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面值) 500萬。
利息調整 200萬。
貸: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 700萬。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入帳價值不能片面的認為是記入在「持有至長期投資-成本(面值)」裡的數字。
而應是記錄到「持有至長期投資」這個科目下的數字,也就是說包括「成爛歲本」及「利息調整」這兩個明細科目下的數字。你看上面的的題目雖然計到成本里的只有500但磨蠢是還有飢遊睜利息調整200,加起來就是公允價值700。
2樓:網友
見中級會計師教材第六章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入帳價值區別交指孝易性金融資產入賬。
1.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
應收股利/應收利息。
投資收益(交易費用)
貸:銀行存款。
2.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
應收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交易費用影響了利息調整金額)貸:銀行存款。
以上是兩種情況的分錄,如果a公司購入三年期債券以持有至長期投資入帳,面值500萬,而衝遊公允價值700萬。
要看交易散逗銷是否公允,是否在同一控制下。
3樓:網友
不矛盾。這是因為,差額列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凳搏空。
購入三年期債券以持有至長期投資入帳,面值500萬,而公允價值700萬,是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500萬。
持有至到棗瞎期銀高投資-利息調整 200萬。
貸記 銀行存款 700萬。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入賬價值和取得時的成本有什麼區別
4樓:股城網客服
沒有區別,入賬價值就是成本。
分錄為: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該金融資產取得時的公允價值。
貸: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貸: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關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入賬價值的問題 請高人指點一二 謝謝!
5樓:亡之隱者
選a因為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初始入賬金額為公允價值和相關交祥灶謹易費用之和。
所以相關稅費5要進成本,這個稅謹基費5體現在利息調整中。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600 (成本要反映面辯耐值)利息調整80(這個80既包含買價和麵值的差75,又包含了相關稅費5)貸:銀行存款 680
6樓:沉默不是金子嗎
a680,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初始入賬金額為公允價值和相關交易費用之和。
關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入賬價值
7樓:
2007年12月31日賬面價值:持有至到期投資賬面成本==攤灶埋仿餘成本。
2007年1月1日持有至到期投資初始成本為: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初始入賬價值你可以看會計分隱纖錄的一級科目:持有至到期投資 是液哪。
-後面的都是明細科目。
關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入賬價值??搞不懂啊??
8樓:網友
會計準則上規定: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入賬成本=買價-到期未收到的利息+交易費用。
交易費用實際是要算到其成本里去的。
所以入賬價值=400+8=408
9樓:扶木堯
應該是持有到期投資-成本360(面值)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48(408-360,即支付款和麵值之間的差額)
10樓:李揚涵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一成本 360一利息調整 48
貸:其他貨幣資金一存出投資款 408
此處所說的入賬價值是指持有至到期投資的總賬也就是他的一級科目。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問題
樓主翻書看下攤餘成本的概念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餘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一 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 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 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攤餘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減值準備怎麼核算
1.減值的計量 1 減值損失的計算 減值金額 賬面價值 未來現 金流量現值 2 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按照該金融資產的原實際利率折現確定。3 金額重大的金融資產應單獨進行減值測試,單項測試未減值的,再進行組合測試。4 組合測試應注意 具有類似信用風險特徵的進行組合 單項資產證明減值的,應單獨確認減值...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後續計量,為什麼要採用攤餘成本
因為持有至到期初始計量可能是折價或者溢價,說明實際利率不等於票面利率,所以應該還原本質,用實際利率法確認投資收益,所以準則規定,持有至到期投資採用攤餘成本後續計量。1,無論持有至到期投資還是可供 金融資產,只要涉及攤餘成本,說的就是債券投資,不包括權益投資。不過,可供 金融資產裡的債權投資,雖然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