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傾斜的傘教學設計優秀範文模板

2025-06-19 00:40:22 字數 1988 閱讀 5949

《傘》 教案

1樓:匿名使用者

兒歌:傘。學習目標:1、初步學習和理解詩歌,感知傘的含義並在此基礎上仿編詩歌。

2、激發同情心,培養助人為樂的情感。

森林的天氣怎麼樣?下雨了 爸爸媽媽來接你的時候 會帶上什麼?可小動物們沒帶傘該怎麼辦?幼兒我們可以給他們送傘。小動物可以躲在大樹下面。

誰能用樹葉當傘?

螞蟻,因為螞蟻很小,可以用樹葉當傘。

教師把幼兒說的編成一首詩歌。

2、感受理解。

1) 欣賞詩歌,教師提問:誰撐開了美麗的傘?他們用什麼做自己的傘?美麗的花朵是誰的傘?是迅寬什麼顏色的花?還有誰撐起了怎麼樣的傘?

落葉能做螞蟻的傘嗎?為什麼?漂亮的小兔找了什麼做傘?

為什麼?小動物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傘。

3、 仿編詩歌。

1)出示小熊玩具。是誰來了?小熊也沒有帶傘,他會淋溼的,請你們幫它找把傘。

怎樣的大樹是小熊的傘?還有什麼可以做小熊的傘?

快下雨了畝租亮,還有很多小動物沒有傘,快為它們想想辦法吧。

2)提供各種動物**以及紙張畫筆等,請幼兒為小動物貼或畫傘,然後進行創編。

3) 設問:你願意為誰找把傘?想為它找把什麼樣的傘呢?

4) 請幼兒說說自己創編的詩歌,並對幼兒大膽想象合理編排給予鼓勵。

傘。下雨了,下雨了。

快快撐開美麗的傘。

紅紅的花朵時蜜蜂的傘。

黃黃的樹葉時螞蟻的傘。

綠綠的荷葉時青蛙的傘。

白色的蘑菇型老是小白兔的傘。

下雨了 下雨了。

大家都有一把傘。

2樓:匿名使用者

課題 :《傘》

趙小紅。一、教學目標。

1、 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2、 瞭解傘的結構,學習設計新穎獨特的傘。

3、 培養熱愛生活的情感,提高審美創造能力。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 重點是培養學生想象創造力,學習設計傘。

2、 難點是構思巧妙,獨特。

三、教學準備。

錄音機、磁帶、傘的實物、學生作品。

四、教學過程。

一)、聽**律動,匯入新課。

**陡轉,出現風雨聲。

師:風來了,雨來了,怎麼辦呢,快想辦法!生做各種動作。

**停)師:郊遊中,突然下雨了,你們是怎樣做的?生交流:用衣服遮頭、躲山洞……

引出;要是有頂傘那該多好啊!

揭示課題——《傘》

二)、學習新課。

1、 聽錄音故事,瞭解傘的來歷。

師:從故事中,我們還知道傘是怎樣演變過來的,誰來說?生:荷葉——小亭——可收可放的傘(教師簡單演示)

2、 討論傘的結構。

師:傘有哪幾部分組成?生:骨架、傘面(板書)

3、 引導回憶各種傘。

4、 展示伏凳實物,激發興趣。

師:老師收集了幾頂漂亮的傘,想看看嗎?展示:花傘、熊貓傘、彩條傘、工藝傘。

5、 想象、交流設想。

師:說說你想設計怎樣的傘,看誰的想法與眾不同?生交流:青蛙傘、彩雲傘、風景傘、多功能傘、防紫外線傘……

6、作畫指導。

師:你準備怎樣畫出心中的傘?生:先畫外形,再裝飾各種圖案,然後塗上漂亮的顏色。

7、 欣賞優秀作品、啟發思路。

展示他班作品。師:都用哪些形式表現?生:畫畫、彩紙剪貼。

師:放學了,如果有位同學沒帶傘,你會怎樣?生:合撐傘,送他回家。(展示合撐雨傘的畫)大家還可以象這位同學一樣,在設計傘的基礎上畫畫傘下的友誼。

三)、佈置作業。

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傘,看誰設計出最美最獨特的傘。

四)、學生作業。

五)、小結展評。

學生上臺自己介紹設計的傘,其他同學評分。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大家都設計出了一頂自己喜歡的傘,老師還知道我們同學都有一顆善良的心,關心同學,幫助同學。下面我們一起唱首表達友誼的歌《小傘花》,幾位學生上臺撐著傘表演,教師和其他同學一起唱一起跳。結束。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的說課稿,小學語文說課稿範文

遊園不值 說課稿 下面從本課的教材 教學目標 教學 小學語文說課稿範文 說教材 說教學目標 說教學重難點 說教學方法 說教學過程 說教學效果。小學語文說課教案 怎樣理解詞語 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對學生來說也是一個難點。從本質上說,這是學生理解能力跟不上的結果。教師在閱讀教學...

怎麼編寫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更有效,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實現有效教學設計

在日常的小學語文教 研中,老師部可以寫教學設計,但有的老師是照著別人的模板或教參 上的格式生搬硬套出來的,我本人也曾經有過這種尷尬的經歷。歸結原因,我們的教學設計 理論基礎太薄弱。因此,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教學設計各個環節的一些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希望能夠解決和我有類似經歷朋友的困惑。一 教學設計的起...

《孔子拜師》優秀的教學設計

孔子拜師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孔子拜師內容介紹 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裡,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後,終於走到了洛陽。在洛陽城外,孔子答桐鋒看見一駕馬車,車旁站著一位七十多...