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三法消託補與中醫八法一樣嗎

2025-07-09 16:00:13 字數 3136 閱讀 7428

1樓:帳號已登出

不一樣。外科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按照瘡瘍初起、成膿、潰後三個不同發展階段,確立消、託、補三個總的**原則。

1)消法:是運用不同的**亮昌方法和方藥,使初起的腫瘍得到消散,不使邪毒結聚成膿,是一切腫瘍初起的治法總則。此法適用於尚未成膿的初期腫瘍和非化膿性腫塊性疾病以及各種**性疾病。

若瘡形已成,則不可用內消之法,以免毒散不收,氣血受損;或膿毒內蓄,侵蝕好肉,甚至腐爛筋骨,反使潰後難斂,不易速愈。故《外科啟玄》雲:「如形症已成,不可此法也。

2)託法:是用補益氣血和透膿的藥毀鍵並物,扶助正氣,託毒外出,以免毒邪擴散和內陷的**法則。託法適用於外瘍中期,即成膿期。

補託法用於正虛毒盛,纖跡不能託毒外達,瘡形平塌,根腳散漫不收,難潰難腐的虛證;透託法用於毒氣雖盛而正氣未衰者,可用透膿的藥物,促其早日膿出毒洩,腫消痛減,以免膿毒旁竄深潰。

3)補法:是用補養的藥物,恢復其正氣,助養其新生,使瘡口早日癒合的**法則。此法則適用於潰瘍後期,此時毒勢已去,精神衰瘀,血氣虛弱,膿水清稀,肉芽灰白不實,瘡口難斂。

補法是**虛證的法則,所以外科疾病只要有虛的證候存在特別是瘡瘍的生肌收口期,均可應用。凡氣血虛弱者,宜補養氣血;脾胃虛弱者,宜理脾和胃;肝腎不足者,宜補益肝腎等。但毒邪未盡之時,切勿遽用補法,以免留邪為患,助邪鴟張,而犯實實之戒。

中醫用藥的「八法」

2樓:莫如盡

你好,中醫臨床使用的八法是:「汗、下、吐、和、溫、清、消、補」。汗法也叫解表法,解肌法;下就是瀉下法,也叫攻下法,吐就是催吐,和就是和解法,溫就是溫裡法,也叫祛寒法,清就是清熱法,也叫瀉火法,消就是消導法,補就是補益法,也叫滋補法或者補養法。

中醫**的八法是哪些?

3樓:來自凌雲山得體的曹仁

中醫內治八法主要是指在辨證的基礎上內服中草藥。過去總結為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法。其中吐法不常使用,有人代之以理氣法。

汗法又稱解表法。針對表寒或表熱,用辛溫或辛涼藥物發汗來疏散表邪。吐法是用催吐藥物**上焦阻塞,使食物或痰涎吐出的方法。

由於藥物毒性大、作用劇烈,現已很少使用。下法主要用於通利大便以排除腸內積滯、藥滌突熱、攻逐體內積水。細分為寒下、溫下、潤下等法。

和法用於調整臟腑功能的盛衰,主治病在半表半里,如調和肝脾、腸胃等。 [1]

溫法用於回陰救逆、溫中祛寒,**裡寒諸症,如陰盛陽衰、脾胃虛寒等。清法用於裡熱熾盛諸症,又分清熱瀉火、滋陰清熱、清臟腑熱等。消法用於消導食滯、消散包塊。

凡食積、氣積、血積等實症均可使用。它比下法緩和,使各種積聚漸消緩散。補法用於增強體質,**各種虛弱症候,又細分為補氣、補血、滋陰、助陽四法。

中醫在臨床**中並不完全侷限於以上八法,常根據個人經驗和患者特點對症下藥,靈活運用。

4樓:網友

中醫**疾病的方法:(汗。吐。

下。和。溫。

清。消。補)八法 (1)發汗法:

也叫解表法,解肌法;是用藥物開洩毛孔,驅逐病邪的一種方法; (2)催吐法:是利用藥物能引起嘔吐的作用,引導病邪或有害物質從口中吐出的一種**方法; (3)瀉下法:也叫攻下法,是利用藥物有攻下。

潤下的作用,以清除體內積滯一種**方法; (4)和解法:是用藥物的疏通。和解的作用,以消除疾病的一種方法; (5)溫裡法:

也叫祛寒法,用溫性或熱性的藥物來達到振奮陽氣。祛除寒邪。溫中回陽等目的一種**方法; (6)清熱法:

也叫瀉火法,降火法,是用寒涼性藥來**熱性病的一種方法; (7)消導法:是用消散破積的藥物,以消散體內氣滯。血淤。

血滯。食積。腫塊等病症的一種**方法; (8)補益法:

也叫滋補法。補養法。扶正法,是利用有補養作用的藥物,以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達到扶正祛邪的一種**方法,適用於一切虛症。該。

5樓:brain圍脖

這個,我記得在**看到有,好像是林大棟的大醫小課裡看到的,還有很多其他的中醫知識,可以去看看。

中醫何謂八法

6樓:網友

應當何謂中醫八法,即中醫的八種治法,下,吐,汗,和,溫、清、消、補。

7樓:網友

簡單地說,即中醫的八種治法,汗,吐,下,和,溫、清、消、補。

也即發汗、催吐、攻下(通便、利尿)、和解、清涼、溫熱、消導和滋補等,簡稱為汗、吐、下、和、清、溫、消、補八法。這八法針對**、症狀和發病的部位,指出了**的方向,在臨證時靈活運用,還能產生更多的法則。

對應相應的**原則:如汗-在皮者汗而發之;吐-其高者因而越之。下--其下者引而竭之。和--病在不表不理和之;溫--寒者熱之;清--熱者寒之;消--實則消之;補---虛者補之。

都是源於《黃帝內經》的基本**原則。

8樓:網友

中醫八法:汗吐下和溫清消補。

八法是哪部醫書首先明確中推出?

9樓:晁荌

清代程鍾齡在醫學心悟》中,把常用的多種**方法歸納為八法: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溫法、清法、消法、補法。

八種**原則,即汗、吐、下、和、溫、清、消、補。②針灸術語。一指靈龜八法和飛騰八法中八脈八穴的用法。

見《針灸大全》。即指奇經八脈中相通於十二正經的八個穴位,配合八卦,從中按陰陽演變之說按時取穴。這八個穴位是:

後溪、列缺、公孫、照海、臨泣、申脈、內關、外關。見八脈交會八穴。二指進針時的8種手法,出《針灸大成》。

見下手八法。本篇主要論述中醫八種**原則。

中醫**的方法有哪些?

10樓:寧夏祥安**諮詢

痛風除了嚴格忌口,**的關鍵是降尿酸,把尿酸控制在300以下,至少半年以上就不容易犯了。可以用苯溴馬隆或非布司他降尿酸**。中藥可以鹼化尿液促進尿酸排洩。

有報道說烏雞白鳳丸**效果很好的。

11樓:商丘名訓堂中醫館

中醫抄講究。

望、聞、問、切」,講襲究辨證施治、bai整體而治du、因人施治。

按治zhi療途徑可分為dao外治、內治兩大類。按採用的手段可分為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精神的、綜合的五大類。在外治中最具特色的有針灸**、推拿**、拔火罐**等。

在內治中最具特色的是各種中草藥**。其中最著名的有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