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立界線
1樓:夢之緣文化
孩子一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大發脾氣,哭鬧,甚至摔東西,有什麼辦法能讓他控制自己的情緒呢?孩子經常搶小朋友的東西,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完全沒有任何效果,難道他心裡真的住著乙個小惡魔嗎?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學都要生一肚子氣,孩子總是拖拖拉拉,不是忘這就是忘那,怎麼辦呢?
這僅僅只是情緒問題嗎?實際上這是邊界不清造成的,來自美國的兩位著名心理學博士,在多年的心理研究和實踐過程中,發現只要培養好孩子的界線感,很多育兒衝突完全可以避免。
家長們給孩子設定適當的界線,構建孩子合乎道德的生活,讓孩子懂得負責任,在愛中更好地成長。
有的家長會擔心,孩子那麼小,立界線這種事情有用嗎?要不要等他長大之後再教給他呢?
立界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人的內心其實都有惰性,拒絕為自己的生活做主,也不想承擔責任。
我們為人父母的任務,就是幫助孩子從內心生髮外界所要求的的責任感、自制力和自主性。而人的思維模式一旦養成之後,再想改變就很難。我們要做的,不只是亡羊補牢,而應該從小給孩子設立界線,防患於未然。
界線是界定乙個人的「所有權界線」,它限定了這個人的結束以及另乙個人的開始。如果我們知道孩子的界線何在,就可以預期他能夠控制自己到什麼程度,可以要求他在情緒、行為、態度上負起什麼樣的責任。
從小給孩子立界線十分必要,如果乙個孩子的界線感很強,他就能對自己有著很清楚的認知,知道該負什麼責任,也能有抉擇的能力。
為孩子立界線,不是用說的而是用做的,你要成為孩子的界限
2樓:青檸姑娘
我們常說到的界線感,讀到這本書,才知道管教孩子的事需要為孩子立界線,如何立,界線和分寸到底在**?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事情負責任。
一、孩子為什麼需要界線。
1.養育孩子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幫助他培養出會使他未來人生美好順利的品格。教導孩子負責任,能自主,肯主動,知現實,會成長,願誠實,朝向卓越,適當的次序。
超越自己的意思就是能夠超越自己的存在,重視別人的存在有成就的人,他的成就都是逐日,逐步,逐件累積而來的。
你的腦海裡要先從結果開始,這是把事情做得很好的人所具有的特點,也是好父母的特色。
2.有三個方法可以影響孩子培養界線(1)教導,可以直接教導界線,界線的原則和觀念明確又清楚。
2)榜樣,孩子觀察你的言行,從而模仿你。
3)幫助孩子將界線化為己有,通過實際的體驗讓孩子將旅正界線內化事實。
自主=負責任=承受後果=愛。
3.孩子需要承擔什麼責任:情緒,態度,(你要教導孩子,任何時候他們有問題,首先要檢查一下自己可能做了些什麼來造成那個問題,態度是一種要自己努力和決定的東西)行為。
成長的另一部分就是學習我們要為什麼事情負責任,以及我們需要別人幫助的是什麼,成熟健康的人需要其他的人,而非孤立自己。
先說不之後又改變心意說可的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是英雄,但是說可後來又說不得人,是個背信者。
4.孩子要能夠尊重別人的界線,和人好好相處,需要學習如下幾件事:
不傷害別人。尊重別說不的權利,而不粗暴地對待他們。尊重一般的限制。能夠接受別人與他分開。當別人的界線讓他無法得到想要的,他會難過,但不會發怒。
培養孩子界線的目標之一,就是讓他擁有內在愛的感覺和約束感,而不是靠你每天的嘮叨來完成你想讓他完成的事情。
管教時所帶來的挫折和痛苦,能幫助孩子學習延緩滿足感,這是人所能擁有的最重要的品德。
我們既不可以一味的聽從孩子的想法,也要尊重他們的想法,因為界線就會讓孩子有不舒服,而父母與孩子之間需要父母的堅持,只要你堅持自己的原則,努力,你們之間定的規則,只有父母貫徹下去,孩子才能學會遵守它。再乙個就是臘橘溝通,充分的,坦誠的溝通,父母會做了,孩子才能學會,讓孩子學會負起自己的責任,不管孩子的反抗,還是牴觸,我們都應該用愛來做底,不要用情緒來抵抗孩子,相信他輪鎮團們,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做榜樣,孩子會有界線,我們才能學著成為乙個父母。
怎樣和孩子設立界限?
3樓:師慧家長課堂
最近的工作中總有來訪者給我談乙個主題,就是關於如何和孩子設立界限的問題。諮詢中我時不時會聽到一句:「…是因為我邊界不清嗎?
起初我認為這是乙個好現象,至少可以說明心理學正在普及,可是聽得多了,我就從中品出了一些不一樣的味道。
界限不是靠我們所學的心理學知識,也不是靠你的心理諮詢師或者自己頭腦簡單劃分下就可以給你劃清的,人和人之間的界限是靠我們的直覺和感覺劃清的。就如同我們做菜的時候放鹽一樣,別人可能會告訴你少許,適量。那究竟少許是要放多少,怎樣放算是適量呢?
只有自己真正實踐才能更好地把握。正如很多家長在和孩子的互動中,其實就是因為界限不清晰,很多時候應該孩子承擔的責任推給家長,家長疲憊不堪,才更容易讓關係惡化。
還有比如家長因孩子問題可能會問:「我的孩子不上學了怎麼辦呢?」這是乙個無解的命題,因為你要清晰「你是問你該怎麼辦,還是孩子該怎麼辦?
不要小看這個問題,只有幫家長和孩子劃清邊界,才能更好的支援他們成長。
要想劃清邊界,首先要接受有很多關係裡的界限是無法劃清的,,而且很可能越想劃清越劃不清。所以和孩子設立界限需要家長們首先要有愛的能力,讓孩子感受到尊重支援,這樣我們在和孩子互動中才更容易將界限執行下去。同時需要家長在孩子做到時能夠及時給予鼓勵,強化孩子遵守界限的行為,最後希望家長還孩子一起執行,陪伴孩子成長,不要隨意踐踏界限。
只有家長真正做到,孩子才會以我們為榜樣,願意去做調整和改變。
教育中,父母應該怎樣給孩子設界限
4樓:網友
在所有的人際關係中,設定界限是必要的。就我們對彼此的影響而言,界限定義了什麼可行,什麼不可行。所以,學習適當的界限是孩子發展的乙個重要組成部分。
界限必須是實用、明確和一以貫之的。在任何關係或情況下,一旦建立了界限,各方都需要嚴格遵守。
當然,如果有人違反界限,傷害了我們,我們的本能是以某種方式限制對方的自由。這是一種自然的反應,目的是讓對方知道界限在**。很多成年人的不當行為都屬於界限違規。
出於這個原因,為了實現有效的養育,設定適當的界限是必要的。當我們堅持用共情和一致的原則設定界限,對紀律的需要就會消失。
如果我們不把粗魯無禮視為道德問題,而是客觀對待它,就能教會孩子客觀。孩子就會意識到,應該禮貌地提出要求,互相尊重對人際關係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為孩子立界線的介紹
5樓:慶夢槐
《為孩子立界線》由三篇組成。第一篇,「孩子為何需要界線」——綜覽幫助孩子學習負責任的重要性。它描繪出有界線的成熟孩子看起來像什麼樣子;也描繪了有界線的父母本身,會有什麼樣的舉止及相關的事情。
第二篇,「孩子需要知道的界線十律」——討論這十條界線法則。你可從中學習到,不僅要「教導」孩子界線,更要自己「成為」界線並承擔後果,來幫助孩子認識到他的生活是他自己的問題,不是你的問題。第三篇,「與孩子立界線的實踐」——以六個步驟來實踐與孩子所定的明確而實際的界線,作為《為孩子立界線》的總結。
怎麼給孩子立規矩,如何給孩子立規矩
應該給孩子怎樣立規矩?給孩子立的十條家規。如何給孩子立規矩?要給孩子從小立規矩,但不能急於求成,得順應孩子能力的不斷髮展而增加難度。例如有的家長就把家規貼在牆上 尊重家長 該寫作業時寫作業 自己整理玩具 髒衣服放在筐裡等等。要讓孩子有個經歷的過程,給孩子一個適應的時間,讓他自己逐漸學會遵守。例如有的...
我們應該怎樣給孩子立規矩,如何給孩子立規矩?
01有些事,不能慣 有家長說 家裡有規矩,但孩子耍賴也沒轍啊!這是很多家庭的通病 孩子不聽你的原則,常常以哭鬧 不吃飯來要挾父母。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底線。比如和孩子約定好每天只玩半個小時ipad,但孩子一哭鬧,大人就妥協了,於是又多玩了半個小時。被慣壞的孩子有一個特點,就是他...
為何父母要尊重孩子,給孩子立規矩
父母尊重孩子和為孩子制定規矩是為了幫助孩子建立積極轎碧 健康的人格和行為習慣,具體原因如下 閉塌舉。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尊重孩子的意願和想法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被認可和被重視,從而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通過為孩子制定規矩,可以讓孩子學會遵守社會規則和法律,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