌液的培養和篩選,得到需要的細菌,然後對細菌進行觀察和鑑定。通過觀察菌液中細菌的生物學特徵,如形態、生長速度、顏色、營養需求、代謝產物、致病性等,可以進一步研究細菌的生長、代謝、致病機理、抗微生物藥物等方面的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進行菌液培養和觀察細菌時,需要進行一系列的防護措施,包括嚴格消毒操作、做好實驗室安全、佩戴個人防護裝備等,確保實驗過程中不會對自己或周圍人員造成傷害。同時,天然細菌樣品、製備的培養基和細菌菌液等均需嚴格消毒和規範處理,確保實驗過桐畝州程的準確性和安全性耐亮。

2樓:網友

使用菌液觀察細菌是不太可行的。因為細菌的大小和形態很小,肉眼無法看到,需要藉助顯微鏡等實鍵雀驗裝置才能觀察到。而菌液是液態培養基,主要用於培養和繁殖微生物,而非觀察細菌的形態和結構。

在科學研究中,我們需要使用特殊的染色技術和顯微鏡來觀察細菌的形態、大小、結構等特徵。通常情況下,我們會將細菌進行染色處理,然後在顯微鏡下觀察。染色可以增強細菌的對比度,使其更容畢亮伍易觀察和分辨。

所以,如果您想觀察細菌,建議使用顯微鏡等實驗裝置,並且需要使用染色技術增強細菌的對手或比度。

3樓:戴著面具的男人語錄

是的,可以用菌液觀察細菌。菌液是一種含有細銷空菌的液體培養物,通常使用在實驗室中進行細菌培養和觀察。通過菌液培養,可以得到大量的細菌,便頌尺於進行野鬥高各種實驗和觀察。

如何觀察細菌菌落?

4樓:商葉楓

菌落(colony),也稱「集落」。指的是由單個或少數微生物(細菌或真菌)細胞在適宜固體培養基表面或內部生長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以母細胞為中心的一團肉眼可見的、有一定形態、構造等特徵的子細胞集團。

不同的微生物形成的菌落有不同的特徵,是鑑定菌種的重要標誌。

各種微生物在一定條件下形成的菌落特徵,如大小、形狀、邊緣、表面、質地、顏色等,具有一定的穩定性,是衡量菌種純度、辨認和鑑定菌種的重要依據。菌落特徵與微生物的菌體形態結構特徵密切相關。

1、在培養基表面生長的菌落,叫表面菌落棗橋森;

2、在表面下生長的菌落,叫埋藏或深層菌落。

細胞形態是菌落形態的基礎消燃,菌落形態是細胞形態在群體集聚時的反映。菌落特徵決定於組成菌落的細胞結構與生長行為,如細-菌的莢膜,它的存在與否和菌落形態等有直接關係。

細-菌菌落的特徵描述應當包括:菌落的大小、形態、顏色、光澤度、透明度、質地、隆起狀態、邊緣特徵等。常用的描述詞彙如下:

1、大小:菌落覆蓋的範圍,一般描述菌落的直徑即可。

2、形態:指菌落的外觀形狀,常用詞彙包括圓形、卵圓形、三角形、形狀不規則等。

3、顏色:包括正反面顏色,即氣生菌絲和基內菌絲顏色,常用詞彙包括:白色、乳白色、紅色、粉色、黑色、無色等。

4、光澤度:指表面有凳畝無光澤,可直接描述為菌落表面有光澤、無光澤、表面光滑、粗糙等。一般有莢膜的菌落表面有光澤,無莢膜的菌落表面無光澤。

5、透明度:描述菌落透光的性質,常用詞彙包括: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6、質地:指菌落的粘性、脆性等,常用詞彙包括:蠟狀、乾燥、易挑起、粘稠感等。

7、隆起狀態:指菌落切面的形態,常用詞彙包括:隆起、凸起、扁平等。

8、邊緣特徵:指菌落周邊的形狀,常用詞彙包括:波狀、完整、粉粒狀、齧齒狀等。

如何觀察細菌的菌落?

5樓:況谷翠依斯

細菌菌落特點:

菌落形態包括菌落的大小、形狀、邊緣、光澤、質地、顏色和透。明程度等;

細菌是原核微生物,故形成的菌落也小;

細菌個體之間充滿兆中掘著水分,所以整個菌落顯得溼潤,易被接種環挑起;

球菌形成隆起的菌落;

有鞭毛細菌常形成邊緣不規則的菌落;

具有莢膜的菌落表面較透明,邊緣光滑整齊;

有芽孢 的菌落表面乾燥皺褶;有些能產生色素的細菌菌落還顯出鮮豔的顏色。較難挑起。

細菌菌落的生長條件:

值得注意的是族核,如果細菌菌體接種於半固體培養基中或液體培養基中,是不能形成菌落的。在半固體培養基中,接種的無鞭毛的細菌只沿著穿刺線生長,而有鞭毛的細菌可在穿刺線的周圍擴散生長。細菌菌體接種於液體培養基中,細培缺菌生長後能使液體培養基變得混濁。

混濁情況視細菌對氧氣需求的不。

同而有所不。

同:好氧菌僅使上部培養液混濁,厭氧菌使底部培養液混濁,兼性厭氧菌使培養液上下均勻混濁;有的細菌可在培養液表面形成菌環或菌膜,或在底部產生沉澱。

用顯微鏡觀察細菌的步驟?

6樓:想咋滴乾哈呢

一、用髒手上的細菌制裝片:

1、收集手上細菌,用少量無菌水(可用冷開水代替)沖洗髒手,讓洗手的水流到培養皿中。這些髒水就是細菌培養液。

2、製取細菌裝片,取甲、乙兩塊潔淨的載玻片,分別在兩玻片的**各滴一小滴細菌培養液;然後在甲片上蓋好蓋玻片後直接用600倍的顯微鏡觀察。

用稍偏暗的視野,調節到位可以看到多種細菌和其它微生物。很容易看到活動的微生物,這樣對兒童更有吸引力和教育意義。)如果你想進一步放大並會操作,選定觀察的物象後,可把此物象移到視野正**,再轉換更高倍數的鏡頭觀察即可。

3、在乙片的細菌培養液滴上滴一小滴龍膽紫染色液,用牙籤將細菌培養液和龍膽紫液攪勻、並將液滴推開,再用酒精燈加熱液滴(約5秒鐘)後讓它自然晾乾(約5分鐘)。

再用600倍的顯微鏡直接觀察,既可以看到染成深藍色的多種細菌和其它微生物。不過此時看到的微生物都已死亡、並被固定,因此看不到它們的活動狀態。

二、製取洗手後的對照裝片。

1、洗手---將手用香皂洗乾淨,用潔淨的乾毛巾揩乾手;

2、收集細菌培養液---用少量無菌水沖洗雙手,讓洗手液流入潔淨的培養皿中;

3、制細菌裝片---製片過程與以上裝片過程相同,參照製片即可。

7樓:匿名使用者

用顯微鏡觀察細菌步驟如下:先在載玻片上滴加一滴生理鹽水。把菌落用接種環挑起後,塗於生理鹽水**直徑1cm左右要混勻——把載玻片放在酒精燈上加熱烘乾———滴加草酸銨結晶紫60秒——水洗——革蘭氏碘液60s——95%酒精脫色30s——水洗——番紅2分鐘——乾燥鏡檢。

最終目的是要在顯微鏡中看見清晰的細菌形狀,所以在染色後脫色和水洗最重要,如脫色和水洗不淨就會造成細菌和沒洗淨的顏色混在一起分不清。

革蘭式染色及其原理:上面的就為革蘭氏染色步驟,主要針對的是細菌的檢驗,因為它們極小。其他的如酵母菌等形狀很大不用染色。

細菌之所以能被染色主要是和它的結構有關,而且有些能被染成藍色,有些能染成紅色,以此來分為革蘭氏陰性菌和革蘭氏陽性菌。 對於生物顯微鏡革蘭氏陽性菌它們的細胞結構中脂類含量少,當用結晶紫染色後再用酒精脫色時,將脂類溶解抽提出來,使肽聚糖孔徑變小通透性降低,結晶紫不易被抽提出來所以能保持藍色。對於革蘭氏陰性菌它們的肽聚糖少而脂類多,所以酒精很容易把結晶紫染料提取出來,再經過第二次用番紅復染時便染上了紅色。

關於測定細菌的大小:細菌可以用測微尺測定。它包括目微尺和鏡臺微尺,目微尺無刻度鏡臺微尺有刻度。

使用時先把鏡臺微尺放在鏡臺上用目微尺找到鏡臺微尺後使用換算把目微尺刻度進行標定,然後就可心測量細菌的大小了。

8樓:網友

在玻片上滴加一小滴水,挑去菌落放於水中後均勻塗布,在小火上反覆過幾次,烤乾,加結晶紫染液染色,後用酒精脫色,再加伊紅染色,乾燥後加香柏油於玻片上,用油鏡調焦觀察。

用顯微鏡觀察細菌,要注意什麼問題?

9樓:項茹令之桃

一。調整。

1.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

2.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上,略偏左。

3. 安裝好目鏡和物鏡。

二、對光。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把乙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左眼注視目鏡內(右眼睜開,同時畫圖).

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

通過目鏡,可以看到白亮的視野。

三、觀察。1.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

2.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3.左眼向目鏡內看,同時反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公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

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注意事項:實驗完畢,把顯微鏡的外表擦拭乾淨。

轉動轉換器,把兩個物鏡偏到兩旁,並將鏡筒緩緩下降到最低處。

最後把顯微鏡放進鏡箱裡,送回原處。

哪些細菌可以作為指示菌?

10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二氧化硫是一種有毒的氣體,它能引起人的哮喘病、肺水腫,當濃度高時人會窒息而死。一些工廠排出的廢煙中常含有它,它是造成空氣汙染的主要物質,在美國、敬凱英國、日本發生的幾次嚴重的大氣汙染事件無不與二氧化硫有關。準確報告空氣中的二氧化硫的濃度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真菌和藻類的共生體地衣對少量的二氧化硫十分敏感,通過人工培養地衣的生長情況,就能很方便地判斷空氣汙染的情況。利用海洋中的發光細菌也能探測大氣中的毒氣存在。判斷水的汙染程度對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都是非常必伏稿握要的。

有一種兩端都長有鞭毛的迂迴螺菌,它在汙水中便失去了運動性,培養它們來檢驗汙水是很靈敏的。噬細菌、蛭弧菌、乳節水黴都能作為汙水的示菌。有種短柄毒黴對有毒的砷化合物高度敏感,物料中含百分之幾的三氧化缺慶二砷它也能夠測出來。

多基因遺傳病可以用顯微鏡觀察到嗎?

多基因遺傳病可以用顯微鏡觀察到是對的。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可以用電學顯微鏡觀察,染色體變異能用光學顯微鏡看到。染色體變異在真核生物的體內,染色體是遺傳物質dna的載體。當染色體的數目發生改變時 缺少,增多 或者染色體的結構發生改變時,遺傳資訊就隨之改變,帶來的就是生物體的後代性狀的改變,這就是染色體變...

大蒜根尖分生區細胞可以用來觀察質壁分離嗎

不可以。根尖分生區細胞沒有大液泡,不可用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觀察細胞的質壁分離。原核生物不會發生質壁分離,這要從兩方面考慮 1 質壁分離 的內因 要有細胞壁 大液泡和一定的細胞液濃度 2 質壁分離 的外因 外界溶液的濃度 細胞液的濃度。相當多的 原核生物 雖然有細胞壁,但通常無大液泡。擴充套件資料 質...

莢膜可以用簡單染色法染色嗎,細菌的簡單染色方法誰能介紹下?

細胞的莢膜是可以用簡單染色法染色,即可以用莢膜染色法觀察的。染色器材 菌種 莢膜的細菌 染料 草酸銨結晶紫 器材 載玻片 接種棒 酒精燈 擦鏡紙 顯微鏡。染色步驟 塗片 在潔淨無油膩的玻片 放一小滴蒸餾水 或用接種環挑1 2滴水 用無菌的接種環挑取少量菌種與水滴充分混勻,塗成極薄的菌膜,塗布面積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